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网上谈论企业家捐款做慈善的骤然增多,笔者突然发现,国际慈善行业有“裸捐”之说。“裸捐”(all-out donation)是美国人创造和定义的,即: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到自家成立的基金会去。如今美国出现了历经百年之久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全球最大的比尔·盖茨基金会。似乎,外国资本家挺有爱心。
其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仁心善德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易经》的坤卦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炎黄子孙的内心中,行善积德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杰出的华侨实业家、教育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1874.10—1961.8),被毛主席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现代中国最著名的慈善家之一。他倾尽家财捐资办学,自上上世纪末开始在家乡厦门捐资办学,到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以及集美学村等,共计118所学校,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量人才。陈嘉庚当年捐资总金额超过一千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相当于现在的一亿多美元。黄炎培先生曾经感动坦言:“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陈嘉庚一生爱国,一生创业,一生兴学,他办学时间之长、创办及资助学校之多、捐资之巨、成绩之著,堪称千古一人。(资料来源:《陈嘉庚纪念馆》)
毛泽东与陈嘉庚(1940.6)
中国现代迄今为止真正的首善,是南洋商业银行前董事长庄世平(1911-2007.7)。庄老一生捐款无数,每年都达上亿元,临终前更把他的2000亿资产全部捐献给国家,不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他的儿子改名换姓,在香港以开出租车为生。他有千亿的身价却生活简朴,一生无豪车华屋,出行的交通工具以公交车为主,颇有“苦行僧”风骨。李嘉诚曾经问庄世平:“你说,人生什么最有意义?”庄世平回答:“兴学育才最有意义,像陈嘉庚先生一样,名字和他创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联系一起的,这样的人生最有意义。”后来创办汕头大学,李嘉诚捐赠了80亿元人民币。而首倡者和更重要的捐赠者却是庄世平,他为汕头大学注入了自己不少的心血和精力,选址、筹办、设计,每一步他都亲力亲为,汕头大学的每一处设计,都凝聚了庄老的心血。但庄世平为人低调、不爱出风头,所以汕头大学最重要的奉献者庄世平,被世人忽略了。(吃瓜的旺仔《庄世平:2000亿无偿捐给国家,不给后人留钱,儿子开大巴谋生》 2021-03-2018:56)
极尽哀荣的庄世平葬礼
美国作家梭罗说过一句话:“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在资本主义社会,“裸捐”是一种让资本增值的“唯一不败的投资”,赤裸裸暴露出资本的贪婪本性。美国式的“裸捐”,特定范围的个人捐款,没有进入政府的“红十字会”或慈善机构,而是把钱从自家左口袋掏出来,放入右口袋(自设的基金会),就此成为“善款”,享受税收减免。美国关于慈善基金的法律规定,每年只需花出5%的钱,剩下的95%可以用来投资,使慈善本金不断放大,滚动增值,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游戏规则。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赚钱方式”。基金会可以长期合法使用5%善款,而基金会的董事会由创始人的后代控制,这样确保其子孙后代永享富贵。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约翰·洛克菲勒基金会就被美国总检察长谴责为“使巨额财富传承下去的无限期计划,完全不符合公众利益”。《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还发文直言:布隆伯格、索罗斯等人的慈善是通过慈善影响公共政策,进而扩大影响力,是一种政治宣传。(公众号【八卦钩沉】《深扒:美国顶级富豪们的慈善基金会,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据媒体报道,1994年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建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到了2000年,该基金会和盖茨学习基金会合并为“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盖茨基金会在慈善行业是巨人一般的存在,其规模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包含其他私人捐赠)。为避免公众的争议,比尔·盖茨宣布他的盖茨基金会会,在他们夫妇都过世后的二十年内停止运营,实际上这个时间足以让他的三个孩子掌握大量的捐款资源。但是,最近65岁的比尔 · 盖茨与妻子梅琳达·盖茨宣布离婚,结束了双方长达27年的婚姻。这意味着两人的千亿美元天价财产将重新分割,而属于比尔·盖茨和梅琳的基金会将何去何从?
热衷于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富豪们,不少人开始仿效洛克菲勒和比尔·盖茨,成立自己的基金会,把高调宣布捐出的善款转入自家基金会,然后物色适当的慈善项目把善款捐赠出去。
2010年9月5日,曾经获得“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指出:“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宣示的“中国式裸捐”,与南洋商业银行前董事长庄世平的捐赠方式如出一徹。
笔者以为,以庄世平、陈嘉庚为代表的“中国式裸捐”,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人间大爱,值得弘扬和仿效。而美国式的裸捐,把慈善作为一门“生意”,作为一种“投资”,作为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一种手段,不过反映了资本逐利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