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某些影视剧中的豪门阔少
我们的影视作品在描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如果脱离历史事实,扭曲和脱离历史逻辑,就不可避免地走进这种唯心史观的泥坑。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前十七年所拍摄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如《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东进序曲》等,反映的都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的事迹。
然而,近年来国内拍摄的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剧,则出现了一个新接受所未有的因素,即一些豪门子弟,也是热血青年。他们也先后投入到抗日战争之中,而且他们一出场就与众不同,很明显就是很牛的人物。这里似乎总是存在着一种异常的味道。
例如演员文章出演的《雪豹》,剧中的英雄人物周卫国,有很强的家族背景,还去过国民党中央军校学习,还去过德国留学,学习特种作战。回国后,先在国军中抗日,后来加入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而且一进去就表现了智勇双全,领着打了好几次胜仗。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人物原型吗? 我大致查了一下,百度上说有一个类似的人物原型,名为方叔洪。他也是一个国军军官,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也很英勇。但在敌众我寡的战斗中,为了不做敌人的俘虏,他拔枪自尽。这也确实是一个烈士了。但方叔洪并没有加入过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因此,说方叔洪就是周卫国的原型,是很有点牵强的。
在我们的新中国前十七年拍摄的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中,其主角都是普通的中国人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农民,还有一些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我军指挥员,如李向阳,也是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当然,这里并不是没有原来的国民党军队的人员后来加入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的,但这些人毕竟不是多数。著名的代表有吕正操将军。他原来是东北军的将领,在西安事迹之后,他与中国共产党人有过多次的接触,开始逐渐接受共产党的主张,1937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吕正操将军率部参加了革命的队伍。后来还担任过冀中军区的司令员。
从总体上说,在抗日战争期间,确实有不少原来在国民党阵营的青年人受到共产党的感召而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加入革命队伍后,受到了党的教育,受到了战争实践的锻炼而成长起来的。而在电视剧《雪豹》中,周卫国一参加到革命队伍,就改变了原来队伍中的作战素质,这支部队似乎由原来的碌碌无为,就在周卫国的领导和指挥下变得英勇善战。
这样的叙事是有点问题的。当然,在周卫国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身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也在革命队伍中接受了必要的教育,也开始在革命队伍中成长了起来。但是在这部影视剧中。对周卫国这样的人物,强调了家族背景,强调他的在国民党中央军校的训练,强调他在德国接受的特种作战的培训,似乎在他加入革命队伍之前,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作战人员。
《雪豹》这样的描写,虽然也在尽可能做出符合实际与逻辑的阐述,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某些意识,与所谓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这类叙述在总体上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很多原来处在国民党阵营的年轻人,加入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之后,他们的成长主要是依靠于共产党的领导与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当他们还处在国民党阵营的时候,即使有着一定的才华,也很难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中得以充分的展示。他们当听一腔爱国热血,也往往被国民党的腐败与裙带关系所淹没。这也是他们决心投入革命队伍中的主要动因。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确实有不少名门望族背景,同时具有极高的才华年轻人。但是他们一旦决心参加革命,就与他们原来的那个封建和反动的家族划清界限,成为这种封建势力 反叛。其中也有不少年轻人为革命英勇牺牲。然而,我们现在的影视作品,对于这样的反叛封建家族,投身革命且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很少有所涉及。这对我们的英烈是很不公平的。但在我们的影视作品,那些出身豪门,且有很大才华的青年,他们参加革命,几乎没有与他们那个封建家族有什么背叛和反抗的作为,没有那么绝决的一刀两断。在这样的影视作品中,参加了革命的青年人,总是与他们原来的家族藕断丝连,甚至硬把他们的家族也描述为革命的同情者。固然,这样的情况不会没有,但绝不是客观的主流。如果我们的影视作品,总是把某些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当作普遍的现象来作为一种主流现象,这样的作品必须对历史的实际是有所歪曲的。
或许,这类影视作品的作者与编导在主观上并没有太多的恶意,但是在所谓市场因素的作用下,这些作者或者编导就会有意无意地陷入这种唯心史观的陷阱。
或许,编导们为了使这样的影视剧更有故事性,更能吸引观念的眼球,或者要拉长整个影视剧的篇幅,就添加这些不着调不靠谱的情节。这是典型的画蛇添足,只能让影视剧本身质量更差。
还有一部影视作品《勇敢的心》,其中的主角最早就是一个在码头上的流氓混混,最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了家,成为大财主。然后,在编导的笔下,他就成了抗日的英雄。在他成为抗日英雄的过程中,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任何影响和关联。这样的事情,也是完全脱离历史事实的。不错,在抗日战争之初,民间确实也有一些自发的抗日武装。但这样的抗日武装只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持久的。而其中也有一部分这样的队伍后来也有投靠了日寇,做了汉奸的。像京剧《沙家浜》里的胡传葵的忠义救国军,就是这样的一支汉奸队伍。
在历史上,我们党对于任何一支愿意抗日的自发组织的队伍,一定是要和他们取得联系的,争取让这支队伍成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曲波的小说《桥隆飙》就是反映我们党在改造这类自发抗日的武装队伍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的影视作品在描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如果脱离历史事实,扭曲和脱离历史逻辑,就不可避免地走进这种唯心史观的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