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时局观察——琢磨神似形似的战争阴影

2011-07-21 09:14:33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孙锡良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1894年,乃慈禧六十大寿之年,自年初起,清政府开始大修颐和园,北京城内大办“点景”,城内大路自西郊到颐和园沿途扎彩亭彩棚,种花、奏乐、演戏甚是热闹,每五步就搞一座“点景”。与此同时,日本明治睦仁天皇则跟他的统治集团谋划“大陆政策”,确定五个侵略步骤。——怪日本尚武还是怪国人堕落?

2010111,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乘专机视察“北方四岛”,并表示,视察“北方领土”,对日俄关系而言“也没有任何关联”,他表示此举不会影响两国关系。与此同时,中国福建的渔民船长被日本扣留羁押,政府对日本表示强烈抗议,美日、美韩联合军演持续进行。1894年,俄国沙皇借维护中国主权独立,联合法、德两国强行让日本吐出辽东半岛,并以此为名强行占用旅顺港,出兵中国东北。——国人靠自己还是靠列强来得更为靠谱?

把一些毫不相干的东西摆在一起别无它意,只图找出一些历史与现实神似形似的地方,历史的形貌会改变很多,甚至是面目全非,然而其“神”则难逃统一规律。慈禧大办寿诞的时候,人民群众也是生活在“皇恩浩荡、国泰民安”的美好帝国之中,并不曾有多少平民百姓感受到灾难已经临头,把“理性”当“智慧”的“后党”们还在期待国富民强后的征服四夷,何等可笑!

为了不触及更为敏感的现实政策,本文将只就三个方面展开简单地说明,一方面站在底层平民的角度给国家做一个纯民间性质的形势判断;一方面认真回忆一下1894年前后的中国悲剧;最后,做一些未来的愚钝思考。

第一部分:来自民间的现实判断。

1、中国不是大国,也不要自称大国。一个世界性大国的最低要求是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然而,实事求是地讲,中国连最低的完整性都不具备。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状态,香港澳门虽然回归,却也是人在心不在。台湾则处于美国的玩弄之下,三大海域均不同程度的被外国侵蚀,藏南也在印度手上,一个破碎的国家是不能以大国自居的,免得引来笑话。有人说称大国是一种自信表现,但这种自信也是比较悲伤的,统一都做不到,能强大到哪里呢?也许造成今天分裂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既然没有能力解决,暂且就卧薪尝胆吧。

从经济角度讲,中国也并没有完全的独立性,遭受列强的强买强卖仍是心头之恨,却又无力摆脱,委曲求全的用“国际规则”来为自己解脱,只是少失几分面子。

2、中国并不处在历史上的盛世阶段。所谓“盛世”,其义乃盛于世,而非盛于史,中国的历朝盛世均以对比诸国而言,并非井底之蛙。今天众人皆称盛世则出自于少数人物质的丰满。不过,若以此为标准,世界90%以上的国家均可称“盛世”,因为绝大部分国家都比历史更好。这样一来,凭什么咱们就要歌功颂德地高呼万岁呢?要想真正走向盛世,至少得有三个保证:一是要保证国泰民安,国家若常遭外敌之扰,何来民心之安?二是要保证社会和谐,猖盗横行的社会岂有和谐之理?三是要保证政治清明,政治清明则民心归一,官吏腐败则民心思变,民心思变哪有盛世征兆?

3、中国面临的战争威胁是现实而又残酷的。甲午战争之前,以慈禧、李鸿章为首的“后党”们也以理性自居,尤其是洋奴买办李鸿章更是以“以夷制夷”为己所长,“小小倭寇,不与协谈”,结果呢,弄得个堂堂宰相被日本武士当场刺伤的耻辱笑话。所谓大清的“老成持重派”也就给那个破落的帝国争点破面子。再看今天的中国,又是所谓的理性派主导一切,人不可无理性,但绝不可以把理性当智慧,理性不等同于智慧,弱者的理性顶多只能看成是委曲求全,再说得高尚一点就是韬光养晦,强者的理性是等待机会一招制胜。中国的理性派到底属何种性质大家不妨剖析剖析。不管理性还是不理性,列强的战略并不与中国人商量,列强的思维并没有跟100多年前有多大变更,战争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手段,列强为什么要从四面八方围攻中国?真是眼红中国吗?真是嫉妒中国吗?我看未必。大概是:人善被人欺,马顺被人骑。

4、思想分裂将会再次让中国陷入苦难。无论是面对炮火战争还是面对经济战争,思想统一是所有战略得以实现的最基本保证,而这种统一性更多的又体现在官僚集团的层次上,近代中国的众多灾难无不与国人的自相残杀有关。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专制社会,在事关国家兴衰存亡的时刻,“专制性”都必须有所体现,统治集团的所有政客都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日本在19世纪中期曾经遭遇了与中国相同的列强殖民过程,然而,“天皇制”的复兴再度统一了日本走向世界的征夷思想。多数人认为,明治维新的经济大发展是日本侵略扩张的本质原因,其实大错特错,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经济发展,但是,并非是决定性的,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实际上日本已经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并没有战争的物质保障。明治维新的真正作用在于把日本国民的思想完全统一到“大日本帝国”的天皇体制之下,在于推动日本敢于面对世界的勇气和霸气。中国可以不称霸,但不可无勇气,更不能出现整体性思想分裂,国家的长期战略必须能保证在对外的立场上思想统一。现实的中国并不理想,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想必会出现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民族内耗。

第二部分:回忆最痛苦的那段历史。

中国人习惯于把1840年至1949年作为中国华民族最为耻辱的历史过程,错也不错,但是,如果再进一步缩短一些的话,甲午战争前后才是真正的耻辱期。所以,今天,我想把精力集中在这个阶段。

1、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日两国。

19世纪中期,日本推出“大陆政策”五步侵略方案:一期征服中国台湾,二期征服朝鲜,三期征服中国满蒙,四期征服中国内地,五期征服世界。使日本成为“万国之国”。

1884年,日本军国主义干涉朝鲜内政,培植“独立党”,124,竹添进一郎带领日军杀死闵台镐并占领王宫,次日,朝鲜新政府成立,并宣布与清朝断绝关系,朝鲜“完全独立”,实则为日本控制。与此同时,伊藤博文作为特命大使,带着侵台悍将来到中国,要求“严惩”清朝政府,188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天津条约》,以此为基础,日本攫取了对朝鲜扩张的合法权利。控制朝鲜以后,为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日本大量从朝鲜进口黄金和农产品,物资储备进入战略阶段。

1889年上任的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1890年国会施政演说中公开要求国会通过对中国作战的军费预算。并派人到朝鲜、中国台湾、中国大陆进行情报收集,此时,清政府的李鸿章尚以为可以不理会日本,因为日本此时并无北洋舰队的铁壳船,不足为惧。中国一大批精英也在此时留学日本,并得到日本的“厚待”。

1893年伊藤博文内阁任内,日本驻华公使同美国国务卿谈话时指出:对中国开战值得欢迎。并开始在朝鲜制造对中国开战的借口,首先在朝鲜制造起义,观察中国动向,给李鸿章设下圈套,李鸿章情报不通,果然上钩,出兵朝鲜,日本随后也大规模出兵朝鲜,又借英国调停之名向中国提出无理要求,被中国拒绝,之后,日本随即表示与中国断交,战争态势超清朝“后党”所料,朝廷“帝党”与“后党”关系日益恶化,此时的“后党”中坚李鸿章仍然寄望由俄国来打败日本。日本只给了中国五天最后通谍的时间,实际这五天也假的,日本正是利用五天时间运兵前线。

2、甲午战争的悲伤过程。

1894725,集结在朝鲜的日本海军发起突然袭击,经过半月的战斗,两万清军因指挥不统一和部分指挥官贪生怕死而溃败,剩存部队撤至中国境内,第一期战争宣告结束。

1894921,日本大本营决定开始第二期战争。118,日军攻入大连,清军因指挥不一,将军只顾掠取财物逃命,并压制士兵作战,日本未失一兵一卒,拿下大连湾。22日,攻占旅顺,占城以后,大量屠杀中国平民。

据英国人胡兰德所著《中日战争之国际公法》一书记载:“日本将卒之行为,实逸出常度之外,四日间残杀非战斗者妇女幼童,欧洲军队亦无法制止,唯有旁观,全城仅剩36人,然此36人为供埋葬同胞之死而被救残留者”。

又有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本攻取旅顺,残害百姓四日,非理杀伐,甚为惨伤,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洋枪击死,再用刀肢解,日本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旅顺已失,清政府内部再次发生动摇,希望停战,然而,日本拒绝中国停战要求,只同意会谈,1895年,日军海陆两路齐头并进,直取清政府的另一个海军基地威海卫,占领膨湖列岛,洋奴买办李鸿章坚持不抵抗主义,三令五申限制军队抗战,守军内部也不和平,军心涣散,打不下去,威海卫炮台被日军攻占,丁汝昌被迫自杀后,威海卫的中国海军全部投降,整个北洋海军就此遭到覆灭,不久,日军攻战海城、牛庄、营口和田庄台,至此,甲午战争结束,中国完败。

一支亚洲最好的北洋舰队一战俱覆,李鸿章居然被今天的某些“史家”翻案,何等的不知羞耻,暂且不说清朝内部的倾轧,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北洋舰队无论如何都不应当以此为结局,李鸿章岂能不成为罪人?

论兵力和装备:清朝当时海陆两军约超过100万人,海军有军舰71艘,几十艘渔艇和小型炮台,日本当时只有32艘战舰,海陆一起不过20万人,况且中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有数的铁甲舰“定远”和“镇远”,中国旅顺和威海卫的炮台装备先进,大炮均是德国最新式产品。

论资源:中国物资补给充足快速,日本则要长途运输。

后来毛泽东同志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3、战败后的耻辱历史——割让和赔偿贯穿始终。(今日列强与往日列强并无大异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认为:“辽东半岛抚朝鲜之背,扼北京之咽喉,为国家未来之大计,决不可不归我所领有”。中国赴日讲和委员受尽侮辱,后被日本驱逐出境,无奈之下,清政府委派李鸿章担任全权代表主持谈判。会谈在马关的春帆楼进行,因意见分歧,李鸿章居然被日本暴徒小宫丰太郎刺伤。几轮过后,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耻辱的《马关条约》被迫签订(内容略省)。根据这个条约,日本霸占了中国的台湾省。赔偿无数,另有辽东半岛亦交付日本。

“三国干涉”的丑剧。俄国借维护中国主权独立之名,联合法德两国,要求日本交出辽东半岛,以保证俄德法的既得利益,日本迫于压力太大,暂忍一时之气,吐出辽东半岛,然而吐出也不是白吐,清朝以交还奉天南部土地和巨额赔偿作为“回报”。俄国凭借此次“三国干涉”的所谓大功,以中国的“救世主”自居,不断向清廷提出无理要求,急欲占领中国东北,瓜分野心展露无遗。

李鸿章借参加尼古拉二世就职仪式之机,与俄方达成多项丧权辱国的密约,规定中日再战,俄国兵舰可自动驶入中国所有口岸。东北多条铁路修筑权也交给俄方。

1897年,德国成功利用所谓干涉之功,租借中国胶州湾,俄国仍不满足,又派军占领旅顺口和大连湾,再获“南满铁路”筑路权,沙俄方面拟定了一项在中国东北建立“黄俄罗斯”的庞大殖民计划。

1900年,义和团起义风起云涌,日、德、意、法、英、俄、奥、美八国联合镇压,实际充当屠杀先锋的是日本和俄国。同年9月至11月,沙俄军队占领山海关至北京的铁路和牛庄港。列宁曾经在《中国的战争》一书明确写道:“政府动员了好些军区,耗费了数亿卢布,战胜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淹死和屠杀他们,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说抢劫皇宫和商店了”。

法国也于1895年攫取了中国云南、广西和广东等省的采矿权,迫使中国允诺海南、云南和广西不可以割让给它国,乃为它所独享。

德国以教士被杀为借口租借胶州湾。

英国于1898年租借了九龙半岛和威海卫,并将长江流域纳入它的势力范围。

美国于1900年在福州建立海军基地。

整个中国几乎象切肉一样被割得肢离破碎,哪象是一个国家,此时的满汉大臣们又在干些什么勾当呢?什么也干不了,除了自己给洋人做奴才,他的臣民无一例外的沦为了殖民者的奴隶,生杀大权和领土主权早已易手。

第三部分:中国该如何面对未来?

今天的世界,自然不同于过去的世界,如若只看GDP和太平盛世的面貌,估计也没有人会联想到曾经的殖民屈辱历史,歌舞升平的年代哪里会有战争呢?要战争干吗?

然而,世易时移,列强却未有改变,看美、俄、英、德、意、日、法对中国的频繁找事,实事上与当年有何本质差别?中国周边小国为何粘住列强不放急于骚扰中国?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和岛屿之争,把中国当“肥肉”的心态并没因时代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中国现在仍然是可以随意切割的“肥肉”,就看胆量大小,谁麻着胆子割一块下来,后果也不会太难看,跟着切肉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如果外围的肉割完了,会不会再次深入内脏?难以预料。

我们中国人常自豪地讲:过去那种受列强侵略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种乐观自信的表达,但列强会不会返回也不完全取于中国自己的口头表达,最终还要靠实力和意志说话,有意志没实力挨揍正常,有实力没有意志挨揍也正常。我多次说过:战争意志与军事实力同等重要,甚至更甚。

未来的中国,主敌也许不再是日俄,可能换成了美国,也可能换成了其它国家,不管要面对谁,自我准备充分乃自强之举,没有战争准备也就没有未来的胜利,作为底层平民,本人想提三点建议:

1、中国必须及时提升战争精神训练。大家不要把战争精神训练理解成日本当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侵略教育,而战争精神训练则是基于自卫防护的紧张状态训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能不能用在一时,关键看养兵的时候有没有训练有素的战争意识和战争准备,平时松懈怠战,战时则松散混乱,将军无指挥能力,士兵无战斗能力,失败便如同北洋水师一般模样。

2、中国既要打好“有准备之仗”,又要打好“无准备之仗”。从战略上讲,中国暂时没有打大仗的忧虑,但是中远期肯定将要面临重大战争,准备这样的世界性战争叫“有准备之仗”,准备得愈充分,取胜的机会自然愈大。然而,对中国而言,还应当善于打一些“无准备之仗”。什么叫“无准备之仗”?简单讲就是打突袭战。这里所说的“无准备”并非真的没有准备,而是策略上的不准备。举个例子讲:如若菲律宾侵占我南海岛屿,中国不必每次必打,等到忍让到某个时候以后,突然给它一次极为惨痛的教训,痛打一次,并且不给国际社会任何反应的时间和空间,打完了就打完了。我这里强调的“无准备”是不给国际社会准备的时间,出奇不意的造成战争实事。虽然后面会有一些争端和外交争执,但国际社会只认结果,量不会联合进攻中国。中国军队在捍卫领土领海完整的问题上要经常性地打一些“无准备之仗”。

3、系统性安排“四大战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四大战场,我已经在提给有关方面的意见中详细说明,此处不表。

世界虽变,人类本性未变,未来历史仍然是遵守同一规律——适者生存。阴影就在中国的身边,不准备去掉阴影,中国就不会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准备不是打仗,但准备要允许打仗,准备要不怕打仗。人类所有领域的竞争都是战争。

——孙锡良(转载须署名)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