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创新”保证资本主义不死,你信么?

2016-06-13 13:19:30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赵磊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创新”保证资本主义不死,你信么?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创新,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其地位与“改革”、“进步”、“发展”等价。

  创新,这是“新常态”下的核心关键词,其关键在于:创新是改变增长动力源,并提升经济结构的希望之所在。

  在当下中国,“创新”这个词汇具有天然的政治正确性。

  什么是创新?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创新就是做少数,就是有争议。”(施一公:《中国大学的导向出了大问题》)这个说法未必严谨,却多少触及到了创新的本质。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创新的本质,我有过专文讨论(参拙文:《对供给学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这里说说创新与资本主义生存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话题?因为主流学界不仅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且把创新看作是拯救资本主义的不二法门。在他们的逻辑中,只要创新不停止,资本主义就不会灭亡,这就是:“创新不息,资本不死”。

  真是这样吗?

  20多年前,福山高举着“自由市场”大旗想要终结人类历史,结果成了一个笑话。近年来,熊彼特为什么受到学界的追捧?因为熊氏的“创造性破坏”,被解读成了“资本主义不死”的最好证明。

  这个证明十分荒谬。其荒谬在于:把创新仅仅看成是单纯的科技进步,似乎除了科技在创新中不停发展、不断提升之外,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凝固不变了——很遗憾,这就是当下主流学界理解创新的最高境界。

  问题是,创新并非只有“科技创新”这一个层面,而是有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表达:一是生产力的革命(创新),二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前者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就是产业革命或者科技革命;后者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就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在马克思看来,这两个层面的创新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不可割裂:其一,生产力的革命(创新)决定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革命(创新);其二,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只要人类社会还没有灭亡,那么,创新当然就不会停止。不仅生产力的创新不会停止,生产关系的创新也不会停止。什么叫“生产关系的创新”?“生产关系的创新”就是马克思主义所阐释的:经济关系的革命,以及社会制度的更替——新旧生产关系不断更替的必然性,不仅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证明,而且完全符合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逻辑。

  既然生产关系的创新不会停止,那么,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关系又何来的“永远不死、万寿无疆”呢?既然创新就是“创造性破坏”,那么在这个“破坏”过程中,为什么不准“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呢?为什么不准“创造”新型的社会经济关系呢?既要“创造性破坏”,又不准资本主义死亡;既要“创新”,又不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这是哪家的逻辑?

  所以,不仅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扯谈论,把“创造性破坏”解读成“资本主义永远不死”,更是超级扯谈。

  关于创新的话题,当下最大的误区在于:(1)不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把科技创新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专利。(2)割裂了生产力创新与生产关系创新,把创新看作是与生产关系无关的高大上活动。(3)即使认识到了生产关系创新与生产力创新之间的关联,这个关联也只是局限于:只有私有制才能激发创新活力。(4)由于生产关系的创新已经被狭隘地锁定在私有制的框架里,所以生产关系创新的原则就是如何贯彻全面私有化这个普世价值。

  我看到,学界正在高谈阔论的“创新”,要么只是局限于生产力层面的经济结构升级,要么只是津津乐道于生产关系层面的全面私有化。即使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性有所觉悟,那也仅仅是站在私有化立场上的觉悟而已。

创新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创新不仅拯救不了资本主义,而且正在加快资本主义灭亡的速度。

  更多文章请进入赵磊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olei1957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