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做工农 是使命对我们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2023-06-28 15:34:02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劳动者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我国的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什么人才? 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就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我国已经建国70多年了,我们这一教育目标实现的如何?我们培养了目标,我们取得了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是关乎每家每人的大事,是万万不可马虎的。

  我国的教育要培养“劳动者”, 这是一个纲。就是从劳动出发看我们的教育。建立新社会的一个主要目的之一是让人民有文化,文化太重要了,旧社会工人农民基本没文化,很多人是文盲,解放了,翻身的第一步是扫盲,提高文化,同时是适龄儿童几乎百分之百的上学学文化。

  适龄儿童的上学,也是我们实施对自己国家国民进行系统教育的开始。我们进行了几乎全员的小学教育,部分人的初中教育,部分人的高中教育,部分人的中专教育,少部分人的大学教育,教育的成绩是惊人的。在实施文化课教育的同时,从小学开始就进行了劳动课的教育,从事了一定量的体力劳动,每学期都安排这样的劳动,使同学们对劳动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但是对劳动的认识是不够的,尤其是没有认识我要一辈子劳动,所以毛主席要我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彻底的上山下乡,这是无论父母官多大,只要适龄就要和普通人一样的上山下乡。为什么这样?就是劳动。系统教育开始了,接受系统教育的人是不是将来就不从事体力劳动了?这种观念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存在,毛主席的彻底上山下乡,就打破了这种观念。

  从解放到文化大革命我们经历了劳动人民要学文化这件大事,也经历了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要投入劳动之中这件大事。学习当中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但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军。工农及工农子弟有了学文化的权利,学成后还要做工农,还要同工农一样投入劳动。劳动人民学文化,也就是适龄儿童全部上学没有异样声音,大家都同意。上山下乡,学生学工农,有不少人是有异议的。

  从毛主席逝世以后,又恢复了中学毕业生自愿报考大学,大学根据高考分数由高到低录取的方法,同时几乎所有的学习都采用这种报考的办法。几年、十几年下来,人们越来越把这种方法弄得像旧社会考状元一样。高考期间,全社会重视,一切为了考生的便利让路,考生的学校第一名、区域第一名、地区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给了无尚的荣光。这种高考方式对学生对家长是公平了,人们享受着这种公平,追求着这种公平,鼓励着这种公平,但似乎缺了什么东西!?确实缺了某种东西:体力劳动。体力劳动的荣光在学生身上几乎消失了。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某些领导却视而不见。2015年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发指示要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没有有效地响应,2020年,在新冠病毒肆虐全民努力奋斗抗疫期间,中共中央发通知又一次强调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可见劳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劳动教育是不行的。

  毛主席逝世以来一些人借口文革打压了文化,吹捧了劳动(体力劳动),而在文革后,彻底打压了劳动(体力劳动)。打压劳动,不是不要劳动,而是让劳动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和荣耀,变成一部分人不得不干的苦差事,把劳动看做学子们竭力要改变的命运。劳动的地位在一落千丈。这是不是实际情况呢?我认为这确实是实际情况。中央发通知要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太好了。劳动教育要大力加强。

  社会需要什么人?从基本面或根本面来说,社会需要两类人,科技人员和生产者,而且科技人员占人类总人员的少数,生产者占人类总人员的多数,大多数。社会一年又一年的需要只能由学校一年又一年的供给。社会的需要就是学生的出路,这是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的基本规律。社会需要科技人员,他们主体是脑力工作者,他们知识掌握的基础雄厚,又学习和掌握了别人较难理解的知识前沿,他们是知识学习的尖子,他们能适应不断考核,选拔的学习进程,最终择优把他们选拔出来,把他们选拔出来正是教育部门的目的。一年一年把适于搞科技工作的人员通过高考的方式选拔出来这是应该做的。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16年,安排学生学文化,人们是得心应手的,学文化是学生们的主业。

  但是,社会需要的另一类人,生产者,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要记住:生产者占人类总人员的多数,大多数。他们是建设我们这个国家的力量,我们社会的中坚。对待他们,我们不能语焉不详,不知说什么好。

  首先,有人认为现在由于脑力劳动的加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需要那么多体力劳动了,体力劳动的从业人数将大大减少,脑力劳动的从业人数要大大增加。我们怎样看?科技人员的工作是不断地探索试验着前进的目标,直至目标的落实,所以不可能大多数人做科技人员,不可能处处都是科研项目,人人都搞科研,只能是专业科技人员搞科研,非专业科技人员辅之。一般情况下辅之的非专业科技人员是不会改变自己原来身份的。在科研活动中科技人员是主力,科研过后就是生产,是需要大量生产人员的,这是经济常态。现在有大量的科研产品节约劳动力成本。应当注意的是,劳动力成本的节约不能只变成个别人的利润,不能造成某类群体的失业,只能是降低生产者的劳动强度,这种降低要顾及每一个生产者。我想,作为经济事业的组织者不会因为成本降低而导致生产者的减少,从而把节省下来的生产者改用为科技人员的。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生产中,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脑力劳动增加不会导致科技人员和生产者比例的改变的。认为脑力劳动在加强,体力劳动在减少,就是职业脑力劳动者在增加,工人农民数量在减少的想法是糊涂想法,进而导致,体力劳动减少了,我们不再从事体力劳动了,更是错误的思想。这样一分析,职业脑力劳动和职业体力劳动人员的比例是基本不变的。我们社会仍然需要足够多的体力劳动者。

  很多人这样认为生产者的形成不关乎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一些人自然而然的成为生产者,成为工人农民的一员。认为他们不好好学习,不得已做了工人农民,或者“打工人”,这是人们尽量避免的身份。这是现在的尴尬处。工人农民,本来是新中国的尊称,怎么就变成身份低下的称呼,特别在教育界成为蔑视的称呼。这是在教育界近年来不提学工学农的结果,也是在教育界近年来不提学体力劳动的结果。

  社会需要科技人员,他们必须由学校来培养,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社会的大部分成员是生产者,今天培养生产者也是我们学校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把工农游离在教育之外是错误的,不提学工学农是错误的,不提学劳动(体力劳动)也是错误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主体是生产劳动者。我们是从小就上学念书的,现在多数人能念到大学,所以生产劳动者应当由学校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念了大学也要做工农是正当的是,合适的。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喊出我是大学生,大学生,做工农。做工农是需要体力劳动做支撑的,学生必须具备体力劳动的本事。规定学生必须学劳动,而且必须学到符合工农的水平。学劳动(体力劳动)也是学生们的主业,不是学文化的附属,不是摆设。

  大学生做工农是名正言顺的口号,我们的国家培养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被培养出来,做什么?我们大多数人能念到大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主体是生产劳动者。生产劳动者由哪里出?明摆着是学校里出,是大学毕业生中出。这件事在一些人头脑中应当清楚,不能有意无意地模糊下去

  应确定学文化和学劳动是学生们的共同主业。要把这一理念切切实实地扎在心中。

  生产者,也就是工人农民,在旧社会也占大多数,但他们没有文化。新社会,他们及其子弟有了文化。解放初大学还不能这样多,大学生只能从事科技工作,多数生产者不可能是大学生出身。现在大学几乎普及,大学生几乎没人说自己要做生产者要做工农的,工农与大学生还不能连同,这是旧思想在做怪。我们不能再含混下去,从现在起,要彻底地叫响大学生做工农的口号。

  体力劳动的观点是人所必备的观点,所以我们要学劳动。体力劳动观点的养成必须从小到大在劳动实践中摔打才行,体力劳动是动手,动全身,表现承受力,表现耐力,抵抗压力运动,这些过程不经受一定的劳动实践是不能切身体会到的。生产中的技术技巧和观察力体验力不经过老师的亲手帮带和本人在劳动实践中的磨练也是不能学到的。体力劳动观点是逐渐形成的,形成体力劳动观点的体力劳动是不可中断的。一个社会体力劳动是必须的,一个人不经过体力劳动的锻炼,就会认为体力劳动不是自己应干的,体力劳动是别人的,长期下去剥削阶级思想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是可怕的事情。

  大学生要成为生产劳动者这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个劳动者是在小学、中学、大学逐渐培养出来的,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伟大事业。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学劳动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第二要认识做好学劳动的安排的开创意义和艰难,要把这么大量的学生组织到体力劳动中去,又使他们真正受到劳动的锻炼,又切实学到劳动的本领和劳动技术,确属不易。

  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主要有两条主线,不是只有一条学习文化课的主线,另一条学习劳动课的主线必须把它安上。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参与体力劳动,要上劳动课。小学要学习家务劳动,自我服务性的公益劳动,初中要学习公益性劳动,高中要学习部分生产劳动,学习生产劳动分解的劳动技术技能,大学要学习部分专项生产技术技能。小学到高中的劳动课,学生都参加;大学的劳动课,预成为生产者的学生参加;大学的劳动课,预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学生原则上不参与。

  教育主管部门应抽调人员把在学文化课和学劳动课同时并举的情况下,如何把学劳动安排下去,安排好,而不是把学劳动当做应景差事,敷衍了事。学劳动是常态,它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一直延续下去。怎样才是学劳动?怎样伴着学文化去学劳动?学劳动和实际生产是什么关系?怎样抽象出某些生产环节作为学生必掌握生产技术供学生在学劳动时学习和训练?哪些技术可以在正常生产时学习?哪些技术可以在学校专门的劳动基地学习?安排什么人做学劳动的老师?学文化与学劳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如何配合,共同完成这两个主业任务?等等。

  安排学劳动牵扯到方方面面,安排妥当是要费大气力的,应当把这方面的工作立个项,这是一个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怎样学习体力劳动,怎样学习生产技术技能的大项目,这个项目的解决就是解决了青少年成长的一个方面的大问题,是千秋万代的事。

  教育管理部门,从小学到大学,不只是文化课的考核,凭成绩择优而上的选拔科技人才,这一条路。还有一条是,体力劳动课要学习考核,生产技术技能更要学习考核,培养生产性人才,培养工人农民这一条路。这后一条路是我们要奋进开发的路。教育管理部门,部分教育界人员,我们要忙碌起来,要克服艰难险阻,把这一条路安排好建设好,真正建设好这一条路就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最大贡献。

  我们应当好好想一想大学毕业生做工农这件事,想深、想透,好好想一想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劳动(体力劳动)这件事,也要想深、想透。这两件事是对当前教育界一个冲击,可以很好解决当前教育界存在的某些问题,也为未来开辟了道路。

  当前我们应当按照学劳动(体力劳动)是教育的主业之一的思路安排好我们的教育。下面简要讲几点与此相关的问题。

  1.把劳动课,或称劳动活动,纳入到我们各学年的教学中去,怎样纳入?应遵照教育部门管理人员的调研和协商结果来执行。劳动课和文化课的课时总量应保证不超过总教学时数。

  2.大学应不分本科、专科、职业学校等层次,一律称大学。

  3.目前应当以读到大学,大学毕业为第一档教育界限。教育应当使学生学历越高越好,但受办学设施和教师水平的限制,我们的教育不能大面积达到最高水平,现在普遍达到大学水平还是可能的。所以我们的第一档教育水平界限应当是大学。

  4.现在每年200万左右名额的中专或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应当改为大学招生。确实不够大学水平的学生,教育部门应给出界限,给出管理办法。

  5.小学到高中学校对全体学生都要实施文化课教育和劳动课教育。文化课水平应是中等或中等偏高水平。文化课教材应当是与教学水平相应的教材。还应发放与该年级对应的全水平教材,供有条件的同学自学用,或超水平使用。

  6.高中毕业升学考试。

  两种考试,其中一种是平时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大学要进行科技工作的学习和训练,毕业后从事科技工作,是选优考试,择优录取,考试学生是平时成绩突出的学生,也可以是个别平时成绩达不到突出而升学考试自认为可能突出的学生。

  另一种,是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大学除学习文化课外,还要进行生产技术技能的学习训练,毕业后从事生产性工作也就是工人农民,升学考试以本人自主选择为主,可以有选拔,择优录取。

  7.大学分两种,一种是培养科技人员的,着重学习为科技打基础的文化科学理论技术学习,一般不进行生产技术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另一种是为了培养生产技术技能人才,一边学习科技理论和知识,可以一般性学习,也可以侧重专门领域学习,另一边要学习生产技术生产技能,要进行生产方面的大量训练,以真正掌握这些技术和技能,这一方面人才占绝大多数。

  8.要很好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应一个不落的就业。

  9.小学可以一直上到高中。整个学习阶段都不准超负担的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总负担不超情况下学习更多的未学知识。课本知识学习和劳动学习锻炼不可偏废,应在总学习时间不加情况下合理安排。任何人不得拒绝劳动学习。

  10.文化课学习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成绩在分化中,有些学生成绩在退步,惯常被认为是学生本身不努力的毛病,大张旗鼓地采用补课加强练习等方法,把成绩提高上去。是有学生本身不努力的问题,但家长老师过分看重这方面问题,不惜加重学生的负担,来解决这方面问题,就得不丧失了。换个角度看问题,成绩分化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是由个体智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所以没必要加重学生的负担来解决这个问题。没准,学生扔掉了天天压在自己头上的“我学习不好”的心理负担,文化课的学习一下子就进步了很多。

  11.上了大学,文化课的教学就上了一个新台阶,以高等数学为中心,课程都是与高等某某有关,它们各自都有一套体系,按着体系讲授更好,有的也可按需要讲授,以便于学生对高深问题的理解,学生对高深问题掌握有一点是一点。把高等数学等大门打开,对可能一辈子也接触不到高深知识的人们来说,是极大的好事。大学教材也可象中学教材一样,把可学的知识系统的汇集在一起,有的讲解,有的不讲,但可看,需要了解时,可对知识加强认识。

  12.为了建立劳动(体力劳动)在人们心里基础而又神圣的地位,大学的文科在人们都成为劳动(体力劳动)者之后,再报考,且不能影响文科生的作用。也就是理工科类在高中毕业后即可报考,文科在理工科毕业参加工作2年后再可报考。具有文科素质的学生可以在报考前充分显示自己的文科素质和文科爱好,为文科录取做准备,比如喜欢历史的学生可以发表某段历史研究的小文章,喜欢考古可以发些文物发掘文物利用的小文章,等。文科推迟招生有利于真正文科爱好者做好报考准备。

  13.公务员招录除专业特殊的限制条件外,不需要学历限制。公务员应采用轮换制,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务事业中去。公务员最要紧的是能否为人民服务。

  14.公务员、文科人员、非科技人员的一切职业上非参与劳动的人员,都要定期地参加生产劳动。文艺界人员也要定期参加生产劳动。

【文/劳动者,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