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抗——《网络十二章经》由秦安著 ,此书经2011年6月初步整理,2015年1月、11月 重新整理,2016年10月初步定稿,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
《网络对抗》是十九大后认识网络空间伟大斗争的系统性、严峻性和现实性的第一本专著。
这本书是作者秦安计划出版的“网络强国‘三部曲’:《网络突围》、《网络对抗》、《网络战略》中的第二部,涵盖“网络要主权”、“网络讲政治”、“网络有颠覆”、“网络讲战略”、“网络有陷阱”、“网络可自由”、“网络讲规则”、“网络有功夫”、“网络在结盟”、“网络掌握中”、“网络有对手”、“网络有卫士”等十二章内容。是首位被网民称为网络空间战略家的理性思考,用通俗的语言翔实地记录了网络空间的风云变幻,讲述了网络对抗的刀光剑影。
全书将网络强国战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细致地解读了网络对抗的态势,剖析了在网络空间和通过网络空间进行伟大斗争的系统性、严峻性和现实性。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生产生活新空间、亿万网民新家园、国家治理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系列讲话蕴含的格局、道义和力量,已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遵循。
《网络对抗》出版之时,恰逢十九大结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以大国大党的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标注了历史演进的新坐标、勾勒了国家强大的路线图,宣示了执政为民的新使命、阐释了治国方略的新思想、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在这个最具网络时代特征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过好“网络关”作为分外重大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纲网络空间“一把手”工程,以“数字立国”的战略魄力和军民融合的科学路径,奏响了网信强国的冲锋号。
如何激发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军民融合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的协同共振效应,让网络强国建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在网络空间和通过网络空间为人民谋福祉,是“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学习的首要政治任务之一。而这个任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始终保持战略清晰,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伟大斗争“牵一网而促全局”的重要特性。
在这个最具网络时代特征的建设征程中,“党政军民学”必须把“学网、懂网、用网”作为高效便捷的执政为民通道,在“牵一网而促全局”的建设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登高远望、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直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蕴含的网络空间风险,让网络空间承载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
在这个最具网络时代特征的伟大实践中,“东西南北中”应该把“互联网一代”作为获得伟大胜利的重中之重,在更广泛的层面宣传网络安全意识,以更深入的视角剖析网络安全威胁,以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普遍觉醒,支撑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基于新理念的伟大工程、解决新矛盾的伟大事业、实现新目标的伟大梦想,汇聚起让网络空间成为人民福祉的磅礴伟力。
因此,《网络对抗》的出版,从全面的视角描述网络空间的风云变幻和刀光剑影,可以作为十九大学习的辅助资料,有利于我们在这个最具网络特征的新时代,直面挑战、统筹经略,更好更快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网络对抗》从网络初相识到网络再觉醒, 呼唤中国看清网络大国与网络强国的巨大差距,以“数字立国”的战略魄力,培养全民网络主权、网络发展、网络安全、网络文化、网络法治、网络国防、网络合作意识,加速走出网络强国建设初级阶段的战略“碎片化”状态。
《网络对抗》作者序一 | 秦 安:网络初相识,处处听惊雷
网络空间风乍起,于无声处听惊雷。应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邀请,打开了尘封3年多的书稿,看到了2011年整理的“网络空间风乍起”,感慨良多。2011年,恰好是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17年。其后两年,
2013年,斯诺登披露“棱镜门”唤醒了中国,唤醒了世界,这一年也成为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的“觉醒年”;
2014年,中国启动网络空间“一把手”工程,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已是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的“启动年”;
2015年,中央网信办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奋力前行,可视为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的“基础年”;
2016年,期待《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安全法》出台,成为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的“腾飞年”。
如此来看,2011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恰如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懵懵懂懂中打起出发的行囊,准备走向大学校园,进入军营锤炼,走向广阔社会,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去体验人生初相识。这恰如中华民族的网络初相识。
十七八岁少男少女的初相识,有彼此平等懵懂的心,有学校的规范、军营的约束、老师的指导、同学战友的帮衬,或者有工厂、有工友,还有政府和警察,一切都在整体可预想之中,父辈的大量经验经历也可借鉴,亲友的广泛人脉关系还可依托,将生活在一个“已知远远大于未知”的环境中。
十七八岁的网络新空间、精神新家园、治理新领域,是一个“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的全新世界,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尤其是社交方式网络化,充满了安全风险和网络陷阱,诈骗等网络犯罪率先“互联网+”,让网络安全成为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在这虚实世界你,大家熟知的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恐怖接踵而来,大家不熟悉的“震网”、“火焰”、“毒雀”等超级网络病毒席卷全球。尤其是作为互联网缔造者和网络战始作俑者的美国“一超独霸”,独自控制着国际互联网的管理权和控制权,不仅形成了网络攻击毁瘫世界的“震网”新方法,而且催生了网络颠覆倒台国家政权的“推特”新模式。
恰恰此时,对中国来说,恰恰如十七八岁少男少女遇到十七八岁的网络新事物,是为网络初相识。这种网络初相识,所面临的态势是人类社会在一个缺乏完善规则、没有公平秩序的网络空间裸奔。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来看,网络空间规则完善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国家治理对网络空间认识不足极大减弱网络空间法制化的力度;另一方面,网络强国的咄咄逼人挤压网络空间新秩序的高度。自视为全球“网络警察”的美国在网络空间跑马圈地、肆意而为。而“棱镜门”事件的警醒效果超越了无数的呐喊,推动了网络大国的战略觉醒,启动了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担纲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已成为战略共识。
2015年,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置顶选项,网络空间法制化进程稳步推进。
尽管十七八岁的网络中国,依然租住着美国的网络“廉租房”,网络主权的管辖权、独立权、自卫权、平等权尚不完全,自主可控的网络强国之路刚刚起步。但战略觉醒势不可挡,网络中国已然繁荣世界。
这种时期,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遇到同样十七八岁的网络世界,他们面对的是什么?他们又有什么可以借鉴,有什么安全保障?似乎都是一个疑问。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暴力,使网络中充满不可预知;网络间谍、网络颠覆、网络攻击,使网络中处处刀光剑影。
为此,很有必要告诉网络对抗的真相。
2011年整理书稿的时候,就想着将其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既唤醒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在全新的网络世界主动穿上“蜘蛛侠”的盔甲;也警醒聚焦传统领域对决的共和国卫士,避免陷入“张飞长矛刺飞机”的尴尬与无奈。当时作为一名军人,也多次疾呼加强网络国防建设,发展壮大自己的“网军”,但只能作为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但这种思考具有极大的价值,在2013年直接转化为网络空间“一把手”工程的“核心项目”。如今,军队已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包括网军在内的战略支援部队横空出世,网络强国战略已经在国家和军队最高层面启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也成为常态化活动,网络大国正在向网络强国迈进。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晰地看到,网络大国与网络强国之间网络安全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尤其是随着“万物互联、万物可控”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不仅仅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崛起、国家存亡的关键问题。我们能否统筹信息产业资源,在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产业技术革命中赢得领先地位;能否凝聚民族先进文化,在网络空间战略博弈中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能否汇集国家多元力量,在“和平崛起”过程中避免网络冲突乃至形成对等制衡,这一切事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这种关键阶段,尤其需要通俗易懂的读物,为广大老百姓说说网络安全的事情,进而形成网聚人气、网聚智慧、网聚力量的良好格局,让网络强国建设接地气、有底气。
为此,重新梳理书稿,并加入最新的网络范例和战略思考,期望能够实现历史事件与现实实践的呼应,战略决策与战术行动的吻合,国家安全与人民需求的一致,在分析中看清网络空间蕴含的安全风险,在对比中看到网络大国和网络强国的现实差距,从而提升我们每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助力网络强国建设,让中华民族的崛起插上网络的翅膀。
2016年1月29日,陵水香水湾完稿
《网络对抗》序二 |马 利:网络安全已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让网络空间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作者系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网络空间成为生存新空间、精神新家园、治理新领域,网络安全正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如何让网络空间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视角,以格局、道义和力量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开拓了网络强国建设的大格局。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乌镇峰会”上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五项主张”,体现了中华民族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发展的真道义;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聚焦造福人民、网络生态、核心技术、安全发展、企业责任和人才支撑六大问题,深化细化了网络强国战略,对中国网信事业做出了一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重要讲话。
总近平书记坚持问题导向,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有要求又有办法,为网络空间更好造福地国家和人民打开了全新的维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凝聚强大的网络力量。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奋斗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时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二届“乌镇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演讲时指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今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如何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期待和需求?就是要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更多人平等享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让网络空间更好地造福国家,惠及人民,就要发挥好政府主导的作用,通过社会组织的倡导,智库力量的支撑,激发网民自发的行为,让网络治理更加有效、更加贴近民心。
如何从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中挖掘新的理念和方式?如何引导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网络文明?如何放开政府的手脚,因势利导,科学地治理网络空间?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网聚智慧、网聚力量,建立网络时代的统一战线?必须形成一个多元力量参与的系统治理。这其中,
政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规范工作、基础服务和激励机制;
社会组织要彻彻底底融入人民群众,做好沟通工作、便民服务和公益事业;
智库力量要时时刻刻想着人民群众,做好咨询工作、决策服务和生态塑造;
广大网民要时时事事做好守法公民,做好自律工作、互助服务和意识培养。
二、坚持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
在实践中的创新,是最勇敢的创新,也是最可靠的创新。而创新的目标,始终要聚焦改革开发的总目标,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将网络空间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创新型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除了政府的顶层设计,还要关注线上线下“统一战线”,调动社会组织、智库力量和广大网民的自身力量,引导亿万网民实现自我监督与管理,这也是社会组织、智库力量以及广大网民参与网络治理的重要途径。
大数据时代,要实现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必须看到,对于任何行动都会在网络空间呈现“踪迹”的新局面,一味地抹杀并不是办法,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诟病。我们不必“毁尸灭迹”,也不要急于“斩首”。网络空间足够大,在没有判定它是“良性”还是“恶性”之前,为防止扩散,伤及无辜,有染网络生态,妨碍社会秩序,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类有歧义的信息分门别类地隔离在不同的“黑匣子”里,实现“容器隔离”。这种创新管理思维是一个好选择。让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专业智库、亿万网民有充分的时间去认证它、了解它,不断地提高自身引导力、免疫力和抵抗力。
我国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空间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只能采取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的办法。所以,面对形态各异的海量信息,“隔离容器”怎样设计、“不明信息”如何封存,都还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完善“放”与“封”的同时,也是在考量和提升我国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能力水平。
网络自传播、自组织模式,是它的基因所决定的。如何做到因势利导?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三、坚持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智库和亿万网民的力量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全国共有546家网络社会组织,这些网络社会组织包括各级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各种协会、学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在过去几年中,网络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参与到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网络安全生态以及营造健康网络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中,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等搭建了广阔发展平台,逐渐成为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专业智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智库建设。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智库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写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2014年10月,中央深改小组审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2015年11月,中央深改小组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对如何选择并建设一批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做出部署。
让网络空间更好地造福国家,惠及人民,就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社会组织的倡导,专业智库的支持,激发网民自发行为,让公益活动更加有效、更加贴近民心。只要我们把事做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最大公约数,展示最强同心圆”,才能更好地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秦安同志及其团队作为众多智库中的一员,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国内第一个“网络空间战略论坛”,又与人民网理论频道合作推出了第一个“聚焦中国网络空间战略”专栏。
他追随郑必坚校长撰写了至关重要的“网络强国”报告,在斯诺登披露“棱镜门”前一天发出“美思科等‘八大金刚’不能不设防”的呐喊;他提出“打造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珍惜网络空间精神家园”的认识,以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议,都被国家战略层面所采纳,发挥了积极的建言献策作用。
这本书是他计划出版的“网络强国‘三部曲’:网络突围、网络对抗、网络战略”中的第二部,涵盖“网络要主权”、“网络讲政治”、“网络有颠覆”、“网络讲战略”、“网络有陷阱”、“网络可自由”、“网络讲规则”、“网络有功夫”、“网络在结盟”、“网络掌握中”、“网络有对手”、“网络有卫士”等十二章内容,深入细致地解读了网络对抗的态势,值得作为全民网络强国意识普及的专门书籍。
是为序,以资鼓励!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