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发端是什么?长征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长征这一概念负载的政治含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长征的发端是什么?
历史告诉人们,长征的发端非长征,而是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与中央红军主力的被迫战略转移。
而造成这一极端被动局面的原因,最为核心的一条,是中共临时中央剥夺了毛主席的领导权。
1932年10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召开全体会议,集中批评毛主席。12日,中共临时中央任命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实际撤销了毛主席的军事领导权。
撤销了毛主席的军事领导权,红军的仗就开始越打越差。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美、英、德、意帝国主义支持下,开始进行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根据地的兵力有50万人。
从敌我5:1的兵力对比看,其时并非是最严峻的形势,因为第三次反“围剿”的敌我兵力对比是10:1。而第三次反“围剿”,红军在毛主席和朱德的指挥下,歼敌3万余人,缴枪1.26余万支,胜利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面对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临时中央不是积极准备反“围剿”,而是让红一方面军“两个拳头打人”,继续在江西和福建作战,即“分离作战”。
由此,9月28日敌占黎川,其后,红军在进攻敌硝石、资溪桥、浒湾鞥据点,均遭失利,完全陷入被动地位。
11月20日,出现一有利机会,国民党第19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被迫抽一部分兵力去镇压,毛主席建议,一是把战略防御转变为向苏浙皖赣地区的战略进攻,迫敌回援,以打破敌围剿。二是与福建人民革命政府联系,给予支持,从而化解被动。临时中央不采纳,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于1934年1月下旬被蒋镇压下去,红军打破围剿的有利时机丧失。
随之,蒋介石重新集结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红军又采取错误的阵地战、堡垒战,节节防御,结果从1934年1月下旬至3月底,红军的战斗均遭失利。
接下来,4月中旬,敌人集中力量进攻广昌,临时中央调集红军主力9个师要同敌决战,结果打了18天,部队遭受很大损失,广昌失守。7月,敌人开始新的进攻,临时中央又实行分兵把口,六路分兵,结果根据地日益缩小,到10月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
这样,历时一年之久的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
10月初,中共中央和红军将领惊慌失措,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仓促决定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企图转移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10月7日,红24师接替主力红军防务,中央红军主力第1、3、5、8、9军团,先后向兴国、于都、会昌地区集结。
10月10日晚,党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86000多人开始战略转移。
综合史料分析,这个战略转移,是仓惶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啻于退逃。这从《长征日记》可窥一斑,“最近,师部找团以上干部接连开了几次会,李聚奎师长和赖传珠代政委说,部队可能要向南行动,冲破南线敌人的封锁线。一星期来,部队补充了新兵,充实了武器弹药,每人还发了两套单衣、两双鞋子。看来,情况十分紧急,准备随时行动。”
二、长征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长征,从词性看,属动词的范畴,表达的是有目的的征伐或征讨。由此看,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中央红军主力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的行动,就纯属被迫转移,所以其并不含有长征的意义。
那么,长征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
从史料看,现在见到的最早的文字,是1935年5月以朱德总司令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第五句是“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这是目前人们看到的,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长征”的概念。
而从当时的时态环境分析,这个布告是为过彝族区所发布的。那么,为什么要过彝族区?为什么又有万里长征的概念呢?这就不能不说到北上抗日,即是说,有了北上抗日这一战略目标,就改变了红军战略转移的本来目的,为红军开辟了新的征程——万里长征,北上抗日。
三、长征这一概念负载的政治含义是什么呢?
由上面看,长征与北上抗日是连在一起的。这就是说,长征所负载的政治含义就是北上抗日。
由战略转移变为北上抗日,这是个伟大的转变,对于共产党和红军来说,意义非常之重大:她赋予了中国革命生的希望。
这里需要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北上抗日,可不是指红7军组成的抗日先遣队的北上,那是第五次反“围剿”,为调动敌人解中央苏区之围的作战行动。而北上抗日,我们现在看到的有资料载,最早见于1935年1月,毛主席在遵义城群众大会上的北上抗日的宣讲。其后,是在1935年6月党中央两河口会议上,毛主席、党中央确定的“北上抗日、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决议。
总的说,遵义会议,在实际上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由此,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确立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赋予了红军长征以民族救亡的伟大信念,凝聚起了红军强大的战斗力,进而确保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刘振起,2023年9月4日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