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观与哲学
——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不同的世界观
前言:马克思能开辟新哲学,首先是他有哲学基础,同时又具有人类怜悯同情心,胸怀世间、平等与正义和自由。这是马克思背叛自己的阶级和职业,甘于苦难的生活,为劳苦大众写出解放理论的初衷。而建立新哲学后的艰辛努力是理论自觉的延续。【我说过,这一段时间我要写出序列文章,发表我对马克思哲学的见解,同时也是对马克思逝世140年的追思和悼念。】
马克思世界观可以简称人化自然观。《1844手稿》第三笔记本【共产主义】:“···,因为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马克思的本体论以存在论的形式展开。马克思的历史和世界即不是黑格尔思维的外化,也不是费尔巴哈一成不变的自然界,而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历史,自然界是人的感性对象和劳动对象,也是对象化活动的结果。
第三笔记本【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主要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在《形态》中展开。黑格尔哲学中的主客体关系,直接关系到主客观问题,其辩证法也在主客体之间展开。黑格尔的主体不是‘现实的个人’,而是人的概念。
马克思:“(黑格尔)逻辑学是精神的货币,是人和自然界的思辨的、思想的价值——人和自然界的同一切现实的规定性毫不相干的生成的因而是非现实的本质,——是外化的因而是从自然界和现实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即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的外在性就是……自然界,就像自然界对这种抽象思维所表现的那样。自然界对抽象思维说来是外在的,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而抽象思维也是外在地把自然界作为抽象的思想来理解,然而是作为外化的、抽象的思维来理解。——最后,精神,这个回到自己的诞生地的思维,这种思维在它终于发现自己和肯定自己就是绝对知识,因而就是绝对的即抽象的精神之前,在它获得自己的自觉的、与自身相符合的存在之前,它作为人类学的、现象学的、心理学的、伦理的、艺术的、宗教的精神,总还不是自身,因为它的现实存在就是抽象。”
作为黑格尔哲学连接的工具是其逻辑学,黑格尔‘实体’是对象的人之抽象思维,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物理概念的质量体,也不是实物。其自然界,不是马克思叙述的感性的具体对象,而是概念,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思维外化。马克思明确指出外界物质自然对象与思维是两个继而不同的存在,思维不可替代对象的物质存在。如果不能明确思维与物质自然存在,就不能指出黑格尔哲学的关键错误,批判只能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形式,脱离不了批判对象的范畴。【后马克思主义者通常说‘世界是物质的’,也是一种抽象思维,与黑格尔的思维外化没什么两样。】
马克思的批判来自对‘现实的个人’—工人现实生活的分析,而康德的意识是经验意识包括理性思维,与外界物质自然对象是隔绝的,意识与对象毫无关联。康德能分清意识和对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是对的。但他把感性意识与对象隔断则是错误的。马克思在《形态》里说:“意识是意识到的存在。”没有对象,感性只能意识到‘无’。黑格尔认为物质自然作为对象与感性意识关联是对的,他的错误是把物质自然对象当成了意识的衍生物。这是唯心主义一元化的弊端,唯物主义一元化又把意识当成物质衍生物,而且是一般物质运动衍生物,他们分不清人与畜生的区别。后有进步把握了劳动创造,以此来区别动物。但是他们把劳动创造作为原初的物质运动,看不到劳动创造是变化发展的。马克思迫不得已用文明社会的工具变化说明各个历史分期的特征,但被后人误解为工具或生产力决定论。【真要细分,劳动创造力是人的二元本质合成,而且是思维自由的与物质劳动结合的成果。文明社会的进步,体现出对人思想解放的宽容度,后一个制度解放了更多人,予以更多人思维自由,这才是生产力提高的根本。】
费尔巴哈的功绩在于打破了一元思维的壁垒,把理性思维延伸到感性意识。具体来说论证了宗教是人本质的集合和映照,人是有生命的自由体。如何形成的,费尔巴哈讲不下去了,只能由马克思接着讲,完成了新哲学,彻底打破了一元化思维。后马克思哲学不是进步而是倒退,重新回到一元化思维,把人的本质唯一化,归结到物质运动。
他们的依据是马克思1873年1月24日于伦敦写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把观念视同物质,剔除了马克思所说的‘移入人的头脑’和‘在头脑中改造’。这个移入头脑和在头脑中改造’过程经历了人类上百万年的劳动创造历史,绝不是瞬间完成的。就马克思个人来说,经历了1843年到1848年写出《共产党宣言》的五年思索,移入头脑在头脑中加工的过程,绝不像字面上那样简单。资产阶级唯一能懂的是占有生活物质,他们的理论家主要是唯物主义者。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资产阶级就污蔑马克思是唯心论,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懂黑格尔哲学,甚至不懂哲学和辩证法,马克思只能用他们能懂的语言来反驳他们。
接《资本论》第一卷跋的上段:“将近三十年以前,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当我写《资本论》第一卷时,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模仿者们,却已高兴地象莱辛时代大胆的莫泽斯·门德尔森对待斯宾诺莎那样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使实际的资产者最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的运动的,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这个危机又要临头了,虽然它还处于预备阶段;由于它的舞台的广阔和它的作用的强烈,它甚至会把辩证法灌进新的神圣普鲁士德意志帝国的暴发户们的头脑里去。”
把黑格尔辩证法从形式上到内核转化到合理形态,马克思用了五年时间,绝非简单的嫁接,而是必须回答人的生成历史与人的思维关系问题,最起码能对黑格尔、康德古典哲学进行比较,哪些是合理的精华,那些是糟粕。从劳动创造解析来看,思维是劳动创造的结果,它不是物质一般运动的直接产物,生活物质不是思维意识的直接衍生物,而是人的肉体与思维意识结合形成的劳动创造产物。从劳动创造角度看,思维与物质不是对立关系,二者在人身上统一。马克思:“可见,思维和存在虽有区别,但同时彼此又处于统一中。”在第三手稿【共产主义】论述中:“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关于二元化,马克思《1844年手稿》第一笔记本【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人化自然观,劳动对象化活动是个二元化—二重化过程,这样的马克思观点都是教科书回避的重点,无视的范畴。教科书的世界观的定义,恰好是马克思批判的重点。无论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他们的世界观有着一致性:思维外化为自然,这是一元古典哲学的特征、致命的弱点,无法解答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马克思从来不像他们这样抽象的论述过世界观,而总是把感性的现实对象、现实的个人及其生活做为理论的对象,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实际连接作为理论的对象。
马克思:龙蛋生出了跳蚤。当回答“世界是物质的”,请问你的回答是否属于思维?世界是物质的,你这思维哪来的?世界明明存在思维,你却否定其存在,否定自己是思维载体、思维存在者。请问这是否属于睁眼说瞎话?
【文/士心,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