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同时向日本和荷兰施压,要求两国的芯片制造商立即禁止向中国出售产品,阻止先进芯片技术流入中国。这是自2018年,美国对华发动芯片封锁和围堵行动以来,美方为打压和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维护美国霸权,进行的又一轮“芯片战”。我们以此次美国向日本和荷兰施压为例来分析,美方要求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禁止向中方出售深紫外光光刻机,意图彻底锁死中国中低端芯片制造产业。同时,美方还将我国存储芯片制造商也列入其制裁名单,摆明了就是要把中国的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产业“赶尽杀绝”,最终,采取一切可能措施,迟滞中国的技术发展进程。
真是要把吃奶的劲头都使出来。
然而,这还不算完。美国又企图禁止半导体制造相关的设备、材料等供应链资源给到中国本土企业,压制中国企业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研发进度。并且要求芯片制造领域的日本配套企业,不得向中国出口高性能光刻胶、药液、陶瓷版、晶圆、光罩和靶材料等等原材料,目标就是让中国芯片制造“断炊”。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美国对中国发动以半导体产业为主的科技战,是层层递进的,出招细致、缜密,布局阴险、毒辣。一开始,美国政府仅对中国科技企业和个人实施进行了一系列制裁,但是,随着今年3月美方开始组织所谓“四方联盟”,再到7月,参议院通过所谓“芯片法案”,组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排华小圈子”,美对华发起的“芯片战争”愈演愈烈,。
可以说,对中国实施全面科技战,正在朝着美国基本国策的方向发展,非常险恶。
特别是8月以来,美国严令禁止向中国出口被称为“芯片之母”的EDA软件,企图在研发和生产端,就锁死中国的芯片产业。凭心而论,美国以半导体为武器,对中国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芯片战争”,其“杀伤力”之强,确实让人侧目。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在2021年下半年,迫使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交出供应商等机密商业数据,以服务于其所谓的供应链“强化战略”,通过软硬兼施,促使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逆势赴美建厂。
我们要看到,当前美国对华发动“芯片战”,不仅仅全面压制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更重要的是,开展“芯片战”,是美国维护自身全球技术垄断地位的重要步骤。美国要通过所谓“四方芯片联盟”,强掳东亚芯片制造产业向美国转移,以所谓的高科技安全为理由,让芯片加工制造产业回流到美国,填补美国制造业高度空心化后的产业漏洞,提供更多高科技工作岗位。
例如,美方的“芯片法案”,以“巨额补贴”为诱饵,限制芯片企业向中国投资的“护栏条款”,来迫使芯片产业巨头回迁产业链,部分条款限制有关芯片企业,不能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销售芯片。
美方认为,现有的世界芯片制造业体系正在逐渐崩解,美国对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的控制,因为中国因素而逐渐松动。西方媒体认为,冷战结束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由西方跨国公司主导的综合价值链,这些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自身主导世界贸易的优势,将生产环节逐步转移到东亚,但同时保留着大部分利润。简单讲,就是美国负责芯片技术和芯片设计,将产业的核心技术抓在手里,而东亚地区负责芯片制造、封装和材料生产,属于产业末端。这一套“半导体价值链”,既让美国感到放心,又让美国企业赚取大量利润。
但是,随着中国本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制造业产品周期的加快,特别是部分中国跨国企业的崛起,并成为全球技术领袖,对于部分西方人士而言,不仅意味着中国的跨国公司在附加值最高的领域里,将与西方跨国公司展开激烈竞争,并取而代之,而且,还预示着中国将挑战美欧对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这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根本无法接受的。对于美国来说,“科技战也好,芯片战也罢”,其实都是美国对高科技领域产业主导权,以及技术主导权的争夺。
当然,恰恰是因为美国的“卡脖子”,未来10年无疑将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黄金发展期,从目前各项数据来看,美方的各种招数并没有遏制住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反而带动了国产芯片产业的本土化落地。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2020年,半导体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要实现40%的自主保障,而2025年要达到70%。截止2021年,中国芯片产能已经达到日产10亿颗,自给率已达到36%,这与2025年芯片自给率达到七成相比,已完成了超过一半的目标。
应该说,美国对中国发动科技战、芯片战,这根本不是历史进程的变量,而是定量,美国把技术封锁作为拳头打法,中国对应的,是依托巨大的市场资源,进行更大的开放合作,其实,在这个关头,中美除此之外也都各无他路可走,因此,我更相信未来中国必胜。
【文/司马平邦,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司马平邦”,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