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森·沃克:美国正在走向“军阀时代”

2025-09-16
作者: 格雷森·沃克 来源: 观察者网

  美国保守派政治活动人士、MAGA运动的代表性青年人物查理·柯克死后,美国变得愈发撕裂:社交媒体上频现对死者的冷嘲热讽言论,另一方阵营则大搞式的举报……特朗普迅速将事件归咎于“极端左翼势力”,并承诺会“狠狠出手”。

  “我们有了一位殉道者。”柯克的右翼同事这样暗示道。柯克此时的死亡对MAGA运动意味着什么?其民粹主义主张同政治光谱另一侧的左翼有着怎样的交集,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思潮转变?

  观察者网对话Infrared创始人格雷森·沃克,跳出美国的左右翼意识形态争论,聊聊对查理·柯克以及当前美国政治的看法。对话文字稿有删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观察者网观点。

  格雷森·沃克与观察者网对话

  【整理/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能否聊聊你得知查理·柯克遭枪击事件后的第一反应?

  沃克:我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悲剧。无论怎么评价查理·柯克和他的政治观点(我和他几乎没有相同观点),枪击事件不仅对柯克和他的家人是悲剧,也事关整个国家的前进方向。在柯克成为目标的同时,美国本身也成为了靶心。我们的国家比之前更分裂了,而不是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团结起来。

  比如反犹主义的问题,原本美国的左翼、右翼开始团结在一个共同的反犹、反建制派旗帜下。这并非有组织、连贯的趋势,但却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左右翼正以极端的方式相互责骂。这显然只对一个群体有利,那就是建制派,国会两党和锡安主义者。讽刺的是,这些掌权者恰恰是美国的极左与极右势力声称反对的对象。

  比枪击更令人心碎的是,美国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在为此叫好,而另一边的人则在为“幸灾乐祸者应该被杀”的主张叫好。特朗普很快在公开讲话中指责是“极端左翼势力”所为,尽管当时还没有确凿证据。于是大家都开始责怪极端左翼。事实上,极端左翼里许多人确实在拿这件事开玩笑,做表情包,说柯克“罪有应得”,甚至说“不必同情他的家人”,这些言论极其恶毒。但这只会火上浇油,让更多美国人想要“和另一半同胞开战”。

  与此同时,左翼当中也有人认为,枪手其实更可能是右翼分子,即美国极右翼政治评论博主尼克·富恩特斯(Nick Fuentes)的支持者,所谓的“Groyper”(该词出自“悲伤蛙”网络梗图,成员一般被认为持极右翼、白人至上主义与基督教民族主义观点,译注)。老实说,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事情的全貌,我甚至不能排除枪手是个替人受过者。

  查理·柯克枪击案嫌疑人、22岁的泰勒·罗宾逊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

  观察者网:怎么看柯克在特朗普政府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中的地位?

  沃克:查理·柯克确实是一座把许多人引向MAGA运动的“桥梁”。他在特朗普第一次参选总统时期崭露头角,成立了“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组织。那个组织怎么说呢?用英语讲就是非常“milk toast”(软绵绵的)——这词可能有点冒犯——但本质上,他们进行的是温和风格的保守主义辩论。

  虽然柯克现在看起来很激进,比如跑去大学校园跟人辩论,拍成视频搞病毒式传播,但他的观点绝对称不上极端右翼。有媒体把他描述成MAGA极端派网红,我其实不同意。更准确地说,柯克是代表特朗普政府的一张面孔,毕竟他是个忠诚的特朗普支持者,这一点我们必须认清。他更像是某种传声筒,也是很多美国人接触政治的跳板。

  很多不太关心政治的普通美国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查理·柯克。在Snapchat这种美国常用社交软件上,他经常出现在Jubilee这类热门节目里。所以,他的名字不仅在政治圈为人熟知,更是使用互联网的一代年轻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柯克的离世确实会导致温和派声音——具体地说,是更顺从的声音——变得稀少。

  我认为柯克本质上是个温和保守派,追求理性,代表着理性对话的可能。我不是说那些观点正确,但他至少愿意沟通——虽然有时显得并不公平,实话实说,他辩论时带着预设立场。但他信奉理性,相信思想交流的价值(至少表面上如此),这很重要。现在他死了,很多右翼人士说“讨论时间结束了,接下里来必须战斗”,可能是在夸大其词或者表达愤怒,但这确实说明,他的死亡会加速美国社会的分裂进程——我觉得这种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观察者网:一方面,与加州州长纽森的对话体现了柯克的社会保守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他就经济问题的民粹主义立场在美国右翼保守势力中也显得独特。关于年轻人买房困难的问题,柯克曾提出应禁止贝莱德集团等华尔街金融机构扭曲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这种观点在目前特朗普主导的MAGA运动中具有多大的代表性?

  沃克:柯克的相关主张与特朗普的非常相似——别忘了,特朗普在2016年首次参选时也提出过听起来偏左翼的主张。比如他曾漫不经心地提出过全民医保的概念,还从左翼视角解读关税政策是在保护劳工的利益。当然,他们的终极目标可能还是维护美国统治阶层的垄断利益。看上去,特朗普并非一个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不是芝加哥学派那一路人,柯克也不是。他们代表的正是右翼民粹主义,或者至少是一种伪民粹主义:表面上主张人民主权与民生福祉,喊着“让美国人重新富起来”的口号,并称之为“资本主义”。

  在一段热播视频中,柯克与“年轻土耳其人”脱口秀主播申克·尤格尔辩论时反复强调,“我是资本主义者”,这当然有点故作姿态。但实践中,他推崇的主张确实不同于,比如说,2006年的共和党式传统经济理念。而这种变化背后反映了美国整体思潮的转变,未必是党派差异。

  经济压力无疑正在驱使美国人拥抱各种形式的激进主义,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要知道极右翼也是思想激进化的主要方向之一。比如,我们的爷爷奶奶辈能轻松买房而今天的美国年轻人却不能,尽管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按理说本该更富裕。还有物价的持续上涨,这些都在推动美国人的思想整体上更为激进。

  当人们深陷其中时,就会至少从表面上去模仿左翼的话语体系。这就是为什么19世纪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奥古斯特·倍倍尔(August Bebel,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将反犹主义形容为“愚人的社会主义”:因为它本质上是模仿社会主义的话术,将经济生活中的焦虑与愤怒转移至犹太群体身上。表面上模仿左翼的行为模式,实则巩固了寡头统治的权力体系。

  美国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14日在受访时把柯克之死归咎于社交媒体及其算法,称之为“毒瘤”视频截图

  回到你的问题:柯克确实在经济问题上代表一种更民粹化的观点,但这并非当代的特例。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美国人都是“社会主义者”——特朗普和纽森互相指责对方是“社会主义者”,这个词在美国已经失去了实质含义,变成“希望政府做点事”的代名词。左右两派都在用暗示某种政治力量能够精准有力地掌控经济发展方向的方式讨论问题,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有人称之为“资本主义”。查理·柯克只是这个趋势的体现之一,并非特殊个例。

  激进主义确实存在,其形式却非常割裂——很多激进主义主张最终反而巩固了统治秩序,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本没有推翻或改变任何东西。它们只是分散人们注意力,或让人们陷入自相争吵。而这次刺杀事件正是绝佳证明。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