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7年11月18日电(红叶)今天是红四方面军成立86周年纪念日,为纪念即将到来的黄麻起义90周年,我们于11月5日上午在京举行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子弟研讨会,部分在京子弟与外地来京者近80人相聚一起,最大年令的红军后代有八十岁左右,最小的红军后代年令在六十岁左右,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红四方面军成立的日子也是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两个日子在历史上的那一刻的重合,预示中国又诞生了一支全新的工农武装。她是一支英勇无比,历经苦难辉煌、百折不挠的红军主力部队。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还有总政委陈昌浩之子陈祖莫,副总指挥王树声大将之女王宇红。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倪志亮之子倪齐生、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周纯全之子周宏林、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傅钟之子傅晓钟、政治部副主任曾传六之子曾苏东。
另外参会的有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王宏坤上将之子王新中,王伟伟,王燕京、副军长刘世模之女刘莉,政治部主任洪学智上将之子洪虎,之女洪炜。红军大学军事主任徐深吉之女徐小溪,王维舟之子王小舟、王建安之子王海波、周希汉之子周南征、胡奇才之子胡鲁克、胡东平、王近山之女王媛媛、滕海清之子滕江宁等,还有红四方面军烈士子女,及从红四军军长、军政委,红军时期红四军各师、团、营、连、排、班长和普通红军战士的子女。还有从外地远道而来参会的红四军子弟,他们是刘莉、邱英汉、漆先望、江继红、刘家强、胡岩、黄保民、陈林源、李平伟、李新、何绍全、向世荣、吴光初(王晓鲁丈夫)。
是红四方面军和红四军的战旗把大家聚在了一起,父辈们不论职务高低都是生死与共、出生入死、弹伤累累的过命兄弟,后辈不论是将军,还是一般干部、普通人,他们也都是好兄弟、好姐妹。
会上胡奇才中将之子胡东平放映了自己制作的视频《说不尽的红四方面军》,许多人都是含着热泪看完。为了纪念黄麻起义90周年,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会议给子弟们奉献了由各位兄弟姐妹用心血写就的文章800多页文集《历史与传承》第一、二集。让我们高举父辈的旗帜继续前进!
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子弟群徽章
红四方面军历史与传承书~微信公众号文章
红四方面军当年战斗口号“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前排坐者左起夏宇立、杨延军、胡鲁克、王新中、徐小岩、洪虎、陈祖莫、王宇红、傅小钟、胡滨江、刘晓利。
站立者第一排左起(女)宋文、洪炜、刘莉、胡岩、徐帜红、向世荣、徐小溪、王媛媛、叶灵、卢小梅、田研华、江继红、刘建中、周娟
上其右为赵领军、王东哈。
第二排赖延正、漆海鸿、沈继武、胡小东、王伟伟、王小舟、傅小钟侄子。
第三排左起赵更生、李新、戴森元、李平伟、漆先望、邱英汉、滕江宁、郑岩峰、吳晓东,曾苏东、周南征、倪齐生、王燕京、黄伟明、董海涛。
最后一排刘家强、张小川、陈嘉来、朱成龙、胡东平、徐小群、王海波、吳光初、潘鲁斌。
红军子弟聚会签字
红旗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我们红军后代一定不忘革命的前辈流血牺牲,纷纷在红旗上留名。
红军子弟分别领书~历史与传承
追寻……继承,初心指导我们前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阅兵式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经走过的路!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
徐向前之子~徐小岩(左)、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右)
徐向前之子徐小岩讲话
王树声之女王宇红讲话
王宏坤长子王新中讲话
洪学智之子洪虎讲话
王宏坤之子王伟伟讲话
胡奇才之子胡东平讲话
刘世模之女刘莉讲话
漆先望讲话
陈昌浩之子陈祖莫讲话
陈昌浩之子陈祖莫(中)和徐深吉之女徐小溪(左),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右)合影
红军后代分别合影
高举父辈的旗帜前进
王伟伟
今年是“八一”建军节和“黄麻起义”九十周年的纪念日,又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至此我们召开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子弟联谊会研讨会格外有意义。
自从去年4月9日,我们成功召开第一次联谊会,至今已一年半了,当初在会上我们就曾说过,成立联谊会的目的是把红四军的子弟们聚起来做点有意义的实事。具体就是做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拍些视频,把我们纪念前辈革命业绩的事情记录下来宣传出去;二是建立我们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建立自己的交流平台,写文章,用文字记录父辈的战斗革命历程,宣扬传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他们的故事流传开来。如今,这两点我们都做到了,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年4月15日,胡东平、周南征、倪齐生、刘建中等人自驾车从鄂豫皖老根据地的红安出发,沿着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征的路线,顶风冒雨,经过了西征路上最危险的漫川关,到了钟家沟,穿越了大巴山,进入川北到了两河口、空山坝。一路寻找到父辈打仗负伤的地方,采访了当地的史志爱好者,采访见过红军的老农民,拜祭了红军烈士墓,访问了通南巴革命老区,参观了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的旧址,来到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阆中苍溪渡口。他们沿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路线继续前行,到茂县、北川、过草地、克服高原反应翻越了雪山。在包座与留在当地的红军后代进行了交流,代表红四军的后人们祭拜了在包座战役中牺牲的红四军十师师长王友均。
他们在红军父辈英勇无畏精神的激励下,克服种种困难,历时20余天,行程6000公里,重走了父辈西征、长征之路,于5月10日胜利完成此行。通过此行,心灵受到强烈冲击和震撼,精神得到巨大升华,深感当年红军父辈的艰难,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回来后胡东平把他们此行视频的记录,整理制作成五部纪录片,通过优酷这个平台播放后,取得了很大反响和社会效益,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尤其是他制作的第一部《说不尽的红四方面军——来路不能忘》的点击率更是达到1万次以上,点击率不是我们的追求,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有这么多人关注此片,说明该片无论质量还是内容都是上乘的,十分有教育意义。许多后代看了后,都是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今年春天胡东平等又从红安出发,沿着红一方面军长征之路,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时的南下之路进行了考察、探寻,历时十余天,行程8000公里。这两次出行寻访父辈走过的长征之路,他们高举先辈的旗帜,发扬红军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取得很大成功,得到很大收获。他们怀着对红军先辈的深厚情感,去挖掘探寻红军历史的执着,深深值得我们在座的各位学习。
我们做的第二件事,在去年联谊会召开不久,于4月中旬,由赵更生出面申请,正式建立了为咱们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子弟群服务的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历史与传承》。它也是咱们的群刊,它的创建使我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对外宣传平台和工具。4月16日,我们试发了本刊的第一篇文章,取得了成功。接着于4月18日,正式发表了由丁志平为本刊撰写的开篇之作,“后勤战线红管家丁先国将军”的文章,打响了本公众号的第一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止目前,对该文的点击率已达4300多次,成为本刊得到较高点击率的文章之一。遗憾的是该文成了丁志平的遗作,丁志平对我们的工作一贯大力支持,他先后给本刊投了三次稿件,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永远感谢他,怀念他!
我们的公众号创建以来,得到子弟们的大力支持和踊跃投稿,像张晓川、林平江、王晓鲁等许多人多次投稿。经过我们一年多的运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得到了很好反响,扩大了影响面,受到群里群外,各方面人士的关注,长期关注我们公众号的人已达306人,群外的一些人也纷纷给咱们投稿,有的甚至多次投稿,他们的稿件已达十余篇。在大家的支持下,截止目前我们已编辑了80余篇文章,对外发表了60余篇,有些文章待发。我们的公众号每星期发表一篇文章,成了期刊。
这些文章都秉承了《历史与传承》公众号定下的宗旨,写父辈的革命故事和光辉业绩,宣传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大家的文章讲到父辈长征的艰难,征战的英勇,使读者深受教育和鼓舞,每一篇都是佳作,都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既是对过去父辈的回忆和缅怀,也是对军史的补充和论述,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十分珍贵的史料,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十分有意义。如张晓川写的《红四方面军过汉水》一文,讲到由鄂豫皖根据地参加西征的26位女红军的情况,她们每个人的大概简历,这些资料弥足珍贵,是对红四方面军军史的宝贵补充。他的《袁家沟口伏击战》一文,又揭秘了红二十五军的一些重大史实,这些文章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从这些文章里可以看出张晓川对军事史料和资料的掌握比较丰富,研究比较深入,而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尤其对红四方军军史的研究显露出他较深厚的功底,是本群军史研究的佼佼者。其他,如原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的外孙王文红等,也是对红四方面军军史颇有研究者。群里还有一大批像漆海鸿、漆先望等对军史有着独到见解和深入的研究者,可喜的是更有像卢小梅、潘豫沙等一批对军史研究和关心的女同胞,这是非常不简单的。在这些众多文章中还涌现了一些文笔与资料俱佳的作品,如笔名涛波鸿写的《父亲—漆远渥将军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为此,该篇还被盗了版。
群里还有许多人也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进行着宣传、宣讲、走红军路的实践活动。如田竞及其家人不但自驾走了红军几个方面军的长征路,走访了其父新四军的战斗路程。并在今年自费出版了由其写成的5集200余万字的“重走长征路”一书,这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其他,还有邓玉平、李宝川、江斌等分别担任着上海、成都、西安的红会会长,在当地热情宣传、宣讲红色故事,红军前辈的业绩,也取得很大成绩和社会效益。他们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本公众号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也离不开编辑们辛勤的工作。尤其,今年2、3月以来,我们小小的编辑部增加了两个年轻的生力军后。一个是80后在职的朱成龙,一个是90后读研的杨利娟。他们在知晓了这个公众号后,主动联系我们,不计报酬自愿积极参与编辑工作。他们的加入使我们的编辑工作更上一层楼,编辑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文章的编辑更加新颖耐看。尤其杨利娟为了保证质量让作者满意,不辞辛劳牺牲学习后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对文章反复修改,最多的达七八次之多,她却任劳任怨,直到作者满意为止。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来自我们的革命老区麻城,他们从小受到老区的革命教育,对老一辈革命家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所致。在这里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当初我们曾表示过要把父辈的革命故事写出来,有条件时编成书,印成册,给大家留存。后来,不少子弟也提出希望把公众号发表的文章编成纸质材料留存学习。经过一年多,我们已编辑发表了众多文章,可以成书了。我们的编辑朱成龙先生主动出面联系了出版商和印刷厂,不辞辛苦安排排版、编辑、校队等具体事项。因为此书仅供咱们内部留存,书的数量是有限的,但书的资金全靠朋友热情赞助和大家的支持才能印制,没有他们的支持书是出不来的。在此特向赞助商北京久之峰科技有限公司和赞助的朋友们表示真挚的感谢,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们把这本经大家心血付出的书,奉献给各位留存纪念,这就是我们最实在的成绩!
现在健在的老红军越来越少,7月12日,张晓川的父亲,老红军张敏爸爸以93岁的高龄又离我们而去。我们群里子弟还健在的老红军爸爸只剩下了秦晓荣104岁的父亲秦华礼,林平江102岁的父亲林开征,胡滨江99岁的父亲胡正先,老红军妈妈也只剩下洪炜98岁的母亲,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阿姨,他们都是国宝级的人物。我们还有一批像王宇红96岁的母亲,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老妈妈这样的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母亲们,他们的健在是我们后人的福分、骄傲、荣誉和光荣,衷心祝愿老人家们健康长寿!趁他们还健在,整理和搜集他们的资料,宣扬他们的光辉业绩是我们今后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们就是要本着习主席“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的指示,继续高举父辈的旗帜前进,不断续写他们的故事,宣扬他们的光辉业绩。
2017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