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宏良教授的文章,《张宏良:红领巾变绿领巾,社会将更加丛林化兽性化了!》,感到震惊,感动极不可思议,不敢相信真有其事。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于是搜到了一篇《绿领巾,改变的不只是颜色》的文章,原来确有其事,而且早就有了,只是我等愚民不知道罢了。
文章介绍,“据新闻资料显示,全国各省市的绿领巾风潮始于北京、上海两地。共青团北京市委曾表示,北京市存在一些学校为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的情况,学校解释这是对已经入学却还没到7岁入队年龄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少先队教育的举措。
“绿领巾最初是共产儿童团员的标志。自1979年开始,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在团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率先进行了组织改革的实验:把小学低年级儿童从少先队里头分出来,建立一个适合低龄学生特点的,附属于少先队的专门组织——儿童团。此后,全国各地也纷纷进行试点。”
原来让孩子们佩戴绿领巾从1979年就开始了,而且是在团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开始的。
为什么从1979年就开始了,因为那时中华大地已经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反毛非毛污毛的否定抹黑毛主席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妖风邪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去红。就像张教授在文章中说的,“从红领巾到红披肩,再从红披肩到绿领巾,中国的褪红运动越来越彻底,照此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五星红旗变成五星绿旗或者其他什么颜色的旗帜,反正不能是红色旗帜。”
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就写到了红领巾,其中有些内容至今我都能一字不差的记得:“我爱我的红领巾,就像爱我的生命,她是红旗的一角,她用先烈的鲜血染成。”
怎么,今天搞出绿领巾了,这内容是不是该这么写了,“我爱我的绿领巾,就像爱我的生命,它是彩旗的一角,它是颜色革命在我们的传承。”
恐怕可以肯定,当初搞出绿领巾的当事人,决策者,他们就是冲着退红,就是冲着从小就在孩子们心中埋下退红的种子,他们就是不安好心,就是冲着否定中国革命,否定新中国,否定社会主义,忘记革命初心去的。不管他们会作如何解释,如何狡辩,如何说的冠冕堂皇,他们也掩盖不住和否定不了他们去红的阴暗内心。
“2004年,共青团中央少工部获悉一些学校要求已经入学却还没到入队年龄的小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后表示,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并要求地方少先队组织彻查此事,同时将在全国清查“变色红领巾”问题。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指出,队章上写得很清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怎么能变颜色?部分学校的做法严重违背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相关章程。同时,团中央也肯定到,这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的行为也是对学生的歧视,势必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遗憾的是,“7年之后,清查绿领巾行动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为什么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足见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革命,忘记革命初心在中国是很有市场的。
下面请允许我把张宏良教授的文章和网上搜到的另一篇文章附在下面。
2025.2.7
附文一
张宏良:红领巾变绿领巾,社会将更加丛林化兽性化了!
作者:张宏良 民族复兴网
从红领巾到红披肩,再从红披肩到绿领巾,中国的褪红运动越来越彻底,照此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五星红旗变成五星绿旗或者其他什么颜色的旗帜,反正不能是红色旗帜。
当今社会道德崩溃、伦理尽失,人们除了动物性追求之外,已经丧失了任何人性追求,本来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孩子的理想、信仰、品德等红色元素的精神追求,纠正几十年来褪红运动所造成的社会动物化和丛林化发展,恢复社会蓬勃向上的红色精神和数千年固有的天道文化。
可是现在的趋势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孩子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自然界的绿色训练,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逼迫他们向着动物化、兽性化、丛林化的非人性方向发展,最终把富人变成野兽,把穷人变成牲口,整个社会到处都是绿幽幽的动物目光。
这就是褪红运动的必然结果。真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害怕红色怕到了这种程度,就像小说家巴金晚年听到样板戏就会口吐白沫、倒地抽搐一样,这些人一看到红色就会恐惧得浑身发抖,仇恨得咬牙切齿,不将红色从中国大地上涂抹干净绝不罢休!这些人究竟怕什么呢?
2025年1月9日
附文二
绿领巾,改变的不只是颜色
西安市某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则戴着绿领巾。一名学生说,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用“红”、“绿”两种颜色,区分好学生与坏学生,尽管校方以“激励教育”为由进行开脱,但人们对于这种“区别对待”的教育方式的愤怒有增无减。实际上,红领巾变成绿领巾,改变的不只是颜色那么简单。
李汉森 冯超
绿领巾曾被树为标杆,也曾被清查Think Again
绿领巾制度滥觞于北京、上海
早在2004年,小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就曾引发争议。据新闻资料显示,全国各省市的绿领巾风潮始于北京、上海两地。共青团北京市委曾表示,北京市存在一些学校为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的情况,学校解释这是对已经入学却还没到7岁入队年龄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少先队教育的举措。
但在推广过程中,某些学校的做法偏离了“绿领巾制度”的初衷,有家长说,有的学生到了二年级,因为成绩不好或综合素质不高,还不能加入少先队,他们看到身边的同学戴上了红领巾,自己的“绿领巾”反而成了不好的标志。
绿领巾曾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被效仿
绿领巾最初是共产儿童团员的标志。自1979年开始,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在团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率先进行了组织改革的实验:把小学低年级儿童从少先队里头分出来,建立一个适合低龄学生特点的,附属于少先队的专门组织——儿童团。此后,全国各地也纷纷进行试点。
据介绍,佩带绿领巾的初衷是为了使低年级儿童尽快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环境转变,还可提前接受少先队的教育,了解队里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标准。他们还认为“绿领巾”的绿色象征希望和生机,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等。2006年,在陕西宝鸡,绿领巾就曾作为对表现优异学生的奖励出现。
但其也曾引发争议,并被团中央清查
也是在2004年,共青团中央少工部获悉一些学校要求已经入学却还没到入队年龄的小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后表示,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并要求地方少先队组织彻查此事,同时将在全国清查“变色红领巾”问题。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指出,队章上写得很清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怎么能变颜色?部分学校的做法严重违背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相关章程。同时,团中央也肯定到,这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的行为也是对学生的歧视,势必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7年之后,清查绿领巾行动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绿领巾的再次出现更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再次热议,实际上,绿领巾反应的是我国小学教育中“区别对待”的思想顽疾,这种等级观念让许多孩子受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