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三个抗疫大问题


  前天,有位朋友给我发了一个发生在某市的真实事件,一男子突因脑梗去世,其唯一的孩子还在读初中,想见去世的爸爸最后一面,向社区申请无用,向警方求助也无用。

  如果算上前期发生的无数起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除了愤怒之外,我有越来越多的担忧,中国的抗疫历程正在被某些人某些地方破坏容颜,如果处理不好,离毁容为时不远。

  今年三月以来,国内外合流的一股势力正在将中国抗疫形象朝三个负面方面引导:

  其一,中国抗疫模式错误,外国抗疫模式科学,他们把外国人没有能力实现的妥协式办法视为真理,把有能力实现的成功模式抹黑为邪恶行为,“成功”与“不成功”倒置宣传。

  其二,把个别城市或地区因管理失败导致的负面事件上升到国家根本制度的缺陷,他们把外国的死亡硬说成是自由制度的优越,把中国减少死亡的努力反污为制度缺陷的表现。

  其三,有关核酸和疫苗的传闻铺天盖地,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不排除是谣言,但无论对哪种传言,都没有官方出面进行解释和澄清,很可能出现“传言”向“阴谋论”的过渡。

中国抗疫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抗疫,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这么坚信的。

  在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前提下,为何某些人还可以把中国形象往三个负面方向引导?不得不提出三大抗疫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一个大问题:抗疫管理机制问题。

应急机制为何不应急?

  以某市生死两隔的悲剧为例。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每个社区有应急防护服的储备,就能给死者的直系亲属配上防护服,在医疗应急点工作人员指导下,可以实现“见最后一面”的愿望。

  什么是应急?生离死别的事,人命关天的事,救死扶伤的事,不就是急吗?为这些事制定预案难道过分吗?难道无法实现吗?新冠不一定致死,病人有死亡风险,两者相较取其重,救人就更为重要,这难道说不通吗?

  防护服早已经不是紧缺物资,成本也降到很低位置,应急使用,当事人付费也便是了,不加重政府抗疫负担,也不会增加太多麻烦。

全国性抗疫标准为何迟迟不能出台?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抗疫水平就越高,也不是网红医院越多的地方,抗疫效果就越好,一些不怎么突出的省市倒是做得非常科学到位。比如说长沙,2020年,就跟着武汉封了一阵子,其后平安无事,2021年,因为南京疫情外溢受到局部影响,但半个月内解决问题,其后平安无事,2022年,因上海疫情外溢,又影响了部分人半个月,其后非常平安。可以相信,只要国家不反转抗疫模式,长沙就不会像某特大城市那样恶性塌陷。当然,除了长沙之外,还有不少二三线城市做得很成功。

  成功的标准模式,既不能容忍消极抗疫式的逞能,也不能让过度抗疫破坏生产生活大局,既要有“封控区,管控区和风险区”的城市分区管理办法,又要有分散型农村防域特殊性考虑。县域防控跟大城市防控有很大不同,县城里出现几例确诊,你让全县静默,哪来的科学性?如果按这样死板的懒政操作,那还搞什么流调?那还分什么三区?农村的分散性是最大特点,防疫政策标准的制定也要体现这一点。

第二大问题:疫苗的若干传言。

中国的疫苗生产公司到底是不是中国公司?

  以科兴为例,有很多文章都坚称这家公司是外资控股公司,国内资本只占极少股分,并且还公开了该公司注册信息。

  然而,到目前为止,官方对此没有明确说法,公众无法判定公司属性。

  这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民众认为,中国极力推广疫苗接种,是在为外国公司谋利。

  中国人民接种的灭活疫苗的专利权到底属于中国公司(含自然人)还是外国公司?

  按前两年的宣传,我们感觉,中国疫苗完全是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它能造福人民,部分科学家获得国家级表彰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如果疫苗研制最大贡献者是外方公司,那我们之前的宣传就有问题,部分人就不应该获得那么高的荣誉。

  如果疫苗专利所有权是中国科学家,且科研经费由国家提供(到底谁出钱?花了多少钱?),那为何要授权外国公司生产?在世界性灾难大势下,为何不能免专利费给中国公司生产?为何不由国家授权按成本接种?

灭活疫苗的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为何不能透明?

  根据国家医保机构提供的信息,2021年,中国医保基金为采购疫苗支付了1200亿元。

  另据科兴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其2021年全年利润总额为950亿元。

  这就很有意思了,除科兴之外,还有其它几家疫苗生产商,国家采购应该是以科兴为主并兼顾其它公司。换句话讲,科兴疫苗除销往国内,还有部分销往国外,否则,不可能拥有巨额利润。

  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1,天文级的利润,道理何在?有很多网友骂疫苗企业发国难财,有没有一点点道理?2,销往外国的疫苗,是公家采购还是公司自行推销?成本与售价如何?定货支付方是谁?

  新冠大流行,既是国难,也是世界之难,中国疫苗企业不应该追求暴利。

疫苗的历史效果和未来方向是什么?

  大家应该记得,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RNA疫苗,在刚推出的时候,大家都宣称有效率为90%以上,这个“有效率”到底指什么?现在能够公开一下当时的宣传依据吗?是产生抗体的有效率还是其它什么有效率?

  中外科学家一直都在强调“接种疫苗有效”,鼓励大家不停地接种。那这个“有效”又是指什么?最早讲能够防止感染,后来又退到只防重症,再后来连重症也不能防了,就说可防死亡,再之后又退到只降低死亡率。科学家们,官员们,你们宣传的“有效”到底指什么?

  未来,疫苗还可信吗?民间的疑问是很多的,如果你们不能用严谨的科学数据做答如果疫苗不能直接防感染,群众接种低效疫苗的意愿很可能雪崩。

第三个大问题:核酸检测资本大戏如何收场?

“核酸暴利”何时终结?

  疫情刚开始,核酸检测方法处于探索阶段,成本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跟进企业的增多和科研手段的升级,核酸检测成本急剧下降,从两百多元单管检一次突降到58元一次,后又突降到28元一次,表面看,成本是在下降,负担也在降低。但大家要清楚,中间过程存在阶段性的暴利空间,据知情人士讲,20人合管检测,现在的实际成本应该不到1元,而我们现在的收费是3元一人,部分地区可能更贵。

  到了公开核酸检测真实成本的时候了!

核酸检测结果到底有没有猫腻?

  去年,许昌警方抓了某检测公司的员工,原因是该公司涉嫌有意投毒(制造阳性)。当大家盼着真相曝光的时候,这件事突然被压了下去,最终不了了之。

  今年,又有多起事件被曝光,原因大体相似。

  网络上现在流传最多的非议就是核酸检测存在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像资本大戏在上演。

  我们有理由问有关方面:核酸检测到底有没有猫腻?有没有违法行为?是否受到了制裁?

核酸检测工作能不能交由政府统筹计划?

  抗疫常态化,意味着核酸检测常态化,同时也就意味着检测暴利常态化。

  去年,中国人熟悉了一个名字叫金域检测,知道了它的资本底细和人才底细。

  除了金域之外,中国的核酸检测还有哪些资本渗透其中?

  从2020年到2022年,中国的核酸检测总共花了多少钱?

  如果想让抗疫常态化得到群众的支持,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减轻群众个人负担就成为必达目标的两大任务,达不到目标,抗疫将成为难以承受之重,最终只能是功亏一篑。

  我个人的建议是:将核酸检测工作交由政府计划统管,以成本价检测。

  管理问题,疫苗问题,核酸问题,关系到中国抗疫最后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国在整个国际抗疫中的形象,模式之争最后将取决于民意结论,民意结论既有相素真实的一面,又有被网络引导意态斗争的一面,“真”与“假”始终在群众的眼前互现,越早主动亮出真的一面,假的一面就被抛弃得越快,真相若被隐藏,费心费力的中国抗疫很可能会倒在最后一公里。

附言:

  1,如何看待孙国峰被查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答:两者可能并不能完全扯在一起,顶多只有一些相关性。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2009年,在《热战时代》一书的第94页就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当时认为,如果不敢脱离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解决不了中国困局,并且是一条死路,敢于构建新货币体系,人民币才有新路。

  2,俄罗斯已经基本控制了亚速钢铁厂和亚速营。评:希望进程能更快一点。今天,我还想谈点看法,不管是左还是右,都有这么一些人,迫切渴望看到俄罗斯失败,只要有写俄罗斯失败的文章,他们就兴奋。为什么这样?从他们的口气中,可以看到,他们希望俄罗斯速败,然后等着美欧一起来收拾中国,用心险恶,值得警惕。有部分人,假装很关心国家安全,实则想引狼入室。

  3,如何看待中国救房地产?答:我一直在讲,只要有“调控”两个字存在,房地产就不会死,泡沫也不会破。中国经济,总量不必担心,质量不会太好,吹牛没有好结果,认清现实,先把总量做扎实做稳定,把劳动力先安顿好,质量得靠几十上百年的修行才可以转轨。

  4,拜登访问日韩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答:这取决于中国的战略取向,如果中国仍尊重现有格局,美日韩对中国的反制作用将越来越大,如果敢于突破美国框架,拜登的访问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未来,关键看中国有没有实质性反击。没有朋友,找不到朋友,且又没有单枪匹马夺关隘的实力勇气,将是非常可怕的。个人判断:美国在印太将更大胆更有力。

  写于2022年5月21日星期六

【文/孙锡良,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大学副教授。本文原载孙锡良新公众号“孙锡良A”】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