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认识当前世界形势的钥匙——学习三篇文章的一点感受


  最近,看了网上的三篇文章,深深感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即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是社会基础的理论,是认识当前世界形势的钥匙。

  网上的三篇文章是魏南枝的《美国的战争脚步,为什么停不下来?》,申鹏的《“殖民地经济”没有前途》和乔良的一篇文章。

  先从《美国的战争脚步,为什么停不下来》说起。文章说美国的战争脚步为什么停不下来,是因为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军工复合体》。

  美国原来的工业非常发达。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以后,美国的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达到53.9%。由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美国资本逐渐向利润率高的落后国家转移,以至于“空心化”,不仅所谓的“劳动密集”的产业,如衣帽鞋袜转移到外国,重工业如钢铁、汽车生产也转移,有名的汽车城底特律都破产了,连一些先进技术的产品,如电子产品的生产、组装等,也转移到外国,美国只保存科研和设计等。而军火工业则是“鹤立鸡群”,在世界各国都是遥遥领先。文章说:“该报告称,自2001年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以来,五角大楼的支出总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其中1/3至1/2被军事承包商所赚取。这些巨额利润推动战争利益集团从根本上绑架美国国家政策,如果没有战争,军工复合体会成为美国财政的巨大负担。因此,美国不断制造战端,陷入不断“好战”或几乎不可能“不战”的循环中。”在这种经济结构下(当然,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业、能源工业基础还雄厚),要维持经济的存在、发展,必然停不下战争的脚步。

  军火工业要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不断地消费军工产品。消费军火的途径只有军事演习和发动战争。所以,美国的战争脚步“停不下来”,就是军工复合体维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是维持、发展物质生产的必然结果。尽管美国金融业非常发达,但是,仅靠股市、债市、期货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兴旺,不可能生产出任何物质产品,也不能维持社会的存在,物质生产才是社会的基础。可见,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经济)是社会基础的理论符合实际。认识当前美国利用北约在俄罗斯周边制造种种军事挑衅,在我国台海、南海不断制造事端,都要从美国经济衰落和军事工业发展来观察,才能够有科学的认识。美国发动战争是军事工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问题只是不同时期战争对象、力量对比的关系,发动战争的规模大小有所差异。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去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和平的联盟准备着战争,同时它又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两者互相制约,在同一个基础上,即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帝国主义联系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着和平斗争形式与非和平斗争形式彼此交替的情形。”(《列宁选集》第二卷 第837-838页)当前的美帝国主义更是如此。

  第二篇文章是《‘殖民地经济’,没有前途》。这篇文章跳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站在毛泽东时期的角度看待经济,还“经济”一个本来面目,更加明确经济是社会基础的道理。

  文章说:“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重工业,能造汽车造坦克造火箭造飞机造军舰,能自己发电输电,修建大型水利、交通运输……在帝国主义几十年封锁下自给自足,养活了十多亿人口,即便它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即便它没有什么GDP……谁又敢小觑它的真正实力?”这是说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是第一位的,是社会的基础。我国毛泽东时期既不引进外资、发展民族资本,完全依靠工农积累,统计中也没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流通领域没有股市、债市、期货买卖的资本市场,甚至于消费领域的旅游业业不发达等,但是,物质生产发展很快,“谁又敢小觑它的真正实力?”这是站在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外看待经济。毛泽东时期我国不仅消灭了资本,而且货币的作用也受到很大限制:不仅钢铁、机械等生产资料退出了商品货币关系,不买卖,而且一部分生活资料如房屋、部分药品也退出商品的领域,不再买卖。整个毛泽东时期流通中货币只有212亿,而去年一年流通中货币就增加了7000多亿,表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的地位非常低,“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非常弱。但是,按照党中央最近通过的历史决议的评价,毛泽东时期实现了“社会主义的飞跃”和取得“巨大成就”。可见,货币、资本只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社会形式。尽管毛泽东时期商品经济在所占比重很低,但是物质生产迅速发展,这才是经济发展的真实面目。至于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增减,股市等资本市场是否繁荣,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表现,并不代表物质生产的真实面目。

  第三篇文章是乔良的文章。乔良作为一个军旅作家,对于美元发展的历史了解很多,不容易。但是,文章的观点带有强烈的历史唯心主义色彩。

  文章说:“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别的,不是一战、二战,也不是苏联的解体,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而从这一天之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简单地说:美国人可以用印刷一张绿纸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这是对于纸币、尤其是美元的错误理解,过分夸大了美帝国主义的能动作用。事实是美元只是货币金的货币符号,替代金发挥流通手段的只能;而美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受客观规律制约。

  当前美元是作为世界流通手段发挥作用。但是,美元并不是世界货币,货币是金(银),纸币美元只是作为货币符号,替代金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首先,美元(纸币)本身并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它不具备价值尺度的职能,而这种职能只有金(银)才具备;其次,美联储不是想发多少美元,就可以发行多少美元,它要受客观规律制约。美联储大量发行纸币时,物价就上涨,美元贬值,表明它必须符合货币(金)的流通量规律:“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资本论》第一卷 第147页)事实正是这样,1971年美国确定35美元换一盎司黄金,由于美国滥发纸币,现在已经是1000多美元换一盎司黄金了。

  文章又说:“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

  有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概念的错误,我已经写了不少文章,指出经济是物质生产、流通、消费等,不能“虚拟”,因此,也没有所谓的“实体经济”的概念,这里就不重复。

  至于美国印纸币和借债等,都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不是什么“游戏”。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从美国开始的。这一次的经济危机至今还令人谈虎色变。为了“化解”、“防范”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提出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见,美国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滥发纸币、大量借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主要不是政府的“游戏”。

  美国大量发行纸币,也产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像文章所说:“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就出现了“滞涨”的现象,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70年代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就是滥发纸币的必然结果。可见,美国也不能“随意印制美元”,发行美钞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这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量借债,以至于2008年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由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发展到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再发展到债务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现在,美国又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而且国家债务达到了惊人的28万多亿,经济也处于萎缩的状态。可见,美国的经济发展不是由长官意志任意摆布的“泥娃娃”,有自己运动的客观规律。总之,文章讲述美国利用发行美元“剪羊毛”的过程,显得过于“随心所欲”,具有强烈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色彩。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客观规律可循,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此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成为“自由”的人。人们只有认识了“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归结起来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关于经济是社会基础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观察、认识世界的发展,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申鹏:“殖民地经济”,没有前途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申鹏

  什么叫“殖民地经济”?这也叫“依附型经济”。

  就是说本国的产业,完全依赖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西方发达国家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比如说卖资源、卖劳动力、搞“特殊产业”。蜜月期的时候,经济数据、GDP非常好看,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看起来也不错。

  然而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全球化的生产过剩、或者说本国产业有了往高端走的野心,开始搞工业和科技,那么打击就会从天而降,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会停滞,甚至倒退,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把这个叫做“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只看人均GDP,现在非洲、南美都有一票国家比中国好看。

  但是GDP是个非常受当年商品市场价格影响的数据,而价格这个东西,并不等于价值,举个例子,计划经济下的工农业是配给制,不存在价格或者价格是由国家强制指定……那么,这个国家的GDP是不是0?

  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重工业,能造汽车造坦克造火箭造飞机造军舰,能自己发电输电,修建大型水利、交通运输……在帝国主义几十年封锁下自给自足,养活了十多亿人口,即便它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即便它没有什么GDP……谁又敢小觑它的真正实力?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连内政外交都要看别人脸色,本土还有殖民者驻军,产业严重畸形,完全依赖于帝国主义的全球化体系,那么它GDP再高,都是为国际资本服务的……那些贩卖drug、搞“特色旅游”、“卖子宫”搞出来的GDP,又有什么意义?

  举个例子,墨西哥长期以来人均GDP都领先中国,20年前,墨西哥的人均GDP都是中国的好几倍,直到近几年才被中国赶上,你觉得墨西哥比中国强盛、发达吗?

  曾经广为流传的一张GDP增长曲线图,往往都是从1978年开始画的,似乎1949到1978中国经济、生产力都没有发展一样,而到了1978之后,忽然就打通任督二脉霞举飞升一样。

  但是你看看1952年到1978年之间的粮食、化肥、钢铁、原油、煤炭增量,你会觉得前三个包子不用吃吗?

  前三十年中国做了哪些事情?

  建立独立自主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完成扫盲教育、妇女解放、医疗下乡,完成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道路基础建设,对关键科技和工程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到了70年代初期,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农业总产值,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工农业总产值的75%,而在工业水平的提高下,化肥、大型水利、发电、运输、农业机械的综合作用下,70年代农业产量也翻了一番。到70年代末,中国已经能够制造核潜艇,独立修建葛洲坝等大型工程……这反映了中国实际上的生产力和经济潜力。

  说难听点,就这个能力,今天全世界一大半的国家都是做不到的。

  我们当年勒紧裤腰带生产,积累起来的资源和生产力,都用在了扩大再生产上,所以我们看起来“苦”,人家看起来“容易”。

  要知道,我们是长时间孤立无援,遭遇了西方几十年的技术封锁,依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一但我们加入世界市场,以优秀的组织动员能力、强大的生产力、无数优秀的产业工人、十几亿人的规模优势,这就是降维打击。

  大家想一想,东南亚国家所谓“经济腾飞”的时代,靠的是什么?是引进外资和大规模发展服务业、外向型经济,一切增长数据,都是为了融入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也就是美元体系,也就是说,发展得越“好”,就越深度地成为了帝国主义的附庸、转嫁经济危机的泄洪地、周期性收割的韭菜场。

  所以,一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穷国家”,都是被低估的,都是值得尊重的,人家玩的是极限生存游戏,地球不转了,它都能想办法养活自己。

  一切帝国主义的买办、傀儡、提线木偶,他们的富贵都是纸上的富贵,“老爷”不施舍了,奴才失去利用价值了,那就连乞丐都不如。

美国的战争脚步,为什么停不下来?

  来源: 环时深度观察作者:魏南枝

  《纽约时报》不久前刊发的调查性报道揭开了美军一直在试图掩盖的一场空袭——巴格兹镇空袭。这场可能造成70多名平民死亡的空袭,是美军在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的战争中造成平民伤亡最大1.2的行动之一。

  由于后续舆论不断发酵,美国军方终于在15日首次承认轰炸平民确有其事。尽管如此,五角大楼发言人还在为美国的军事行动辩护,宣称“世界上没有哪支军队像我们这样努力避免平民伤亡”。

作者|魏南枝

  为什么美国政治军事精英不愿停下战争脚步?事实上,美国的建国史和全球扩张史是由对内对外发动的各类战争史所写就的,战争长期以来塑造着美国政治和美国社会,也将美国这个国家锁定在一个“永久战争的自我延续体系”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提供了历史契机,实现了其赢得世界资本主义主导地位的国家战略目标。此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不惜采用任何手段。而战争是其中的核心手段。由此,美国是当今世界动荡的重要源头。

首先,战争利益集团绑架美国国家政策。美国常年发动战争不仅让自己耗费大量资源与人力,也形成了一条利益庞大的军政商结合的产业链,也就是所谓的“军工复合体”。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生产国,大量依赖国防合同生存的公司企业将其业务分散在多个州,在这些州培养支持他们的议员;军火商们与两百多万军人、两千多万军人家属或军烈属共同构成强大的“战争压力集团”;在钞票和选票双重刺激下,两党国会议员从不同角度为这些军火商们发声,日益高企的军费开支法案往往能够得到国会批准;源源不断被制造出来的武器必然产生过剩,战争不仅能够促进武器外销,还能够拉动美国国内的经济和就业,意味着更多政客游说推动军火产业和鹰派外交……

  以阿富汗战争为例,阿富汗战场是美国新型作战武器的试验场,美军几乎赢得了阿富汗战场的每场战斗,但是输了整个战争。今年9月,美国布朗大学下属的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发布阿富汗战争开支报告——《战争的利润:“9·11”后五角大楼开支激增的企业受益者》。

  该报告称,自2001年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以来,五角大楼的支出总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其中1/3至1/2被军事承包商所赚取。这些巨额利润推动战争利益集团从根本上绑架美国国家政策,如果没有战争,军工复合体会成为美国财政的巨大负担。因此,美国不断制造战端,陷入不断“好战”或几乎不可能“不战”的循环中。

其次,美国维系霸权地位依赖对外战争。从最初对北美印第安人实施的上千次战斗,到以奉行孤立主义为名在美洲大陆大举进行领土扩张;从美西战争开启世界军事大国面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参与重大国际事务;从冷战期间与苏联进行全球争霸和实施全球扩张,到冷战结束后至今大搞干预主义及发动一系列战争以维护其全球霸权;从以军事行动为主体的热战,到综合热战、舆论战、金融战、网络战、科技战等各种形态的“战争”。

  战争曾经铺平了美国成为全球霸主之路,但也正在实质性损耗美国国力。例如,20年的阿富汗战争不仅构成了一个充满讽刺的“从塔利班到塔利班”的轮回,更见证了美国从21世纪初的国力如日中天,到逐步滑向今天的危机四伏:内部高度撕裂、冲突对立,于是试图通过塑造外部敌人和发动对外战争来弥合内部矛盾和转嫁内部危机;对外滥用威慑和四面树敌,根据维护其全球霸权的需要不断发动战争,令美国国际形象日渐跌落。

第三,“好战”霸权威胁世界和平。无论是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破坏他国人权、制造大量人道主义灾难,还是美英澳组建“奥库斯”安全同盟为澳建造核潜艇,都说明,为维持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今天的美国正在将利己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推行到极致,却又深陷全球战略、安全政策和经济利益等的多重矛盾之中。

  在上述多重矛盾之下,美国的“好战性”进一步恶化。一方面,如2001年加州众议员芭芭拉·李在投出她的反对票时所预言的,美国将自己陷入“既没有退出策略、也没有明确目标的无限战争”;另一方面,为缓解其国内外矛盾和维持其霸权地位,美国不惜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来“塑造”敌人、强行以战争手段征服对方,已经构成对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威胁。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美国用武力维护其全球霸权的执念在世界多国制造了大量杀戮和仇恨,也损害了美国的公信力和领导力。正如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美国老兵蒂莫西·工藤所担忧的:“那些跟着我们一起巡逻并在我们援建的学校里上学的(阿富汗)孩子们怎么办?他们长大后会变成塔利班吗?或是像我们的孩子那样,在长大后又重返战场?”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这是我见过的分析世界格局最透彻的文章(强烈推荐)

  来源: 李光满说作者:乔良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了解全球局势,何谈了解中国。

01

金融帝国崛起的背后:

先是黄金后是石油

  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

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

  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

  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

  就是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

  怎么锁定呢?

  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

  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

  美国人认为,我有这么多黄金在手,用它去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情况并不像美国人想的那么简单。

  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尤其是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差不多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随着战争花费越来越大,美国有点吃不住劲了。

  因为按照美国的承诺,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着1盎司黄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

  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

  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

  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这样就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于是,在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

  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也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

  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讲,当时人们还不能完全理清楚头绪。

  原来我们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元背后有黄金,美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已经实行了20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美元。

  现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使用它吗?

  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国际间结算时用什么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衡量?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难道还能信任别的货币?

  比如人民币和卢布之间,俄罗斯人(当时的苏联人)如果不认人民币,我们不认卢布的话,就只能继续拿美元做为我们之间的交换介质。

  所以,美国人就利用世人的惯性和无奈,在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

  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但是从1973年10月以后,一切改变了,欧佩克宣布,必须用美元对全球的石油交易进行结算。

  这样,美国人在使美元与黄金贵金属脱钩之后又与大宗商品石油挂钩。为什么?

  因为美国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欢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欢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

任何国家要发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国家都需要石油,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石油就等于需要美元,这是美国人非常高明的一招。

  从1973年开始美元与石油挂钩以后,其实是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伴随美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整个世界当时并没有几个人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他们不能够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别的,不是一战、二战,也不是苏联的解体,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

  从此之后,人类真正看到了一个金融帝国的出现,而这个金融帝国把整个人类纳入到它的金融体系之中。

  实际上所谓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到今天大约40多年的时间。

  而从这一天之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

  简单地说:美国人可以用印刷一张绿纸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人类历史上获得财富的方式很多,要么用货币交换,你要么黄金或者白银;要么用战争的方式去掠夺,但是战争的成本非常巨大。而当美元变成一张绿纸出现后,美国获利的成本可以说极其的低廉。

  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拖美元的后腿,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美国向全球输出美元,也就稀释了它的通胀。

  但是美元向全球输出之后,美国人手里就没有钱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人继续印刷货币,美元就不断贬值,这对美国没有好处。

  所以说美联储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得那样,是一个滥印货币的中央银行。

  美联储实际上懂得什么叫克制。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目前105年,美联储一共发行了多少美元?

  大约14.5万亿。

  这样一比较,有人开始指责中国的央行。

  为什么呢?

  我们的央行从1954年发行新货币——新人民币到现在,已经发行了188万亿M2。如果按汇率6.8跟美元折算的话,我们大概发行了27万亿美元。

  但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中国乱印货币,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挣到了大量美元,同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美元作为境外投资进入中国。

  但由于外汇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须发行与进入中国的美元及其他外币相应的人民币,然后以人民币在国内流通。

  以外汇为基础货币印发的人民币是多少呢?占我们总量的70%。

  可是国外的投资在中国挣到了钱以后,可能就撤走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拿出大量外汇,从境外购买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如此一来,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币留了下来,你又不可能将相应数额的人民币销毁,只能让人民币留在中国继续流通,所以我国人民币的存量必然大于美元。

  这也反过来佐证了这30多年中国经济的惊人发展。

  巨量的超发最后全都留在了中国,这就牵扯到我后面将要谈到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

02

成为金融帝国后

美国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殖民扩张

  美国之所以没有通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国又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所以要节制。

  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

  美国人有另外一套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

  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

  1971年8月15日之后,美国人逐渐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渐渐变成一个半空心化的国家。

  今天美国的GDP已经达到18万亿美元,实体经济为其GDP的贡献不超5万亿,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虚拟经济带来的。

  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让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进入美国的三大市——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和证券市场。

  美国人通过这个方式钱生钱,然后再向海外输出,这样循环往复地生利,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美国把全世界纳入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很多人认为在大英帝国衰落之后,殖民的历史基本就结束了。

  其实不然,因为美国成为金融帝国之后,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的“殖民扩张”,通过美元隐蔽地控制各国经济,从而把世界各个国家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主权独立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你尽可以有主权、有宪法、有政府,但是你脱离不开美元,你的一切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用美元来表达,并最终让你的实物财富通过与美元的兑换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

  这一点,通过40年来美元指数周期图表,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1971年8月15日美元跟黄金脱钩,意味着美国人摆脱了黄金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发行量大增,美元指数自然要走低。

  从1971年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指数就一直在走低,这就说明美元印多了。

  如此这般大约持续了近10年时间。美元指数走低对于世界经济来讲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元的供应量增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资本不留在美国,要向国外出溢出。

  第一次美元指数走低之后,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给拉丁美洲带去了投资拉动,也带来了繁荣,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美元泄洪期大约持续了近1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1979年,美国人决定关掉泄洪闸。(美元指数走低相当于美国人开闸放水,而关闸实际上就是减少美元的流动性。)

  1979年美元指数开始走强,意味着向其他地方输送美元减少。

  拉丁美洲本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突然间投资减少了,流动性枯竭了、资金链条断裂了,经济能不出现麻烦吗?

1、马岛海战爆发

  遇到麻烦的拉美国家纷纷开始想办法自救。

  比如阿根廷,阿根廷的人均GDP一度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拉美经济危机一出现,阿根廷却率先进入衰退。

  解决衰退的办法有多种,但不幸的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府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总统是加尔铁里,他完全没有经济头脑。

  作为军人的加尔铁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战争,他希望通过战争来脱困。

  他把目光瞄向了离阿根廷600公里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把它叫做福克兰群岛。

  这个群岛已经被英国人统治了100多年,加尔铁里决定把它夺回来。

  但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南美一向被视作美国的后院。在美国后院打仗不能不请示美国。

  于是加尔铁里让人给美国总统里根带话,看看美国的态度。

  里根明明知道加尔铁里打这一仗,会导致一场和英国的更大规模战争,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表态说,这是你们与英国之间的事情,与美国无关,我们不持立场,我们保持中立。

  加尔铁里以为这是美国总统对他的默许,便发动了马岛战争,轻松收回了马岛。

  阿根廷上下一片欢呼,热烈的像过狂欢节。

  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宣称绝不接受这个结局,还逼着美国总统必须表态。

  这时的里根立刻撕下中立的面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的侵略行径,坚决站在英国一边。随后,英国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舰队,劳师远征8000海里,一举又将马岛夺了回来。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开始走强,国际资本按照美国的意愿回到美国。

  因为当马岛战争打响后,全球的投资人立刻判断,拉美的地区性危机出现了,拉美的投资环境恶化了,于是纷纷从拉美撤资。

  美联储看到时机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的经济一片狼藉。

  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第一个大牛市,让美国人赚得钵满盆满。

  当时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一口气蹿升到120多点,上升了100%。

  美国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后并不收手,又趁势拿着赚到的钱,重新回到拉美去购买那些此时价格已跌成地板价的优质资产,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这是美元指数第一次走强后的情况。

  如果这种事情只发生一次,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它反复出现,那它就一定是规律。

  当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强”之后,人们并不确定它是不是规律。从拉美金融危机这个高峰之后,美元指数从1986年又开始一路下跌。

  其间经历了日本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美元指数仍然在走低,大约走了10年,10年之后的1997年美元指数再一次走强。

  美元指数这一次走强之后也是持续了6年。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差不多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

  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强,再一个10年的走弱、接下来又一个6年的走强。

2、亚洲金融风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数第二次开始走弱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这次主要的泄洪区是亚洲。

  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概念?

  “亚洲四小龙”、“亚洲雁阵”等等。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亚洲的繁荣是由亚洲人的辛勤劳动、亚洲人的聪敏智慧带来的,实际上很大原因是因为亚洲国家获得了充足的美元、获得了充足的投资。

  当亚洲的经济欣欣向荣到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人觉得又应该到剪羊毛的时候了。

  于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数整整走低10年之后,美国人通过减少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使美元指数反转走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资金链条断裂,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征兆。

  这时候一锅水已烧到99度还差1度才能烧开,差哪一度呢?

  差地区性危机出现。

  那么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样打一仗呢?

  未必。

  制造地区性危机,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

  既然制造地区性危机就是为了撵出资本,那么不打仗照样有制造地区性危机的办法?

  于是我们看到那个名叫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家,带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开始群狼般攻击亚洲经济最弱的国家——泰国,攻击泰国的货币——泰铢。

  一个星期左右,然后由此开始的泰铢危机,立刻产生传导效应,一路向南,陆续传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然后北上传导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一直传导到俄罗斯,东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这个时候水已烧开,全球的投资人判断亚洲的投资环境恶化,便纷纷从亚洲撤出自己的资本。

  而美联储则又一次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角,跟着号音从亚洲撤出的资本又一次到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给美国带来了第二个大牛市。

  当美国人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

  此时亚洲经济已经被这次金融危机冲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这次唯一的幸运者是中国。

03

战争、争端的背后

都是经济贸易战

  此后,如潮汐一样准确,美元指数经过6年的走强,到2002年,再一次开始走弱,然后,又是10年时间,到2012年,美国人又开始为美元指数即将由弱转强做准备。

  办法还是老一套:给中国周边,欧俄地区,中东地区制造地区性危机。

  于是,我们就先后看到,在中国周边陆续出现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几乎全在这一时期密集出现。

  但是很不巧,美国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机,结果使美元指数走强的时间被迫向后推延,这次到了2015年。

  中菲黄岩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看似和美元指数走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

  为什么恰恰出现在美元指数第三次走弱之后的第10个年头?

  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究,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承认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确实存在着一个美元指数周期率。

  那么,根据这个周期率及美国人借机剪别国羊毛的手法,我们可以断定,这次轮到中国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眼下中国已经成了从全球吸引和获得投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国际资本由于看好中国经济进入中国。从经济规律上讲,不能仅仅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国家。

  一个中国的经济规模就相当于整个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经济总量还要大;和东亚经济比,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相当于整个东亚。

  而过去十年里,大量资本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长到全球第二,如此一来,美国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标瞄准中国,一点不奇怪。

1、香港占中事件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从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之后,中越“981”钻井平台冲突,后来的香港“占中”事件,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中国周边的事情层出不穷,一直到去年燃烧到中国本土的中美贸易冲突。

  这些事件还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吗?

  2014年5月“占中”行动正在酝酿中,可能在5月底就会发生。但是5月底没有发生,6月底没有发生,7月还是没有发生,到了8月仍然没有发生。

  什么原因?这个酝酿的“行动”在等什么?

  让我们对比另一事件的时间表:美联储退出QE时间表。之前,美国就说要退出QE(量化宽松),4月、5月、6月、7月、8月,一直没有退出。

  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着美元还在超量发行,美元指数就不能走强,香港的“占中”也就一直没有出现,二者在时间表上完全重合。

  直到2014年9月底,美联储终于宣布美国退出QE,美元指数开始掉头走强后,10月初,香港“占中”爆发。

  其实,中日钓鱼岛、中菲黄岩岛、981钻井平台、香港“占中”,这四个点都是炸点,任何一个点引爆成功,都会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也就意味着中国周边投资环境恶化。

  从而满足“美元指数走强时,其他地区必须相应出现地区性危机,使该地区投资环境恶化,迫使投资人大量撤出资本”,这一美元获利模式的基本条件。

  但是对美国人来讲很不幸的是,这回它碰到的对手是中国。

  中国人用打太极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边危机,美国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温时出现的最后1度,始终没能彻底出现。

  我们在流出了上万亿美元之后,通过各种手段,已经基本止住。

  看来,美国知道想剪中国的羊毛没那么容易,所以也就没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推动香港占中的同时,美国多管齐下,在其他地区同时下手,在哪儿?

2、乌克兰危机

  欧盟与俄罗斯的接合部,亚努科维奇领导下的乌克兰,当然不是没缝的鸡蛋,所以,才会有让苍蝇下蛆的机会。

  但美国盯上了乌克兰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只有缝的鸡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击亚努科维奇这个不听话的政客,又阻断欧俄走近,也能造成欧洲投资环境恶化,一箭三雕的理想目标。

  于是,一场貌似乌克兰人自发的“颜色革命”爆发了。

  美国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国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实现了:

  俄罗斯强人普京趁势借机收回了克里米亚,此举虽不在美国人计划之内,但却正好让美国人更有理由向欧盟还有日本施压,迫使他们与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给俄罗斯更给欧洲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

  美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人们往往容易从地缘政治角度,而不是从资本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乌克兰出现危机之后,欧美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恶化,但整个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却直接使欧洲的投资环境恶化,导致资本从这里撤出。

  据有关数据显示,大约有上万亿的资本离开了欧洲。美国人的两手设计得逞了。

  这就是:如果不能让资本从中国撤出去追捧美国的话,那就起码让欧洲的资本撤出来回流美国。

  这第一步,以戏剧性的乌克兰变局实现了,但第二步,却未能如美国所愿。因为从欧洲撤出的资本,并没有去美国,另有数据显示,它们大部分来到了香港。

  这意味着全球投资人仍然不看好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宁愿看好虽已处在经济下行线上,但仍保持着全球第一增长率的中国,而后日元又成了避险货币。

  这就是香港“占中”开始直到今天,“占中”势力及其幕后推手始终不肯罢休,总想卷土重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美国人需要制造一次针对中国的地区性危机,让滞留香港的资本撤出中国,去追捧美国经济。

  这也是美元加息周期已经加无可加,美国还在挑起中东动乱,以贸易摩擦,企业制裁不断给我们施压的原因。

  之前的资金回流,还没有满足美国的胃口,而美国在加息接近尾声之后,已经黔驴技穷,甚至要启动局部战争。

  那美国经济为什么这么强烈地需要并依赖国际的资本回流?

  原因是,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放弃实物生产,脱离开实体经济。

  美国人把实体经济的低端制造业、低附加值产业叫做垃圾产业或者叫做夕阳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

  而美国除了留下所谓高端的产业,微软等企业外,70%左右的就业人口都陆续转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这时的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产业半空心化国家,它除了高新技术企业外,已经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可以为全球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不得不打开另一扇门,就是虚拟经济的大门。

  虚拟经济就是它的三大市,它只能通过让国际资本进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为自己钱生钱,然后再拿挣到的钱去剪全世界的羊毛,美国人现在只有这么一个活法了。

  或者我们称之为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这个方式就是:

  美国需要大量的资本回流来支撑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谁阻挡了资本回流美国,谁就是美国的敌人。

04

其他国家打仗烧钱

美国打仗挣钱

人们都说,美国这个国家的强大,是由于有三大支柱——货币、科技、军事。

  科技为军事保航,军事又为货币支撑,货币又让美国成为了全球金融帝国。

  全世界所有国家军队的打仗都是烧钱,但美军打仗虽然也烧钱,但却能一边烧钱,一边为美国挣钱。

  这一点,其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

  只有美国,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美国也有失手的时候。

1、伊拉克战争

  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里想到的是两个字——石油。

  美国人真的是为石油而战吗?非也。

  美国人如果为石油而战的话,那么美国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后,为什么不从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

  而且,油价从战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飙升到战后的149美元一桶,美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美军占领了伊拉克这样的产油国而享受低油价。

  所以说,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美元。

  为什么这么说?道理非常简单。为了控制世界,美国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

  为了让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国人在1973年下了一步高明的先手棋:让美元与石油挂钩,通过胁迫欧佩克的主导国家沙特阿拉伯,实现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

  如果你理解了全球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你就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要在产油国打仗。

  在产油国打仗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油价飙升,油价一飙升就意味着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

  比如说战争之前,你手里有38美元,理论上讲,你就可以从油商手里买走一桶石油。现在这场战争把油价打高了4倍多,达到149美元,你手里的38美元就只够买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着你还差100多美元。怎么办?

  你只能去找美国人,拿出自己的产品和资源去换美国人手中的美元。而这时美国政府就可以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印美元。

  这就是通过战争,通过在产油国打仗打高油价,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

  美国人在伊拉克打仗,还不止是这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在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当年小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打伊拉克?

  现在我们已经看的很清楚,萨达姆没有支持恐怖主义,没有支持基地组织,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为什么萨达姆却最终走上了绞刑架?

  因为萨达姆自以为聪明,想在大国之间玩火。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萨达姆以为抓住了在美元和欧元,美国和欧盟之间玩火的机会,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宣布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将用欧元结算。

  这一下惹火了美国人,尤其是它产生一连串的示范效应,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内贾德,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纷纷宣布自己国家的石油出口结算也用欧元结算。

  这还了得?这不是像当年的黄金一样,往美国人胸口捅刀子么?

  所以说这场伊拉克战争非打不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美国人打下伊拉克之后干了些什么?

  还没等抓住萨达姆,美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发布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从欧元结算改回用美元结算。

2、科索沃战争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三个月之后科索沃战争爆发。

  很多人以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和北约联手打击米洛舍维奇政权,因为米洛舍维奇政权在科索沃地区屠杀阿族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灾难。

  战争结束之后,这个谎言迅速戳破,美国人承认这是中情局与西方的媒体联手做的一个局,目的是打击南联盟政权。

  但是,科索沃战争真的是为了打击南联盟政权吗?

  欧洲人开始一边倒地认为就是这个目的,但是打完这场72天的战争之后,欧洲人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为什么?

  欧元启动之初,欧洲人信心满满。他们给欧元的定价是与美元比值1:1.07。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欧洲人参与北约行动,全力以赴支持美国攻打科索沃,72天的狂轰乱炸,米洛舍维奇政权垮台,南联盟屈服。

  可接下来一盘点,欧洲人发现不对头了,欧元,就在这70天里,居然被这场战争打残了。

  战争结束时,欧元直线下跌30%,0.82美元兑换一欧元。

  这时欧洲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在替别人数钱。

  这一来欧洲人才开始醒悟。这就是为什么到后来当美国要打伊拉克的时候,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的轴心国家,坚决反对这场战争。

  有人说,西方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到现在为止,西方国家之间,在二战之后确实没有直接发生过战争,但是不等于没有发生军事竞争,不等于他们之间不发生经济战争或金融战争。

  科索沃战争就是美国人对欧元的间接金融战争,结果打的是南联盟,疼的是欧元。

  因为欧元的诞生动了美元的奶酪。在欧元诞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货币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结算率一度高达80%左右,即使到现在也在60%左右。

  欧元的出现立刻切走了美国的一大块奶酪!欧盟是一个2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它的出现一下子就盖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北美自贸区(24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规模)。

  做为如此大规模的经济体,欧盟当然不甘心用美元来结算它内部的贸易,于是欧洲人决定推出自己的货币——欧元。

  欧元的出现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货币结算量,到现在世界上23%的贸易结算已使用的是欧元而不是美元。

  美国人在欧洲一开始谈论欧元时对此警惕不足,到后来发现欧元一出现就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时,已经有点来不及了。

  所以,美国要接受这个教训,一方面要摁住欧盟和欧元,另一方面要摁住其他的挑战者。

3、瓦解亚太一体化

  中国的兴起,让我们成了新的挑战者。2012年松下忠洋自杀事件,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就是美国成功打压挑战者的最新尝试。

  这几个发生在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事件,虽没能造成资本从中国大量外流,但却起码部分达到了美国人的目标,直接导致两件事情胎死腹中。

  2012年年初,中日带头发起的中日韩关于东北亚自贸区的谈判接近成功;4月,中日货币互换和中日之间互相持有对方国债也初步达成协议,一切可谓进展神速。

  然而,2012年9月10日,极力推动《中日货币互换协议》的日本金融大臣松下忠洋,突然在家中上吊自杀。

  6天后,与松下忠洋一起推动中日协议的日本新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在自己家附近突然倒地昏迷,不治身亡,死亡原因不明。

  紧接着,中日钓鱼岛争端爆发,两国之间剑拔弩张,《中日货币互换协议》被迫在2013年作废。

  几年后,我们才勉强完成了中韩两国的双边自贸区的谈判,这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它和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的意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旦成功,一定是包括中、日、韩、港、澳、台的整个东北亚自贸区。东北亚自贸区一经形成就意味着世界规模大约20多万亿美元的第三大经济体出现!

  但是,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出现就不会止步,它会迅速南下与东南亚自贸区整合,形成东亚自贸区,东亚自贸区的产生意味着30多万亿美元规模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出现,将超越欧盟和北美。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推想,东亚自贸区出现,依然不会止步,它会向西整合印度和南亚,然后向北整合中亚五国,再然后继续向西,整合中东部分的西亚。

  这样整个亚洲自贸区,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将比欧盟和北美加起来还要大,这么庞大的一个自贸区出现,难道她会愿意用欧元或美元结算他们内部的贸易吗?

  当然不会。这就意味着亚元可能诞生。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亚洲自贸区,我们只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就像美元先成为北美的硬流通货币,再成为全世界的硬流通货一样。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远远不止我们所说的人民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等等,它将与美元、欧元一起三分天下。

  中国人能看到这一点,美国人就看不到这一点吗?

  美国人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他们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因为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也就意味着世界货币三分天下成为现实!

  想一想看,手中只剩三分之一货币霸权的美元,还叫货币霸权吗?而今天一个产业半空心化的美国,假如再没有了货币霸权,美国还能算世界霸主吗?

  想明白这点,就知道为什么今天中国遇到的所有麻烦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是因为美国比我们想得远,看得深,才为了防“患”于未然,处处给我们制造麻烦。

  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它究竟要平衡什么?

  它真的要在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菲律宾,中国与其他有争端的国家之间,实现一种微妙平衡,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吗?

当然不是,它的目标就是一个,平衡掉中国今天大国崛起的势头。

05

新的机遇下

谁将成为新的主导者?

  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围绕它的崛起展开的全球化运动,这意味着全球化不是一个从历史到今天一以贯之的过程,而是各有各的全球化。

罗马帝国有罗马帝国的全球化,大秦帝国有大秦帝国的全球化,这是当时的一次区域扩张;

  大英帝国有大英帝国的全球化,开启了全球海上贸易;

  美国有美国的全球化,以美元将触角延伸到了各个国家。

  每一个帝国都有与它主导的一段全球化,在它的上升期到它的鼎盛期,全球化达到一个巅峰。

  而这个全球化同时会被它自身的力量所限制,这就是它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和它的交通工具所能到达的最远点,那也就是它全球化的终点。

  但全球化会因此停滞吗?没有,更高等级的全球化又会诞生,循环往复。

  一个大时代正在到来,全球化线上的跑马圈地正在崛起,如果美元是国家对国家的控制,是对面的打击;

  那么新的全球化将会渗透到各个产业,各个群体,是对点的精准发力,谁控制了未来的线上全球化,谁就能制定新的全球化规则,那么今天的一切旧有体系就有机会被改写。

大家同时站在新机遇的起跑线上,谁会成为新的主导者呢?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