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义初稿(1917-1975)》(2)

2022-05-29 11:53:40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本书编写组、伟大的宣平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第二章 列宁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推进世界革命而斗争。第三国际初期的革命活动

  第一节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反对国内外敌人和机会主义的斗争

  一、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彻底的革命,夺取政权仅仅是革命的开始。为了实现革命的最终目的,无产阶级必须巩固已得的政权,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原注:毛泽东《今年的选举》(1933年9月6日)。转引自196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但是,正如伟大导师列宁所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中的继续。”十月革命后,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不甘心失败,他们以百倍增长的仇恨疯狂反对苏维埃政权:他们纠集反动武装,多次组织反革命叛乱,他们策动旧官吏,用怠工来同苏维埃政权相对抗:他们通过反动报刊,公开诽谤和攻击苏维埃政权;他们还利用金钱和粮食的暂时优势,制造经济困难和粮食恐慌,安图扼杀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者也十分仇视和害怕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妄图对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发动武装进攻。这一切表明,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是摆在苏维埃国家人民面前的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

  (原注: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出版序言》。《列宁全集》第29卷,第343页。)

  伟大导师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提出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第一,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苏维埃机关。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宣布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解散了资产阶级立宪会议,废除了资产阶级法院和警察机关。同时,“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属于苏维埃。”建立和健全了苏维埃政府各人民委员部,成立了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建立了苏维埃人民法院、人民警察组织等等。其中特别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军队,建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军队一工农红军。列宁在《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中宣布:“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的政权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实行劳动者武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解除有产阶级的全部武装。”1918年1月28日和1918年2月14日,苏维埃政府发布了成立红军和红海军的法令。

  (原注:列宁《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列宁选集》第3卷,第404页。

  列宁《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列宁选集》第3卷,第405页。)

  为了建设崭新的苏维埃国家机关,列宁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实行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制度,吸收了千百万优秀工人、士兵参加国家机关工作;规定了国家机关受人民群众监督,人民有随时罢免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同时还通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最高标准为每月500卢布(即相当于产业工人工资)的法令。

  第二,严厉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坚决镇压反革命。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便宣布取缔一切反革命组织,封闭一切资产阶级反动报刊,并严厉镇压了反革命分子组织的多次叛乱活动,打破和肃清了旧官吏的怠工行为。为了镇压反革命而组织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三,剥夺剥夺者,实行社会主义国有化。在苏维埃政府宣布实行土地国有化之后,几个月之内,又把银行、铁路、对外贸易和所有各个部门的大工业收归国有,并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所借的外债,从而有力地打击了国际资本和国内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初步组织起了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基础。

  第四,组织工人下乡运动,支持贫农反对富农的斗争。为了回击反动富农囤积粮食、制造饥荒,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破坏行为,从1918年春起,苏维埃政府组织了大批先进工人深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广大贫农,组织贫农委员会同富农的政治破坏和经济破坏开属了无情的斗争。这是农村最初开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在农村的阵地起了重大作用。

  此外,为了铲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造成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苏维埃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宣布废除人的等级区别,实行男女平等,实行国家与教会、学校与教会分离。1917年11月15日,苏维埃政府通过了《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的特别决议,宣布俄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废除民族压迫制度。

  由于实行上述一系列的革命措施,大大打击了妄图复辟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初步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但是,阶级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站在我们面前,虎视耽眈地注视着它所痛恨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毫无疑问,这些亿万富翁们为了夺回曾经抢到手的东西不可能不进行战争。”特别是英、美、法等协约国帝国主义者,由于苏维埃政府退出了战争,单独与德国签订了和约,使他们更加恐慌万状。他们既害怕德俄签订了和约,会使德国的军事力量加强起来;更害怕俄国革命的胜利会使革命烈火在他们国家里燃烧起来。于是,各协约国帝国主义便决定要对俄国实行武装干涉,和俄国国内反革命势力配合,以期扼杀苏维埃政权。

  (原注:列宁《对派往地方的鼓动员的讲话》。《列宁全集》第26卷,第482页。)

  国内反动势力在遭到苏维埃政权实行的一系列革命措施的沉重打击之后,它们意识到了要推翻苏维埃政权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必须联合国内外一切力量进行更大规模的残酷斗争。于是,它们便决定争取国外帝国主义的支持,在国内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反革命队伍,进行规模空前的反革命叛乱。

  这样,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同协约国的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了同一个反革命目的一消灭苏维埃政权而“联合”了起来,并终于在1918年上半年开始了一场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

  于是,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又处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联合进攻的紧急形势之巾。这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所经历的最严峻的考验。这是一场复辟与反复辟的武装斗争,是一场保卫无产阶级专政与颠覆无产阶级专政之间的生死大搏斗。

  面对这种严重的形势,伟大导师列宁领导全党和全国军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拿起枪杆子来保卫苏维埃政权。这是十月革命武装斗争的继续。党和政府宣布全国为军营,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转入战时轨道。英雄的十月革命的儿女,坚决响应列宁“一切为全线”的伟大号召,踊跃参加红军,开赴第一线,抗击外国武装干涉者的侵犯和镇压反革命叛乱。这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

  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和红军经过了三年的革命战争,付出了重大的栖牲,最后终于粉碎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和以英、美、法为首的14国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伟大胜利,保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一事实充分表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列宁在1919年11月总结这一伟大战争的经验时曾经这样指出:两年以前,“当时人们以为,世界帝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一个落后国家的工人要起来反对这种力量,简直是发了狂。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两年的情形就可以看到,连我们的敌人也愈来愈认为我们是正确的。我们看到:象一个制服不了的巨人似的帝国主义,在大家眼中已成为‘泥足巨人’。”“所有这些似乎是强大的和不可战胜的国际帝国主义力量是不可靠的,是不可怕的,它们已在腐烂,它们使我们愈战愈强,使我们能够击退外来的侵略,取得彻底的胜利。”

  (原注:列宁《苏维埃政权成立两周年》。《列宁全集》第30卷,第107、108页。)

  1920年底,在取得反对外国武装于涉和国内战争胜利的基础上,苏维埃国家进入了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十月革命后,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贯教导,总结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国家在无产阶级专政初期的革命经验,提出了在无阶级专政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列宁的光辉理论,是苏维埃国家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纲领。

  列宁这一理论的要点是:第一,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代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

  列宁指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这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只有到共产主义,阶级才能消灭。”而“只要阶级存在,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不是结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相反地,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广泛、更尖锐和更残酷。”列宁还预见到只要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就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说,只要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代没有结束,“剥削者就必然存着复辟希望,并把这种希望变为复辟行动。”由此,列宁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改下必须坚特长期的阶级斗争,才能最后消灭阶级的重要思想。列宁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但消灭阶级是不能一下子办到的。”“消灭阶级要经过长期的、艰难的、顽强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任务,就是要把阶级斗争进行到底。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27页。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列宁选集》第4卷,第91页。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32卷,第237页。

  列宁《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584页。

  列宁《关于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基本任务的提纲》。《列宁选集》第4卷,第296一297页。

  列宁《向匈牙利工人致敬》。《列宁选集》第3卷,第858页。)

  第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

  列宁指出,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为了镇压剥削阶级的复辟活动,为了改造小私有者,为了克服传统的习惯势力,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为了防御帝国主义的颠覆和侵略,“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取得胜利、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反对已被打败但还没有被消灭、没有绝迹、没有停止反抗、反而加紧反抗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专政是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进行的顽强斗争,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暴力的和和平的,军事的和经济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斗争。”因而,只有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列宁还指出,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维护和加强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强大的革命军队;必须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同时对敌人实行严厉的专政;必须吸收工农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密切国家机关和群众的联系;必须毫不留情地把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从国家机关中清除出去,以保证无产阶级政权永远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的手中。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6、25页。

  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出版序言》。《列宁全集》第29卷,第343页。)

  要实现这一切,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绝对领导。列宁说:“在我国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一共产党领导的”,“任何国家机关未经党中央指示,都不得解决任何重大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所以,党的领导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

  第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才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认为,社会义的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大工业,就没有苏维埃经济的独立,就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巩固的工农联盟,就不可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总之,“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大工业,列宁认为必须通过厉行节约、自力更生的途径。他号召,“在我国用厉行节约的办法把任何一点积蓄都保存起来,以发展我们的大机器工业,发展电气化,…”。

  (原注:列宁《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587页。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28页。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列宁全集第》32卷,第399页。

  列宁《宁肯少些,但要妤些》。《列宁选集》第4卷,第711页。)

  列宁在解决工业化问题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导,制定了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合作社计划。他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有了完全合作化的条件,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②为了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列宁认为,必须坚特自愿原则,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而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他说:“只有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使小农群众摆脱资本的奴役,走向社会主义。”

  (原注:列宁《论合作制》。《列宁选集》第4卷,第684、687页。

  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俄共的策略的报告提纲》。《列宁选集》第4卷,第550页。

  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宁选集》第4卷,第369页。)

  第四,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列宁认为,为了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开展文化革命。文化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保证无产阶级在思想战线上彻底战胜资产阶级。列宁说:“我们的任务是要战胜资本家的一切反抗,不仅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反抗,而且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思想上的反抗。”列宁还提出,文化革命要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大力扫除文盲,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改造、重新陶冶和重新教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时培养、造就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彻底改造旧学校,实行共产主义的教育方针,等等。列宁指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

  第五,坚持国际主义,把世界革命进行到底。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是可能的;但是,“在一个国家内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是一种国际力量,要想彻底战胜它,就需要国际范围内的工人共同行动起来。”“只有靠各国工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后取得胜利。”正如毛主席所说:“按照列宁主义的观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后胜利,不但需要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有待于在整个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所以,列宁一贯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必须互相支援,共同战斗,特别是已经取得了胜利的国家的无产阶级,更必须坚持国际主义,甚至要不惜牺牲自己民族的利益,来支援世界革命。

  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它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武装了国际无产阶级,为实现世界革命而斗争。

  (原注:列宁《论合作制》。《列宁选集》第4卷,第687一688页。

  原注:列宁《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26卷,第442页。

  列宁《在全俄缝纫工业工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列宁全集》第32卷,第103页。

  列宁《关于对外政策的报告》。《列宁全集》第27卷,第346页。

  转引自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继承、捍卫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个当代最重大的课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伟大的新贡献,给世界无产阶级开辟了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的胜利航道。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是我们今天批判XX“克己复礼”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和安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罪行,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坚持继续革命、反对倒退、复辟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反对托洛茨基、布哈林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

  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一定要反映到党内来。十月革命后,随着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党内斗争也激烈起来。隐藏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的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之流,适应帝国主义和被推翻了的地主、资产阶级的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地进行反党、反苏维埃政权、反革命的破坏活动。他们极端仇视伟大导师列宁,极端仇视布尔什维克党,极端仇视工农红军,极端仇视苏维埃人民,极端仇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采取种种阴谋诡计,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改变列宁为党制定的唯一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改变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以达到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

  伟大导师列宁同这伙可耻的叛徒进行了无情的斗争。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同他们进行的斗争,是长期以来布尔什维克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特别是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列宁和党同他们的分歧是要不要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要不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分歧,分歧的实质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复辟资本主义制度。

  斗争首先是围绕着应该组织什么样性质的政权开始的,是组织一个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的政府,还是组织一个有反革命政党参加并占优势的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政府?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之流存在着原则性的尖锐斗争。

  11月10日,即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后的第三天,被推翻了的临时政府的头子克伦斯基不甘心失败,纠集了一部分反革命军队向彼得格勒进攻。与此同时,由反革命政党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把持的全俄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要求与苏维埃政府谈判,成立有他们参加的所谓“社会主义”政府。这些反革命势力安图通过用武力和谈判两手来扼杀苏维埃政权。

  为了揭露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阴谋,并为了赢得时间组织革命力量,消灭克伦斯基的反革命军队的进攻,党中央同意与全俄铁总执委会谈判。列宁指出:“应该使谈判成为军事行动的外交掩护。”但是,代表党中央进行谈判的加米涅夫却完全违背列宁和党中央的指示,竟向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进行叛卖性的让步,同意成立所谓“社会主义”政府,让布尔什维克党担任极不重要的角色,而且对反革命政党提出的撒销列宁的政府首脑的要求不表示反对。加米涅夫这一叛徒行径,实际上就是要把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政权,拱手交给已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及其反革命政党,把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原注: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列宁全集》第26卷,第256页。)

  加米涅夫这一阴谋得到季诺维也夫、李可夫等机会主义分子的支持,他们在党内猖狂地进行这种投降主义的叛卖活动。

  列宁同加米涅夫这伙叛徒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指出:“加米涅夫的政策应当立即停止执行。”因为这种政策的实质是要我党放弃政权,而“任何强使我党放弃政权的企图都是背叛无产阶级事业的行为。”列宁还指出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推行的这一投降主义路线正是他们在十月革命前执行的叛卖路线的继续。他们长期以来“一再发表全属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说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不可能成功”,“始终执行显然是反对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瓦解我们自己队伍的政策”。十月革命前,他们反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而当无产阶级夺得政权之后,他们就主张向已被打倒了的地主、资产阶级及其反革命政党投降,实际上就是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

  (原注: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列宁全集》第26卷,第256页。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多数派给少数派的最后通牒》。《列宁全集》第26卷,第261页。)

  列宁要求他们必须立即改正错误,停止执行他们的罪恶政策。党中央根据列宁的指示,通过了拒绝和这些反革命政党达成协定的决议。

  但是,这伙叛徒拒不服从党中央的决议,顽固坚持反党立场,并以退出党中央委员会和政府的卑鄙行径来要挟党。

  列宁痛斥了他们这种破坏党的纪律的严重行为。列宁在为党中央起草的给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的信中指出,中央“要求你们完全服从中央的决定和路线,完全停止对中央工作的怠工和破坏活动”,否则“中央势必要提出立即开除你们出党的问题”。党中央根据加米涅夫的工贼和逃兵行为,撤销了他担任的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推选斯维尔德洛夫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并派遣一批坚定地执行列宁革命路线的布尔什维克党员参加人民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苏维埃政权,粉碎了资产阶级及其在党内的代理人颠覆苏维埃政权的阴谋。

  (原注: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中央内部反对派问题的决议》。《列宁全集》第26卷,第258页。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多数派给少数派的最后通牒》。《列宁全集》第26卷,第261页。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信》。《列宁全集》第26卷,第282页。)

  1918年春,在对待应不应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同德国签订和约问题上,在党内以列宁为代表的革命路线同托洛茨基、布哈林的错误路线又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国家同德国还处于交战状态,这种战争状态对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是极为不利的。当时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旧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挡德军的进攻,新的革命军队又未建立起来。这种情况便决定了苏维埃国家需要尽快地退出战争,以便争取时间,整顿国家经济,建立革命军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此,列宁向全党提出了一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策略,这就是:必须立即同德国进行和平谈判,缔结单独和约。列宁说:“我们缔结单独和约,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用它们相互之间的敌视和战争,一这种敌视和战争阻碍它们勾结起来反对我们,一取得一定时期的行动自由,来继续进行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

  (原注:列宁《关于立刻缔结单独的割地和约问题的提纲》。《列宁选集》第3卷,第415页。)

  列宁这个正确的革命策略,立即遭到了托洛茨基、布哈林之流的反对。他们适应帝国主义和被推翻的阶级指望通过继续战争来扼杀苏维埃,恢复旧制度的需要,以“左”的假面具作掩护,推行继续进行战争的政策。当时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公开打着继续进行所谓“革命战争”的旗号;托洛茨基则虚伪地提出“宣布结束战争状态,让士兵复员回家,但不签订和约”的所谓“不战不和”的主张,以更隐蔽的形式,执行叛卖性的继续战争的政策。他们都共同地叫嚷,同德帝国主义签订和约就是“叛卖”、“投降”。托洛茨基还利用他担任同德国进行和平谈判的苏维埃和平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拒绝签订和约,同时又向德方声明:我们在复员军队,我们不进行战争。致使德国军队在2月18日发动全线进攻,又占领了苏维埃国家许多领土,并威胁着彼得格勒,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处于十分危急之中。

  在这种国家面临危亡的严重情况下,列宁一面号召苏维埃人民起来保卫祖国,组织革命军队,抗击德国的进攻;一面同托洛茨基及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无情地揭露了托洛茨基、布哈林之流推行的继续战争的政策的实质,指出这个政策完全适应了俄国地主、资产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的需要,因为正是被推翻的阶级和帝国主义分子“很想把我们这个力量暂时还很薄弱的国家拖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用最便宜的方法来摧毁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托洛茨基、布哈林的政策就是要挑起德帝国主义的进攻,而德帝国主义的进攻,是“受各国资本家委托,要窒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工人和农民,要把土地归还地主,工厂归还银行家,政权归还沙皇。”所以,十分明显,托洛茨基、布哈林之流的罪恶目的就是要“断送苏维埃政权”。

  (原注:列宁《关于立刻缔结单独的割地和约问题的提纲的补充说明》。《列宁全集》第26卷,第425页。

  列宁《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列宁选集》第3卷,第436页。

  列宁《和平还是战争?》。《列宁全集》第27卷,第25页。)

  列宁还驳斥了托洛茨基、布哈林之流叫嚷的所谓签订和约就是“叛卖”、“投降”的谬论,指出,说签订和约“是名副其实的叛卖行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从保卫祖国的观点看来,我们必须签订最苛刻、最屈辱、最野蛮、最可耻的和约,但这不是为了向帝国主义‘投降’,而是为了学习和准备同它进行严肃认真的战斗。”正因为如此,这种让步、退却、妥协是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出发的,是对革命有利的,因而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后来,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进一步阐明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妥协,并用俄国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作为革命的国家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必要的妥协的一个范例来教育共产党人。

  (原注:列宁《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27卷,第102页。

  列宁《沉痛的但是必要的教训》。《列宁全集》第27卷,第50页。)

  列宁通过同托洛茨基、布哈林的斗争,使党中央接受了列宁关于立即同德国缔结和约的主张,否决了机会主义的“继续战争”的政策。但是,布哈林及其“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顽固坚持反党立场,公然走上了分裂党的道路。他们控制一部分党组织作出对抗党中央的决议,并用辞去党和苏维埃的职务的手段来要挟党,分裂党。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坚决回击了他们的进攻,并于3月3日在布列斯特同德国签订了和约。由于托洛茨基、布哈林之流的破坏,虽然和约的条件比以前苛刻得多了,但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是列宁反对机会主义斗争的重大胜利,标志着托洛茨基、布哈林一伙破坏无产阶级专政的罪恶阴谋的可耻破产。

  托洛茨基、布哈林这伙野心家、阴谋家不甘心其失败,继续耍两面派进行反党、反苏维埃的罪恶活动。在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一方面,他们在暗地里勾结社会上的阶级敌人,制定了一项罪恶计划,阴谋破坏布列斯特和约,逮捕并杀害列宁、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然后由布哈林分子、托洛茨基分子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共同组织新政府。1918年8月30日,伟大导师列宁被刺伤,正是社会革命党人勾结布哈林、托洛茨基干的罪恶勾当。另一方面,他们又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进行破坏活动。在国内战争开始后,托洛茨基利用他窃踞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大搞破坏红军的罪恶活动。他刻骨仇恨和阴谋打击忠于列宁革命路线的军事干部,蓄意陷害在军队中工作的老布尔什维克,包庇和重用旧军官,竭力破坏红军在东、西、南三线的作战计划,妄图使红军在战争中失败,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天折,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是由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列宁和党中央的周围,由于广大忠于列宁路线的指战员对托洛茨基的破坏行为的及时揭露和抵制,从而使其阴谋破产。

  1920年底,当三年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苏维埃国家根据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战略计划,实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的时候,托洛茨基、布哈林之流利用这一转折关头,在职工会问题上,又向列宁和党发动了新的进攻。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认为,工人阶级及其群众性组织一一职工会在尽速恢复工业和克服经济破坏的工作中,能起到重大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特对工人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民主说服的方法。而托洛茨基却大唱反调。他在1920年11月召开的全俄工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向党的政策发动了挑战,提出,不必减弱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反而应该“把螺丝钉拧紧一下”,“把职工会刷新一下”。他要求立刻把“职工会国家化”,即把作为无产阶级群众组织的职工会变成国家机构,把管理生产的行政职能交给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会。他反对向工人群众采取说服教育方法,主张把军事工作方法搬到工会里来,在工会中施行强制的军事命令手段。托洛茨基的这种政策的目的是要挑拨工人群众起来反抗党,分裂工人阶级,破坏工农联盟,毁灭无产阶级专政。

  工会代表会议后,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以“一群负责工作人员”的名义发表了称为“纲领性小册子”的《工会的作用和任务》。这本小册子从头到尾贯串着托洛茨基的所谓“自上而下的整刷”政策的精神,即要求贯彻托洛茨基刷新工会,调换工会干部,使工会国家化、军事化的路线。托洛茨基为了把自己的路线和政策强加于党,竟公然叫嚷在即将召开的俄共十大上“必须在工会运动方面的两种趋势之间进行选择”,即要党在他的路线、政策和列宁的路线、政策之间进行选择。这样托洛茨基便在国家需要克服极大的困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时刻挑起了全党的争论。

  跟着托洛茨基起来反对党的还有所谓“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布哈林“缓冲”集团等。“工人反对派”认为工人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不是党而是职工会,他们提出了要把全部国民经济管理事业交给“全俄生产者代表大会”去作的口号。这是一个妄图把党的领导作用化为乌有的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反党集团。“民主集中派”(“民集派”)要求让各派别组织和团体能自由活动。他们和所有反对派一样,都力图破坏党在苏维埃和职工会中的领导作用。列宁把“民集派”称为“叫喊得最响亮者”的派别组织。布哈林的“缓冲”集团是一个打着不偏不倚旗号来反对列宁,反对党的托洛茨基派的帮凶。

  列宁和党中央用了主要的火力去打击托洛茨基分子。列宁揭露了托洛茨基一伙把职工会和军事组织混为一谈的错误,阐明了工会的性质和作用,论证了工会所应该实施的工作方法。列宁认为,工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之一。他说:“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过程中,工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工会这样的基础,就不能实现专政,就不能执行国家职能。”但是,列宁又明确指出:“工会却不是国家组织,不是实行强制的组织,它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是吸引和训练的组织,它是一个学校,是学习管理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工会应该把全部工作建筑在说服教育的方法上。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调动起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原注:列宁《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列宁选集》第4卷,第403页。)

  列宁还揭露和批判了托洛茨基及其帮凶布哈林散布的关于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问题上的谬论。托洛茨基曾鼓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的任务就是“组织生产”。根据这种观点,他在争论中攻击列宁是“从政治上”看问题,而他则是“从经济上”看问题,是“关心生产”的。布哈林打着“缓冲”的幌子站在折衷主义立场上为托洛茨基帮忙,说什么“从经济上”看问题和“从政治上”看问题有同等价值。列宁驳斥了托洛茨基把经济放在首位,鼓吹生产第一的唯生产力论和布哈林的折衷主义的错误观点,论证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一文中写道:“我在自己的发言里曾经重复说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全部问题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布哈林宣传把从政治上看问题和从经济上看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就在理论上堕落到折衷主义立场上去了。”布哈林散布折衷主义的目的是为托洛茨基的机会主义效劳。列宁说,事实“非常明显地揭露了布哈林集团的真正作用,说明它不过是最恶劣、最有害的派别活动的帮手”。

  列宁还深刻揭露了托洛茨基、有哈林错误的实质及其严重危害性。指出他们]在争论过程中“犯了一系列牵涉到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本质的错误”,对“这种错误,假如不认识,不改正,那就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灭亡。”

  在列宁的坚决斗争下,托洛茨基、布哈林的机会主义路线遭到了失败。列宁在总结争论时说,全党“以绝对多数否决了托洛茨基…的错误路线”。1921年3月8日召开的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再次肯定了列宁路线的正确。鉴于党内存在着机会主义派别组织及派别活动对党的统一的严重危害性,根据列宁的提议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特别决议。决议责成立刻解散一切派别组织,明令禁止任何派别活动。这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反对托洛茨基、布哈林等机会主义派别活动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原注:列宁《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列宁选集》第4卷,第441、442、428、443、466页

  列宁《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列宁选集》第4卷,第406页。)

  三、列宁捍卫十月革命道路反对叛徒考茨基的斗争。《无产阶级草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

  1918年,帝国主义在用反革命暴力对苏维埃国家进行野蛮干涉的同时,还在意识形态方而,大造反革命舆论,攻击、诬蔑苏维埃国家。它们安图刑反革命两手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国际修正主义者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积极参加了反苏维埃政权的反革命大合唱,与帝国主义、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向布尔什维克发动猖狂进攻。已经破了产的第二国际的思想领袖考茨基,在围攻布尔什维克中充当了急先锋。1918年8月,考茨基写了一本名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小册子,对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克党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竭尽了攻击、诬蔑之能事。在这本小册子中,他咒骂布尔什维主义是“拿破仑主义”,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专制”、“独裁”、“毁灭民主”,诽谤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自由”和“普遍贫困”,叫嚣苏维埃政权是“没有生命力的孩子”,等等。所以,正如列宁所说:“如果要名副其实,考茨基的书就不应该叫做《无产阶级专政》,而应该叫做《附和资产阶级对布尔什维克的攻击》。”考茨基在肆无忌惮地攻击诬蔑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的同时,在理论上还无耻地“把马克思主义空前庸俗化”。他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招牌,采取诡辩的伎俩,歪曲、篡改、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内容;他把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对立起来,疯狂地反对列宁主义;他散布种种修正主义黑货,妄图用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

  为了粉碎考茨基的猖狂进攻,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捍卫十月革命道路,捍卫无产阶级专政,推进世界革命,列宁在1918年10一11月间,写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这部光辉若作。在这本著作出版以前,列宁还以同一个名字,发表了一篇短文,这篇短文实际上是这本书的准备和大纲。

  列宁在书中对考茨基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疯狂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系列反动谬论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

  第一,列宁揭露和批判了考茨基把无产阶级专政捏造成是马克思偶尔用的一个“词儿”的谎言,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伟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叛徒考茨基在他的小册子中撒谎说:无产阶级专政“只是卡尔·马克思说过的一个词”,而且马克思从来没有详细解释过这个“词儿”。列宁痛斥了考茨基这种谎言。列宁引证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的论断,指出:“把马克思总结他全部革命学说的这段著名论断称为‘一个词’,甚至称为一个‘词儿’,这简直是侮辱马克思主义,完全背弃马克思主义。”列宁又强调指出,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几十年中经常谈论、反复阐明的问题,而绝不是偶尔谈到的。列宁说,“在巴黎公社以前,尤其在巴黎公社以后,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无论在书信中还是在刊印的著作中,都曾多次谈到无产阶级专政。考茨基不能不知道,‘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公式不过是在历史上更具体、在科学上更确切地说明了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任务,而这个任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2年至1891年这四十年间,考虑到1848年革命尤其是1871年革命的经验时经常谈论的。”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68页。)

  列宁针对考茨基的叛徒行径,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伟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列宁指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的国家学说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马克思学说的实质”。

  所以,赞同还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实质上是赞同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正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分水岭。列宁还指出,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内容”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世界各国都有极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先进国家,尤其是对于各交战国,尤其是在目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整个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最主要的问题。”考茨基极力回避、极力抹杀这个问题,充分暴露了他背弃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叛徒嘴脸。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5一6页。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单行本,第6、5页。)

  第二、列宁揭露和批判了考茨基歪曲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把革命暴力化为乌有的叛徒行径,进一步阐明了革命暴力的重大意义。

  叛徒考茨基在他的小册子中,采用骗术,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定义解释为所谓“统治状态”。他胡说什么马克思所讲的无产阶级专政并不是指这个词的本义,而是指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民主条件下通过和平的“民主选举的方法获得多数”所产生的“状态”。列宁驳斥了考茨基这种诡辩,给无产阶级专政下了一个精辟的定义,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而不是什么“状态”。“考茨基之所以需要把专政解释为‘统治的状态’”,“是因为这祥一来,革命暴力就消失了,暴力革命就消失了。”“革命就安然无事地消失了!”所以考茨基的罪恶目的,就是通过隐瞒专政的基本标志,即革命暴力来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3一4、9、9、11页。)

  考茨基为了把革命暴力、暴力革命化为乌有,还无耻地伪造巴黎公社的历史和歪曲马克思关于英美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的思想。他胡说巴黎公社是由全民投票即用“民主方法”选举出来的。列宁驳斥说,当时巴黎反革命资产阶级的精华已逃到凡尔赛去了,公社的选举怎能谈得上“全民投票”呢?巴黎公社反对凡尔赛的斗争是法国工人政府反对资产阶级政府的斗争,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又怎能谈得上“纯粹民主”呢?考茨基还胡扯,马克思认为英美可能和平变革,因此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在“民主”条件下,“和平地”获得多数产生出来的。列宁痛斥了考茨基这种卑鄙行径,在写这本书之前,他在以同名写的一篇短文中就指出:“借口马克思在70年代曾经认为英国和美国可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诡辩,通俗一点说,这是用引证来骗人。第一、就在当时马克思也认为这种可能是一个例外。第二、当时还没有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第三、英国和美国当时没有(现在有了)军阀制度一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主要机构。”考茨基这样做的罪恶目的,就是妄图用捏造和诡辩来否定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认为的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的思想,以达到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

  列宁针对考茨基最害怕被压迫阶级的革命暴力,进一步阐明了暴力革命的意义。列宁在书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对付资产阶级的暴力;这种暴力之所以必要,特别是因为存在着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不用暴力破坏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不用新的国家机器代替它,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列宁特别强调了军队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旧军队,建设新军队。他指出:“没有一个大革命是不瓦解’军队的,而且不这样地不行。因为军队是支持旧制度的最顽固的工具,是维护资产阶级纪律、支持资本统治、保持并培养劳动者对资本的奴隶般的驯服和顺从的最坚固的柱石。反革命派从来不容忍而且也不能容忍武装工人和军队同时并存。”“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着重指出,任何取得胜利的革命的第一个信条就是破坏旧军队,解散旧军队,用新军队代替它。”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28卷,第91页。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11、10页。)

  第三,列宁揭露和批判了考茨基的所谓“纯粹民主”、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一律平等的谬论,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考茨基在他的小册子中,喋喋不休地大谈所谓“纯粹民主”,鼓吹资产阶级民主如何如何地“优越”,攻击苏维埃国家“用专政来毁灭民主”。列宁痛斥了考茨基这些荒唐透顶的谬论。列宁指出:“‘纯粹民主’是自由主义者用来愚弄工人的谎话。”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纯粹民主”、“全民的民主”,而只有阶级的民主。列宁针对考茨基美化资产阶级民主的谬论,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和虚伪性。列宁说:“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个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考茨基无耻地粉饰资产阶级民主,表明了他奴颜婢膝地为资产阶级效劳。列宁还针对芳茨基对无产阶级民主的攻击,阐明了无产阶级民主的优越性。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苏维埃政权比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民主百万倍。”因为“无产阶级民主(苏维埃政权就是它的一种形式)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正是对绝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58、15、16页。)

  考茨基攻击苏维埃国家“损害民主”、“消灭民主”,这就表明了他不是站在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的立场上,而是站在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立场上。

  考茨基攻击苏维埃国家“毁灭民主”,他拿出的一个主要论据,就是认为苏维埃国家没有保证被剥削者与剥削者“平等”。在他看来,剥削者是少数,劳动者是多数,而多数就应该“保护少数”,多数应该同少数“平等”。他说,民主的意思,就是一切人“都平等地享有所有的政治权利”。列宁痛斥了考茨基这种谬论,指出,考茨基离开具体的、阶级的内容来谈“多数”同“少数”的关系,并由此而推论剥削者同被剥削者应该“平等”,这完全是一种诡辩的伎俩。列宁强调说:“剥削者不能同被剥削者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起码的常识。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贯教导,进一步论证了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对资阶级实行专政,而不能讲什么“平等”的光辉思想。列宁指出,剥削者被推翻之后,他们在许多方面还保持着巨大的事实上的优势,他还有货币,还有动产;他们还有组织和管理的技能和军事技能;他们同国际资本还有广泛的联系;他们还有广大的小私有制作为基础等等。所以被推翻的剥削者绝不会甘心失败,他们“照例要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拚命的反抗”而“决不会象甜蜜蜜的傻瓜考茨基所甜蜜蜜地幻想的那样,服从被剥削者多数的决定。”列宁深刻指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剥削者就必然存着复辟希望,并把这种希望变为复辟行动。被推翻的剥削者不曾料到自己会被推翻,他们不相信这一点,不愿想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遭到第一次严重失败以后,就以十倍的努力、疯狂的热情、百倍的仇恨投入战斗,为恢复他们被夺去的“天堂’、为他们的家庭而斗争”。所以“无产阶级不粉碎资产阶级的反抗,不用暴力镇压自己的敌人,就不能获得胜利”。正因为如此,无阶级同资产阶级决不能讲“平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必须实行专政或曰独裁。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21、19、25页。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27、30、25、48页。)

  列宁说:“为了粉碎资产阶级的反抗”,“为了使反动派恐惧”,“为了维持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为了使无产阶级能够对敌人实行暴力镇压”,就必须有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关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茨基恶毒攻击苏维埃国家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剥夺反动派的选举权是什么“专横”。列宁痛斥了这种诽谤,指出,“‘专横’!请想一想,这种责难暴露出他向资产阶级献媚已经卑鄙到了极点,他那种迂腐已经到了极其愚钝的地步。”考茨基对于资产阶级的那种百般刁难和迫害劳动人民、百般限制束缚穷人的手脚的种种法律,对于资产阶级那种自私自利、轧辙龌龊、榨取民脂民膏的剥削者的专政,从不认为这是“专横”,而对于被剥削的劳动阶级,在历史上第一次自己创立的新型的无阶级国家中,拟定出“没有剥削者的国家的基本原则”的时候,却跑出来狂什么、“专横”,“这难道不是资产者反革命的抱怨吗”?不是充分暴露了这个“向资产阶级献媚的奴才”的丑恶嘴脸吗?考次基对于苏维埃政权这种责难,还表明了这个“理论家”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窍不通。列宁指出,在阶级社会里,民主总是和专政联系起来,没有民主就谈不上专政,没有专政也就无所谓民主。剥削阶级国家是对少数剥削者实行民主,对广大被剥削者实行专政;无产阶级国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对广大无产阶级和芳动人民实行民主,对占人口少数的剥削者实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新式民主新式专政的结合。考茨基拚命地把民主和专政对立起来,极力鼓吹“纯粹民主”,疯狂咒骂革命专政,这充分表明了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叛徒,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

  第四,列宁揭露批判了考茨基攻击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生命力”,叫嚣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俄国的反动谬论,进一步发挥了一国胜利学说。

  叛徒考茨基在他的小册子中,恶毒攻击苏维埃国家“没有生命力”,胡说苏维埃政权违背了国际主义原则,在国际上陷于孤立,胡说在国内工入与农民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布尔什维克正处在被农民推翻的前夕,并大肆叫嚣只有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才能挽救俄国。

  列宁痛斥了考茨基对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攻击和诬蔑,分析了当时欧洲的大好革命形势,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胜利的国家和各国革命的相互关系。列宁指出,苏维埃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人民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并以苏维埃政权为基地来扩展世界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把支援各国革命运动视为自己应尽的、最崇高的国际主义的义务。“因为它尽力做到在一个国家内所能做到的一切,以便发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国的革命。”也正因为这样,苏维埃俄国也得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信任和支持。各国无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以各种方式援助了苏维埃国家。而考茨基完全背叛了国际主义,他“害怕世界革命”,“‘不相信’世界革命”,既反对苏维埃政权支援世界革命,也反对各国无产阶级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而这种支持正是社会主义能够在俄国胜利的国际条件。

  列宁还驳斥了考茨基把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利益对立起来的谬论,进一步阐明了工农联盟的理论。他指出无产阶级与劳动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广大劳动农民不仅能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且在无产阶级的带领下也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劳动农民是无产阶级永久的、最可靠的同盟军。列宁强调指出,苏维埃国家是建立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的,苏维埃政权就是“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依靠巩固的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巩固苏维埃政权,并一定能保证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考茨基极端仇视工农联盟,害怕工农联盟,反对工农联盟,这充分暴露了他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敌人。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67、77页。)

  列宁针对考茨基梦想在俄国复辟资本主义而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恢复资产阶级议会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代主等反动措施,愤怒地指出:“考茨基和反革命资产者实际上没有丝毫差别,连一点差别的影子也没有。用‘社会主义’做招牌的甜言蜜语,不过是重复俄国科尔尼洛夫分子、都托夫分子和克拉斯诺夫分子露骨地、直截了当地、毫不掩饰地说出来的话罢了。”

  (原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单行本,第92页。)

  伟大列宁同叛徒考茨基的斗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场深刻的两条路线斗争。列宁发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对考茨基主义给予毁灭性的批判,在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捍卫了十月革命道路。列宁这一光辉著作不仅付当附保卫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推动国际无阶级革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今天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反对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斗争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阶级斗争的存在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尽管叛徒考茨基的种种谬论,早已被伟大导师列宁批驳得体无完肤,但无论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还是XXX、XX一类编子,都出于他们共同的反革命本性,继承了老修正义者考茨基的反动衣钵。

  叛徒、卖国贼XX是地地道道的考茨基的门徒。一方面,他操着当年考茨基的腔调,咒骂我国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专制”、“独裁”、“执秦始皇之法”;另一方面他贩卖考茨基的“纯粹民主”、“保护少数”的黑货,挥舞在孔孟那里捡来的“仁政”、“德治”的破旗,叫嚷要对所谓“受迫害的人”“一律给予政治上的解放”。

  XX如此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因为他刻骨机很我专了地、富、反、坏、右的政;XX满口唱着仁义道德,就是安图麻痹我们,要对反动派讲“平等”、施“仁政”。他的罪恶目的就是要把地、富、反、坏、右重新扶上台,恢复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在我国的反动统治,使我的国家变成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这是痴心安想,白日作梦!

  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敌人必须实行专政,决不能讲什么“平等”,施什么“仁政”。作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他们同我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丝毫谈不到什么平等。因此,我们对他们的斗争也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对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而不能是什么别的关系,例如所谓平等关系、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和平共处关系、仁义道德关系等等。”

  (原注:转引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1966年5月16日)

  叛徒、卖国贼XX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头目考茨基如此地一脉相承,这就充分暴露了XX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暴露了XX和考茨基一样,是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的代理人,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可耻叛徒。

  第二节 列宁领导下的第三国际的革命活动

  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十月革命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号召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固有的方盾急剧地尖锐化,欧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脂入了政治经济的全面危机之中。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进攻。这样就使在战争中倍受饥饿、贫困和死亡的广大芳动人民更加无以为生,无法忍受,因而民怨沸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战争教育和锻炼了人民。战争引起革命。广大芳动人民从胜利的十月革命中找到了行动的榜样,决心走“俄国人的路”,为争取彻底解放而斗争。正是在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下,欧洲许多国家迅速出现了无产阶级直接冲击资本主义制度的苹命风暴,正如列宁分析当时国际革命的形势所说,“在许多国家里巴经显露出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曙光。”如芬兰、奥地利、捷克、波兰、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美国、日本等。都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德国和匈牙利的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原注: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东选集》,第1249页。

  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28卷,第147一148页。)

  1918年11月3日,德国基尔港的水兵因不满德皇继续战争的政策而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士兵代表苏维埃,揭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接着全国各地工人、上兵效法基尔水兵的榜样,纷纷举行起义,建立苏维埃。11月9日,在以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为首的社会民主党左派一一一斯巴达克派的号召下,首都柏林的工人和士兵也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

  但是由于当时德国革命没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民主党的左派一斯巴达克团虽然代表德调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但理论上还不成熟,组织上还很涣散,未能掌握好革命的领导权。结果,革命的成果被社会民主党的右派艾伯特、谢德曼之流和独立社会民主党考茨基之流所篡夺了。组成了以艾伯特为首的临时政府。这个政府实质上是镇压无产阶级革命,维护地主和资产阶级统治,反对苏维埃俄国的反动政府。

  艾伯特和考茨基之流的反动行径,从反面教育了德国无产阶级和斯巴达克团,使他们认识到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独立政党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在1918年12月30日,在柏林举行德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德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纲,选出了以卡尔·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皮克为首的中央领导机构。党纲规定德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把革命进行到底,把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德国工人运动史上第一个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

  德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引起了资阶级及其走狗右派社会民主党人的惊慌不安。他们想趁革命力量尚未壮大起来的时候,寻机挑动首都工人过早地出战,以便把革命淹没在血泊中。1919年1月4日,艾伯特政府突然宣布撤销同情革命的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分子埃赫戈伦警察总监的职务。这一事件激起了德国共产党人和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的愤怒抗议,在他们的联合号召下,1月5日柏林工人以声势浩大的政治罢工和示威游行,后来转为武装起义来回答艾伯特政府的挑衅。早有准备的屠夫国防部长社会民主党人诺斯克趁机对工人下毒手,指挥反革命武装镇正工人起义,并实行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几天之内就屠杀了一万多起义工人和德国共产党人。德国工人阶级的优秀领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坚强战士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也于1月15日惨遭杀害。

  柏林工人武装起义虽然遭到残酷的镇压,但革命仍向其他地区发展,在鲁尔、萨克森等地,接连爆发武装起义。

  1919年4月慕尼黑无产阶级在德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英勇斗争,成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德国无产阶级一直坚持斗争到1919年5月间,才因艾伯特政府的残酷镇压而失

  败。

  1918年10月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被奥匈帝国境内的革命人民所推翻,各族人民在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民族独立国家。由于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领导,革命的胜利果实均被资产阶级所篡夺了。在匈牙利成立了卡罗伊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

  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便成为了匈牙利国内的主要矛盾。广大工人群众对于革命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篡夺极为不满,坚决要求把革命进行到底。以以贝拉·库恩为代表的匈牙利共产主义者,适应着无产阶级命的要求,于1918年11月20日成立了匈牙利共产党,制定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并提出了“解除资产阶级的武装,武装无产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口号。年轻的匈牙利共产党根据这一正确的革命路线,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被匈牙利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日益发展吓坏了的资产阶级政府,迫不及待地要采取措施镇压共产党。1919年2月20日,卡罗伊政府寻找借口,逮捕了77名共产党的领导骨干,几乎所有中央委员都被捕入狱。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但是,暴力镇压挽救不了反动派的灭亡。被捕的中央委员通过地下联系继续领导狱外的革命斗争。到1919年3月,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草命时机日益成熟,数万工人、农民已经武装起来;党在军队中已经有了雄厚的可靠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工人夺取工厂、农民夺取上地的运动遍及全国;许多城市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响应党的号召,夺取了政权。此,卡罗伊政府已经实际上名存实亡了。1919年3月21日,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了武装起义,武装的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布达佩斯的各个战略要点,解除了宪兵和警察的武装,并宣布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匈牙利的1919年3月社会主义革命,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暴力革命的胜利。然而,苏修叛徒集团却公然歪曲历史,胡说什么“在1919年,匈牙利曾通过和平途径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匈牙利资产阶级政府是“自愿辞职”的等等。这是弥天大谎!卡罗伊曾清楚地辩解说:“我签署了关于我辞去职务把政权转交给无阶级的宜言,事实上无产阶级早已夺去并公开宣布取得了政权。”“我不是把政权转交给无产阶级,因为它早就由于有计划地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军队而夺得了政权。”资产阶级政府首脑出自阶级本性的辩白,无情地揭破了苏修叛徒们伪造历史的无耻伎俩。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是在匈牙利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年轻的匈牙利共产党人轻信了社会民主党接受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的诺言,丧失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与社会民主党合并成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党”。虽然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共产党人的坚持下,不顾右派社会民主党的阻挠和反对,采取了一系列从根本上对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革命措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当国际帝国主义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发动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分子乘机饭乱,替伏在苏维埃政权内的社会民主党右翼便公开叛变,投降帝国主义,造成了对埃共和国的严重的威胁。在抗击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匈牙利共产党曾领导广大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于力量悬殊,年轻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终于被帝国主义强盗于1919年8月1日扼杀了,它只存在了133天。

  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有着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匈牙利共产党丧失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列宁曾经针对这一教训教导各国共产党人说:“不应该忘记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教训。匈牙利共产主义者同改良主义者的联合,使匈牙利无产阶级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原注:列宁《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列宁选集》第4卷,第309页。)

  德国和匈牙利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有了大好的革命形势,有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还必须有无产阶级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一个按照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这个党必须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同一切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决裂,执行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才能领导无产阶级利和广大人民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的同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兴起。这是两股冲击帝国主义制度和殖民制度的革命洪流。

  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把殖民地半殖民地看做是它们“安定”的后方,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的中心,也动摇了帝国主义的后方,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1918年在印度和埃及爆发了反对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1919年3月,朝鲜发生了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人民起义。1919年5月4日,中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1919年土耳其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战争。越南人民也开始了反对法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十月革命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因而它具有许多新的重要特点。首先,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其锋芒直接指向帝国主义。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上便形成了两大对抗的民族:以帝国主义为一方的压迫民族和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为一方的被压迫民族。帝国主义是被压迫民族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因此,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首要任务。正由于民族解放运动首先打击的是帝国主义,所以它便和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紧密咲系在一起,成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毛主席指出:“在这种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

  (原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628-629页。)

  其次,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年轻的无产阶级积极参加了斗争,并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也参加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但它已不能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和领导力量。毛主席在总结十月革命后的革命历史指出:“整个革命历史证明,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了。在帝国主义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这是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

  二、第三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

  长期以来,列宁高举马克思正义的革命旗帜,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斗争,彻底揭露和批判了第二国际各国党所奉行的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修正主义路线,并用布尔什维克党所坚特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即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路线,来影响和教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和团结各国党的左派。列宁所阐明和坚持的这一条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得到了各国党的左派的赞同和拥护,从而为新的国际——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国际破产后,列宁便积极为建立第三国际而斗争。1915年和1916年列宁亲自参加了齐美尔瓦尔得会议和昆塔尔会议,同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并进一步做了争取左派的工作,促进了各国左派同机会主义决裂。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又发表了《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命和叛徒考茨基》等重要著作,进一步从政治上和理论上对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批判,帮助了各国左派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划清界线。在列宁的帮助下,各国左派纷纷摆脱社会民主党的控制,分裂出来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19年初已经成立了共产党的国家有:瑞典、希腊、芬兰、匈牙利、奥地利、波兰、德国、荷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等。这样,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组织上建立第三国际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同时,由于下述情况,使得建立第三国际成为了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首先,在革命高潮中诞生的许多年轻的共产党,它们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在思想上和组织上还没有彻底同机会主义决裂,以致在领导革命过程中犯了许多错误,造成了革命的失败。因此,为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武装各国共产党,帮助这些党解决革命所面临的新问题,争取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就很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分赃的巴黎和会在“国际联盟”的形式下勾结起来,它举起反革命的白旗,纠集一切反革命势力,疯狂反对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因此,全世界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团结在革命的国际的红旗下,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霸权联盟而斗争。

  再次,早已破了产的第二国际的各国修正主义政党,这时为了对抗布尔什维主义,反对十月革命,阻挠第三国际的建立,破坏高涨的革命运动,重又纠合在一起。1919年2月在瑞士伯尔尼召开了代表会议,恢复了第二国际,并通过了承认和支持“国际联盟”的决议和目的在于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关于民主和专政的决议,还选出了所谓社会主义“国际”执行委员会。这个死灰复燃的第二国际被称为伯尔尼国际。列宁指出:“伯尔尼国际是黄色的、背叛的、变节的国际”,“是一个国际帝国主义代理人的组织”。为了同这具复活的第二国际僵尸进行斗争,确保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也必须迅速建立革命的第三国际。

  (原注: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1368页。)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1919年3月2一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30个国家的共产党、左派组织的54名代表和一些国家的观察员。列宁亲自领导了这次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报告。在报告中,列宁分析了形势,指出各国革命运动正在日益增长;揭露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借谈“一般民主”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借斥责“一般专政”来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再次强调了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列宁说:“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推翻剥削者并镇压其反抗的工具是完全合理的,而且是全体劳动群众所绝对必需的”。大会一致通过了列宁的报告。这样,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路线,就成为共产国际各国党的共同路线。

  大会通过了正式成立共产国际的决议,并通过了《共产国际宣言》和《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宣言》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在工人苏维埃的旗帜下,在夺取政权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斗争的旗帜下,在第三国际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原注:列宁《论第三国际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9卷,第457、459页。

  列宁《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选集》第3卷,第722页。)

  第三国际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列宁指出,“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它巳开始实现马克思的一个最伟大的口号,这个口号总结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历来的发展,表现这个口号的概念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国际的建立,使世界无产阶级有了团结的中心和革命的战斗司令部。

  毛主席说,“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它领导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原注: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列宁选集》第3卷,第810页。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4页。)

  第三国际建立后,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继续高涨,又有许多国家成立了共产党。1919年建党的有:保加利亚共产党、美国共产党、墨西哥共产党等;1920年建党的有:法国共产党、英国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丹麦共产党、南斯拉夫共产党、阿根廷共产党、澳大利亚共产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等。据统计,到1920年,全世界共有27个共产党。

  然而在大好的革命形势下,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两条路线斗争仍然是十分尖锐的。一方面,右倾机会主义对于共产主义运动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由于第三国际在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中的威望迅速提高,加入第三国际成为了革命群众的迫切要求。于是原来第二国际中一些最有势力的党,如法国、意大利、美国社会党、德国独立社会党、英国独立工党,为了欺骗群众,继续充当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和帮凶,便变换策略,纷纷退出伯尔尼黄色国际,申请加入第三国际,阴谋钻进国际内部,继续推行修正主义路线,分裂和破坏工人运动。同时,在一部分刚成立的共产党中,一些领导人对于右倾机会主义者妄图篡夺领导权,改变党的性质的危险,缺乏认识和警惕,在工作中犯有右倾的错误。所以对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右倾机会主义仍然是主要危险。

  另一方面,在共产主义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种“左”倾教条主义的倾向。在一些刚成立的共产党中,其中有一部分要求革命而又缺乏锻炼的年轻共产党人,由于他们没有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他们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左”的倾向。譬如在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荷兰有一些自称共产党“左派”的人,为了反对“议会迷”,他们完全否认参加议会斗争的必要,要做“抵制派”;为了反对黄色工会宫僚的工联主义、改良主义,他们退出旧工会,拒绝在工会群众中工作;为了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领袖的妥协叛卖,他们反对共产党人实行任何妥协;为了反对第二国际领袖们的官僚政客作风和家长政治,他们要“打倒领袖”,反对组织纪律,甚至要取消党。

  列宁把他们这种错误称为“左派”幼稚病。这种“左派”幼稚病还只是刚刚产生的一种思潮,还没有占统治地位,因而它较之右倾机会主义来说危险要小得多。但是,如果不用最大的努力来医治,这种错误倾向也将会严重影响革命的发展。所以列宁在用主要精力反对主要危险一右倾机会主义的同时,也坚决地批判这种“左派”幼稚病。

  为了医治各国党内的“左派”幼稚病,帮助犯有此病症的共产党人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和战略策略水平,更好地进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列宁认为有必要把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十几年来进行两条路线斗争,运用战略策略的经验介绍给他们。“把布尔什维主义历史上和现今策略上普遍适用的、具有普遍意义和必须普遍实行的原则应用到西欧去。”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27、13页。)

  因此,列宁在1920年4一5月间,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全书共十章,着重论述了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两条路线斗争问题。

  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条路线斗争的情况,和“左派”共产党人对“左”倾错误的危害性和根源缺乏认识,列宁总结了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两条路线斗争一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斗争的宝贵经验,并着重揭露了“左”倾错误的危害性和根源,提出了克服它的方法。

  列宁指出,右倾机会主义“是工人运动内部布尔什维主义的主要敌人”,布尔什维克党首先是而且主要是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成长、壮大和得到锻炼的。“现在这个敌人在国际范围内也仍然是主要敌人。对于这个敌人,布尔什维主义过去和现在都给予极大的注意。”列宁认为,关于这一点各国党是比较清楚的。至于布尔什维克党是在同另一个敌人一一“左派”幼稚病作斗争中成长、壮大和得到锻炼,这一点,国外知道得还很不够。因此列宁着重总结了在俄国三次革命中在党内外反对“左”倾斗争的历史经验。

  列宁指出,“左派”幼稚病,有些象无政府主义,或者说有些地方剽窃无政府主义,它在任何重大问题上,都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它的特点是:动摇不定,华而不实,表面上看来很“革命”,实际上却是很容易会转为俯首听命、消沉颓丧、耽于幻想,甚至转为“疯狂地”醉心于这种或那种资产阶级的“时髦”思潮。

  列宁指出“左派”幼稚病有着深刻的根源。它的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小私有者…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常受到压迫,生活往往急剧地、迅速地恶化,以至于破产,所以容易转向极端的革命性,而不能表现出坚韧性、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性。”它的思想认识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问题的分析不是采取辩证的态度,而是常常搞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所以它“和无政府主义一样,都是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列宁还分析了当时犯“左”倾错误的大致有两种人:第一种人是由于年轻幼稚而犯错误的,这种人缺乏革命锻炼,“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真正的革命,或者没有深刻地探讨过革命史”,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策略,没有领会布尔什维克的基本经验,因而说了一些蠢话,做了一些蠢事。这是绝大多数。对于这种人主要是教育问题,使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另一种人是一小撮混入革命队伍内部的阶级敌人。其中有的是资产阶级派遣打入党内的奸细。列宁说:“资产阶级无疑地正在派遣而且将来还会派遣奸细到共产党里来。”必须严防这种危险。对于这种混入党内的阶级敌人,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无情打击。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13、42、27页。)

  列宁根据布尔什维克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认为:在一切国家中,工人运动都必然经历“首先而且主要是同本国的…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其次是同‘左倾’共产主义的斗争”。列宁这个深刻总结揭示了无阶级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互关系问题。

  针对当时所谓“左派”在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的糊涂观念,列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学说。

  在当时,德国共主义工人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党专政还是阶级专政?是领袖专政(领袖的党)还是群众专政(群众的党)?”列宁认为,这种把党和阶级对立起来,把领袖同群众对立起来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实在是荒唐和愚蠢得可笑”,“单是这种问题的提法就已经证明思想的混乱到了不可思议的无可救药的地步。”列宁深刻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要是“不学会把领袖和阶级、领袖和群众结成一个整体,结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它便不配拥有这种称号”。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70、24、22页。)

  把党和阶级对立起来,把领袖和群众对立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必然会导致否定党的领导作用,否定革命领袖的作用。列宁针对“左派”这种错误,特别强调了党和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强调了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党的必要性,强调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列宁指出,无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要进行争取解放的斗争,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要有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党,“没有铁一般的和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设有为本阶级全体忠实的人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地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

  列宁还针对某些人把领袖和群众对立起来的罪恶用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人“在‘打倒领袖’这一口号掩饰下,实际上竟把一些胡说八道、满口谬论的新领袖拉出来代替那些对普通事物还能持常人见解的老领袖。”这就揭露了那些个人野心家、阴谋家反对革命领袖的真正目的。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30-31、25、24页。)

  第三,关于党的纪律问题。

  列宁指出,“左派”在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实质上是“否认党性,否认党的纪律”,“是小资产阶级的散漫、动摇、不能坚持、不能团结、不能统一行动”的表现。

  针对“左派”这一错误,列宁根据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深刻论述了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执行党的铁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指出:“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党的纪律显得更为重要。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阶级斗争是极其尖锐、复杂的。得到国际资本支持的资产阶级,它的反抗,因为被推翻而凶猛十倍;汪洋大海的小生产经常地、自发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影响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从各方面包围、浸染、腐蚀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复辟制造土壤。“由于这一切原因,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也正因为这样,“不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拚命的、殊死的战争,不进行需要坚持不懈、纪律严明、坚忍不拔和意志统一的战争,便不能战胜资产阶级。”所以,“谁要是把无产阶级政党的铁的纪律哪怕是稍微削弱一点(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那他事实上就是帮助资产阶级来反对无产阶级。”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6、25页。)

  列宁进一步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维持和加强铁的纪律的三个条件:第一是靠党员的觉悟;第二是靠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第三是靠党的正确路线。列宁这些教导说明,共产党人应有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并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保持和加强铁的纪律。

  第四,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列宁针对“左派”共产党人的错误的战略和策略,总结了俄国和世界革命的经验,详细论述了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略和策略原则。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必须讲究斗争的战略和策略,必须遵循战略策略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争取和依靠群众,保卫和壮大自己,利用一切矛盾,孤立和战胜敌人。

  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路线问题、原则问题,能结群众、依靠群众,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能否取得性利。所以,列宁特别强调共产党人必须争取群众、结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壮大自己,孤立政人。列宁说:“我们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的领袖们作斗争,是为了把工人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如果忘记这个最起码最明显的真理,那是愚蠢的。”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列宁提出了“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的战略、策略原则。

  为了争取群众,战胜敌人,列宁还指出必须善于利用矛盾,争取同盟者。列宁说:“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

  列宁还指出,为了争取群众,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共产党人还必须利用一切斗争手段。“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必须准备最迅速和突然地用一种形式来代替另一种形式。”

  列宁还认为,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共产党人还必须善于实行“机动、通融、妥协的策略”。他教导说,共产党人“应当把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无限忠诚同善于在实践中进行一切必要的妥协、机动、通融、迂回、退却等等的才干结合起来”。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32、33、50、74、54页。)

  “左派”共产党人完全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略和策略原则。他们借口旧工会是改良主义的反动工会,拒绝在工会的内部进行工作。列宁批判这种错误指出,“这真是不可宽恕的愚蠢行为,这无异是共产党人给资产阶级帮大忙。”因为占领工会领导权的工人贵族。社会沙文主义者、考茨基主义者都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退出工会,无异就是把工人群众委弃在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的影响之下。列宁要求“左派”必须改正这种错误,要“不怕任何牺牲,…留在工会里,无论如何也要在那里进行共产主义工作。”

  “左派”共产党人借口议会斗争没有意义,而反对参加资产阶级议会。列宁指出这种做法也是极端幼稚和愚蠢的。议会斗争是无产阶级开展合法斗争的一种形式,它对于揭露敌人,教育群众是有意义的,所以,“革命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参加议会选举,参加议会讲坛上的斗争”。列宁批评这些反对参加议会斗争的“左派”,是“不善于把不合法的斗争形式和一切合法的斗争形式结合起来的…极坏的革命家。”列宁还针对“左派”共产党人把修正主义“议会迷”同马克思主义者利用议会斗争混淆起来的错误,划清了两者的界线。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主张参加议会斗争,“其目的正是在于教育本阶级的落后阶层,正是在于唤醒和教育不开展的、闭塞的和愚昧无知的农村群众”,为夺取政权作准备;而修正主义“议会迷”的目的是麻痹群众,粉饰资产阶级民主,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雅病》。单行本,第74、33、35、39、75、39页。)

  “左派”共产党人反对任何妥协,认为如果承认妥协,就是机会主义。列宁严肃地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指出,“有各种各样的妥协。”“应当学习区分这样的两种人:一种人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的是要减少强盗所能加于的祸害,以便后来容易捕获和枪毙强盗;另一种人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的是要入伙分赃。”前者的妥协是属于革命的妥协,它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从革命的全局利益出发,所作的局部的、非根本性质的妥协,其目的是为了夺取革命的更大胜利;后者的妥协是属于修正主义的叛卖性妥协,它背叛无产阶级立场,拿马克思主义的根木原则去做交易,出卖革命的根本利益,向资产阶级屈服投降。所以,应该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妥协,对革命的妥协应该允许,对叛卖性的妥协应该反对。而“左派”共产党人不作具体分析,不论什么妥协都一概加以反对,这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郑重态度。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19页。)

  第五,关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左派”共产党人之所以在一系列问题上犯错误,归根结底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的态度问题,他们没有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懂得布尔什维克的基本经验。列宁针对他们的错误,深刻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列宁指出,俄国的先进分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干辛万苦,才“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并把它同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许多经验是具有普遍性的国际意义的。列宁说:“我国革命的某些基本特点所具有的意义,不是地方性的、一国特殊的、单单俄国的意义,而是国际的意义。”如何正确对待俄国革命的经验是一个重要问题。第二国际的头目们因为否认了俄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所以他们成了反动分子。但是这并不是说,各国共产党人可以盲目地搬用俄国革命的所有经验,可以不顾本国的具体条件,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列宁强调指出,各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俄国革命所反映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普遍规律的时候,“必须考察、研究、探索、揣测和把握民族的特点和特征”,也就是说必须同本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只要认真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的胜利就是毫无疑义的。

  (原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单行本,第7、3、71页。)

  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的发表,帮助了各国共产党人开展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提高了他们的路线斗争觉悟和战略策略水平,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发展。当前,它仍然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反对修正主义、机会主义斗争的锐利武器,是我们批判以苏修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批判王明、XXX、XX一类骗子的锐利武器,是我们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重要文献。

  1920年7月19日至8月7日,共产国际在彼得格勒(后移至莫斯科)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会前列宁发表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关于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基本任务的提纲》等著作为大会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列宁主持了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在《提纲》和《报告》中,列宁指出,目前各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分散的共产主义力量,在每一个国家成立统一的共产党,已经建立了共党的要加强党的建设,为准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阶级专政而斗争。列宁特别强调各国共产党必须开展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尤其是要把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一

  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他说:“实际证明:由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派别活动家来维护资产阶级,比资产者亲自出马还好。”所以,机会主义“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我们必须战胜这个敌人。我们在离开大会的时候,应该下定最大的决心,把各个党内的这一斗争进行到底。”

  (原注:列宁《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列宁选集》第4卷,第329页。)

  由于第二国际已经声名狼藉,新生的第三国际在广大劳动人民中获得了很高的威信,因此有不少的“中派”的政党和团体在群众的压力下退出了伯尔尼国际,申请加入第三国际。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国际有被那些还没有摆脱第二国际思想体系的、动摇的、不彻底的集团削弱的危险。”为了防止改头换面的修正主义政党混入第三国际,从内部进行破坏从而削弱第三国际的危险,大会通过了列宁亲自制定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这个文件划清了共产党人同“中派”的思想界限,对于捍卫共产国际的纯洁性,对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原注:列宁《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列宁选集》第4卷,第308页。)

  在大会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列宁所制定的关于解决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会前,列宁为大会拟定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会上,列宁又作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提纲》和《报告》是列宁主义解决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重要文献。

  在《提纲》中,列宁提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之间的区别。”列宁说,“帝国主义的特点就是现在全世界巳经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人数甚少的、拥有巨量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这个思想是列宁主义考察和解决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原注: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列宁选集》第4卷,第332、333页。)

  从这点出发,列宁指出:“共产国际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的全部政策,主要应该是使各民族和各国的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为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打倒地主和资产阶级而彼此接近起来。”

  为了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伟大任务,列宁强调指出,所有一切民族国家中的共产党都必须坚决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这也就是:“第一、要求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服从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第二、要求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和决心去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坚决同抛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和政策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在《提纲》中,列宁还提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领导农民,联合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路线和策略。其中列宁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在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临时联盟时,“不要同他们融合,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还处在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

  (原注: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列宁选集》第4卷,第272、274、275页)

  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总结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确定了共产国际战略、策略和组织的基本原则,给各国共产党提供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它在共产国际的历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1921年6月22日至7月12日和192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代表大会。这两次代表大会从当时许多国家共产党还不善于团结群众大多数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共产国际争取和团结大多数群众的统一战线方针。列宁在给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书面贺词中指出:“尽管在各国共产党的道路上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但共产国际还是在成长着和壮大着。主要任务仍然是争取大多数工人。这个任务我们无论如何要完成。”

  (原注:列宁《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33卷,第375页。)

  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列宁最后一次参加的共产国际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1日伟大列宁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了。

  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列宁的一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一生。列宁在同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建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创立了前国主义时代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国际组织一共产國际。列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的贡献,是非常之伟大的。

  列宁的逝世是苏联人民和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巨大损失。

  “列宁的名字成了被剥削的劳动群众最爱慕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全世界劳动人民心中。

  列宁主义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

  伟大的列宁永垂不朽!

  (原注:斯大林《悼列宁》。《论列宁》,第14页。)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