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苏联共产党历史(上)》(1-2)

2022-05-24 12:01:36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本书编写组、伟大的宣平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宣平说:上册引用的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导言

  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经历了漫长而光荣的途程,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俄国出现的人数不多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团体,发展为现在领导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工农国家的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党。

  联共(布)是在革命前俄国工人运动基础上,由那些同工人运动相联系并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团体成长起来的。联共(布)过去和现在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学说为指针。联共(布)的领袖们在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把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联共(布)在工人运动内部是同小资产阶级的党派,即同社会革命党(更早是同他们的前辈——民粹派)、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作原则斗争中,在党内则是同孟什维主义的、机会主义的派别,即同托洛茨基派、布哈林派、民族主义倾向分子和其他反列宁主义集团做原则性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

  联共(布)是在同工人阶级的一切敌人、劳动群众的一切敌人即地主、资本家、富农、暗害分子和特务作革命斗争中,在同资本主义包围势力的一切雇佣走狗作革命斗争中,得到巩固和锻炼的。

  联共(布)的历史是三次革命,即1905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2月的资产阶级民生革命和1917年10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

  联共(布)的历史是推翻沙皇制度、推翻地主资本家政权的历史,是在国内战争时期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历史,是在我国建成苏维埃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

  研究联共(布)的历史,就是用我国工农为社会主义斗争的经验丰富自己。

  研究联共(布)的历史,研究我党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切敌人作斗争、同劳动群众的一切敌人作斗争的历史,有助于掌握布尔什维主义,能提高政治警惕性。

  研究布尔什维克党的英勇历史,就是用社会发展和政治斗争规律的知识武装自己,用革命动力的知识武装自己。

  研究联共(布)的历史,就能增强信心,确信列宁斯大林党的伟大事业必将最后胜利,确信共产主义必将在全世界胜利。

  本书是对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的简要叙述。

  第一章为在俄国建立社会民主工党而斗争(1883-1901年)

  一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出现。工人运动的最初阶段

  沙皇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要比其他各国晚。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俄国的工厂还很少。地主贵族的农奴制经济占着主要地位。工业在农奴制度下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强制性的农奴劳动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经济发展的整个进程要求消灭农奴制度。沙皇政府由于在克里木战争期间遭到军事失败而削弱,又慑于农民反对地主的“骚动”,不得不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

  但在农奴制度废除以后,地主还是继续压迫农民。地主对农民进行掠夺,在“解放”农民时剥夺了、割去了农民先前享有的一大部分土地。农民就把这部分土地称为“割地”。农民为了自身的“解放”,被迫向地主交付将近二十亿卢布的赎金。

  农奴制度废除以后,农民不得不在最苛刻的条件下租佃地主的土地。农艮除向地主交纳货币租金外,还往往被迫用自己的农具和马匹去替地主白白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这就叫作“工役”或“劳役”。农民往往不得不把自己收成的一半作为实物地租交给地主。这就叫作“对分制”。

  可见,当时情形几乎完全同农奴制度存在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时的农民已有了人身自由,不能再被当作物品来买卖了。

  地主用各种掠夺方法(地租、罚款),把落后的农民经济的脂膏榨取净尽。大多数农民因受地主的压迫,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所以,革命前的俄国农业极端落后,时常发生歉收和饥荒。

  农奴制经济的残余、苛重的赋税和付给地主的大量赎金(这些往往超过农民经济的收入),引起农民群众破产和贫困,迫使农民离乡背井出外谋生。农民进入工厂。厂主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

  一大群警察局长、巡官、宪兵、警察和乡丁骑在工农头上,他们保护沙皇、资本家和地主,反对劳动群众,反对被剥削者。肉刑一直存在到1903年。虽然农奴制度已经废除,但农民由于极小的过失,由于没有交纳赋税,仍然遭受鞭笞。工人常受警察和哥萨克毒打,特别是在工人忍受不了厂主的虐待而停工即举行罢工的时候。工人和农民在沙俄时代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沙皇专制制度是人民的死敌。

  沙俄是各族人民的监狱。沙俄境内许多非俄罗斯民族完全没有权利,经常受到各种侮辱和欺凌。沙皇政府唆使俄罗斯居民把各民族地区的土著民族看作下等种族,正式把他们叫作“异族”,培植鄙视和仇视他们的心理。沙皇政府故意挑起民族纠纷,怂恿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组织蹂躏犹太人的暴行,在南高加索挑拨鞑靼人和阿尔明尼亚人互相残杀。

  在各民族地区,一切或几乎一切国家职务都由俄罗斯官吏充任。各个机关和法庭的一切事务都采用俄语。禁止用民族语文出版书报,学校里禁止用本民族语文教课。沙皇政府力图扼杀民族文化的任何表现,对一切非俄罗斯民族实行强迫“俄罗斯化”的政策,沙皇制度是残害非俄罗斯民族的刽子手和掌刑人。

  农奴制度废除以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虽然还受农奴制残余的阻碍,但已发展得相当迅速了。在1865—1890年这二十五年内,单是大工厂和铁路的工人,就由七十万零六千人增加到一百四十三万三千人,即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九十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得更为迅速了。到九十年代末,大工厂、矿业和铁路的工人,单以欧俄五十省来说,就已增加到二百二十万零七干人,而以全俄来说,则已增加到二百七十九万二千人。

  这已是现代工业无产阶级,无论就其在大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团结性来说,还是就其战斗的革命的品质来说,它同农奴制时代的工厂工人.同小手工业和其他一切工业的工人根本不同。

  九十年代的工业高涨,首先跟加紧修筑铁路分不开。十年内(1890—1900年)一共修筑了二万一千多俄里新铁路。铁路需要大量的金属(制造路轨、机车和车辆),需要愈来愈多的煤炭、石油等燃料,这就引起了冶金工业和燃料工业的发展。

  在革命前的俄国,也如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工业高涨年代总是跟工业危机和工业停滞年代交替着,因而使工人阶级受到严重打击,使数十万工人陷于失业和贫困。

  虽然俄国资本主义在农奴制度废除后有很迅速的发展,但俄国经济发展程度仍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得多。绝大多数居民还是从事农业。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本有名的著作中,引用了1897年全国人口调查册中的重要数字,指明当时经营农业的人口约占全人口六分之五,而从事大小工业、商业、铁路和水路运输业、建筑业、森林采伐等等的人口总共只占全人口六分之一左右。

  由此可见,俄国虽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小资产阶级国家,即小私有的、生产率很低的个体农民经济还占主要地位的国家。

  资本主义不仅在城市,而且也在农村发展起来。农民这一在革命前的俄国人数最多的阶级,日益瓦解,日益分化。在农村里,一方面从最富裕的农民中间产生出富农上层,即农村资产阶级;另一方面,又有许许多多农民陷于破产,贫苦农民即农村无产者和半无产者的人数,逐渐增加起来。中农人数一年比一年减少。

  1903年,俄国约有一千万农户。据列宁在《给农村贫民》这本小册子中所作的计算,这个户数中至少有三百五十万是无耕马的农民。这些贫苦户通常只种很小一块土地,其余的土地租给富农,而自己出外谋生。贫苦农民按其地位说来,跟无产阶级非常接近。列宁称他们为农村的无产者或半无产者。

  另一方面,一百五十万户富农(总农户数是一千万),占有全部农民耕地的半数。这个农民资产阶级靠盘剥贫农和中农,靠剥削长工和短工的劳动而发财致富,变成农业资本家。

  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俄国工人阶级就已开始觉醒起来,同资本家进行斗争了。沙俄时代的工人生活非常困苦。在八十年代,工厂里的工作时间至少是十二个半小时,纺织工业中甚至长达十四以至十五小时。对女工童工劳动的剥削采用得很广。童工劳动时间虽与成年工人相等,但所领的工资也如女工一样,要比成年男工少得多。工资非常低。大部分工人每月只能领得七八个卢布。就是金属加工厂和铸造厂里工资最高的工人,每月至多也只能领得三十五个卢布。根本没有什么劳动保护,结果造成工人大量的残废和死亡。根本没有什么工人保险,看病完全自费。居住条件非常恶劣。工人集体宿舍一间矮小的黑屋子,要住十至十二个工人。厂主时常克扣工人的工资,强迫工人在厂主开设的店铺高价购买食品,并用罚款的办法掠夺工人。

  工人们开始商量,共同向厂主提出要求,以改善他们难以忍受的生活状况。他们撂下工作——宣布罢工。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最初发生的那些罢工,通常是由于罚款过高、发工资时实行蒙骗,降低计件工资标准等引起的。

  在最初举行的罢工中,工人常因忍无可忍而毁坏机器,打破厂房玻璃,捣毁厂主的店铺和办事处。

  先进工人开始明白,要同资本家顺利地进行斗争,必须组织起来。工人协会相继出现了。

  1875年。在敖德萨成立了“南俄工人协会”。这个最初的工人组织存在了八九个月,后来就被沙皇政府破坏了。

  1878年,在彼得堡成立了由木工哈尔土林和钳工奥勃诺尔斯基领导的“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协会纲领说,协会的任务与西方社会民主工党的任务相同。协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即“推翻国内现存的政治经济制度,因为它是极不公平的制度”。协会的组织者之一奥勃诺尔斯基曾在国外住过一些时候,他在那里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党和马克思所领导的第一国际的活动有所了解。这一点在“俄国北方工人协会”纲领上有了反映。协会认为自己的当前任务是为人民争取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权利等等)。当前要求中还包括限定工作日。

  协会有会员二百人,还有同样数目的同情者。协会开始参加工人的罢工,领导工人的罢工。这个工人协会也被沙皇政府破坏了。

  然而,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席卷了愈来愈多的地区。八十年代发生过很多次罢工。五年(1881—1886年)间发生的罢工至少有四十八次,共有八万工人参加。

  1885年奥列哈沃-祖也沃的莫罗佐夫工厂的大罢工,在革命运动史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当时这个厂大约有八千工人。劳动条件一天比一天坏。从1882年至1884年,工资减过五次,1884年那次一下就把计件工资标准减了四分之一,即减了百分之二十五。此外,厂主莫罗佐夫还用各种罚款剥削工人。罢工后的审判表明,工人每挣一卢布工资。厂主就用罚款从中扣去三十至五十戈比。工人忍受不了这种掠夺,于1885年1月宣布了罢工。这次罢工是事先准备好的。领导罢工的是先进工人彼得·莫伊先科,他先前是“俄国北方工人协会”的会员,有革命工作的经验。在罢工前夜,莫伊先科同其他一些最觉悟的织布工人一起拟定了向厂主提出的许多要求,这些要求并经工人秘密会议通过。首先工人们要求停止抢劫式的罚款。

  这次罢工被武力镇压下去了。六百多工人被捕,其中几十人被交付法庭审判。

  1885年,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的一些工厂也举行过同样的罢工。

  第二年,沙皇政府慑于工人运动的增长,被迫颁布了罚款法,规定所罚的款项不得落入厂主的私囊,而必须用于工人自己的需要。

  根据莫罗佐夫厂和其他厂的罢工经验,工人们懂得了:通过有组织的斗争,他们可以争得很多的东西。工人运动中开始涌现出了许多坚决捍卫工人阶级利益的能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同时,由于工人运动的增长和西欧工人运动的影响,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组织开始在俄国建立起来。

  二 俄国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及其“劳动解放社”。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在马克思主义团体出现以前,民粹派在俄国进行过革命工作,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

  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出现于1883年,这就是“劳动解放社”。它是格·瓦·普列汉诺夫因进行革命活动受沙皇迫害、被迫逃亡国外、侨居日内瓦时所组织的。

  普列汉诺夫先前本是一个民粹主义者。他在国外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之后,就同民粹主义决裂而成为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

  “劳动解放社”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点上进行过很多工作。它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其他著作译成俄文,在国外刊印后秘密散布到俄国国内。格·瓦·普列汉诺夫、查苏利奇、阿克雪里罗得以及该社的其他参加者,还写过许多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学说、解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相反,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空想主义者)的臆造,而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定将崩溃,正如农奴制度已经崩溃一样;资本主义造成了自身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他们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只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才能使人类摆脱资本主义,摆脱剥削制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教导无产阶级要认识本身的力量,认识本身的阶级利益,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坚决作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以及这个社会里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导致无产阶级的胜利,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和恩格斯教导说,摆脱资本政权并把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公有制,不是用和平手段可以达到的;要达到这一步,工人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反对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以便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并建立起新社会即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教导说,工业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里最革命的阶级,因而也是最先进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这样一个阶级,才能把一切不满意资本主义的势力集合到自己周围,引导他们去冲击资本主义。但要战胜旧世界和建立无阶级的新社会,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共产党的工人政党。

  正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解放社”,进行了传播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工作。

  当“劳动解放社”在国外用俄文出版刊物,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时候,俄国还没有社会民主主义运动。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思想上为这个运动开拓道路。当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开展社会民主主义运动道路上所遇到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在先进工人和怀有革命情绪的知识分子中最为流行的民粹主义现点。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成了能够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的强大先进力量。但民粹派不了解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俄国民粹派错误地认为.主要的革命力量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农民,单靠农民“骚动”就能把沙皇和地主政权推翻。民粹派不熟悉工人阶级。他们不了解,不和工人阶级联盟,没有工人阶级领导,单是农民不可能战胜沙皇制度和地主。民粹派不了解,工人阶级是社会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

  起初,民粹派企图发动农民去进行反对沙皇政府的斗争。为着这一目的,革命的知识青年就穿起农民衣服,跑到农村去,用当时的说法就是“到民间去”。由此产生了“民粹派”这一名称。但农民并没有跟他们走,因为他们对农民也并不真正熟悉,并不真正了解。大多数民粹派分子被警察逮捕了。于是民粹派决定不要人民,单靠自己的力量继续进行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结果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民粹派的秘密团体“民意党”准备行刺沙皇。1881年3月1日,民意党人果然用炸弹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炸死了。但这并没有使人民获得丝毫益处。刺杀个别人物,并不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并不能消灭地主阶级。一个沙皇刚被刺死,另一个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又代之而起。在亚历山大三世统治下,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更坏了。

  民粹派采取这种刺杀个别人物、实行个人恐怖的斗争手段来反对沙皇制度,是错误的、对革命有害的。个人恐怖政策,是从民粹派所谓“英雄”是积极的而“群氓”是消极的,“群氓”应等待“英雄”建立丰功伟绩这一谬论出发的。这一谬论认为,只有个别杰出人物才能创造历史,而群众、人民、阶级,或如民粹派作家们轻蔑地称呼的“群氓”,不会自觉地有组织地行动,只能盲目地跟着“英雄”走。因此,民粹派拒绝在农民和工人阶级中进行群众性的革命工作,转而采取个人恐怖手段。民粹派强迫当时影响最大的革命家之一斯切潘·哈尔土林停止组织革命工人协会的工作,而完全去干恐怖活动。

  民粹派用刺杀压迫者阶级的个别代表人物这种对革命无益的行动,转移了劳动群众同压迫者阶级作斗争的注意力。他们阻碍了工人阶级和农民的革命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

  民粹派妨碍工人阶级了解自己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阻碍创立工人阶级的独立政党。

  虽然民粹派的秘密组织已被沙皇政府破坏,但民粹主义观点在有革命情绪的知识分子中仍然保持了很久。民粹派的残余拼命抵抗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阻挠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因此,只有同民粹主义作斗争,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俄国成长壮大起来。

  “劳动解放社”开展了反对民粹派错误观点的斗争,指出民粹派的学说和民粹派的斗争方式对工人运动极为有害。

  普列汉诺夫在反民粹派的著作中指出,虽然民粹派也自称为社会主义者,但民粹派的观点与科学社会主义没有丝毫共同的地方。

  普列汉诺夫第一个给了民粹派的错误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普列汉诺夫一方面对民粹派观点给以一针见血的打击,同时光辉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受到普列汉诺夫致命打击的是民粹派的哪些基本错误观点呢?

  第一,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种“偶然”现象,资本主义不会在俄国发展起来,因此无产阶级也不会成长和发展起来。

  第二,民粹派并不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中的先进阶级。他们妄想不要无产阶级而达到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知识分子所领导的农民以及他们视为社会主义萌芽和基础的农民公社,是主要的革命力量。

  第三,民粹派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持着错误而有害的观点。他们不知道也不懂得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规律。他们在这方面是些完全落后的人。按照他们的意见,创造历史的不是阶级,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个别杰出人物即“英雄”;群众、“群氓”、人民、阶级是盲目地跟着“英雄”走的。

  普列汉诺夫在同民粹派作斗争和揭露他们的时候,写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当时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就是靠这些著作进行学习和得到培养的。普列汉诺夫的《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扫清了基地。

  普列汉诺夫在他的著作中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他在1895年出版的著作《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列宁指出,这本书“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14卷第347页)①。

  普列汉诺夫在反民粹派的著作中证明说,像民粹派那样提出问题,即问资本主义应否在俄国发展,是很荒谬的。普列汉诺夫用事实证明说,问题在于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且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离开这条道路。

  革命者的任务不是阻止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革命者的任务是要依靠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造成的强大革命力量即工人阶级,发展它的阶级意识,把它组织起来,帮助它建立自己的工人政党。

  普列汉诺夫把民粹派第二个基本错误观点,即否认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能起先进作用的观点,也批倒了。民粹派把无产阶级在俄国的出现看作“历史上的不幸”,撰文指摘“无产阶级化是一种病害”。普列汉诺夫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它完全适用于俄国。他证明说,虽然农民在人数上占优势,无产阶级在人数上比较少,革命者却正是应当把自己的主要希望寄托于无产阶级,寄托于它的增长。

  ——————————————

  ①见《列宁全集》第16卷第267页<本书译者注中提到的书均指中文版本>。——译者注

  为什么正是应当寄托于无产阶级呢?

  因为无产阶级虽然现在人数很少,但它是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即大生产相联系的,因而是具有远大前途的劳动阶级。

  因为无产阶级这个阶级一年年增长着,在政治上发展着,由于大生产中的劳动条件而容易组织起来,由于自己的无产者地位而最有革命性,因为它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身上的锁链。

  农民却不是这样。

  农民(这里是指个体农民。——编者注)虽然人数众多,但它是同最落后的经济形式即小生产相联系的,因而是没有并且也不可能有远大前途的劳动阶级。

  农民这个阶级不仅不增长,反而一年年分化为资产阶级(富农)和贫农(无产者、半无产者)。除此而外,他们由于本身分散而不如无产阶级那样容易组织起来,他们由于自己所处的小私有者的地位而不如无产阶级那样乐于投入革命运动。

  民粹派认为俄国到达社会主义不会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而会通过他们视为社会主义萌芽和基础的农民公社。然而公社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或萌芽,因为在公社里占统治地位的是富农,即剥削贫农、雇农和力量单薄的中农的“土豪”。当时有名无实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和间或实行过的按人口重分土地的办法,丝毫没有改变这种情况。享用土地的是公社里拥有耕畜、农具和种籽的社员,即富裕的中农和富农。无耕马的农民、贫农和一般力量单薄的农民,却不得不把土地让给富农,自己去受人雇用,去当雇农。农民公社事实上是掩饰富农的豪强的一种方便形式,是沙皇政府按连环保原则向农民征税的一种便利的工具。因此,沙皇政府没有触动过农民公社。把这样的公社当作社会主义的萌芽或基础是很可笑的。

  普列汉诺夫把民粹派第三个基本错误观点,即认为“英雄”、杰出人物及其思想在社会发展中起头等重要作用而群众、“群氓’、人民、阶级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一观点,也批倒了。普列汉诺夫斥责民粹派为唯心主义,他证明说,真理不在唯心主义方面,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方面。

  普列汉诺夫发挥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证明,决定社会发展的,归根到底不是杰出人物的愿望和思想,而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的发展,是社会存在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更,是各个阶级在物质资料生产方面相互关系的变更,是各个阶级为着自己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而进行的斗争。不是思想决定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思想。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背道而驰,与先进阶级的要求背道而驰,那么这种杰出人物就会变成无用之物,反之,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正确反映先进阶级的要求,那他们就能成为真正杰出的人物。

  对于民粹派所谓群众是群氓、只有英雄才能创造历史并把群氓变为人民的论断,马克思主义者的回答是:并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创造英雄,也就是说,不是英雄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英雄并推动历史前进。英雄,杰出人物,只有当他们能正确理解社会发展条件,理解应当如何改善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重大的作用。英雄、杰出人物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社会发展条件,以至俨然以历史“创造者”自居,不顾社会的历史要求而一意孤行,那他们就会变成滑稽可笑、一钱不值的倒霉人物。

  民粹派就是这种倒霉的英雄。

  普列汉诺夫的著作,他对民粹派的斗争,大大地消除了民粹派在革命知识分子中的影响。但从思想上粉碎民粹主义还远未完成。这个任务,即彻底打垮民粹主义,打垮这个马克思主义敌人的任务,落到列宁的肩上了。

  自从“民意党”被破坏以后,大多数民粹派分子很快就放弃了反沙皇政府的革命斗争,而主张同沙皇政府调和妥协。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民粹派已变成富农利益的代表者了。

  “劳动解放社”先后拟定了两个俄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第一个草案在1884年,第二个草案在1887年)。这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党建党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一步。

  但“劳动解放社”也有严重的错误。在它的第一个纲领草案中,还有民粹派观点的残余,还包含有个人恐怖的策略。其次,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能够而且应当引导农民前进,并且只有同农民联盟,才能战胜沙皇制度。再次,普列汉诺夫把自由资产阶级看作是能够给革命以援助——虽然是不可靠的援助——的力量;至于农民,那他在某些著作中却完全忽略了。例如他说:

  “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外,没有其他可为我国反政府运动或革命运动所依靠的社会力量。”(《普列汉诺夫文集》俄文版第3卷第119页)

  普列汉诺夫的这些错误观点,就是他后来的孟什维克主义观点的萌芽。

  无论“劳动解放社”或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小组,都还没有在实践上同工人运动联系起来。这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民主党纲领原理在俄国产生和巩固起来的时期。在1884—1894年这十年中,社会民主党还只是以个别人数不多的团体和小组的形式存在,它们同群众性的工人运动还没有联系,或是很少联系。当时社会民主党好像一个还没有诞生但已在母亲胎胞里发育着的婴儿,如列宁所说,还处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①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386页。——译者注

  列宁指出:“劳动解放社”“只是在理论上为社会民主党奠定了基础,跨出了走向工人运动的第一步”①。

  在俄国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并把“劳动解放社”的错误纠正过来的任务,只得由列宁来解决了。

  三 列宁革命活动的开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布尔什维克主义创始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生于辛比尔斯克市(现为乌里杨诺夫斯克市)。1887年,列宁进了喀山大学,但不久就因参加学生革命运动被捕并被开除学籍。列宁在喀山加入了费多谢也夫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自从列宁迁居萨马拉后,很快就以列宁为中心成立了萨马拉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小组。还在那个时候,列宁就以深知马克思主义而使大家惊服了。

  1893年底,列宁迁居彼得堡。列宁最初发表的几次言论,已经给彼得堡马克思主义小组参加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由于非常深知马克思的学说,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当时俄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对工人事业的胜利有坚定强烈的信心,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列宁成了彼得堡马克思主义者公认的领导者。

  列宁受到了他所指导的那些小组的先进工人的热烈爱戴。

  工人巴布什金回忆列宁给工人小组讲课的情形时说:“我们听的课生动有趣.大家听了都非常满意。经常赞叹我们讲师的智慧。”

  1895年,列宁把彼得堡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当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统一成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从而为建立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政党作了准备。

  ——————————————

  ①见《列宁全集》第20卷第275页。——译者注

  列宁向“斗争协会”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性的工人运动、并从政治上加以领导的任务。列于提出,要从专门在宣传小组的少数先进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转到在广大的工人阶级群众中进行迫切的政治鼓动。这个向群众性鼓动的转变,对于俄国工人运动以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在九十年代,工业正值高涨时期。工人数量增加了。工人运动加强了。据不完全的统计,1895—1899年的罢工工人数目不下于二十二万一千。工人运动成了全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力量。现实生活本身证实了马克思主义者在同民粹派作斗争时所捍卫的观点,即工人阶级在革命运动中能起先进的作用。

  在列宁领导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把工人为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作日和增加工资等经济要求进行的斗争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斗争协会”从政治上教育了工人。

  在列宁领导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哪个工厂一罢工,“斗争协会”因为通过自己小组成员而很熟悉各企业的情形,立刻就能印发传单、印发社会主义的宣言来响应。这些传单揭露厂主虐待工人的情形,说明工人应当怎样为本身的利益斗争,载明工人群众的要求。这些传单把资本主义的病害如工人生活困苦、工人每天要干十二至十四小时极其繁重的劳动,工人毫无权利等等,都揭露无遗。同时这些传单又提出了相应的政治要求。1894年底,列宁在工人巴布什金参加下,写了第一个这样的鼓动传单和给彼得堡的谢勉尼柯夫工厂罢工工人的号召书。1895年秋,列宁写了声援托伦顿厂男女罢工工人的传单。这个厂是英国资本家开办的,他们赚了亿万的利润。这里的工作日长达十四小时以上,而织布工人每月不过挣七卢布左右。罢工结果是工人获得了胜利。在很短一个时期,“斗争协会”印发了几十种这样的告各工厂工人的传单和号召书。每一份传单都有力地鼓舞了工人的斗志,工人看到,社会主义者是帮助他们,保护他们的。

  1896年夏,在“斗争协会”领导下举行了彼得堡三万纺织工人的大罢工。基本的要求是缩短工作日。在这次罢工的压力下,沙皇政府不得不于1897年6月2日颁布法令,把工作日限定为十一小时半。在法令颁布以前,工作日根本是不限定的。

  1895年12月,列宁被沙皇政府逮捕。但列宁在监狱里也没有停止革命斗争。他提出种种意见和指示来帮助“斗争协会”,从监狱里寄出他写的小册子和传单。列宁在监狱里写了小册子《谈谈罢工》和揭露沙皇政府的专横暴戾的传单《告沙皇政府》。列宁在监狱里还写了党纲草案(用牛奶写在一本医书的字行中间)。

  由于彼得堡“斗争协会”的强有力的推动,俄国其它城市与地区的工人小组也相继统一成为这样的协会。九十年代中期,南高加索出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组织。1894年,莫斯科成立了“工人协会”。九十年代末,西伯利亚产生了“社会民主主义联盟”。在九十年代,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雅罗斯拉夫里和科斯特罗马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团体,后来这些团体统一成了“社会民主党北方协会”。九十年代后半期,顿河岸罗斯托夫、叶加特林诺斯拉夫、基辅,尼古拉也夫、土拉、萨马拉、喀山,奥列哈沃-祖也沃等城市都相继成立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团体和协会。

  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意义,如列宁所说,就在于它是依靠着工人运动的革命政党的第一个不容忽视的萌芽。

  列宁后来就是根据彼得堡“斗争协会”的革命经验来进行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党的建党工作的。

  自从列宁和他的亲密战友们被捕后,彼得堡“斗争协会”的领导成分大大改变了。新的人物出头露面,他们自称为“青年人”,而把列宁和他的战友称为“老头子”。他们开始实行错误的政治路线。他们说,必须叫工人只进行反对厂主的经济斗争,而政治斗争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事情,政治斗争的领导权应当属于自由资产阶级。

  这些人就被称为“经济派”。

  这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组织中第一个妥协主义的、机会主义的集团。

  四 列宁反对民粹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列宁提出的工农联盟思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虽然普列汉诺夫在八十年代对民粹主义那一套观点已经给了一大打击,但民粹派观点在九十年代初期还博得一部分革命青年的同情。有一部分青年继续认为俄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认为将来在革命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民而不是工人阶级。民粹派的残余竭力阻碍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攻击马克思主义者,竭力诽谤他们。当时必须从思想上彻底粉碎民粹主义,以保证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建立社会民主党创造条件。

  这个任务由列宁完成了。

  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1894年)一书中,彻底揭穿了民粹派冒充“人民之友”其实是人民之敌的真面目。

  九十年代的民粹派,实际上早已放弃了任何反沙皇政府的革命斗争。自由主义的民粹派主张同沙皇政府和解。列宁谈到当时的民粹派时写道:“他们简直以为只要向这个政府客客气气地请求一下,它就会把一切都安顿得妥妥贴贴。”(《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1卷第161页)①

  九十年代的民粹派闭眼不看农村贫民的生活状况、农村中的阶级斗争和富农对贫农的剥削,而一味赞美富农经济的发展。他们事实上代表富农的利益。

  同时,民粹派又在他们的杂志上拼命攻击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故意颠倒是非,歪曲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硬说马克思主义者是希望农村破产,是想“让每个农夫到工厂的锅炉里去受熬煎”。列宁在揭露民粹派这种荒谬批评时指出,问题不在于马克思主义者的“愿望”,而在于俄国资本主义的真实发展进程,而在这个进程中,无产阶级的人数必然要增加起来。但无产阶级将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列宁指出,愿意消灭资本家地主的压迫、消灭沙皇制度的真正的人民之友,并不是民粹派,而是马克思主义者。

  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农革命联盟是推翻沙皇制度、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主要手段这一思想。

  列宁在这个时期所写的许多著作中,批判了民粹主义者的主要派别民意党人所运用,后来又由民粹派继承者社会革命党人所运用的那些政治斗争手段,特别是个人恐怖的策略。列宁认为这种策略是对革命运动有害的,因为这种策略用单个英雄人物的斗争来代替群众的斗争。这种策略意味着不相信人民革命运动。

  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一书中,规定了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任务。列宁认为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应当把零散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组织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接着列宁又指出,正是俄国工人阶级同农民结成联盟,将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然后俄国无产阶级同被剥削的劳动群众结成联盟,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道,循着公开的政治斗争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

  ——————————————

  ①见《列宁全集》第1卷第238页。——译者注

  由此可见,列宁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已正确地指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道路,确定了工人阶级是社会的先进革命力量,确定了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者。

  列宁和他的拥护者所进行的斗争,还在九十年代就从思想上把民粹主义彻底粉碎了。

  列宁反对“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也有巨大的意义。如历史上常见的那样,一个大的社会运动通常总有一些暂时的“同路人”混入。所谓“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这样的“同路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已经广泛传播。于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开始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农。他们常在合法的即沙皇政府准许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因此被称为“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同民粹主义进行斗争,但他们是想利用这个斗争和马克思主义旗帜来使工人运动服从和适应资产阶级社会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抛弃了马克思学说中最主要的东西,即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最著名的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彼得·司徒卢威竭力赞美资产阶级,并号召大家“承认我们不文明,去向资本主义学习”,而不是去进行反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

  列宁认为在反民粹派的斗争中可以同“合法马克思主义者”达成暂时协议,利用他们去反对民粹派。例如共同出版过一本反民粹派的文集。但列宁同时又非常尖锐地批评了“合法马克思主义者”,揭露了他们那种自由资产阶级的本性。

  后来,这些“同路人”中的许多人都成了立宪民主党(俄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党)党员,而在国内战争时期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白卫分子。

  除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处的“斗争协会”外,在俄国西部各民族边区也有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出现。九十年代,一些马克思主义分子从波兰民族主义的党里分化出来,成立了“波兰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九十年代末,有几个拉脱维亚社会民主主义组织成立起来。1897年10月,在俄国西部省份成立了犹太社会民主主义总联盟(简称崩得)。

  1898年,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叶加特林诺斯拉夫等几个城市的“斗争协会”和崩得,作了统一成为一个社会民主党的第一次尝试。为了这一目的,它们于1898年3月在明斯克举行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只有九名代表。列宁没有出席这次大会,因为他当时在西伯利亚流放。大会选出的党中央委员会不久就被破获了。用大会名义发表的《宣言》,有许多地方还不能令人满意。《宣言》回避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根本没有提到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回避了无产阶级在反沙皇制度和反资产阶级斗争中的同盟者问题。

  大会在决议和《宣言》中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意义也就在于它完成了这个正式手续,起了很大的革命宣传作用。

  虽然第一次代表大会已经举行过了,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党在俄国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次大会没有把各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和组织统一起来,没有在组织上把它们联成一体。各地方组织的工作还没有统一的路线,没有党纲和党章,没有中央统一的领导。

  由于这些以及其他许多原因,各地方组织中思想上的涣散开始增长起来,结果就给“经济主义”这个机会主义派别在工人运动中的加强造成了良好的条件。

  只是靠了列宁和他创办的《火星报》多年紧张的工作,才战胜了这种涣散现象,克服了机会主义的动摇,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做好了准备。

  五列宁反对“经济主义”的斗争。列宁《火星报》的出现

  列宁没有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当时在西伯利亚流放,住在舒申斯克村,是因“斗争协会”案在彼得堡监禁很久以后被沙皇政府放逐到那里去的。

  但列宁就是在流放中也还在进行革命工作。列宁在流放中写完了极其重要的科学著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了从思想上粉碎民粹主义的事业,在那里他还写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任务》这本有名的小册子。

  列宁虽然脱离了直接的实际的革命工作。但他仍然设法同实际工作者保持着联系,从流放地跟他们通信,向他们了解情况,给他们出主意。当时列宁特别关心“经济派”问题。他比谁都明白,“经济主义”是妥协主义、机会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经济主义”在工人运动中获得胜利就会使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受到破坏,使马克思主义遭到失败。

  所以“经济派”刚一露头,列宁就给以迎头痛击。

  “经济派”硬说,工人只应进行经济斗争,而政治斗争应当让自由资产阶级去搞,工人应当支持自由资产阶级。列宁认为“经济派”这样宣传,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就是否认工人阶级需要有独立的政党,就是企图把工人阶级变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附庸。

  1899年,一部分“经济派”分子(普罗科波维奇、库斯柯娃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了立宪民主党人)发表了自己的宣言。他们公开反对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放弃建立无产阶级的独立政党,放弃工人阶级独立的政治要求,“经济派”认为政治斗争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事情,而工人只要同厂主进行经济斗争就行了。

  列宁一读到这个机会主义文件,就把附近的政治犯即被流放的马克思主义者召集起来,经过商议,以列宁为首的十七个同志提出了一个揭露“经济派”观点的激烈抗议书。

  这个由列宁起草的抗议书在全俄各地马克思主义组织中间传播开来,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俄国的发展。

  俄国“经济派”所宣传的观点,也就是外国社会民主党内那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伯恩施坦派即机会主义者伯恩施坦的信徒们所宣传的观点。

  因此,列宁对“经济派”作斗争,同时也就是对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

  为反对“经济主义”,为建立无产阶级的独立政党而进行的斗争,基本上是列宁创办的秘密报纸《火星报》进行的。

  1900年初,列宁和“斗争协会”的其他一些会员从西伯利亚流放地回到了俄罗斯。列宁立意创办一个大型的全俄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当时在俄国已有许多规模很小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和组织,但它们还没有联成一体。当时正如斯大林同志所说,“手工业方式和小组习气从上到下腐蚀着党,思想上的混乱是党内生活的特征”①,所以创办全俄秘密报纸,是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任务。只有这样的报纸,才能把零散的马克思主义组织联成一体,为建立真正的政党作好准备。

  但由于警察的迫害,这样的报纸不能在沙俄境内出版。否则,过不了一两月就会被沙皇密探发觉而被捣毁。因此列宁决定把它拿到国外出版。报纸在国外用最薄最结实的纸张刊印,再秘密转寄到俄国。有几号《火星报》在俄国境内由巴库、基什涅夫,西伯利亚的秘密印刷所进行了翻印。

  ——————————————

  ①见《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143页。——译者注

  1900年秋,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到国外去同“劳动解放社”的同志们磋商全俄政治报纸的出版问题。这个想法,列宁在流放中就已十分周详地考虑过。列宁从流放地回来的途中,曾为这个问题在乌发、普斯科夫、莫斯科、彼得堡等好几个地方开过会。每到一处,他都和同志们约定秘密通信的密码、寄送出版物的地址等等,并同他们讨论了将来斗争的计划。

  沙皇政府感觉到,列宁是它最危险的敌人。沙皇的暗探,一个叫祖巴托夫的宪兵,在秘密的呈报中说,“现时在革命中再没有比乌里杨诺夫更重要的人物了”,因此他认为最好是把列宁刺死。

  列宁到国外后,同“劳动解放社”,也就是同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和维·查苏利奇,商定了共同出版《火星报》。整个出版计划,从头至尾都是列宁拟定的。

  1900年12月,《火星报》创刊号在国外出版了。报头下面载有一句名言(题词):“星火可以燎原。”这是十二月党人①在西伯利亚流放地赋诗回答诗人普希金的致意时所用的一个句子。果然,列宁点燃的“火星”,后来燃成了燎原的革命烈火,把地主贵族的沙皇君主制和资产阶级的政权烧成了灰烬。

  ——————————————

  ①十二月党人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因1825年12月起义反对沙皇政府和农奴制而得名。——译者注

  简短的结论

  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工党,首先是在反对民粹主义,反对民粹主义那些有害于革命事业的错误观点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只有从思想上彻底批倒民粹派观点,才能为建立俄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扫清基地。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普列汉诺夫及其“劳动解放社”给了民粹主义一个有决定意义的打击。

  列宁在九十年代完成了从思想上粉碎民粹主义的事业。彻底打垮了民粹主义。

  1883年成立的“劳动解放社”,为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为社会民主党奠定了基础,跨出了走向工人运动的第一步。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无产阶级的人数迅速增长起来。在八十年代中期,工人阶级已走上有组织的斗争的道路,走上有组织的罢工这种群众性发动的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团体还只从事于宣传,不了解必须转到工人阶级中去进行群众鼓动,因此它们也就没有在实践中同工人运动联系起来,没有领导工人运动。

  列宁组织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5年)在工人中进行了群众鼓动,领导了群众罢工,因而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转到在工人中进行群众鼓动,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的阶段。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第一个萌芽。继彼得堡“斗争协会”之后,各大工业中心和各个边沿地区都相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组织。

  1898年进行了第一次(虽然没有成功)把各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统一成为一个党的尝试,即举行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但这次大会还没有把党建立起来,因为既没有制定党纲和党章,也没有造成一个中央统一的领导,各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团体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为了把零散的马克思主义组织统一起来、联成一体而成为一个党,列宁提出并且实现了创办革命马克思主义者第一个全俄报纸《火星报》的计划。

  “经济派”是这个时期建立统一的工人政党的主要敌人。他们否认有必要成立这样一个党,赞成各个团体保持零散状态和手工业方式。列宁和他创办的《火星报》就是对准他们开火的。

  《火星报》最初几号的出版(1900-1901年),意味着转向一个新的时期,即把一些零散的团体和小组真正组成为一个统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时期。

  第二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党内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的出现(1901-1904年)

  一 1901-1904年间俄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十九世纪末欧洲爆发了工业危机。这次危机很快就蔓延到了俄国。在危机年代(1900—1903年)倒闭的大小企业将近三千家。有十万多工人被解雇。在业工人的工资大大降低。工人先前通过顽强的经济罢工从资本家那里争得的一点让步,又被资本家夺回去了。

  工业危机和失业并没能阻止和削弱工人运动。恰巧相反,工人的斗争愈来愈带有革命的性质了。工人开始从经济罢工转到政治罢工。最后,工人又转到游行示威,提出关于民主自由的政治要求,提出“打倒沙皇专制制度”的口号。

  1901年,彼得堡奥布霍夫兵工厂发生的五一罢工变成了工人与军队间的流血冲突。工人们只能用石头和铁块去反抗武装的沙皇军队。工人们的顽强抵抗被击破了。接着就是残酷的镇压:约有八百个工人被捕,许多人被关进监狱或被流放服苦役。但英勇的“奥布霍夫防卫战”对俄国工人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他们中间激起了同情的浪潮。

  1902年3月,巴土姆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这些行动都是社会民主党巴土姆委员会组织的。巴土姆的游行示威激发了南高加索全境的工农群众。

  同年,在顿河岸罗斯托夫也发生了大规模的罢工。开始是铁路工人,接着有很多工厂的工人参加进来。罢工激发了全市工人。在城外开了几天的群众大会,到会工人达三万之多。在这些群众大会上宣读了社会民主党的宣言,一些人发表了演说。警察和哥萨克无法驱散这成千上万的工人集会。有几个工人被警察打死了,第二天送葬时举行了大规模的工人游行示威。沙皇政府只是从邻近城市调来大批军队,才把这次罢工镇压下去。罗斯托夫工人的斗争,是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顿河区委员会领导下进行的。

  1903年的罢工规模更大。这一年,在南俄各地,包括整个南高加索(巴库、梯弗里斯、巴土姆)和乌克兰各大城市(敖德萨、基辅、叶加特林诺斯拉夫),都发生了群众性政治罢工。罢工更持久更有组织了。同过去工人阶级的发动不同,现在工人的政治斗争几乎在每一个地方都是社会民主党委员会领导的。

  俄国工人阶级已经奋起同沙皇政权作革命斗争了。

  工人运动对农民发生了影响。1902年春夏两季,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和哈尔科夫省)和伏尔加河流域,农民运动开展起来了。农民烧毁地主的庄园,夺取地主的土地,杀死他们痛恨的地方官和地主。政府派遣了军队来镇压起义的农民,向他们开枪射击,成百地逮捕他们,把许多领导者和组织者关进监狱,但革命的农民运动仍有增无减。

  工农的革命发动表明俄国革命日益成熟、日益迫近了。

  学生的反政府运动也在工人革命斗争影响下加强起来。政府为对付学生的游行示威和罢课封闭了学校,把成百的学生关进监狱,最后还想出了把不肯屈服的学生送去当兵的办法。对此,全国各大学学生于1901年底至1902年初这个冬天举行全国总罢课。参加这次罢课的达三万人。

  工人和农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政府对学生的迫害,使自由派资产者和那些把持着所谓地方自治局的自由派地主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地“抗议”沙皇政府采取“极端行动”迫害他们在大学念书的子弟。

  地方自治派的自由派分子的据点是地方自治局。所谓地方自治局,就是专管有关农村居民的纯粹地方性事宜(修筑道路,建造医院和学校)的地方管理机关。自由派地主在地方自治局里占有很大的势力。他们同自由派资产者有密切的联系,差不多同他们融为一体了。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田庄上已开始从半农奴制经济过渡到更为有利的资本主义经济。这两部分自由派当然是拥护沙皇政府的,但他们反对沙皇政府的“极端行动”,担心正是这种“板端行动”会使革命运动加强起来。他们害怕沙皇政府的“极端行动”,但更害怕革命。自由派抗议沙皇政府的“极端行动”是想一举两得:第一,“开导”沙皇;第二,给自己戴上对沙皇制度“大为不满”的假面具,以博得人民的信任,使人民或一部分人民离开革命,从而削弱革命。

  当然,地方自治派的自由主义运动对于沙皇制度的生存没有任何危险,但它毕竟表明沙皇制度的“永恒”基础情况不妙。

  地方自治派的自由主义运动导致1902年成立了资产阶级的“解放社”,它就是后来俄国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的核心。

  沙皇政府眼见工农运动的洪流在全国日益汹涌澎湃,就拼命来制止革命运动。对工人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愈来愈多地采用武力,枪弹和皮鞭已成为沙皇政府回答工农发动的通常手段,监狱和流放地已有人满之患。

  沙皇政府除加紧施行高压手段外,还企图用其他一些较为“灵活的”不带高压性的办法来引诱工人离开革命运动。曾经尝试建立一种受宪兵和警察监护的冒牌工人组织。这种组织当时被叫作“警察社会主义”的组织,或祖巴托夫组织(以建立这些警察的工人组织的宪兵上校祖巴托夫而得名)。沙皇的保安局通过自己的奸细力图欺骗工人,说沙皇政府自愿帮助工人来满足他们的经济要求。祖巴托夫分子向工人说:“既然沙皇自己站在工人方面,还何必搞什么政治,何必干什么革命呢。”祖巴托夫分子在几个城市里成立了自己的组织。1904年,加邦神父按照祖巴托夫组织的样式,为着同样的目的,建立了一个名为“彼得堡俄罗斯工厂工人大会”的组织。

  但沙皇的保安局控制工人运动的尝试没有得逞。沙皇政府采取这种办法,对付不了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的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把这种警察组织一扫而光。

  二 列宁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计划。“经济派”的机会主义。《火星报》为列宁计划而斗争。列宁的《怎么办?》一书。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基础

  虽然1898年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党的成立,党还是没有建立起来。当时还没有党纲和党章。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的党中央委员会不久就被破获,再也没有恢复过,因为没有人去恢复它。不仅如此,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党内思想上的混乱和组织上的涣散更加厉害了。

  如果说1884—1894年是战胜民粹主义,为建立社会民主党而从思想上进行准备的时期,1894—1898年是试图(虽然没有成功)把各个马克思主义组织统一成社会民主党的时期,那末1898年以后的时期,就是党内思想上组织上混乱状态更加厉害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的革命发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正确,增加了革命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同情。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一种时髦了。于是知识分子中的大批革命青年涌进了马克思主义组织,他们在理论上很孱弱,在组织和政治上没有经验,只是从当时充满出版界的“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机会主义作品中获得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模糊的、大部分是不正确的概念。这种情况,就使马克思主义组织的理论和政治水平降低,使其中掺进了“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情绪,使思想上的混乱、政治上的动摇和组织上的涣散更加厉害起来。

  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和革命时机的显然逼近,要求成立一个能领导革命运动的统一集中的工人阶级政党。但当时党的各个地方机关,各个地方委员会、团体和小组的情况非常不好,它们的组织上的涣散和思想上的混乱非常厉害,使建立这样一个政党成了极其困难的任务。

  其所以困难,不仅是因为建党工作必须在沙皇政府残酷迫害的烈火中进行,沙皇政府经常把一些组织中的优秀工作人员抓走,把他们送去流放、关进监狱和判处服苦役。其所以困难,还因为很大一部分地方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除了本地那种细小的实际工作外,什么事情也不愿过问,不懂得党内缺乏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统一的害处,习惯于党的涣散状态,习惯于党内思想上的混乱,并认为没有统一集中的政党也可以过得去。

  要建立集中的政党,就必须克服各个地方机关的这种落后性、守旧心理和狭隘的实际主义。

  但这还不是全部。当时党内还有很大一批人拥有自己的机关刊物(在俄国有《工人思想报》,在国外有《工人事业》杂志),他们从理论上为党内组织上的涣散和思想上的混乱辩护,甚至往往赞美这种状况.认为建立统一集中的工人阶级政党是个不必要的和臆想出来的任务。

  这些人就是“经济派”和他们的信徒。

  要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首先必须击败“经济派”。

  于是列宁就来执行这些任务和进行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工作。

  关于建立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应该从何着手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党必须从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始,认为召开代表大会就能把各个地方组织统一起来,把党建立成功。列宁反对这种意见。他认为在召开代表大会以前,首先必须把党的目的和任务问题弄清楚;必须知道我们所想建立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党;必须在思想上同“经济派”划清界限;必须如实地公开地告诉党,在关于党的目的和任务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即“经济派”的意见和革命社会民主派的意见;必须在报刊上广泛地宣传革命社会民主派的观点,正如“经济派”在他们的机关报刊上宣传自己的观点一样;必须让各个地方组织有在这两派之间作自觉选择的机会。只有做了这番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后,才可以召开党代表大会。

  列宁直截了当地说:

  “在统一以前,并且为了统一,首先必须坚决而明确地划清界限。”(《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4卷第378页)①

  因此列宁认为,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工作应从创办一个为革命社会民主派的观点进行宣传鼓动的战斗的全俄政治报着手,创办这样的报纸应是建党工作的第一步。

  列宁在《从何着手?》这篇著名的文章中,拟定了一个具体的建党计划(后来在著名的《怎么办?》一书中又加以发挥)。

  列宁在这篇文章中说:“我们认为,创办全俄政治报应当是行动的出发点,是建立我们所希望的组织②的第一个实际步骤,并且是我们使这个组织不断向深广发展的纲。……没有报纸就不可能有系统地进行有坚定原则的和全面的宣传鼓动。进行这种宣传鼓动一般说来是社会民主党的经常的和主要的任务,而在目前,在广大居民阶层已经对政治、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兴趣时,这更是特别迫切的任务。”(《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4卷第110页)③

  ——————————————

  ①见《列宁全集》第5卷第334页。——译者注

  ②指建党。——译者注

  ③见《列宁全集》第5卷第6—7页。——译者注

  列宁认为,这样的报纸不仅会成为从思想上把党凝为一体的工具,而且会成为从组织上把各个地方组织统一成为一个党的工具。这个报纸的代办员和通讯员网既然代表了各个地方组织,就会成为一个骨架而使党能够围绕着它在组织上集中起来。列宁说:因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①。

  列宁在同一篇文章中说:“这种代办员网将成为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组织的骨干,——这种组织,其规模之大使它能够遍布全国各地;其广泛性和多样性使它能够实行精密而细致的分工;其坚定性使它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转变关头’和意外情况下都能坚持不渝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其灵活性使它一方面在敌人把全部力量集中在一点的时候,善于避免同这个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公开作战,另一方面又善于利用这个敌人的迟钝,在敌人最难料到的地方和时间突然攻其不备。”

  (《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4卷第112页)②

  《火星报》就应当成为这样的报纸。

  而《火星报》也确实成了这样的全俄政治报,确实为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凝为一体作好了准备。

  讲到党本身的结构和成分时,列宁认为党应当由两部分组成:(一)人数不多、经常进行工作、作为骨干的领导工作人员,这里主要是职业革命家,即摆脱了其他任何职业而专搞党的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具有最必要的理论知识、政治经验、组织技能,并且善于同沙皇警察作斗争,善于避开警察的耳目;(二)广泛的地方党组织网,人数众多并且受到千百万劳动者同情和拥护的党员群众。

  列宁写道:“我认为:(1)任何革命运动,如果没有一种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领导者组织.便不能持久;(2)自发地卷入斗争……的群众越加广泛,这种组织也就越加迫切需要,也就应当越加巩固……(3)参加这种组织的主要应当是以革命活动为职业的人;(4)在专制制度的国家内,我们越缩小这种组织的成员的数量,缩小到只吸收那些以革命活动为职业并且在与政治警察作斗争的艺术方面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参加,这种组织也就会越难‘捕捉’;(5)而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阶级中能够参加这个运动并且在运动中间积极工作的人数也就会越多。”(同上,第456页)③

  ——————————————

  ①见《列宁全集》第5卷第8页。——译者注

  ②见《列宁全集》第5卷第9页。——译者注

  ③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334—335页。——译者注

  讲到当时应当建立的党的性质及其对于工人阶级的作用以及党的目的和任务时,列宁认为党应当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应当是领导工人运动、统一并指导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力量。党的最终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最近目的是推翻沙皇制度和建立民主制度。要推翻资本主义,就必须先推翻沙皇制度,所以党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工人阶级,发动全体人民去同沙皇制度斗争,开展反对沙皇制度的人民革命运动并推翻沙皇制度,为走向社会主义扫除第一个大障碍。

  列宁说:“历史现在向我们提出的当前任务,是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的一切当前任务都更要革命的任务。实现这个任务,即摧毁这个不仅是欧洲的同时也是(我们现在可以这样说)亚洲的反动势力的最强大的堡垒,就会使俄国无产阶级成为国际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笫4卷第382页)①

  又说:

  “我们应当记住,为满足个别要求,为取得个别让步而同政府展开的斗争,不过是和敌人的小小接触,不过是小小的前哨战,决战还在后面。在我们面前矗立着一座强有力的敌人堡垒,从那里向我们发射出雨点般的炮弹和子弹,杀害我们的优秀战士。我们一定要夺取这座堡垒。只要我们能够把觉醒了的无产阶级的一切力量和俄国革命者的一切力量统一成一个党,并能使俄国一切生气勃勃和正直的人都倾向于这个党,我们就一定能够拿下这座堡垒。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实现俄国工人革命家彼得·阿列克谢也夫的伟大预言:‘等到千百万工人群众举起筋肉条条的拳头,士兵刺刀保卫着的专制枷锁就会被粉碎’”(同上,第59页)②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5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211—212页。——译者注

  这就是列宁在沙皇专制的俄国条件下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计划。

  “经济派”马上就来向列宁的计划开火了。

  “经济派”认为反对沙皇制度的一般政治斗争是所有阶级的事情,首先是资产阶级的事情,所以这个斗争对于工人阶级无关紧要,因为工人主要是关心同厂主进行经济斗争,主要是为了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等。因此,社会民主党人主要的和当前的任务不是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不是推翻沙皇制度,而是组织“工人对厂主和政府作经济斗争”,并且他们所谓同政府作经济斗争,就是要求改善工厂立法。“经济派”硬说用这样的方式就能“赋予经济斗争本身以政治性质”。

  “经济派”已经不敢公开说工人阶级不需要政党了。但他们认为党不应是工人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应去干预工人阶级的自发运动,尤其不应去领导它,而应跟着它走,研究它,从中吸取教训。

  其次,“经济派”认为:自觉成分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组织和指导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或者几乎是微不足道的;社会民主党不应该把工人提高到社会主义意识的水平,相反地应该去适应并降低到工人阶级中等阶层以至更落后的阶层的水平;社会民主党不应该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而应该等待工人阶级的自发运动自己锻炼出社会主义意识。

  讲到列宁提出的建党组织计划时,他们认为这个计划等于是在强制自发运动。

  列宁在《火星报》上,特别是在著名的《怎么办?》一书中,给了“经济派”的这种机会主义哲学以迎头痛击,彻底粉碎了它。

  (一)列宁指出,引诱工人阶级脱离反对沙皇制度的一般政治斗争,把它的任务局限于反对厂主和政府的经济斗争而毫不损伤厂主和政府,就是使工人永远陷于奴隶地位。工人对厂主和政府的经济斗争是争取改善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条件的工联主义斗争,但工人斗争的目的不仅是要改善自己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条件,而且是要根本消灭那迫使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和遭受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当工人运动道路上还站着沙皇制度这只资本主义的看门狗时,工人就无法开展反资本主义的斗争,无法开展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因此,党和工人阶级的当前任务是扫除沙皇制度,以便打通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列宁指出,赞美工人运动的自发过程而否认党的领导作用,把党的作用归结为充当事变的登记者,这就是宣传“尾巴主义”,主张把党变成自发过程的尾巴,变成运动的消极力量,即只能观望自发过程和指靠自流趋势的力量。进行这种宣传,就是企图消灭党,也就是使工人阶级陷于没有政党的地位,使工人阶级陷于没有武器的地位。而当工人阶级面前站着这样的敌人,如拥有各种斗争手段的沙皇制度,以及按现代方式组织起来、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来同工人阶级作斗争的资产阶级的时候,使工人阶级陷于没有武器的地位就等于背叛工人阶级。

  (三)列宁指出,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而降低自觉性的作用,即降低社会主义意识、社会主义理论的作用,那就是:第一,侮辱向往自觉性象向往光明一样的工人;第二,使党蔑视理论,亦即使党蔑视其认识现在和预见将来的武器;第三,完全彻底地滚进机会主义泥潭。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4卷第380页)①

  (四)列宁指出,“经济派”硬说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能从工人阶级自发运动中产生出来,这是欺骗工人阶级,因为实际上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不是从自发运动中,而是从科学中产生出来的。“经济派”否认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必要性,就是替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清扫道路,使其容易灌输和注入到工人阶级中去,因而就是葬送工人运动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就是帮助资产阶级。

  列宁说:“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和对‘自觉成分’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于工人的影响。”(《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4卷第390页)②

  又说:

  “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同上,第391—392页)③

  (五)列宁把“经济派”所有这些错误总结起来得出结论说:“经济派”并不是想要建立一个能把工人阶级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的、主张社会革命的党,而是想要建立一个打算保存资本主义统治的、主张“社会改良”的党,因此“经济派”是背叛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改良主义者。

  (六)最后,列宁指出,“经济主义”不是在俄国偶然产生的现象,“经济派”是向工人阶级传播资产阶级影响的人,他们在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内有其同盟者,即拥护机会主义者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者。当时在西方,在各国社会民主党中,机会主义派愈来愈得势,他们打着“自由批评”马克思的旗号,要求“修正”即修改马克思学说(由此就有“修正主义”这一名称),要求放弃革命、放弃社会主义、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指出,俄国“经济派”推行的同样也是这种放弃革命斗争、放弃社会主义、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路线。

  以上就是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所发挥的基本理论原理。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1—242页。——译者注

  ②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254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256页。——译者注

  由于《怎么办?》一书的传播,在它出版一年后(它是1902年3月出版的),即到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时候,“经济主义”的思想立场给人留下的已只是不愉快的回忆,而“经济派”这一称号在党内大多数工作人员心目中已经臭了。

  这就是说,已经从思想上把“经济主义”彻底粉碎了,把机会主义即尾巴主义、自流主义的思想体系彻底粉碎了。

  但列宁的《怎么办?》一书的意义还不限于此。

  《怎么办?》一书的历史意义,在于列宁在这部有名的著作中:

  (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彻底揭露了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指出这种根源首先在于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而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

  (二)把理论、自觉性和党的意义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指出它们是使自发的工人运动革命化的力量和领导力量;

  (三)光辉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运动同社会主义的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

  (四)英明地制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基础。

  在《怎么办?》一书中所发挥的理论原理,后来成了布尔什维克党思想体系的基础。

  《火星报》既拥有这样的理论财富,就能够为实现列宁的建党计划、聚集全党力量、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捍卫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反对“经济派”、反对一切机会主义者、反对修正主义者而开展一个广泛的运动,并且确实开展起来了这样一个运动。

  《火星报》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党纲草案。大家知道,工人党的纲领是对工人阶级的斗争目的和斗争任务的简要而科学的说明。党纲既要规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终目的,也要规定党在实现最终目的的道路上所应争取的种种要求。因此,制定党纲草案不能不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拟制党纲草案时,在《火星报》编辑部内,列宁同普列汉诺夫以及其他编委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这些意见分歧与争论几乎导致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完全决裂。但决裂在当时还没有发生。由于列宁的坚持,终于在党纲草案中加进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最重要的条文,并明确指出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党纲的土地问题部分,全部是列宁提出的。列宁当时已经主张土地国有,不过他认为在斗争第一阶段上必须提出一个要求:把“割地”即地主在“解放”农民时割去的那一部分农民土地归还给农民。普列汉诺夫反对土地国有。

  列宁与普列汉诺夫在党纲问题上的争论,部分地决定了后来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间的意见分歧。

  三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党纲党章的通过和统一的党的成立。大会上的意见分歧和党内两派即布尔什维克派与孟什维克派的出现

  这样,列宁原则的胜利以及《火星报》为实现列宁组织计划所取得的成功,准备好了建立党或如当时所说建立真正的党所必需的一切基本条件。《火星报》的方针已在俄国各个社会民主主义组织中获得了胜利。现在已经可以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了。

  1903年7月17日(7月30日)①,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国外秘密举行的。大会最初几次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后因比利时警察要求大会代表离开比境,于是大会移到伦敦举行。

  ——————————————

  ①本书中俄历和公历并用时,俄历在括号外,公历在括号内。——译者注

  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四十三名代表,代表着二十六个组织。每个委员会有权选派两名代表参加大会,但有些委员会只派了一名代表。所以四十三名代表一共拥有五十一票表决权。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在《火星报》所提出和制定的原则的和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政党”(《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6卷第164页)①。

  ——————————————

  ①见《列宁全集》第7卷第195页。——译者注

  大会成分不是清一色的。大会上没有露骨的“经济派”代表出席,因为他们已经遭到失败。但他们在这个时期巧妙地改头换面了,以致能派出几个代表混进代表大会。此外,崩得的代表也只是口头上与“经济派”有所不同,实际上他们是拥护“经济派”的。

  所以出席大会的不仅有《火星报》的拥护者,而且也有《火星报》的反对者。《火星报》的拥护者有三十三人,即占大多数。然而并非所有自命为火星派的人都是真正的列宁火星派。大会代表分成了几个集团。列宁的拥护者,即坚定的火星派,共有二十四票。有九个火星派分子是拥护马尔托夫的,他们是不稳定的火星派。有一部分代表动摇于《火星报》和《火星报》反对者之间,他们在大会上共有十票,这就是中派。公开的《火星报》反对者共有八票(三个“经济派”分子和五个崩得分子)。只要火星派内部一发生分裂,《火星报》的敌人就能占得上风。

  由此可见,代表大会上的情形是异常复杂的。列宁费了很大力量,才保证《火星报》在大会上获得了胜利。

  大会最重要的事情是通过党的纲领。讨论纲领时引起大会上机会主义分子反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机会主义者在纲领的其他许多问题上也不赞成大会上革命分子的意见。但他们决定主要是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开火,理由是说国外许多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上没有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条,因此也就可以不把这一条列入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

  机会主义者还反对把农民问题上的要求写进党纲。这些人根本就不想革命,所以他们对工人阶级的同盟者农民采取歧视态度,对之表示厌恶。

  崩得分子和波兰社会民主党人反对民族自决权。列宁总是教导说,工人阶级必须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在纲领上规定这个要求,就等于主张抛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而助长民族压迫。

  列宁对这一切反对意见都给予了致命的打击。

  大会通过了《火星报》提出的纲领。

  这个纲领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部分。最高纲领说的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说的是党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前所应实现的当前任务: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为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在农村中消灭一切农奴制残余,把地主夺去的农民土地(“割地”)归还给农民。

  后来,布尔什维克用没收全部地主土地的要求代替了归还“割地”的要求。

  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是工人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

  这个纲领一直存在到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这时,我们党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通过了新的纲领。

  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纲领之后,就来讨论党章草案。大会既已通过了党纲,为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当然也就要通过党章,以便彻底消除手工业方式和小组习气,消除组织涣散和党内缺乏坚强纪律的状况。

  但是,如果说党纲的通过还比较顺利,那末党章问题却在大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尖锐的意见分歧,是在讨论党章第一条即党员资格这一条的条文时展开的。什么人可以当党员,党的成分应是怎样的,党在组织方面应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还是一种不定形的东西,这就是讨论党章第一条时产生的问题。当时有两个条文互相对立:一个是由列宁提出而为普列汉诺夫和坚定的火星派支持的条文;另一个是由马尔托夫提出而为阿克雪里罗得、查苏利奇、不稳定的火星派、托洛茨基以及代表大会上所有一切公开的机会主义分子支持的条文。

  列宁的条文是说: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都可以成为党员。马尔托夫的条文虽认为承认党纲和在物质上支持党是做党员的必要条件,却不承认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是做党员的条件,竟认为党员也可能不是党的一个组织中的一员。

  列宁把党看作是有组织的部队,其中各个成员并不是自行列名入党,而是由党的一个组织接收入党,因此他们必须服从党的纪律;而马尔托夫却把党看作是一种组织上不定形的东西,其中各个成员都是自行列名入党,他们既不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因此也就不必服从党的纪律。

  由此可见,马尔托夫的条文与列宁的条文不同,它为那些不稳定的非无产者分子大开入党之门。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一些暂时同情革命的人有时甚至也能给党不大的帮助。但这些人决不会加入组织,不会服从党的纪律,不会执行党的委托,不会承担由此产生的危险。马尔托夫和其他孟什维克分子却主张承认这样的人为党员,主张给予他们影响党内事务的权利和机会。他们甚至主张让每个罢工者都有自行“列名”入党的权利,虽然参加罢工的也有非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社会革命党人。

  因此,马尔托夫派所想有的并不是列宁和列宁派在大会上所力争的那种一元化的、战斗性的、组织严密的党,而是成分复杂、组织涣散和没有定形的党,这样一个党单只因为它成分复杂和不可能有坚强纪律,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战斗性的党。

  不稳定的火星派脱离坚定的火星派而同中派结成联盟,再加上公开的机会主义者同他们联合,就使马尔托夫在这个问题上占得了优势。大会以一票弃权.二十八票对二十二票的多数通过了马尔托夫提出的党章第一条。

  从火星派因为党章第一条而发生分裂以后,大会上的斗争更加剧烈了。大会已临近结束,即将选举党的领导机关——党中央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和中央委员会了。可是,在代表大会进行选举以前出了几件事,使大会上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由于党章的关系,大会讨论到了崩得问题。崩得想在党内获得一种特殊地位。它要求承认它是俄国犹太工人的唯一代表。接受崩得这一要求,就等于在党组织里把工人分成不同的民族类别而放弃工人阶级统一的阶级的地区组织。大会否决了崩得在组织问题上的民族主义。于是崩得分子退出了大会。接着,两个“经济派”分子也退出了大会,因为大会拒绝承认他们那个国外联合会为党的国外代表机关。

  七个机会主义者退出大会,使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列宁派的变化。

  对于党中央机关的人选问题,列宁一开始就特别注意。列宁认为必须把坚定彻底的革命者选进中央委员会。马尔托夫派却竭力想使不坚定的、机会主义的分子在中央委员会里占优势。大会多数在这个同题上赞成列宁的意见。选进中央委员会的都是拥护列宁的人。

  根据列宁的提议,选进《火星报》编辑部的是列宁、普列汉诺夫和马尔托夫。马尔托夫在大会上要求把《火星报》原先六个编委都选进《火星报》编辑部,因为他们大多数是拥护马尔托夫的分子。大会以多数否决了这个提议。列宁提出的三人小组当选了。于是马尔托夫声明,他不参加中央机关报编辑部。

  这样,大会通过对党中央机关问题的表决确定了马尔托夫派的失败和列宁派的胜利。

  从这时起,拥护列宁的人因在大会选举时获得多数票,就被称为布尔什维克;而反对列宁的人因为获得少数票,就被称为孟什维克①。

  ——————————————

  ①布尔什维克是俄语的音译,意即多数派;孟什维克也是俄语音译,意即少数派。——译者注

  把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总结一下,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一)大会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主义”,即对于公开的机会主义的胜利;

  (二)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党章,建立了社会民主党,因而建好了统一的党的骨架;

  (三)大会揭示出在组织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这种分歧把党一分为二,即分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前者坚持革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原则,后者则滚进了组织涣散的泥潭,滚进了机会主义的泥潭;

  (四)大会表明,旧的机会主义者“经济派”虽已被党击溃,新的机会主义者孟什维克又在党内代之而起;

  (五)大会在组织问题上没能胜任,表现过动摇,有时甚至让孟什维克占了优势,虽然大会到结束时已有所改正,但它毕竟不仅没能揭穿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使他们在党内陷于孤立,甚至没能向党提出这样的任务。

  后一情况,就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的斗争在代表大会后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更加尖锐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 孟什维克首领们的分裂行动和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党内斗争的尖锐化。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列宁的《进一步,退两步》一书。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基础

  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党内斗争更加尖锐了。孟什维克竭力破坏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夺取党的中央机关。孟什维克要求让他们的代表加入《火星报》编辑部和中央委员会,而且他们的人数要在编辑部里占多数,在中央委员会里同布尔什维克相等。由于这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根本抵触,布尔什维克拒绝了孟什维克的要求。于是孟什维克就瞒着党暗中成立了他们以马尔托夫、托洛茨基和阿克雪里罗得为首的反党派别组织,并如马尔托夫所说,“发动了反列宁主义的起义”。他们所采取的反党斗争手段,就是“破坏全部党的工作,败坏事业,阻挠一切”(列宁语)①。他们盘踞在十分之九是由那些脱离了俄国实际工作的旅外知识分子组成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里,从那里向党、向列宁和列宁派开火射击。

  ——————————————

  ①参看《列宁全集》第7卷第352页。——译者注

  普列汉诺夫给孟什维克帮了大忙。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普列汉诺夫本来是同列宁一道走的。但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后,普列汉诺夫被孟什维克实行分裂的要挟吓倒了。他决定无论如何要同孟什维克“和解”。把普列汉诺夫拉到孟什维克方面去的,是他过去那些机会主义错误的货色。普列汉诺夫本人很快就从一个主张同机会主义者孟什维克调和的人变成了孟什维克。普列汉诺夫要求把代表大会否决了的所有原来的孟什维克编委都加进《火星报》编辑部。列宁当然不能同意这种做法,于是退出了《火星报》编辑部,以便在党中央委员会里站定脚跟,从这个阵地上去打击机会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违反代表大会的意志,独自一人把先前的孟什维克编委补进了《火星报》编辑部。从这时起,即从《火星报》第52号起,孟什维克就把《火星报》变成了自己的机关报,并经过《火星报》来宣传自己的机会主义观点。

  从这时起,党内开始有了旧《火星报》和新《火星报》的叫法,前者是指列宁的布尔什维克的《火星报》,而后者是指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的《火星报》。

  自从《火星报》转入孟什维克手里,它就成了反对列宁、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成了宣传孟什维克机会主义,首先是宣传组织问题上的孟什维克机会主义的机关报。孟什维克同“经济派”和崩得分子结合起来后,就在《火星报》上,如他们所说,开始向列宁主义大举进攻。普列汉诺夫没能坚持调和立场,不久也加入了这种进攻。按事物的逻辑,这也是势所必然的:谁主张同机会主义者调和,谁就必然要滚到机会主义那里去。在新《火星报》上出现了雪片似的声明和论文,说党不应当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说党内必须容许自由的团体和个人存在,他们不必服从党机关的决议;说必须让每个同情党的知识分子以及“每个罢工者”和“每个示威者”都有自行宣布为党员的权利;说要求党员服从党的一切决议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的”态度;说要求少数服从多数就是“硬性压制”党员意志;说要求全体党员,无论领导人或普通党员,都同样服从党的纪律,就是在党内建立“农奴制度”;说“我们”在党内不是需要集中制,而是需要无政府主义的“自治制”,使各个人和各个党组织都有权不执行党的决议。

  这是放肆宣传组织上的松懈,宣传破坏党性和党的纪律,赞美知识分子个人主义,为不守纪律的无政府主义行为辩护。

  孟什维克显然是在拖党后退,从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退到组织涣散状态上去,退到小组习气上去,退到手工业方式上去。

  必须给予孟什维克一个坚决的回击。

  于是,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这本有名的著作(1904年5月出版)中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回击。

  以下就是列宁在这本书里所发挥而后来成了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基础的基本组织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它的一支部队。但工人阶级有很多部队,所以并不是工人阶级的任何一支部队都可以称为工人阶级的党。党与工人阶级其他部队不同的地方首先就在于,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部队、觉悟的部队、马克思主义的部队而不是普通的部队,它以社会生活的知识、社会生活发展规律的知识、阶级斗争规律的知识为武装,所以它善于引导工人阶级,善于领导工人阶级的斗争。因此,决不能把党和工人阶级混淆起来,就像不能把部分和整体混淆起来、不能让每个罢工者都能自行宣布为党员一样,因为谁要是把党和阶级混淆起来,谁就会把党的觉悟水平降低到“每个罢工者”的水平,谁就会把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觉悟部队的这种作用取消掉。党的任务不是把自己的水平降低到“每个罢工者”的水平,而是把工人群众、把“每个罢工者”提高到党的水平。

  列宁写道:“我们是阶级的党,因此,几乎整个阶级(而在战争时期,在国内战争年代,甚至完全是整个阶级)都应当在我们党的领导下行动,都应当尽量紧密地靠近我们党;但是,如果以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论在什么时候,几乎整个阶级或者整个阶级都能提高到自己的先进部队即自己的社会民主党的觉悟程度和积极程度,那就是马尼洛夫精神①和‘尾巴主义’。还没有一个明白事理的社会民主党人怀疑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连工会组织(比较原始的、比较容易为落后阶层的觉悟程度接受的组织)也不能包括几乎整个工人阶级或者整个工人阶级。忘记先进部队和倾向于它的所有群众之间的区别,忘记先进部队的经常责任是把愈益广大的阶层提高到这个先进的水平,那只是欺骗自己,漠视我们的巨大任务,缩小这些任务。”(《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5卷第205—206页)②

  ——————————————

  ①马尼洛夫是果戈里小说《死魂灵》中的一个地主,他具有多愁善感、痴心妄想的性格。这里,马尼洛夫精神是想入非非的意思。——译者注

  ②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457—458页。——译者注

  (二)党不仅是工人阶级先进的觉悟的部队,而且同时又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它有为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因此,党员一定要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如果党不是本阶级有组织的部队,不是一个组织体系,而是一些自行宣布为党员,但不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因而没有组织起来、亦即不必服从党的决议的人所构成的简单的总和,那它永远不会有统一的意志,永远不能实现自己党员行动上的统一,因而就会无法领导工人阶级的斗争。党只有当它所有的党员都组织成一个由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团结起来的统一部队时,才能实际地领导工人阶级的斗争,把它引向一个目标。

  孟什维克提出反驳,说这样一来,许多知识分子,譬如大学教授、大学生、中学生等等,就会留在党外,因为他们不愿意加入党的某个组织,这或是因为他们经受不起党的纪律,或是因为他们如普列汉诺夫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觉得“加入某个地方组织是有失体面的事情”。孟什维克的这种反驳正好打了孟什维克自己,因为党并不需要经受不起党的纪律和害怕加入党的组织的党员。工人并不害怕纪律和组织,所以他们一决定来做党员,就乐意加入组织。只有怀着个人主义心理的知识分子才害怕纪律和组织,因此他们确实是会留在党外的。但这正是一种好现象,因为这样一来,党就能避免不稳定分子涌进党内来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当时,即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高涨的时期,是特别厉害的。

  列宁写道“如果我说,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并且不是什么简单的算术式的总和,而是一个整体),那末……我只是以此来十分明确地表示自己的愿望,自己的要求,使作为阶级的先进部队的党成为尽量有组织的,使党只容纳至少能接受最低限度组织性的分子……”(《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6卷第203页)①

  又说:

  “马尔托夫的条文在口头上是拥护无产阶级广大阶层的利益的,但是事实上却是为那些害怕无产阶级纪律性和组织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效劳。谁也不敢否认: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殊阶层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特点,一般和整个说来,正是个人主义和不能接受纪律性和组织性。”(同上,第212页)②

  又说:

  “……无产阶级是不怕组织和纪律的!无产阶级是不会因为那些不愿加入组织的大学教授先生和中学学生先生在党组织监督下工作,就急于要承认他们是党员的。……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我们党内某些知识分子,在组织和纪律方面缺乏自我教育。”(同上,第307页)③

  (三)党不只是一个有组织的部队,而且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中的“最高组织形式”,其使命是领导工人阶级其他一切组织。党既是本阶级中以先进理论、阶级斗争规律的知识和革命运动的经验为武装的优秀分子所组成的最高组织形式,就完全能够领导、而且也应该领导工人阶级的其余一切组织。孟什维克力图缩小和降低党的领导作用,结果就会削弱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的其他一切组织,亦即削弱无产阶级并解除它的武装,因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6卷第328页)④。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454—455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466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484页。——译者注

  ④同上,第510页。——译者注

  (四)党是工人阶级先进部队与工人阶级千百万群众联系的体现。党若不与非党群众发生联系,不扩大这种联系,不巩固这种联系,那末,无论它是怎样优秀的先进部队,无论它组织得怎样好,也是不能生存和得到发展的。党如果闭关自守而与群众隔绝,丧失或哪怕是削弱同本阶级的联系,那它一定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而不可避免要陷于灭亡。党要想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得到发展,就应当扩大同群众的联系,获得本阶级千百万群众的信任。

  列宁说;“要成为社会民主党,就必须得到本阶级的支持。”(《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6卷第208页)①

  (五)党要正确地发挥作用和有计划地领导群众,就必须按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就需要有统一的党章,需要有统一的党的纪律,需要有由党代表大会所体现、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党中央委员会所体现的统一的全党最高领导机关,需要少数服从多数、各个组织服从中央、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没有这些条件,工人阶级的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党,就不能实现领导本阶级的任务。

  当然,由于党在沙皇专制制度条件下处于秘密存在的地位,党的组织当时不可能建立在自下而上的选举制基础上,因此党不得不具有极秘密的性质。但列宁认为这是我们党的生活中一种暂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推翻沙皇制度以后立刻就会消失,那时党就会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党,而党的组织就会建立在民主选举的原则上,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上。

  列宁写道:“从前,我们党还不是正式的有组织的整体,而只是各个集团的总和,所以在这些集团间除了思想影响以外,别的关系是不可能有的。现在,我们已经成为有组织的政党,这也就是说造成了一种权力,思想威信变成了权力威信,党的下级机关应该服从党的上级机关。”(《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6卷第291页)②

  列宁责备孟什维克是组织上的虚无主义和老爷式的无政府主义,因为他们不容许党的权力和党的纪律加在他们头上,列宁写道:

  “这种老爷式的无政府主义是俄国虚无主义者所特有的。党的组织在他们看来是凶恶可怕的‘工厂’;部分服从整体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他们看来是‘农奴制’……他们一听见在中央领导下实行分工,就发出可怜又可笑的嚎叫,反对把人们变成‘小轮子和小螺丝钉’(并且他们认为特别吓死人的,就是把编辑变成工作人员),他们一听见有人提起党的组织章程,就作出瞧不起人的样子,发表鄙视的(对“形式主义者”)意见,说完全不要章程也可以。”(同上,第310页)③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160页。——译者注

  ②见《列宁全集》第7卷第360页。——译者注

  ③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487页。——译者注

  (六)党要保持自己队伍的统一,就应当在实践上实行统一的无产阶级纪律,即全体党员,无论是领导人或普通党员,都必须同样遵守的纪律。因此,党内不应有什么不必服从纪律的“上等人”和必须服从纪律的“平凡人”之分。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保持党的完整和党的队伍的统一。

  列宁写道:“马尔托夫及其伙伴们根本没有正当的理由反对代表大会所任命的编辑部,这最好是用他们自己所说的‘我们不是农奴!’……一语来说明。这就非常明显地暴露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他们把自己看成高于群众组织和群众纪律的‘上等人物’。……知识分子个人主义者,总觉得任何一种无产阶级组织和纪律,都好象是农奴制。”(《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6卷第282页)①

  又说:

  “随着我们这个真正的政党的形成,觉悟的工人应当学会辨别无产阶级军队的战士的心理和爱说无政府主义空话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应当学会不仅要求普通党员,而且要求‘上层人物’履行党员的义务。”(同上,第312页)②

  列宁总结对于意见分歧的分析、指出孟什维克的立场是“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时,认为孟什维主义的基本罪过之一就是低估了党组织的意义,不承认党组织是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的斗争中的武器。孟什维克认为无产阶级的党组织对于革命的胜利没有重大的意义。列宁反对孟什维克的看法,认为单靠无产阶级的思想统一还不足以获得胜利,——为要获得胜利,还必须用无产阶级“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思想上的统一。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

  列宁写道,“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无产阶级既然被资产阶级世界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的竞争所分散,既然被那种为资本的强迫劳动所压抑,既然经常被抛到赤贫、粗野和退化的‘底层’,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工人阶级的大军。在这支大军面前,无论是已经衰败的俄国专制政权或正在衰败的国际资本政权,都是支持不住的。”(《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6卷第328页)③

  ——————————————

  ①见《列宁全集》第7卷第348—349页。——译者注

  ②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490页。——译者注

  ③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1卷第510页。——译者注

  列宁就是用这样一段预言来结束他这本书的。

  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这本有名的著作中所发挥的基本的组织原理,就是如此。

  这本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反对小组习气而捍卫了党性,反对捣乱派而捍卫了党,粉碎了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奠定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基础。

  但这本书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列宁在这本书中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关于党的学说,确定党是无产阶级的领导组织,是无产阶级手中的基本武器,没有这个武器,就无法在为无产阶级专政进行的斗争中获得胜利。

  由于列宁的《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在党的工作者中间的传播,大多数地方组织团结到了列宁的周围。

  可是,各地方组织愈是紧密地团结在布尔什维克周围,孟什维克首领们的行为也愈加狠毒。

  1904年夏,孟什维克由于普列汉诺夫的帮助和两个变质的布尔什维克——克拉辛和诺斯科夫的叛变而夺得了中央委员会的多数。当时看得很清楚,孟什维克是力图造成分裂的。布尔什维克失去《火星报》和中央委员会之后,处于很困难的境地。必须创办布尔什维克自己的报纸。必须筹备新的代表大会,即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以便建立新的党中央和清算孟什维克的破坏行为。

  于是列宁、布尔什维克就来执行这一任务。

  布尔什维克积极准备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1904年8月,在瑞士境内由列宁领导举行了有二十二名布尔什维克出席的会议。会议通过了《告全党书》,它成了布尔什维克为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而斗争的纲领。

  在三个区域(南方区域、高加索区域、北方区域)举行的布尔什维克委员会代表会议上选出了多数派委员会常务局,它负责进行了实际筹备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工作。

  1905年1月4日,布尔什维克主办的《前进报》创刊号出版了。

  这样,在党内就形成了两个彼此独立的派别,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各有自己的中央,各有自己的机关报。

  简短的结论

  在1901—1904年时期,在革命工人运动增长的基础上,俄国各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成长和巩固起来了。在反对“经济派”的原则的、顽强的斗争中,列宁的《火星报》的革命路线获得了胜利,克服了思想上的涣散和“手工业方式”。

  《火星报》把零散的社会民主主义小组和团体联成一体,并为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进行准备。在1903年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通过了党纲和党章,建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

  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为火星派方针的最终胜利进行的斗争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了两个集团,即布尔什维克集团和孟什维克集团。

  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间的主要意见分歧是在组织问题上展开的。

  孟什维克同“经济派”接近起来,并在党内代替了他们的地位。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暂时还只表现在组织问题上。孟什维克反对建立列宁式的、战斗的、革命的党,而主张建立涣散的、无组织的、尾巴主义的党。他们在党内推行分裂路线。他们在普列汉诺夫帮助下夺得了《火星报》和中央委员会,并利用这两个中央机关去实现他们的分裂主义的目的。

  布尔什维克眼看孟什维克要造成分裂,就采取措施来约束分裂派,动员各个地方组织准备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出版了自己的报纸《前进报》。

  这样,在俄国第一次革命前夜,在日俄战争已经开始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已表现为两个彼此独立的政治派别。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