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历史,每天见证历史。今天大统领又给我们整大活儿了。当地时间5月22号,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前南达科他州州长、前国会众议员Kristi Noem宣布,因为哈佛大学反美且支持恐怖主义,也因为哈佛大学投中投共,所以下令取消哈佛大学下一年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哈佛现有的国际学生必须转学或者离境。
这起事件代表特朗普政府和哈佛的斗争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的文化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朗普的行政权力测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先来看特朗普和哈佛这场架是怎么打起来、怎么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这一轮特朗普与哈佛纷争的具体进程是:4月,特朗普政府以“清查反犹主义”为名号,要求哈佛改革,哈佛拒绝,特朗普政府冻结拨款,各部门冻结政府合同,哈佛将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5月,教育部表示不再资助哈佛,哈佛校长发表公开信回怼特朗普政府,特朗普政府加码冻结哈佛拨款,哈佛提起新的诉讼,特朗普政府威胁剥夺哈佛免税地位,对哈佛发起多项调查,然后到今天取消哈佛招收留学生资格。
虽然主要是这两个月的事情,但两者的矛盾要从特朗普上台之前说起,混杂着各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美国精英大学的牌面、美国左翼思潮的重镇之一,哈佛与共和党以及美国右翼有宿怨,和MAGA有宿怨。双方的矛盾在巴以冲突以及DEI文化战争中剧烈爆发,左右两边的政客、文化界人士以及财阀都深入介入这场争斗。以前者为例,特朗普的大金主比尔·阿克曼就很活跃,一直说哈佛大学“纵容学术不端”和“反犹”,现在特朗普政府把“反犹”指控升级为“反美支恐”,只能说前尘往事有迹可循(《特朗普、爱泼斯坦、哈佛、MIT和阿克曼》)。
其次哈佛大学在美国两党党争中扮演着一个很特殊的角色。阿克曼打倒哈佛运动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想要把哈佛校董会主席Penny Prizker拉下台。Penny Prizker是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商务部长,是加州帮重要台柱子普利兹克家族的大佬,也是民主党2028年热门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州长J.B. Prizker的亲姐姐。J.B. Prizker这两年在美国是倒懂的旗帜性人物。所以特朗普针对哈佛,其实有党争以及报私怨之意(《特朗普、爱泼斯坦、哈佛、MIT和阿克曼》《哥大学潮,极致的魔幻主义》)。
再来我们之前讲过,特朗普2.0的执政主轴就是“开源节流”(《特朗普的“穷鬼帝国主义”》),关税战受挫之后的大统领,加大了内部砍经费的力度,首先砍掉跟自己不对付的学术科研经费(《“特朗普衰退”的早期症状》),进一步激化了自己和哈佛之间的矛盾。某种程度上哈佛现在也有点像田丰,大统领有点袁绍的意思,哈佛虽然不像田丰那样忠心,但是预言失败方面是一样的,大统领关税战打输了,就更要灭哈佛的口了。
不管是反美支恐,还是投中投共,都只是特朗普找来进行内部斗争的借口而已,问题的核心依旧是美国的文化战争以及两党党争。
那么这场斗争的前景如何呢?我们来看两个问题。
第一,哈佛是否会认怂?
哥伦比亚大学面对特朗普时就认怂了(《在美华人华裔需注意财产安全(2)》),最新一期的《纽约》杂志,有一篇长篇报道,专门分析哥伦比亚大学认怂问题。
根据这篇报道,哥伦比亚大学的认怂主要源于哥大管理委员会自身的软弱性,特朗普那边帮忙设计整肃哥大方案的人士都表示没想到哥大管委会这么软,一下子就跪了,好多后手还没来得及出呢。哥大管委会的软弱包括但不限于清算以色列游说集团和锡安主义者不喜欢的后殖民理论,开除老师,协助FBI搜捕学生,在老校长被MAGA在听证会围堵的时候校方律师一言不发,在老校长下台后任命一名特朗普政府喜欢的电视主持人任新校长。用《纽约》杂志的话说,哥大管委会的不少安排甚至比特朗普要求的更谄媚更恶心。
那么哥大管委会为什么会这么软弱呢?《纽约》杂志给出的解释是,首先要怪过去二十多年里致力于哥大扩张的前校长Lee Bollinger。Bollinger以自己的意愿改造了哥大管委会,并且让哥大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非常依赖政府拨款和政府项目。为了表示Bollinger不是个好人,《纽约》爆料说在当校长的最后几年,Bollinger都不出现在办公室,而在外面忙自己的生意,因此“臭名昭著”。对于Lee Bollinger之后的哥大校长,《纽约》颇为无奈地表示,他们无能,无力扭转哥大行政失能的状态。
《纽约》这篇报道里提及了一篇名为“高等教育全面改革指南”的论文,作者为保守派智库企业研究所前项目主管Max Eden。这篇论文重点建议了特朗普如果上台的话,该怎么拿下哥大,从向大学捐款收取消费税,到取消学生签证,到在科研经费上卡脖子,可以看到现在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的招数,很多也来自这里。
通过哥大我们可以反观哈佛,哈佛会像哥大那样被特朗普政府拿下吗?感觉可能不会,第一是哈佛的财政状况似乎要比哥大好,第二是通过Penny Prizker我们也可以发现,哈佛的校董会要比哥大管委会能打很多。正是因为能打,哈佛和特朗普之间的矛盾才会一步步升级到现在这个地步,才能把特朗普逼得祭出“取消留学生资格”这么荒唐的招数。还有第三点,就像在关税战中率先滑跪的最后都变成了小丑一样,哥大的滑跪实际上也是给哈佛提了个醒,与特朗普打交道,斗争可能才是最佳方案。
简单研究完哈佛会不会认怂的问题,我们还要看第二个问题,特朗普取消哈佛留学生资格,是否真的会落实下去?
国土安全部这则通告发布的时间其实是颇为奥妙的,5月底发,声称取消下一年哈佛录取留学生的资格,实际上此时哈佛明年的offer大部分都已经发出去了,这个时间点既不会对哈佛发offer造成太大影响,又在新生入学前最大程度留了跟哈佛拉扯谈判的时间。从通告发布的时间点选择也可以看出,特朗普这是给哈佛极限施压,心底深处其实还是希望哈佛主动认怂。
如果哈佛不认怂的话,那么我们很可能会见到哈佛今年第三次起诉特朗普政府。届时问题会再次回到对特朗普行政权力扩张问题的考验上。从之前裁员等一系列行政令引发的官司结果来看,特朗普不包赢,法院很可能叫停“取消哈佛招收留学生资格”一事,大统领骂骂咧咧几句,很多具体细节再不了了之。
不确定性在于特朗普这个人经常会把极限施压玩脱,真的搞成灾难,就像我们在关税战中看到的那样,到时候即使是自打嘴巴,光速掉头,破坏性影响实际已经造成。具体到哈佛这事儿,万一九月份大统领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撑一撑,万一到时候他又“灵机一动”有什么新点子,那么哈佛的留学生们就会沦为大统领这一拍脑袋决定里的实际受害人。
无论如何,“取消哈佛留学生录取资格”这事儿影响是很坏的,我们以前在《不许学美国》里介绍过,威尔逊总统在巴黎和会上受到老欧洲羞辱后,回国就制定了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从那之后大学系统就成了美国政府工作的重心,一方面作为移民国家可以向全世界“掐尖”,另一方面资助和培养外国亲美派学者有利于推进美国的国家战略。从这个角度讲,特朗普整哈佛,还是通过“取消招收留学生资格”整哈佛,砸的是全世界亲美派的饭碗,砸的是美国的文化软实力,砸的是美国自己的生命力。
搞党争搞到这个地步,说一句美国要完蛋,恐怕不能算作惊人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