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一个严重问题:伪知识化(Pseudo knowledge-based)问题。
我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陶行知先生的的《伪知识阶级》这篇文章。
实际上,旧中国那种垄断知识与教育的那个阶级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是,却有一个顽固地以知识精英自居的那个群体还在。他们就是当下在社会顽固推行伪知识化的一群人。
现在,这个群体的旗手或者路标就叫作莫言。
我已经有足够多的文章论证了莫言的不学无术。莫言是个汉语写作的作家。假如,有个权威的机构出面来考一下莫言汉语水平的话,比如训诂、古文、诗词、文法、文学理论、命题写作等,我想中学以上的试卷他都很难及格。莫言唯一特长就善于信口开河编故事。
就这样一个伪学者,却在当代受到了 “以知识精英自居” 整个团体的无底线吹捧。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答案陶行知早已经在《伪知识阶级》中给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中国是个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根深蒂固的“皇帝思想”依然是很难肃清的。民国时期有过两次著名的帝制复辟,袁世凯和张勋复辟。两次复辟都失败了,而“复辟”作为一种消极文化的基因依然在遗传着。革命以后,阿Q立马就把自己当成“皇帝”,正儿八经地想着怎么来行使对别人的生杀予夺大权了。
今天的“伪知识阶级”就是有着“阿Q皇帝思维”那群人自我封神形成的。
他们“后悔知识分子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因此要极力地营造起一个“阶级的王国”来。就像莫言扯起一面旗帜,招兵买马建立起了“高密东北乡小说王国”一样,搞得跟真的一样。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落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于是怀着“阶级王国皇帝梦”的一群人一方面要用伪知识把“当权者”拉入到他们的圈子里去,一方面要借助洋大人的威力来巩固自己的“阶级王国皇帝梦”。
这就是当前我们社会普遍的、甚嚣尘上的“伪知识化”的潮流的存在的原因。
当前的伪知识化有一件很好的外衣,那就是“文化多元化”。他们以“多元化”的幌子大力推行社会的伪知识化。
伪知识化的想要达到一个“一体两面”的目的。一体:就是实现“阶级固化”的王国主体。两面:一面实现文化独裁,一面实行文化奴役。
怎样才能够实现这个“一体两面”的目的呢?
主要做法是:
一、 抹杀一切衡量文化的客观标准而实现“以我为标准”。拿莫言小说王国来说,就制定了一套“以莫言为标准”的标准。比如“虚构之美论”、“为了一种新小说”、“秋天唤醒论”、“人性论”、“好人坏人反写论”、“人不如鬼论”、“善良吃亏论”、“偷笑论”、“暴露论”、“真话论”、“良心论”、“小说不需要任何历史依据论”等等,等等。
二、 标签化。否定知识对实践的依赖性。一切以标签为准。而标签是有等级的。“洋标签”为最高级。只要是洋人的理论、洋权威说过的话、得过洋奖的,那必须得服从。他们自己则不断地把洋标签往自己脸上贴以示“血统高贵”。然后就在洋标签之下不断“发明雨伞”,作为“本土标签”。比如以学历、获奖、发表作品等作为不同层次的标签。
三、 通过“学术研究”、“演讲”、与资本联手控制出版发行,渗透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等方法把伪知识全面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学校,对下一代进行“文化奴役”。这一招是最毒的也是最奏效的。
四、 在实施“文化奴役”的过程中,他们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对人们进行“思想禁锢”,不准质疑,不准争论。老百姓不能过问政治,批评需要资质。反驳就是大逆不道,揭露批判就是左棍、余孽。他们上了讲台,那讲台和话筒就是他们的。听众只有俯首帖耳听从的份,底线是“不准告密”。拒绝腐蚀就是“违法”。有法学教授主张要动用法律惩戒敢于“夺话筒”拒绝腐蚀者。。
从目前看,这种“伪知识化”泛滥现象确实对社会起到了一定的销蚀作用。至于以后会怎样发展尚须进一步观察。本文仅仅提醒——社会多元化不等于伪知识化。
要破除“伪知识化”泛滥倒是有一个利器,那就是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做真学问、有真知灼见。此风一行,伪知识化就寸步难行了。
2023年7月24日星期一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