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Tik Tok因为临近关停大限而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大批自称“Tik Tok refugee”的外国博主涌入了小红书。一夜之间,国内小红书用户的推送列表中被金发碧眼的老外包围,不禁给人以身在国外的错觉。众所周知,我们的内外网是不互通的,因此这种场景对国内网友来说非常新鲜。很多网友开始昼夜不停刷小红书,对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展示热情。一时间热闹无比,话题连续几天占据热搜。大家都说,小红书迎来了泼天的富贵。
为什么是小红书,而不是同门同宗的国内版抖音?这可能是个阴差阳错。为了配合网络管制,国抖和洋抖从头就是严格分开的,国抖并没有开放外国IP的注册,而外国的应用商店里也找不到国抖。而小红书不知为何成为漏网之鱼,在老外的应用商店里可以下载,就这样成为了迎接洋抖难民的主要口岸。虽然小红书的使用体验和抖音并不太相同,但好歹也能玩视频。既然是难民也就没什么可挑了,先找个地方落脚再说。
当然,洋抖难民也发现了惊喜,这里欢迎的人气居然如此高涨,甚至突破了12小时的昼夜时差,自己的网红事业似乎可以无缝过渡。此等境况一传十,十传百,面临失业的美国网红纷纷踏上了“出国创业”的网络高铁。
欣赏完美国网红的各种才艺表演之后,中美网友在评论区开始了深度交流。很多是属于我们最关注的话题,譬如生活购物成本、医疗费用等等。“对账”一整夜之后,总体的结论是各种祛魅。发现外国的月亮不像传说中那么圆了,而曾经满腹牢骚的国内环境好像也没那么糟了。美国也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生活中也是各种天价账单和不便,拿美元汇率一算更是令人触目心惊。
在中美进入全方位的竞争关系之后,体系优劣之对比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时刻。记得多年前,世界两大竞争对手美苏领导人之间的“厨房辩论”,以几十年后一方的解体宣告了结果。但这一次,似乎我们该赢了。我们汲取了老大哥的教训,综合了两种体系的优点。今天我们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没有短板,从打火机到高科技齐头并进。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便利。而下一步需要提升的就是我们的软实力,如何能实现文化输出,真正建立起我们的全民自信。
当然在这个奋斗的历程中,我们并不自信。一直把国内网友保护在象牙塔中,避免受到外网形形色色的诱惑误导。但这网络的大门总有一天是要打开的,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当然,我们并没有猜中这个开头,居然是洋抖难民带来了一次成规模的试验,结果非常喜人。跟美国网友整夜对账之后,大部分的国内网友都更加自信也更加爱国了。
洋人注册小红书这个大大的漏洞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封堵,相关话题也并没有在遭到限制讨论,乃至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也公开表示了欢迎,称“年轻人有选择的自由”——呐,有生之年,终于也看到我们用“自由”来召唤大洋彼岸的人们,真是三十年河东。
那么更待何时?这本来应该是字节跳动的内部红利,居然被小红书捡了便宜,只因为自家严格区分了内外IP。其实面对美方的威胁,除了以关停服务硬刚之外,字节还可以有更釜底抽薪的应对,譬如开放国内版的海外注册,直接把洋抖的流量无缝合并入抖音大家族。就算应用商店里没有,咱们可以教他们如何翻墙,就像我们当年翻墙上油管一样。
虽然愿景很美好,但也有不少隐忧。从风险管控方面来看,字节一直是模范,从来不触碰敏感,但老外是不是好管,不太好说。从运营成本来看,内外抖音的流量变现模式也不一样,如何统一也是个难题。是让老外网红来学咱们带货,还是让国内网红也能专注才艺表演进行流量分成?但是要快点琢磨,别等人家小红书把锅都端了,这边还没开放口岸。
这次中外网友的大规模触碰,打消了很多被误导诱惑的担忧,甚至恰恰相反,成为了向外展示我国发展成果的窗口。很多外国网友第一次见到中国到处的高楼大厦和普通百姓精美的四菜一汤,而国内网友也在美国中学生饼干炸鸡等垃圾食品构成的校园午餐中收获了自信和骄傲。我们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对比生活质量了,甚至可以对比各种言行自由的尺度,把自由之邦的传说都拉下神坛了。
普通百姓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对照,一直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前苏联专注于国之重器而忽略了人民生活,最终在对比中落败。我们今天啥都不缺,桌上有鱼,电视里有火箭上天。此时不靠广大民众之口来展开攻势,更待何时?
中美竞争不可避免,双方的胜败不仅在于武器的数量和GDP的数字,更在于各自百姓的幸福指数和人心向背。对比之后我们的百姓会拥有更清醒的认知,建议网络管理部门,现在是时候对国内网友放心了,让我们走向国际舞台展示全新的中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