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围一片“买买买”的催促声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是否在消费明天?
现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彩电、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都已经装备齐全,不少家庭每种电器还不止一台(部),可是有关部门还是在不断开展“以旧换新给予补贴”等刺激消费活动。在这些家用电器依然能用而且够用的情况下,有必要再去“以旧换新”吗?
在各种促销措施的激励下,有的人一年就要换一部新手机,这种“换法”难道不是在无节制地浪费资源吗?
最让人迷惑不解的是,一些人依靠正常收入根本就买不起房,银行却极力鼓动他们去贷款买房,我在想:一旦他们断了月供,银行就要收回抵押的住房,把他们扫地出门,这不是在坑他们吗?
我觉得,资本家不断变换花样地大力开展促销活动,这好理解,因为他们的产品卖得越多赚的钱就越多。至于生产过程中会不会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他们从来不会去考虑;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会不会造成过剩,他们也早就想好了:“反正生产投资都是从银行贷款的,如果要死就大家一起死,再说企业破产会引发金融风险,还会造成大批工人失业,政府不会见死不救的。”可是对于这种会造成产能产品严重过剩的盲目投资,有关部门为什么不管?
看到这些问题,我越来越感到我们今天正在消费明天。
一是过度刺激消费和鼓励超前消费,使许多家庭财产归零甚至成为负产阶级,正在消耗社会的消费潜力,透支明天的消费能力。
二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透支和浪费应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
三是为了追求目前经济发展的效率,很注重调动私营经济的积极性,却忽视了对资本的节制,结果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和有效消费不足,正在透支国家明天的经济发展潜力。
四是为了提高“物”的生产力,在几十年时间里采取了极为严格的节制生育政策,过早过度地消费了人口红利,而且由于砍掉了许多有利于生育的制度性措施(如住房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等),大大削弱了生产“人”的生产力,导致一场严重的人口危机正在向我们走来。
我们现在的人生命是有限的,或许看不到“消费明天”的恶果。但是,人类是有记忆的,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旦看到我们今天“消费明天”的恶果,他们就会追问究竟是谁应该对此负责?就像现在的人们对于当年造成几千万工人下岗的人始终都难以忘记和释怀。
【文/阿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