“上山下乡”与“自主择业”
对于人应该怎么活着,有两种尖锐对立的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是为了建设这个世界,还是为了榨取这个世界?
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讲话,之后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城市中大批生活优渥的知青们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和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动人的时代之歌。他们为落后的农村带来了知识,带来了青春,带来了欢笑,也带来了希望。他们怀着的崇高目标是建设我们的祖国,而我们的祖国不仅有锦绣般的城市,当然也还包括同样美丽的广阔的农村;他们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激扬的青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他们和农民们一道开垦土地,播种五谷,收获粮食,挖掘沟渠,灌溉农田,他们使大片大片的荒地变成了长满大豆小麦的粮仓,他们使农村的生产、教育、医疗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然,他们当中也会有一些开小差的逃兵,投机分子,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无愧于积极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的新时代新型知识分子的光荣称号。到了今天,他们不是对自己的人生给出了“青春无悔”的历史性总结了吗?
随着所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和所有城乡青年一道被推入了市场的汪洋大海之中,当政者美其名曰“自主择业”。“自主择业”似乎很自由、很个性,带有浓厚的普世价值的味道,可它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它不过意味着,在生产资料被官私权贵们把持和霸占的当今中国,我们普通百姓为了起码的生存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零星出卖而已,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雇佣奴隶!他们宣称在他们的价值观下人们拥有自由。是的!他们是说官私权贵们拥有榨取我们血汗的自由,也许我们也有选择被谁敲骨吸髓的自由,可我们永远没有选择享受自己正当劳动成果的自由,我们的所得不过是投喂给牵犁拉磨的牛马的草料罢了,这点可怜的所得可以维持我们的生存,使我们受到一点培训和教育,然后成为他们永不枯竭的廉价“人力资源”,维持着他们的“繁荣”和“崛起”;于是有了13连跳,“996是福报”,因我们的“恶意讨薪”而把我们公开审判……是我们的血汗滋润了他们的“繁荣”,是我们的尸骨支撑了他们的“崛起”,这就是他们宣扬的“自由”!这就是他们鼓励的“竞争”!这就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市场经济”!
在毛主席伟大号召下“上山下乡”的怀揣“建设祖国”崇高理想的知青们带给我们的是奋发向上,青春激扬;而他们在以榨取别人血汗为目的的肮脏理念下所提出的“自主择业”,带给这个国家的是:一方面的穷奢极侈,醉生梦死,另一方面的透支生命和健康的牛马般的劳作;难道这两个时期,这两段历史不是美丑分明,善恶立判了吗?
【文/雨凡,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