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养娃的"三座大山"要炸两座?老百姓:房价炸不炸?

2025-03-08
作者:思如 来源:思如哲思公众号

  老百姓的苦日子能到头吗?

  政府工作报告定调免费学前教育,人大代表再提孕产全免、高中纳入义务教育!

一、免费幼儿园真的来了?政府出手砍掉“教育大山”

  近日两会最轰动的消息,莫过于政府工作报告里那句“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说白了,就是幼儿园可能要免费上了!

  多少老百姓为了娃上幼儿园,一个月掏两三千甚至上万?尤其是大城市,幼儿园学费比房贷还吓人。

  有的家庭为了省点钱,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当“留守儿童”。

  现在政府终于表态:这钱,国家来扛!

  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幼儿4093万,如果全免费,相当于给每个家庭每年省下至少1万块。

  今年6月《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

  关键问题是:

  1.“逐步推行”到底要多久?是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八年?

  2.免费的是公立还是私立?现在公立幼儿园挤破头,私立收费高,政策能不能一碗水端平?

  3.农村和城市能同步吗?别最后城里人笑了,农村娃还是上不起!

  但无论如何,这是砍向“教育大山”的第一刀。

  老百姓常说:“生娃是碎钞机,幼儿园是碎钞机里的战斗机”,现在这战斗机,总算有熄火的苗头了!

二、生娃0元?孕产全免、高中纳入义务教育!

  如果说政府工作报告是“开胃菜”,那人大代表姚劲波的提案就是“硬菜”。他直接喊话:“孕产服务全免费!义务教育延长到高中!0-16岁教育费用全免!”。

  什么意思?

  -孕检、生孩子、坐月子,一分钱不花**(比如无痛分娩进医保、医院产科直接补贴)。

  -高中不用交学费了,义务教育从9年拉长到12年,甚至建议小学到高中缩短到10年,让孩子早毕业早工作。

  -0-3岁托儿所、3-6岁幼儿园全免费,家长再不用纠结“辞职带娃还是咬牙交钱”。

  更绝的是,人大代表连年轻人“没钱结婚生娃”的难题都想到了——给应届毕业生发结婚低息贷款,生了娃连利息都退给你!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简直是把生娃养娃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直接炸平两座!

  底层老百姓能喘口气吗?算笔账就知道!

  举个真实例子:

  小城市打工夫妻,月收入8000,生个娃要花多少钱?

  - 孕产费用:产检5000+生孩子8000+坐月子1万=至少2.3万(还不算请假扣工资)。

  - 幼儿园三年:每月1500,三年5.4万。

  - 高中三年:学费+补课费,少说3万。

  加起来超过10万!这还没算奶粉钱、兴趣班、学区房……

  如果人大代表的提案真能落实:

  -孕产全免:立马省2.3万。

  -幼儿园到高中全免费:省下8.4万。

  总共10万块,直接揣回老百姓口袋!

  政策虽好,但老百姓最怕什么?“雷声大雨点小”“好经被念歪”!

  1.钱从哪来?人大代表建议发超长期国债、用人口发展基金补贴,可别最后又变成“从老百姓口袋掏钱”。

  2.免费的是质量还是数量?别搞出“免费幼儿园全是破桌子烂板凳,好学校照样天价”。

  3.政策能公平落地吗?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能不能同等享受?

  更关键的是,这些政策能不能撕开“三座大山”的口子?

  - 免费教育省下的钱,会不会又被房价、医疗吞掉?

  - 企业会不会歧视已婚已育女性?“妈妈岗”是不是变相压榨?

  - 缩短学制后,就业竞争压力更大怎么办?

  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代表的建议,确实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但底层人民苦了太久,怕了太久。

  我们见过太多“好政策”:

  -养老金并轨,结果体制内还是高人一等;

  -减税降费,最后小微企业根本没拿到;

  -打击高房价,一线城市照样涨上天……

  免费幼儿园、孕产全免、高中义务教育——这些政策戳中的,正是老百姓“生不起、养不起、活不起”的痛点。但要想真正搬走“三座大山”,光靠教育医疗减负还不够:

  -房价能不能打下来?

  -996加班能不能管住?

  -贪官污吏能不能少吸点血?

“活着不难,养娃不累,老有所依”——这是民之所向,希望这一次,改革的刀能砍得再深一点,再狠一点!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