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油管理局”咋就变成了特困企业?
大庆石油管理局在2008年被集团公司深化改革时取消了名头,所以这里说这个名头时加上了引号,称“大庆石油管理局”。中石油集团公司2016年已明确“大庆石油管理局”——也叫存续部分,成为特困企业。
“大庆石油管理局”怎么就成了特困企业?为什么会是这样?要搞清楚这事还要从大庆油田的历史说起,一点一点的找原因。
大庆油田1959年开始开发。历经自喷开发、注水开发、注水抽油开发、打加密井、注聚合物等开发过程,实现了年产5000万吨27年稳产;4000万吨12年稳产。到2016年还能生产原油近3700万吨。已经采出可采储量的近45%,累计给国家生产了 近23亿 吨原油。
大庆石油管理局开始是个政企合一的企业,1994年搞了政企彻底分家,大庆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都是从管理局分出去的。管理局每年要支付政府人员工资3.9亿,后来改为转移支付。
1986年,黑龙江省委领导基于对资源行业资源枯竭的认识,提出了大庆要搞好替代产业。对这一认识,管理局与集团公司都是接受的,但是集团公司认为“替代”的提法不合适,太悲观,于是改称“多种经营”。这一改称实际是取消了替代的本意,大庆却诞生了许多没有替代作用的小企业。到1996年多种经营有职工80000人,实际是安排了主业的富余人员。虽然没有替代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主业的人工成本负担。
2000年国务院要求石油行业要改革,于是集团公司秉承“靓女先嫁”的旨意就把主业(采油、炼化、研究院、设计院、井下作业等)分离出来上市。是石油行业缺钱?还是为了什么?说不清,内中的奥妙只有朱镕基清楚。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马富才哪敢不办?大庆顶了一下顶不住,于是就搞了主体行业与施工行业(钻井、基建施工、供水、供电、通讯、多种经营…..)分开分立,主业上市。管理上由一家变成了两家。改革前大庆石油管理局有机关近1300人,管理了进9万职工,改革后,大庆石油管理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大庆分公司,叫“分开分立”,两个机关2000多人(没有得到详细资料)还是管那些职工,还是那些事情,“好处”就是增加了一大批管理干部。这样一改,大庆石油管理局失掉了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大庆分公司的管理权。于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变成了存续部分。这一切行为叫“改革的需要”。不知为什么蒋洁敏当政期间,就不允许管理局搞多种经营了,当然就更没有了替代产业的思维。后来又把两家合并成了一家,美其名曰“深化改革的需要”,管理权都归了股份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灭亡了。原有的多种经营逐步的萎缩,王永春当政时,干脆把存续企业的部分职工调到采油行业上班。后来蒋洁敏又搞什么专业化整合,成立了一些垮地区的专业化公司,什么装备制造公司、勘探钻井公司……自然的、合理的又增加了一批局及单位提拔了一批局级领导。吉林油田的一个机械企业并入了大庆装备制造公司,现在被定为僵尸企业。整个大庆油田就别说叫什么了,都成了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大车间,一个管理信息网络控制了大庆的一切支出。到现在还是这样的管理办法。这样的管理办法是既不相信群众也不相信大庆的各级领导,让谁干也调动不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更别谈事业心了。可以说这套管理办法是最落后的办法。上级拢去了权力也就拢去了责任、麻烦,客观上就是大庆的领导班子被解除了发展的责任,寻找替代产业的责任也随之解除,大庆也就失掉了任何发展能力。
资源行业本身的规律就是在全面开发一个阶段以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越来越少。可是自从改革以来,又搞了一个加速折旧,使得企业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对如何实现资源行业的产业替代发展问题,大庆人不说了,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早就不知“替代产业”是啥意思了。黑龙江省也只关心大庆的产量下降影响了他的GDP总量,发改委、国资委也只关心大庆的GDP和利润、折旧上缴,早没有人知道“替代产业”是啥玩意。喊了近拾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其实就有寻找替代产业的内涵,可是高层、中层都没有这种意识。到现在还是拆分、重组、清理、退出……。
蒋洁敏被双规后,王永春也被调查,集团公司派了个刘宏斌到大庆任总经理,三年时间可以说啥也没干,就是来维持的。也难怪,蒋洁敏被双规后又有4人被双规,集团公司地震了,连一个合格的人都派不出,可见这些年组织部门工作的失误,他们也真的不知道哪个是红豆哪个是黑豆。蒋洁敏、王永春罪孽深重,罪孽深重的就他俩吗?。就这样大庆又白白浪费了3年宝贵时间。刘宏斌走了,又派来了孙龙德。以前大庆的局长都是中央候补委员,孙龙德只是19大代表,候补委员没了,是上级对孙龙德不信任还是有什么看法?只有上级明白。蒋洁敏、王永春留下的大庆这个乱摊子,恐怕就是派个中央委员也够喝一壶的。所以孙龙德也只有招架之功。
王永春案,涉及许多人,估计是大庆的上级或更上级定的处理方案,除两个撤职的就是降级、警告….之类的处分,还在原岗位工作,那叫处理吗?是啊,认错了应该从宽处理,可是有的人就是站在河边湿了鞋吗?未必,可能有的人是趟了浑水而且摸到了鱼。这样浮皮潦草的处理,多数人都认为这就是大庆的处理意见,群众怎么想?对新领导的威信只有损害没有提升,这点道理大庆的上级也不明白?再说了,这些被处理的同志怎么想,怎么干工作?说话硬气吗?工作上敢碰硬吗?就这样糊弄着干,大庆的前途怕是渺茫了。
回忆大庆的改革历程,一句话,就是瞎折腾。瞎折腾了16年,大庆的产量递减了,替代产业没搞起来,一个好好的大庆石油管理局成了特困企业。在一些人的思维中,对于国企来说发展不是硬道理,折腾才是硬道理,目的就是把国有企业折腾成特困、僵尸……,如此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把国企拆分、重组、清理、退出……。总之就是要把国企私有化。“大庆石油管理局”就是被瞎折腾成为特困企业的。
2016-07-29 国办发〔2016〕56号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 》又是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总之,又是脱离群众的顶层设计。为什么这么说呢?
国企改革,说到根本是对人的改革,是对人的思想的改革,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对劳动组织、管理机制、企业存在问题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才能落实习近平同志“理直气壮的把国企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可是上层设计的改革方案提出的这四个“一批”根本不涉及人的问题,不涉及人的思想,不涉及劳动组织、管理机制、企业存在问题,一门心思的就是把眼睛盯着效益。什么事情都是人办的,人才是生产、管理中的主导因素。把奋斗在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人都抛开,搞顶层设计,怎么能不脱离实际?脱离实际的东西怎么能取得好效果,怎么能有效益?所以国企改革搞了近40年,振兴东北也喊了十几年,成效却微乎其微。真不知道国资委的大员们懂不懂企业是个啥东西,也不知道参与顶层设计的人是否在企业摸爬滚打过。
三番五次的改革,企业变成了特困企业。国企的职工得到了什么?改革前国企的领导收入与职工的收入有差别但很小,几次改革下来许多职工下岗了,高层与普通职工收入的差距拉到了几十倍,上市部分的职工收入与未上市部分职工的收入也拉到了几倍。职工哪儿还有积极性、创造性?存续部分的职工不知道将来干啥,哪儿还有劳动热情?国企内部的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个好端端的特大型国企,曾经的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变成了特困企业,原因何在?就是国际油价低迷造成的吗?恐怕不这么简单。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年国企的改革方案总是顶层设计,严重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只见钱不见人,只讲GDP不讲发展潜力的结果。是排挤了具有事业心实干的人,被蒋洁敏、王永春……这些人把企业祸祸了。现实值得高层反思,对搞顶层设计的这些人这样搞的目的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