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陵说:
《满江红》上映以后,
大家突然对宋朝的历史感兴趣,
都在讨论大宋为什么成了大送。
我有一个想法,
“先易后难”的路线,
决定了宋朝的立国基因。
这个立国基因,
间接导致宋朝躺平三百年。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1
《道德经》里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的意思是,任何事都要从容易切入的角度做起,而且要从小事做起,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无数容易做的小事,最终会成为改变潮水方向的大事业。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老子是正确的。
“先易后难”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可以积累实力,还能积累工作经验,等实力和经验都积累完成,做大事和难事就有办法了。
但老子的理论也不是完全正确。
“先易后难”的方法论,很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路径依赖,以及既得利益集团。
当路径依赖和既得利益集团形成以后,不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他们都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不愿意进入“深水区”做难事。
于是,“先易后难”便成为只有易,没有难。
既然有“先易后难”,那就一定有“先难后易。”
“先难后易”是开局遇到终极BOSS,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根据辩证法的原则,天下任何事物都有软肋,一旦仔细分析事务发现其软肋,便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变难为易,最终实现逆袭翻盘。
这种操作路径,可以在严酷的环境中锤炼队伍,极大提高队伍的心理阈值,一旦做成难事,再做易事的时候便如砍瓜切菜一样,属于下限不能保证而上限极高。
从历史经验来看,“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都有可操作性。
但“先难后易”需要百年难遇的猛人来分析事务团结队伍,才有成功的可能。例如百年前的工农红军。
“先易后难”是所有人都可以操作的路径,但极少有人能在易事做成以后,克服路径依赖和既得利益,进而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
典型例子便是宋朝。
2
955年夏,周世宗柴荣召集二十多名文学之士,让他们各写一篇策论,看看后周的顶级知识分子,到底有几分成色。
柴荣的亲信王朴也在座,他深知柴荣渴望天下一统的心境,便写了一篇《平边策》,里面有这样几句话:
“攻取之道,从易者始。”
“当今吴国,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
“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而平之也。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
王朴建议柴荣,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是骚扰南唐,攻灭南唐之后再沿长江逆流而上,利用地理优势逐渐平定南方各国。等基本平定中国,再集中全部力量收复幽云十六州,和辽国成鼎足之势。
这就是五代十国末期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战略。
王朴的策论非常符合柴荣的心意,于是从这时起,柴荣开始向南方用兵,开启统一天下的步伐。
在西方,柴荣大破后蜀军队,收复秦、成、阶、凤四州,拿下进入成都的战略要地。在南方,柴荣通过三次征讨,夺取十四州,和南唐划长江为界,让南唐失去防守的战略纵深。
完成这一切以后,柴荣挥师北伐,仅仅用了42天的时间,便夺取幽云地区的瓦桥关、高阳关、益津关和瀛洲、易州、漠州,巩固了北方防线。
原本柴荣准备一鼓作气攻克幽州,收复石敬瑭卖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结果突发疾病,不得已返回开封。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欺负孤儿寡母建立宋朝。
不过做为柴荣亲手提拔的亲信大将,赵匡胤在事实上做了柴荣的接班人,继续执行王朴提出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战略。
此后二十年,赵匡胤在柴荣的基础上,逐渐攻灭南唐、后蜀等南方国家,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再接再厉,攻灭北汉平定山西。
至此,宋朝完成王朴战略的前半部分,做完容易的事,基本统一中原地区。
但是统一中原之后,“先易后难”的路径依赖便出现了,也就是习惯了做容易的事,宋朝君臣飘了。
攻灭北汉,赵光义便效仿柴荣北伐,准备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结果宋军在高梁河大败,“帝乘驴车南走,辽军轻车追至涿州,获兵杖、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七年后重新北伐,再败于辽国。
宋军数次北伐失败,除了准备不充分或兵力分散以外,最大的问题是战略错误。
按照宋朝宰相宋琪的意见,宋军北伐不能从雄州、霸州直接A过去,那样太莽撞了,而是应该“於易州循孤山,涉涿水,抵桑干河,出安礼寨,则东瞰燕城。”
易州是现在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处于太行山北端。孤山也叫大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位于北京房山区西北部。
而安礼寨在北京西南三十里的地方。
宋琪的意思是,宋军要利用山河形胜的地理条件,出奇兵,直抵幽州城下。
一旦攻克幽州城,便可以和河北宋军配合,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河北地区。而河北的胜利,必然影响山西,那么幽云十六州的山西地区,可以传檄而定。
用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宋琪的建议其实是有道理的,结果赵光义“不能用。”
不用就不用吧,宋朝北伐屡次失败,原本应该励精图治,等恢复实力再和辽国决战,但是宋朝彻底走歪了。
为了挽回朝廷颜面,也为了恢复战败导致的个人威望损失,赵光义决定趁越南发生政变、黎桓夺取丁朝军政大权的时机,出兵讨伐越南。
表面上看,赵光义是讨伐藩属国,维护丁朝的稳定,实际上,赵光义是要捏越南这个软柿子。
然而,赵光义显然低估了越南的实力,更高估了宋朝的实力,他以为的软柿子其实并不软,反而是又高又硬的政权。
于是980年宋军攻越南大败,“死者大半、尸填原野。”
这次失败,不仅暴露了宋军的实力,也让越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更不愿意服从宋朝,此后,宋朝便失去在越南设立郡县的可能。
回顾宋朝南征北伐的两次失败,肯定有赵光义水平太菜的因素,但赵光义之所以两次做出错误决定,我觉得,也有“先易后难”的历史惯性因素。
一方面,宋朝攻灭南方国家相对容易,让宋朝君臣产生“天下英雄不过如此”的心态,于是便出现灭北汉后趁胜攻辽的举动,而一旦战争失利,又会产生“宋军攻无不克却败于辽军、辽军着实厉害”的心理。
也就是说,宋军的心理阈值本来就不高,屡次战败,再次降低了宋军的阈值。
另一方面,宋朝攻辽失败,没有励精图治报仇雪恨的雄心,反而在“先易后难”的历史惯性下,没有准备便仓促远征越南。
结果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事都做不成。
所以“先易后难”的战略成为宋朝的立国基因,在精神文明层面,决定了宋朝的一系列战略战术选择。
它提高了宋朝的下限,但也卡死了宋朝的上限。
3
此后三百年,宋朝面临重大战略选择的时候,始终在做最容易的选项。
1004年,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原本宋军已经取得一定的战场优势,却在辽军释放和谈意向之后,不敢趁胜北伐,选择了和辽军和解。
于是,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约定两国以白沟河为界,永不起刀兵,并且每年送给辽国“助军旅之费”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
虽然“澶渊之盟”对宋朝是有利的,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军费,还因为没有战争的威胁,繁荣了河北和山西的市场经济。
但反过来看,得到经济利益的同时,宋朝也在“澶渊之盟”的既得利益中,丧失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进取心,以及攻灭辽国恢复汉唐荣耀的雄心,在宋辽和好的幻象中逐渐沉沦。
到了宋钦宗的靖康年间,也就是1126年,金军南下围攻汴梁,大臣李纲建议:
“金人以孤军入重地,若扼河津,绝饷道,分兵复畿北诸邑,而以重兵临敌营,坚壁务战,待其食尽力疲,纵其北归,半渡而击之,必胜之计也。”
熟悉李世民的朋友肯定看出来了,李纲的建议完全是李世民常用的打法,即分兵攻取外围州县,主力部队和敌人消耗粮食,等敌人粮食耗尽,便跟在后面追,不灭敌军誓不收兵。
实事求是的说,李纲的建议非常有可行性。
宋钦宗的反应却是“不听。”
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小卒出身的妖人郭京也提出建议,说自己身怀道家法术,能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置“六甲法”,不仅可以生擒汴梁城下的敌将,还能奔袭至阴山。
这种一听就是扯犊子的话,宋钦宗听进去了,而且宋朝大臣也信以为真,直接给人给钱,要求郭京布阵破敌。
结果就在郭京打开宣化门做法的时候,金兵抓住战机攻破汴梁,俘虏宋朝君臣北归。
这一系列愚蠢的决策背后,决定性因素依然是宋朝“先易后难”的立国基因,他们已经习惯做容易的事,不愿意也不敢接受大风大浪的挑战。
1127年是建炎元年,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继承了宋朝的社稷。
此时,宋朝的北方局势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于是升任宰相的李纲劝赵构:“回师东京,朝拜宗庙,以慰都人之心。河北、河东乃国之屏蔽,料理稍就,然后中原可保,而东南可安。”
靖康之变是徽钦二帝的劫难,却是赵构千载难逢的机遇。
如果赵构有直面金军的勇气,按照李纲的建议回到开封,然后派出官员安抚河北和山西地区,那么宋朝依然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很轻松。
一旦恢复之前的疆域,赵构便能得到“世祖”的庙号,和汉光武帝平起平坐。要是能趁金国疲弱的机会北伐,把边境线推到阴山一线,那赵构绝对配得上“再造河山”的评价。
但是赵构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听了汪彦伯的话,一路跑到临安,准备效仿东晋,在长江以南安家立业。
赵构到了临安,便是放弃北方,北方军民在无所适从之下,要么归附金国,要么起兵自保,不过结局是确定的,那就是北方离开中国政权两百年,直到朱元璋创建大明,才重回中国怀抱。
说到底,赵构和祖宗们一样,始终在做容易的选项。
此后,宋朝依然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1169年,词人陈亮给朝廷上《中兴论》,建议朝廷迁都建康,同时在武昌筑造行宫,皇帝经常到武昌巡视,给金国造成“志在开封”的印象。
金国认为宋朝的战略目标是开封,便会在河南地区部署重兵防守,那么山东和陕西就空虚了。朝廷可以等待机会,出奇兵收复山东和陕西,到那个时候,三支战略兵团包围河南,进而挥师北上,恢复宋朝全境。
陈亮是建议宋孝宗赵昚效仿孙权,如果成功便可以恢复中原,实在不行,也能以进为退,利用战略进攻姿态来守护江南。
这是宋朝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宋孝宗赵昚“不听。”
最有意思的是,1234年,宋朝和蒙古结盟灭金,宋军没出什么力,大仗基本都是蒙古打的。但是金国灭亡以后,宋朝想趁机收复淮北、开封,把边境推到河南一线。
说白了,宋朝想空手套白狼,占蒙古的便宜。
结果可想而知,全子才和赵葵进入开封、洛阳,只得到几座空城,根本得不到补给。而蒙古认为宋朝违背盟约,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宋军仓皇南逃。
至此,宋朝和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直接对峙,亡国命运便注定了。
一个没有进取心的国家,也只能苟延残喘了,还有什么希望呢。
4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实际上除了经济基础以外,能决定上层建筑的还有文化和传统。
“先易后难”的战略,让宋朝统一了中原,也固化了宋朝的路径依赖,宋朝在数次关键转折点上,做出的选择都与此有关。
人和人的智力差距是很小的。
赵家人未必比刘家人笨,李家人也不比赵家人的智商高多少,而确定王朝基因进而决定王朝命运的,往往是开国皇帝的能力,以及选择的政策和路线。
开国皇帝是什么样,这个王朝就是什么样。
开国皇帝选择了怎样的政策和路线,这个王朝就不可能彻底背离祖宗家法。
如果开国皇帝选择了“先易后难”,用“相信后人智慧”的话术给自己催眠,那后人大概率会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历史遗留问题。
所以相比“先易后难”的路线,我还是更喜欢“先难后易”,第一代人多吃些苦,便可以给后人继续向上攀升的野心。
争当第一的野心,才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论是国家也好,个人也罢,我们都要尽量避免宋朝的教训,多做一些难事,多开拓一条新的路径。
这是给国家的一张保命符,也是给自己多一些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