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色记忆“上山下乡”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举,我们在各个方面都缺乏建设经验。在西方全面封锁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向苏联老大哥“取经”。
为此,从建国后到三大改造完成期间,中国派出了大量的代表团前往苏联参观学习。这其中既有组织也有个人,有干部也有技术工人,更有大量的留学生。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向苏联总共派出8000多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1000多名留学生,为的是将来这些人回国建设新中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毛主席当年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演讲的第一句话,让所有留学生热血沸腾。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知识青年的“向心力”确实很强。
1955年4月,代表团再次启程,恰巧此时苏联“垦荒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代表团就对“垦荒运动”做了全面的了解,得知了苏联垦荒运动的意义——解决就业、粮食增产。回去之后立马就做了全面的汇报,毛主席对此表示肯定。
当年8月,就有60名青年组织垦荒队,在黑龙江大荒原上付诸于实践。仅半个月,他们就开垦出了1200亩荒地,第二年生产了1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随即河北、山东、浙江、上海纷纷请求“参战”。
如果说1968年之前的“上山下乡”,只是小范围的“试点”,那1968年之后,以知青为主力军的中国版“垦荒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而此时,我们跟老大哥的感情已经破裂,老大哥叫嚣着要做“外科手术”。
于是,毛主席向全国发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一系列口号。同时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观点。
1968年之后的上山下乡不再局限于农场模式,“插队”这个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在之后的十余年中,虽然农村和城市人口既有大规模流入也有大规模流出的现象,但“插队”、“上山下乡”、“知青”等词语无疑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的符号。而“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干革命”、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口号,也成为那个时代的光辉印记。
我相信家里很多老人谈及此处,更多的是感慨万千,没准依旧热血沸腾。
这十年间,插队的知识青年达到了1600多万,而整个上山下乡运动则达到了2000多万人,真正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上山下乡”不仅缓解了城镇中的就业压力。大部分知识青年,做到了与工农“打成一片”,并把自己勤劳的汗水和热血撒在了土地里。他们培养了坚韧吃苦耐劳的品格。那个时候一起插队的知青们,就像现在的战友一样,有着深厚的友情。上山下乡是一种难忘的人生经历,也改变了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
毛主席说过“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这是他老人家对知青的期盼。毛主席的这些话永远不会过时,如今作为国人如何“炼就一颗赤子之心”响应国家号召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应该向那个时代的知青学习的地方。
二、新时代下的“上山下乡”
最近,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此文件意义非凡。
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逼近65%,放眼全球,也处于中上游水平。而在20年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6%,后来经过黄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点。
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也就意味着大量人口会从乡村涌向城市。
然而在推进“城市化”的整个过程中,承载人口转移的主体,并不仅仅是县城和乡镇,不少的人口都涌入了市区,人口的大量流入造成了城市的拥挤,“堵”不仅仅发生在一、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都可以看到“堵”的身影。再加上“虹吸效应”的存在,造成了小城市人才匮乏。
对于这一点,国家也早就看到了。从2014年开始右,就已经在强调“新城镇化”。新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办法就是统筹兼顾,原则是协调一致,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了这一“办法”。
首先,城镇化建设,最初是为了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然后进行城市化建设,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失。这样只会让农村与城镇的差距越拉越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鼓励“知青”回家建设自己的家乡。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一步,即使我们现在已是工业大国,但农业同等重要,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和命脉所在。
其次,县城作为连接城区和乡镇的“中转站”,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县城和乡镇建设好了,缓解了城区压力,也将会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们是“粗放式”发展,因为我们需要先提升国家整体实力,而未来几十年,就是要强调“质量”,在体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回过头来去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个别问题。
再者,发展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内需,将 “超级市场”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县城乡镇市场潜力,这一点和前段时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是呼应的。
有数据显示,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亿人。其中,1472个县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然而这么大的基数,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三分之二,这就说明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
三、“上山下乡”的重要意义
说完了国家层面,对于个人来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个人认为,以县城为中心后,县城中的就业机会肯定会大幅增加,人口也将会“逆向” 流动,政策吸引使得在县城落户的人口会更多,同时这也意味着,城市的工作岗位会减少或者说处于一种饱和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相当于新时代的“山上下乡”运动。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投入到县城的城镇化建设当中。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是要把此举放在国际大背景下去看。
现在的俄乌战争已经为人类打开了“潘朵拉”魔盒。美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消耗掉俄罗斯,然后集中所有力量对付中国,以保住自己的世界霸权。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对小弟的内部整合。美国继冷战结束以来,又一次成功把欧洲各国绑到了自己的战船上,他们将来的进攻重点会在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实现高度的统一。
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
一是继续发展国内经济,整合国内资源,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二是随时做好与西方切割的战略准备。
在外循环受困的时候,内循环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对于中国来讲,在西方目标已经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必须调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做好最低内循环的准备。
最后说一点,进行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是长期性的战略,国家必然会出台配套措施来保障该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比如,如何增加就业机会、如何实现县城产业转移或转型、如何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筹集建设资金及融资等各个方面。
说句实话,在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建设当中,很多时候县城扮演的是一种往城市“输血”的角色,但本身自我的造血能力又不强,如何在未来改变这种状况,这中间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各位热血知青能够像“老三届”一样投入到建设自己家乡的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