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9月份M1的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
不但是同比下降,而且M1余额是从今年1月的69.42万亿一路递减式的下滑到了9月的62.82万亿。
这个数据很不好看,虽然我们M1的统计口径很窄,比如像个人活期存款、微信和支付宝等平台余额都没有统计进去,但是因为M1=流通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随着电子货币的大量普及,流通中的现金占比和变化很小,所以M1的统计方式恰好更能准确地反映单位活期存款,而单位活期存款越降低,意味着企业投资生产意愿越低。
M1连续下滑,广义货币M2却还在上涨,M2-M1的剪刀差就越拉越大,这说明放水一直在增长,但是货币却并没有流入生产领域。生产停滞不前,原因必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起不来。
其实这都不需要数据加以说明,大家从自己的生活观察中已经能很明显的感觉出来,数据只不过印证了这种感受的真实性。
《毛选》里说: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论》
什么是外因?
经济刺激的手段和方式就是外因。
什么是内因?
居民的消费能力就是内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各种刺激政策出来以后,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居民消费而起作用。
道理是很简单的,比如一台10万块的车,为了刺激消费,搞一个3万块的优惠券,算是一个很大力度的刺激手段了。不是说这个手段没用,而是这种手段最终需要我拿剩下的7万块出来才能起作用。
再比如,搞优惠贷款,利率给你干到2%,算是一个很低的利息,这是很大刺激了吧,如果给企业,它需要企业投资能获取利润,企业才愿意贷款,如果给居民,它需要居民有一定的还款能力,且愿意贷款消费才行。总体来说,归根结底还得要居民自己有消费能力。
所以,从来不是说刺激手段没用,而是说作为外因的刺激手段,归根结底要通过内因,即通过居民的消费才能起作用。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
二、
既然要通过消费起作用,那么什么是消费?
从形式上讲,对于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而言,当然就是消费者用自己的收入或工资购买商品的现象,如果工资不够,那就贷款来凑。
但是形式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内容,那就是工资永远只代表你创造的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另一部分要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拿走,这是资本生产的规律。于是从总体上去看,对于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来说,就永远不可能用自己的收入或工资,消费完社会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
当然,工资不够,贷款来凑,但是贷款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不过是用你未来创造的价值来支付当下的商品而已。但是只要创造价值的这种分配结构不变,工人阶级就仍然只能从未来创造的价值里面获取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要作为剩余价值被拿走,而且还需要额外支付一笔利息。
资本拿走了劳动创造出来的大量剩余价值,然后又把这些剩余价值投资到科技、设备等领域,既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削弱了劳动者的生产地位。因为机器可以大大简化劳动工序,使劳动操作的可替代性大大增加,换句话说,你那点手艺随时可以找另一个人替代掉,甚至可以用机器直接替代。这样一来,你在生产中的博弈能力就大大降低,生产地位自然随之降低。
本来生产地位就低,再加上身后还随时有一群产业后备军跟你竞争,于是工资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维持你能够再生产的基本生活资料的价值。
老板开低了,无法维持你的基本再生产,比如不够你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状态,不够你养家糊口,那么即使有产业后备军跟你竞争,你也不会干,因为都养不活自己。但是开高了呢,立刻就有一个竞争者出来,表示只要能勉强维持我的生活,我就愿意干。人总是要生存下去的吧。
于是,在这样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就会发现,工资所能购买的商品价值,就基本等于刚好维持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整体维持在这个标准线上下波动。
大城市工资高,生活成本也会高;小城市工资低,因为生活成本也相应要低。如果一个岗位属于新兴产业,对应的技术工人较少,那么工资就容易高出标准线,但是资本会尽快通过教育系统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以稳定企业对技术劳动者的需求,这是资本主义下教育的本质职能。市场需要电商人才,几年时间就迅速会有一批电商从业者出现,市场需要编程人才,几年时间同样又会出现一批编程后备军。当然,有一些行业会有技术积累,但是整体上看,大多数工作都免不了后备军追着你使劲卷,直到把行业工资水平卷到那个行业大部分从业者的基本生活水平线附近。
这个时候,家里面但凡有一个人生大病,或突然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家庭负担突然加重,或被狠狠割了一把韭菜,都随时有可能从现有的生活状态中迅速滑落。
三、
好了,到这里一切的问题就可以很清楚了。
为什么我们明明在聊居民消费的问题,却扯了一堆工资的逻辑呢。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消费,靠的都是工资。
而工资的分配,是按照上述的资本生产规律来进行的,是由资本的生产规律决定和支配的。
也就是说,只要按照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生产,就必然是按照它的分配规律来进行分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喊了几十年的提高劳动者的初次分配比例,但这个比例却在实际分配中占比越来越低的原因。
说得更简单点,只要这种生产方式不变,提高初次分配比例的口号再喊一万遍,也注定只是一句空话。
但是又有人说了,既然初次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决定的,那么可不可以通过二次分配来调节呢?比如多收点税、多搞点转移支付、多搞点社会福利,通过这些办法来调节分配机制。
不是不可以,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
第一,资产阶级会自己建议给自己多收点税吗?不可能的事,它一定是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来避税的。不仅如此,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的时候,他们就必然成为上层建筑领域制度和规则的深度参与者和制定者,他们会主动制定吐出剩余价值补偿劳动群众的制度吗?
第二,即使是税收转移,二次分配,这些分配出来的资金,往往又是通过投入到生产之中,然后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用“以工代赈”的渠道来完成二次分配的。这种方式在实践中,最后的结果除了富了一批地方婆罗门之外,工人又能从中获得多少呢?而且,很多“以工代赈”的项目还是举债来搞的,最后这些债务又终将负担到谁的头上呢?很多所谓深刻的道理,其实都是最朴素最简单的常识,只不过有时候被掩盖得太深,需要人们不断去挖掘,由此才显得它深刻罢了。
所以只需要稍微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就能够想明白:一切试图在不改变现有的生产规律的条件下,尝试去改变其分配规律的办法或口号,要么是徒劳,要么是欺骗。
而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的实质不过是指它的生产关系而已。在阶级社会里,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去改造生产关系,资产阶级自然也是一样。所以这种改造自然就不可能会有什么自上而下的恩赐,而必然只能是自下而上的斗争一途。
这一点,可能就如毛主席曾说过的那样:
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而弃之不采。——《毛泽东书信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