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家

2025-03-17 17:16:47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士心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纪念日,对于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说说其对哲学的继承与贡献。

  哲学按照传统,定义为思维与存在关系。按照近代与现代定义,与科学的具体事物关系研究的形而下研究有别,是对无限对象的主观思维,被称为形而上学。哲学按照上述定义,其研究对象包括科学和科学未纳入的研究,比如生存价值观,社会秩序与伦理等。因而把哲学冠定为科学,缩小了哲学范畴,搞混了二者学术方式。当我们说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时候,这不是赞扬而是贬低。

  本体论,是哲学思辨的古典方式。笛卡尔之前的哲学家,把物质与思维作为世界本源,追究终极本质。这牵涉到谁创造了世界,因而还有第三派,并且势力非常强大,这就是神创造世界论。这种思维模式是人类蒙昧思维的延续,为世俗政治垄断。当时这三种思维谁更接近真相呢?作为主观思维方式,世界观或者说本体论自身无法说清楚,需要第三方标准-所谓的客观。笛卡尔处于大航海时代,资本运动驱使人们对于天体物理学的深入,伽利略日心论得以发展,哲科思维开始分化。所谓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再着眼立论自洽,而是引入自然运行轨迹,发展到事实它洽,从主观思辨到客观。而这个客观就是模拟自然立场,以自然轨迹运行来修正人的主观思维偏差。物质自然本体论到了科学阶段才更有说服力,冲破神创论的文艺复兴这时才开出真正的果实。

  人们常把唯心论与神创论-唯灵论混为一谈。其实唯心论与唯物论都是以人类自身的思维活动和感性物质活动为基本,是对唯灵论的批判和攻击,只不过唯心论隐晦,缺乏客观的事实它洽环节。古典数学看似是自身形式逻辑的推演,但其前提是公理—大家一致承认的事实、无需论证的真理。这里面隐含了事实它洽。

  中国人的思想没有形成哲科思维、数学体系,从思维上说没有形式逻辑,第二就是社会环境问题。在秦一统后,简朴直观的唯物论唯心论,在天命一统专制意识形态下,没有客观思维,不准许模拟自然立场去思考问题,缺少它洽环节,一直在主观思辨壁垒内争论。在15世纪各国发展中,中国人思维显著落后于西方。欧洲尤其是西欧,诸侯国林立,唯灵论的宗教和世俗社会无法一统垄断,哲科思维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发展。中国的一统文化显示其劣势,尤其是以天命这种蒙昧思维信仰的一统文化,阻碍了哲科思维的启蒙与发展。先秦的墨家学说具有哲科思维的萌芽范式,一统政治和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彻底湮灭了哲科思维发展的可能。中西方思维差距不是人种智力问题,而是社会环境造就的。人类存在与发展,需要异端思维,需要对即有思维、意识形态的批判创新。中国复兴首要是文化复兴、再造,需要西方的哲科思维工具,对传统解剖,剔除糟粕吐故纳新。马克思哲学就是最好的工具。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笛卡尔为开端,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直到费尔巴哈,在科学推动下,哲学家们给出了各种答案,主要以近代唯物论和唯心论为代表。唯灵论由于没有它洽环节,没有事实依据,显然是没有客观标准,其答案被淘汰。唯物论证实了物质自然先于人类和人类思维存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揭示了“人创造了宗教和神”,人的本质是有意识的自由生命。但没有清晰解答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何种运动造就这种区别、人的思维何以发展。黑格尔用主奴辩证法,阐释劳动使得一般意识提升为自主意识,以致思维升华。但他只是作为《精神现象学》的一个对象、其打造系统的一个分支环节,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其思维本源认知体系中,人的感性物质活动也不可能提到首要位置。

  马克思在获得哲学博士后,错过了大学教授职位,热心于社会活动。经受了现实的鞭挞后,要解决社会问题,重新返回书斋,研究劳动者问题。基于哲学工具,吸取了古典政治学和欧洲先进的社会学,形成了劳动本体论,即人化自然观。古典哲学本体论,纠缠于物质与精神(思维)本源体。思辨方式是在理性思维壁垒中,从

  抽象到抽象。认知论是思维到人之外对象,不涉及思维与认知起源,认知与感性物质活动关系。马克思借助于古典经济学“商品的本质是劳动”,费尔巴哈的有意识自由生命体,黑格尔劳动提升思维,形成了劳动本体论。以该本体论说明,劳动创造是人类思维起源,劳动是有别于动物意识的相对自由本质特征。资本社会雇佣劳动压抑了人们自由创造活动,使得劳动成为工人厌恶的活动,动物本质的吃喝享受等非本质活动成为人的追求。思维不是人固有的能力,而是在有别于动物本能的劳动创造活动中衍生发展。这个本体论突破了抽象思辨壁垒,把理性思维与感性物质活动连接起来,即思维以感性活动目标为对象。

  古典哲学本体论到此化解,物质本体论化为人的感性活动对象,由科学具体解析对象之间关系。马克思承认自然的先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且是特殊存在。马克思同时揭示古典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思维外化-主观思维外化。这是对黑格尔哲学批判解析出的观点,揭示了古典哲学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一元论本质特征,主观思辨的症结。马克思从唯物论和唯心论中抽取了各自的真理,形成了新的人道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难读的最后一部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对整个哲学的批判,其次是劳动异化论。比较容易读的是第一部分,劳动和古典经济学论述批判部分。只有读懂哲学部分,才能理解异化劳动论述。哲学是解剖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术刀,只有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创新、独特性,才能理解这篇哲学著作的伟大意义。

  比如人们通常理解的唯物辩证法,并不是马克思辩证法。在手稿中,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黑格尔的《现象学》机器最后的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做非对象化,看做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化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劳动的结果。”【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劳动创造论才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

  马克思其他的哲学著作,政治学经济学著作都是以这篇手稿为发源地,发展创新修正不完善的论述。哲学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中创新发展,否定即有存在的思维和感性物质活动成果之抽象。马克思是这样的哲学典范,以感性现实为对象,形成开放式的思维模式。他把古典哲学形式逻辑发展到事实它洽即感性现实它洽阶段。包括罗素在内的哲学史学家,并没有看到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发展和创新。一些在理性思维壁垒中忽悠的所谓哲学家,以马克思要改变世界的观点,否定其哲学家的地位和贡献,这是冥顽不化的古典哲学思维,被淘汰的思维模式。

  人的存在与发展不是物质一般运动产生的,也不是人们思维固有推动的,而是意识与人类创造活动交织造就的,是人类特有的二元化运动。

  马克思:“〔VI〕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决不仅仅存在于直接共同的活动和直接共同的享受这种形式中,虽然共同的活动和共同的享受,即直接通过同别人的实际交往表现出来和得到确证的那种活动和享受,在社会性的上述直接表现以这种活动或这种享受的内容本身为根据并且符合其本性的地方都会出现。

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存在物。 ···

  因此,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感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

可见,思维和存在虽有区别,但同时彼此又处于统一中。”(《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4版单行本79-81页)

  马克思是谦逊的,否定自己是决定论者。其在手稿中涉及科学问题,在《共产主义》篇章中随处可见。他把感性作为科学基础,从未把自己的哲学论断置于科学之上。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哲学可以包括科学,但不是代替科学。

  决定论是一元哲学的产物,先天的固定了人类是单一物质运动的结果,否定了思维与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双重交织运动。这种僵化固执的一元思维,否定了人类创造创新的可能、思维与感性物质运动产生的多种可能,把人类本质活动圈禁在一条固定的道路上。唯生产力论和其他的唯一论不过是一元决定论的变种。马克思晚年直接否定了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声称自己不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

【文/士心,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