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张建一,你大胆地向前走

2022-07-27 12:07:08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陈延华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勿庸讳言,这题目确确实实是仿电影《红高梁》插曲中的那句脍炙人口的歌词。

  无独有隅。

  湖北省襄樊市电视机厂党委书记、厂长张建一,以他那企业家的胆识和胸襟,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硬是把一个几度被亮“黄牌”的企业救活了。

  请掂量掂量下面这组阿拉伯数字的份量,它已经远远地越出了自身所代表的数量。

  198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04亿元,利税是建厂18年利税的总和。

  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6亿元,利税是上年利税的10倍。

  张建一捧回了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和采用国际标准证。与张艺谋捧回的金熊奖相比,其意义同等重大。

  上:壮志篇

  a

  也算是哲人俚语吧: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在于他有一个不幸的身世。

  确实如此。

  张建一,这个从黄土高坡走来的河北汉子,虽然躲过了封建社会的羁绊,却没有躲过那场被那个一时主政的小人破坏和干扰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另搞一套的“红色风暴”带来的厄运。

  父亲为中共党员,大军南下时,作为“红色种子”撒到了“三顾茅庐”的地方——湖北省襄阳县,任该县水利局局长。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加上长期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使这位老革命养成了生活艰苦朴素,工作兢兢业业,作风扎扎实实的习惯。环境变了,地位变了,然而,他那种守正不阿,仗义执言的工作作风和襟怀坦白,仰不愧天的性格没有变。因此,1958年,大跃进时期,他对雪片飞来的“亩产万斤水稻”、“赶美国、超英国”的“卫星”产生了质疑,触怒了几个跟随那个主政者,背离毛主席的初衷,既得利益集团的神经,无疑“水晶小鞋”穿上了,“老右倾”的帽子戴上了。这一穿一戴,就耗去了7、8个春秋。1966年初春,上边才为他说了个“明白话”。

  那知,他心灵的创伤还没熨平,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他驾不住另一派所谓的红卫兵的“触及皮肉”,含恨撒手人寰了。打那以后,就连很要好的同学,见了张建一都躲得远远的。

  张建一有个写日记的嗜好。一次,他在一篇日记上这样写道:“将来,如果能跨入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我要苦练杀敌本领,努力攀登国防科技高峰;如果能走进工厂,我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伴着泪水,吞着知识,张建一忍屈受辱,读完高中。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伟大号令吹响了,有着政治敏感的张建一认为,这是培养和造就一代革命事业接班人,防止国变色,党变修的伟大壮举,他志愿报名,踏上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之路。当时正值“农业学大寨”。丹江口水库,红旗猎猎,战歌嘹亮,人欢马叫,一代可歌可泣的小青年竟挥汗如雨,干起那超过成年人负荷的艰苦劳顿:挖渠、抬土……

  已谙世事的张建一,少说话,多干活,傍黑,他满身臭汗尘土,踏着星月,从工地回“大本营”。他与同伴们一样,锤炼了一颗红心,滚出一身泥巴,在生活中成熟,在学习中进步,用火热的青春奏响了一曲奋斗激扬的《青春之歌》。

  b

  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令终修正果:让表现好的知识青年,要么推荐上大学,要么招工进厂。

  1975年二月,张建一被招工进了襄樊五一棉纺厂,当了一名纺织工人。

  在一次的团的活动中,张建一以“共青团在四化建设中应该起什么作用”为题,引经据典作了发言。可以说,他的性格,他的智慧,他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

  张建一万万没有想到,这炽热的掌声,敲开了他官亨大门。

  “嘿!那小张是个人才!”厂党委书记啧啧赞道。

  “的确,他是个好苗子”厂长在一边附和着。

  书记略一思索,抬头问厂长:“让小张负责共青团工作,你看咋样?”

  “中!中!”厂长点了点头,说。

  就这样,襄樊市五一棉纺厂共青团委书记的担子,压在了张建一的肩上。

  张建一不负众望,把共青团工作抓得红红火火。共青团襄樊市委举行的先进团支部表彰大会上,市五一棉纺厂团支部有个席位。

  趁着这股热乎劲,张建一跃跃欲试,就在市五一棉纺厂大展宏图的时候,市里一个红头文件,把他推到了市知青办主任的位置上。

  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张建一在市知青办又“爆”了“光”。

  1984年,襄樊市委组织部研究樊西区委班子人选问题上,张建一的名字,从数百名干部档案里,扒拉出来。

  一直与青年人打交道的张建一,心里十分清楚,樊西区面积不大,人口却不少,且很复杂,回汉同居一条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关的四梁八柱,凡是市委市府大院有的机构,这里也有。假如做共青团工作操一分心,这要操十分心也有余了。

  张建一有个极可贵的特点,那就是较强的适应性,包括衣食住行。用他自己的话说,窝窝头蘸咸菜,可以咽下去,山珍海味也能吃进去,以砖代凳可以坐,沙发、转椅也享受得了。

  区里工作千头万结,从何处抓起呢?张建一宛如临战前的一个军事指挥员,在运筹帷幄。

  1985年春,新华社及省内外十几家新闻单位,连篇累牍地对樊西区文明小区建设作了报道。

  同年8月,《中央电视台》“九洲方圆”栏目,报道了樊西区搞好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事迹,随着节目主持人赵忠祥那深沉的解说,萤光屏上出现了这样的镜头——

  区委大门。

  各科室办公室。

  大街小巷墙壁上的壁画、书法作品。

  张建一漫步在他管辖的“一亩三分地上”……

  C

  市委大院。

  夜已经很深了。市委大院二楼会议室里,灯光如同白昼。

  决策者们全都坐在这里。他们在为市区内几个工厂的“首脑”定盘子。

  伯乐们围坐在会议桌四周。几个工厂的头头的人选,很快顺利通过了。谁也没想到,在确定市电视机厂的头头上,却卡了壳。

  襄樊市电视机厂,虽然在电子工业部的花名册上有了一席之地,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近年来,连续亏损,债务高达200多万元,银行已不客气地下了最后通牒。

  确定这个厂的“掌刀的”,市委市府领导能不慎之又慎?

  会场出现了少有的沉默。

  市委书记张怀念欠了欠身子,启发式地:“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认为谁合适就提出来,伯乐拉马也常有阴差阳错的时候。提出来,大家议一议,这也无妨。”

  有人发言,提了个人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否了。

  也是,现在选拨干部不像过去那样,一人提名,众人拥护。说他行,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又有人荐才。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结果两字:不中!

  “我觉得樊西区委副书记张建一较合适。”有人提议道。

  张怀念仰起脸:“谈谈理由。”

  “理由嘛!”他略一沉思:“有这么几点,论学历,张建一新近拿到了两个红本本,分别是湖北省委党校企业管理理论专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论实践,他下过乡,做过工,当过团委书记,有基层工作经验;论影响,他每到一个工作单位,着实地干出了一番成绩,不像有的人,走一家败一家,……”他欲言又止了。

  “说下去。”

  “至于经营管理方面,恐怕他还缺一课,不过,凭着他那股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用不了多久,他定会由外行变成内行的。”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在座的赞许。跟着,谈话,下文。

  这太突然了,没有响雷,雨就下来了,张建一是有些诚惶诚恐。从市委组织部大门出来,张建一走着,脑子里却敲起了小锣:搞企业,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不但要管全7千多号人的吃喝拉撒睡和婚丧嫁娶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要创名牌、大批量,畅销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在经营管理上,产品决策上,与同行业相比,要棋高一着。我,一个门外汉,能行?他顾虑重重,思绪绵绵。

  晚上,亲戚、朋友、同事登门,张建一应接不暇。他们有的是来道喜的,有的是来泼冷水的。

  泼冷水的人,说话可不留茬:“建一,你这太平官不当,何必冒那个风险?电视机厂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拉倒吧!”

  “你上有老,下有小,搞企业那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不累个半死才怪哩!”

  “如今工人不好管了,如果企业没效益,他们得不到实惠,找你大吵大闹是轻的,说不定,要把你家砸个稀巴烂!”

  经过认真思索后的张建一,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认为,现在的人就应寻找刺激,冒险也是一种刺激。无论干什么工作,四平八稳是不行的。必须敢于冒尖、冒险。

  他的这一番内心表白,殊不知,在他的一篇日记里就显示出来了:“我不愿做一个庸庸碌碌、墨守陈规的凡夫俗子,我要寻求一个高层次的广阔舞台。一旦这个机遇来临,我要紧紧抓住他不放,力争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

  中:苦衷篇

  a

  经营之道,总是充满了风险和荆棘。1986年的一个暑气未消的早晨,以厂党委书记身份到襄樊市电视机厂走马上任的张建一,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开始了就职演说:

  “组织上让我负责全面工作,大家也想听我表态,直说吧,今年我和厂里其他几位领导,主要办十件事。第一,发动全厂职工团结奋战,一年之内扭亏为盈,第二,盖两栋家属宿舍大楼,让大家都有房子住。第三,安排好厂里的待业青年,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第四……

  张建一十分精明,他深深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振兴企业,先要振奋人心。

  张建一抓的十件事,件件都是全厂职工牵心动肺的问题。会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张建一站起来,和大伙一道鼓掌,深邃的目光中,饱含着激动的泪花。是啊,这是他33年来,命运转折的一个开端,祸耶?福耶?他没有闲暇去琢磨。然而,他自信和坚定:做一支响箭,在时代的弯弓上,来一次呼声如雷的劲射,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张建一的第一把火点燃了,但他心里十分清楚,这火焰并不旺盛,企业亏损200多万元的沉重包袱,早把一部分干部职工压蔫了。亏损,使许多职工认定,生产电视机赔钱的逻辑像铁一样冰冷。

  此外,还有更大的亏损。

  ——信仰的亏损。早些年的政治运动,在人们的心灵上,留下了多少伤痕、缺陷……许多人的心都冷了,它无法用数字来表达。

  ——感情的亏损。厂里几位领导,在子女上大学的问题上,做了手脚,以权谋私,伤了职工们的心,大家心灰意冷,暮气沉沉。

  ——人生价值的亏损。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市公安局一次破案,竟在11个职工家里,搜出价值达3万元的电视机散件。

  单说劳动纪律吧,不管男工,还是女工,老资格的,还是新进厂的,上班时,竟然先是甩一阵“老K”,尔后,男工摆起了“龙门阵”,女工们打起了毛线衣。生产时,事故不断。

  一车间主任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工人小X四仰八叉地躺在车间地板上,望着天花棚出神。

  主任问他为什么不干活?

  “好哇!你他妈的,吃柿子捡软的捏!”小×一下抄起了“家伙”。

  若不是旁边的工人挡驾,这位主任的脑门上,少不了要平添一片血染的风采。

  邪门了!

  就说病假条吧,每月都是一大摞。体壮如牛的小伙子,喝酒喝得死去活来,打牌打得通宵达旦,闹腾乏了,病假条一递……

  整顿。

  首先抓劳动纪律。

  张建一,这个企业的核心人物,发出了第一道“号令”。在一次全厂职工参加的大会上,张建一理直气壮地说:“军队没有纪律,打不了胜仗,工厂没有纪律,搞不好生产。”在他的主持下,一套规章制度诞生了。

  方案一出台,麻烦跟着来了。那些不守规矩的“愣小子”、“刺头儿”、“娇小姐”、“孙二娘”,三天两头到张建一那儿瞎嚷嚷。有的四处游说:“早先什么制度没有,不也过来了,新官上任就是那两下子,甭听那套!”

  国有国法,厂有厂规。不管是皇亲,还是国戚,谁违犯了,照章执行,绝不迁就。

  有个“刺头儿”不信邪,在厂区内吸烟,当即被罚了款。

  有个女工上班打线衣,也得到同样的待遇。

  一个工人上班迟到了两分钟,对不起,不搞下不为例……

  流言蜚语,不胫而走,上告函件,接连不断,市委市府市委驻地,沸沸扬扬,风雨满城:

  “张建一搞管/卡/压!”

  “张建一有野心!”

  B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千古俗语说得何等中肯。

  张建一也同样在一出戏中,扮演了一个看来不光彩,而实际光彩的角色。

  正是南国飞花时节。

  一张大红请柬,促使张建一带着一人马,踏上了南去的路

  3天没有睡过觉、脸色苍白、眼窝下陷的张建一,站在车厢道上,一边着欣赏着窗外的景色,一边想着心事:我这次去的地方,是中国的南大门,举世瞩目的深圳。其任务是:考察中伴着谈判。到时除不失态外,还应精力充沛,让对方看不出一点点倦意,否则,中国大陆上企业家的形象多少会扭曲。

  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一次,一个外国代表团到某市洽谈合资事宜时,刚坐定,中方首席代表的一个哈欠,宣告谈判失败了。外商的理由不可置否:企业的主要领导,一上班,脸上就堆满了倦意,那么,他的事业心值得怀疑,他的企业的前景肯定不妙。

  想到这里,张建一的心怦然一动,弯腰钻进那三人坐位下面,“享受”去了。

  午饭时间到了。随行的技术员小薛好不容易挤到餐车,买回盒饭,却找不到张建一。晚饭时间到了,他又拿着盒饭四处张望,仍不见张建一的影子。

  翌晨。美丽的羊城——广州车站到了。这可急坏了小薛。他问与张建一同在一个车厢里的周科长。周科长回忆着:昨天上午,他站起离我不远的地方,一眨眼工夫,他就不见了。小薛来到张建一“失踪”的地方,弯腰往座位下一望,嘿!里面躺了个大活人,正是张建一。

  一场虚惊!

  蛇口!深圳特区的摇篮。港口码头上,有个人在那里徘徊。他就是张建一。

  几天的参观、学习,谈判,使他眼界大开,长了不少见识。此刻,他站在一个高岗上,举目跳望,临风怀想!

  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水平,管理上等级,效益上台阶的宏伟设想应运而生。

  C

  先说经营经吧!

  也可以说跟不上“趟”,厂里个别人认为:对市场经济为主的企业来说,产品多,销路宽,容易适应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而张建一却清醒地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取胜,关键取决于形成高质量的拳头产品。否则,每年换产品,产品水平永远也提不高,一味依靠“船小调头快”,跟在市场后面转,只能被动地适应市场,最终会被那些专业生产厂的产品所淘汰。尤其是当前电子行业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异常迅猛,“金星”集团、“熊猫”集团等相继崛起,这种“名牌化”、“集团化”、“规模化”的排列重组,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这种严峻挑战,必须树立急流勇进者胜,姗姗来迟者败的思想,采取快节奏的“加速度”战略。

  基于这种认识,张建一大胆决策,除继续生产襄阳牌14寸彩色电视机和14寸、17寸黑白电视机外,下大力引进生产北京牌18寸彩色电视机,14寸黑白电视机,“硬件”、“软件”一起上。

  此外,在产品销售上下功夫。

  1988年5月,中国电子工业部的权威报纸《中国电子报》,连续在显著位置上,以“襄樊市电视机厂变革产品销售方法,实行六个转变,结束只吃汇不创汇历史”为题,进行报道。笔者不妨摘录如下:

  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以市场为导负,以销定产,先后在天津、上海、北京等20个省、市建立信息站,加入了全国电视机系统信息网络中心,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由游击型变为基地型。改变“信天游”的销售方式,在全国建立四个销售基地。

  由城市转入乡村。针对农村电力不是的问题研制出,研销出交直流两用电视机。

  由单一型转变为全方位型。除主动与商业部门联系外,还与供销/广播电视公司、工贸中心等商业服务网点健联系,力争每年销售万台以上。

  由国内型转变为国内外混合型。根据国际市场动态,把彩电投放国际市场,结束了只吃外汇不创外汇的历史。

  由买实型转向服务型。先后在全国20个省、市设立了近百个维修网点,做到产品销售到哪里,服务就到哪里。

  再说管理经吧!

  现代化的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

  张建一对此有同感。

  何止是襄樊市电视机厂一家,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型企业,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机构雍肿,人浮于事,办事推诿。形象点说,生产80年代的产品,施用80年代的设备,管理方法却是50、60年代的水平。

  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改革!既然我是一厂之长,我要按照自己的设想,精心塑造企业形象。

  张建一当机立断。于是,“撤神、拆庙”战斗打响了!

  按照企业的具体条件及管理职能,襄樊市电视机厂“层层下顶,级级优化”。成立了这么几个科室,归纳为:决策型的经营开发;执行型的生产管理;监督型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型的劳动人事;外向型的出口创汇及辅助型的厂办等。

  与此同时,张建一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车间管理数据化/图表化、系统化、制度化,实行总工程师领导体制,建立质量控制点,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否决权,采取定额发料,计在此基础上,张建一对各个职能部门,实行重奖重罚的规定。

  然而,一盆盆脏水,又往张建一身上泼去……

  再说社会经吧!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高档商品陆续进入

  干家万户。自然,人们对电视机厂刮目相看了。

  张建一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上级部门要张彩电票,他不能拒绝;同学好友向他张了嘴,他也不能使之失望。给!反正人家花钱买。

  一人难满百人意。彩电走俏。张建一应付不了,只好耐心解释。这一来,惹怒了个别人,他们聚集在一起,煽风点火,小字报、匿名信投向市委市府:

  “张建一有经济问题!”

  “张建一行贿受贿!”

  但有这么两件事,足以解除大家的疑问。

  前年春天,上级给襄樊市一个到美国某大学进修半年的名额,并点名叫电视机厂张建一去。当时即将进行质量验收,张建一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

  去年夏天,襄樊市电视机厂应日本一家电子公司之邀,前去考察。张建一做好了礼服,办好了一切出国手续,正准备启程时,“顺风耳”告诉他,中国电子工业部领导一行人,即日来襄樊市。本来这事,由厂里几个副职招呼就行了,他完全可以放心赴日。而张建一认为,北京这次来人,关系到生产许可证颁发的问题,他又一次放弃了这个良机。

  下:宏图篇

  A

  人才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本。

  爱护人才,并且大胆地启用人才,这才是企业领导明智的一举。

  然而,这么肤浅的道理,说起来明白,但真正做起来,谈何易。笔者不是有意挑刺儿:一些企业的领导,总是武大郎开店/李白打杜甫”。神州大地上,时常发生这些本不该发生的故事。

  张建一也对此头痛。

  他是真的爱护和大胆地启用人才。但他又不套用这个方程式:文凭等于人才,而是看实际水平。用他的话说,鹰是有羽毛的,但有羽毛的不都是鹰。

  谈不上他的发明创造。

  无论是谁,不管你有三头六臂,怎样热衷于改革,但是,如果你重用的是些心眼好但不够负责,事事请示上级的人,是些资格者,但无进取和开拓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是些有潜力但懒散平庸热衷于享受的人,那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把企业搞上去的。

  因此,张建一以此为标准,选拔和启用人才,用“伯乐式相马”,使那些胸怀大略、确有经营之道的小人物脱颖而出。

  过去选拔干部,一是神秘化,二是靠关系,三是论资排辈讲学历。张建一打破常规,不管是谁,都同站屋檐下。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一遛!

  对有争议的人,他特别感兴趣。专门开会研究,绝不搞人云亦云。

  在张建一的决策下,十三名中青年干部分别到各科室、车间走马上任了。

  他们的所作所为,苦心经营结果如何?且看如下事实:

  彩电车间主任刘兆财,1988年4月上任,产量刷刷上升,44000台;5月份—5000台;6月份6000台;7月7000台;8月份一8000台……产品质量:直统率为96%以上。

  五车间主任赵红,年产量突破1D万台大关,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

  销料长刘渝惠,为了使彩电生产这个“朝阳产业”跟上“魔方”样的市场,去年她几乎半年的时间,是在出差途中度过的。为厂里全年生产7万台彩电的各套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B

  人生似乎太有戏剧性了。

  张建一,这个搞了十儿年说教的“老政工”,一下子变成了搞企业的行家里手。这确实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

  妙诀是:知识无偏心,谁勤奋,它就属于谁。

  张建一认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企业家,不光需要精明的头脑,精湛的技术专长,还需要一定水平的理论素质。

  于是,当代世界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著作《艾柯卡之传》、《企业管理入门》等,他啃了一遍又一遍。案头上的笔记本,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已积累了20万字。看看他安排的工作日程:

  早晨7点30分赶到厂里,处理公务。

  中午12点赶回家(无特殊情况),草草吃完饭,看一会当天

  的报纸,午间小憩。

  下午2点钟到车间转一转。

  晚上回家时,“新闻联播”开始了。一边看新闻,一边吃饭。

  接待来访者。

  接着,他拧开台灯,“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出差在外,节假日,星期天,有人好逛商店,有的人爱去公园,张建一却喜欢进书店。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张建一家来了客人。事不凑巧,张建一上街去了。儿子被姥姥接走。爱人只好打发邻居家的一个小伙代劳,把张建一找回来。偌大的市区,到哪里找呢?小伙子为难了。

  他爱人很有握地说:“别的地方你不要去,到新华书店,他准在。”

  果然,这个小伙子在新华书店找到了他。

  2年多来,张建一以韧劲、钻劲,读完了5本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先后在省以上报刊上,发表了9篇企业管理论文。

  C

  张建一的事业成功了!

  物质的长河,精神的长河,向襄樊市电视机厂流动着……

  初战虽告捷,但张建一头脑十分清醒。

  他没有忘记,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多是事成人败:

  张兴记因他的“满负荷工作法”挨过骂。

  袁庚也曾是个大有争议的人物。

  ……

  是的,“西行路上多坎坷!”

  然而,人心思治,人心思革,大势所趋。

  张建一,你大胆地往前走!你的前程如花似锦!

【文/陈延华本文为作者投稿】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