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苏联模式是一个重大误区
看到了一位网友的文章,题目是《马克思主义四大缺陷》。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四大缺陷。文章例举了“经济效率低下”;“压制个人自由”;“缺乏激励”;“未能释放人性”;“无产阶级专政,这可以导致镇压政治反对派和异见人士。权力集中在国家手中可能导致威权主义和滥用权力。”等 作者所认为的缺陷。
这是作者误把苏联模式当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来对待了。
但事实上,在苏联,从十月革命胜利直到苏联解体为止,都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一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手段”(这里的共产主义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来理解)。
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工人或劳动者为主体的,其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的消费需要。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消费价值(或消费资料)的生产方式。
苏联模式,即“国有国营的、职工拿工资、国家拿盈利”的生产模式,其生产主体是国家,在这里满足的劳动者的公共需要。而且由于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是产权制度,因而这种模式也没有实现按劳分配 。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即生产劳动的个体所有制,用马克思的话说是“重建个人所有制”。这与苏联模式的国家所有制模式也是不同的。两者在生产资料方面都是公有制,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所要求的、体现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要求却没有体现出来。这也是苏联模式缺乏活力、产生一系列弊端的根源所在。
上述谈到的这位网友所谓的四大缺陷,分明是指苏联模式的弊端。把苏联模式的弊端当作马克思主义的“缺陷”,是很荒谬的。
社会主义革命过程的发展是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运动中取得支配地位; 社会主义理论转变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联产生; 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由暴力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间的过渡阶段; 社会主义国家由过渡阶段到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阶段; 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推进文化意识形态的革命的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特别是像俄国、中国等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过程,至少需要经历暴力革命胜利、实现工业化形成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推进文化意识形成革命这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第二阶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下完成了;第三阶段在列宁的领导下也完成了。第四阶段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也取得了完满的结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也就是说,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革命进程发展到第四阶段的过渡经济模式。苏联的产权公有制经济模式,只是适合社会主义国家从暴力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间这个过渡阶段的模式模式。作为过渡阶段的经济模式,苏联模式是适用的,而且它的实践也是成功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之后,进入和平时期,继续保持这种模式,那这种模式就由适应状态变成了过时状态,就会出现各种弊端。
因此,把苏联模式当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把苏联模式的弊端当作马克思主义的缺陷,是十分荒谬的。
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会走向灭亡,是因为苏联人把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过渡时期的经济模式误作了社会主义生产模式本身,局限于这一误区,因而苏联人没有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及时把过渡阶段经济模式转变到社会主义生产模式一一消费价值生产模式,从而使公有制经济缺乏活力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所致。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人虽然也进行了改革,但他们却偏离了社会主义必须体现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必须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基本方向。这才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许多人的认识,到今天还处于苏联模式的误区中,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缺乏真正的了解。于是,就出现如上述用苏联模式的弊端来指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荒谬做法。
2023.5.7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