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反思,不妨听点批评声音
2022年1月1日,西安一名产妇家属发帖称,1月1日,自家小姨肚子疼,打不通120,随后打110将小姨送往医院。晚上8点多到达西安高新医院,在门口由于核酸检测结果超48小时,且新的检测结果还未公布,导致无法入院,在门口等待2小时后,孕妇大出血,8个月的胎儿流产。
这段时间,西安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各种新闻也被曝光。大家不但看到了西安抗击疫情的正面效果,不可否认疫情下的西安各方面的努力还是让人称道。但是,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一次次的扎痛人们的内心,可以说西安疫情此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成绩一样都不容忽视,有些话,西安方面估计也不想听,相比当前,鼓励虽然重要,但问题不能置若罔闻,问题不能被完全正确的成绩所掩盖。看到过朋友圈不断被404的帖子和删除的扎心文章,笔者知道,如果不是讴歌正能量,赞美西安抗疫的成果,批评的,犀利的、抑或是善意的评论也难免被扫进网络信息的尘埃。
西安是一座网红城市,即使在疫情中也一样,依然保持了她强大的热度。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对西安提点批评是需要勇气的,甚至是存在风险的。疫情已持续两年,多地曾出现过局部聚集性疫情,但西安的智慧城市让人怀疑,“一码通”反复崩溃。一小伙因为没有吃的出去买馒头,被防疫人员殴打,散落一地的馒头让网友心碎。笔者一遍一遍回放馒头散落一地的镜头,心中的悲愤难抑。特别是西安孕妇在医院门口流产事件,进一步的引发了网友对西安防疫工作的拷问。
其实,这次西安的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不少,尤其是在防控疫情中,地方应对措施仓促,在疫情严重开始,西安防疫政策可以说是一日一变,先是每两日每户外出购买一次东西,然后突然禁止所有小区人员外出,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会突然封死小区,很多人家食物储备不多,尤其很多住宿舍的人,没办法做饭,无法解决吃饭问题。基层防控人员不够正规化,在封控期间,出现了很多冲突,影响最大的就是网上流传的小伙买馒头被打事件,归根到底,就是政府在实行封控政策时,由于时间仓促,无法拿出完善的措施,而底层执行人员又没有有效变通,引发了吃饭难、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
仓促应对,手忙脚乱之感,让人感到在信息化大数据应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和上海、浙江相比差距太大太大,甚至是还不如两年前被疫情突然袭击的武汉。想不到在经过疫情考验了两年,西安竟然给人民亮出这样的一份答卷,让人诧异。众所周知,社会治理能力既体现在日常社会运行中,更体现在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中。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对我国来说就是一场严峻的公共安全挑战,同时也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在疫情面前不能老认为自己做得好,做得很不错,动不动要网友多鼓励,难道都让大家当睁眼瞎?你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西安疫情确实暴露出来了很多的问题,引起了西安市民的不满,网上帖子铺天盖地,视频下面评论无数,疫情期间,无数可敬的西安人争当志愿者,无偿奉献的精神,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他们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抵御这次疫情的蔓延,但是真的希望西安能吸取经验教训,让这座古都越来越好。
疫情当前,我们需要正面歌颂凡人善举,也希望地方政府官员能够倾听民众的声音,所谓的自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补充,在某些方面反映的问题反而是真正老百姓实际面临的状态,因为很多“歌颂”的镜头扫描不到老百姓的身边,不要认为提出问题和批评就是成了“传播负能量”当饥肠辘辘的群众在高喊“请安排小区买菜”的时候,用“正能量”就能填饱他们的肚子吗?现在的舆论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指出问题就是就是“负能量”,即使你说的是实话,也是”负能量“,在他们看来,正能量第一,指出问题就是就是“负能量”。不知道现在有些官员是要“为正能量服务”还是“为人民服务”?说真话,听真言,啥时候成了一件难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