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解放战争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毋庸置疑,这三大战役的总指挥是毛主席。他以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然,这三大战役的战场前沿指挥者也非等闲之辈。辽沈战役的主帅是林彪;平津战役的主帅是聂荣臻;只有淮海战役是谁具体指挥的目前还存在着争议。
邓小平在《邓小平文选》中提到,淮海战役是在他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然而,刘伯承元帅却说,这场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粟裕将军。
对这个问题,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主席曾问自己,淮海战役谁的功劳最大,他说当然是粟裕。老人家点点头说:没错,就是粟裕。
据他介绍,毛主席曾在外国友人面前说:我的战友中有一位非常擅长指挥战斗的人,他是湖南人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李银桥还说:毛主席曾经在陈毅面前提到过淮海战役,并说粟裕应该立下了一等功。
李银桥坦言:现在对于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众说纷纭,如果不说出来,永远没有人会知道了。
那年,南京电影制片厂影视编导石征先准备写一本淮海战役的书,便对粟裕进行了采访。粟裕开门见山地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说完这句话,秘书赶紧扯了下他的衣角,明显在提醒首长什么。但粟裕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侃侃而谈。
秘书到底在担心什么,有人猜测很可能是顾及邓小平也说过同样的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国民党军在粟裕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粟裕抓住战机,立刻给毛主席发电报,说:济南战役应该很快结束,建议随后立即发动淮海战役。
毛主席审时度势,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并决定由粟裕做此战役的总指挥。
不料,毛主席还没开口,粟裕又发来电报,提出战役应由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来指挥。因为这场战役仅靠华东野战军是不够的,需要得到中原野战军的配合,而刘伯承和邓小平是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和政委,陈毅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
粟裕当时是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指挥本战区作战没有问题,但协调中原野战军共同作战有些不方便。所以,他才提出由两个军区的负责人共同指挥淮海战役。
这可是个立大功的机会,但粟裕抛开了个人得失,主动让出指挥权,可见他的格局之大。
毛主席经过反复考虑,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负责战役的战略指导和整体协调。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人组成。邓小平任前委书记。
可见,邓小平说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也是有依据的。一是他确实参加了淮海战役;二是他是总前委的主要负责人。
所以,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这个问题始终争论不清。读者朋友,您怎么看呢?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关注和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