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毛主席诗词的神来之笔,以史写诗,用诗写史

2023-06-28 14:42:16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作者:张兴德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一)

  毛泽东在1949年4月下旬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讴歌、记述南京解放的一篇雄浑的史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南京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老巢。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即将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我们解读、赏析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首先要了解当时围绕南京解放前后发生的一些重大史实。毛泽东是作为这些重大史实的经历者、推动者、引领者,又是作为这些史实的记录者而写出这首不朽的名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初,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军事、政治斗争的考验。正如毛泽东在1949年写的元旦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等一系列文章和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中外反动派“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他们就一天比一天地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这些种种办法中,其中包括用革命阵营里可以影响我们的人,来影响、阻止我们的革命进程。蒋介石集团为维护即将垮台的政权,提出了“划江而治”的和谈方案。而我们革命阵营内部和我们的朋友,也竟有相当多的人,同意“划江而治”。是否同意“划江而治”其实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对于这个尖锐的极其重大的问题,当时不是每一个民主党派,每一个人民团体都十分清醒的。针对这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模糊动摇的观点,毛泽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除恶务尽的道理,告诫人们决不要怜惜蛇一样的恶人。在这里,他引用了古代希腊的一则寓言:

  “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恢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希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见《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选集》1967年版合订本第1316页)

  毛泽东高屋建瓴,以革命家的坚定和智慧,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阐述得明白而透彻,为人们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距离新中国成立不到半年时间的4月份,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外交、统战等多方面的重大事件。统领这一切工作的毛泽东指挥若定。从4月初开始,毛泽东亲自领导了与国民党的北平“和平谈判”。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平谈判”宣告破产。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进军令大气磅礴,鼓舞人心!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突破敌长江防线。毛泽东又亲自为新华社撰写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新闻稿: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新闻稿气势夺人,尽显胜利之师的风采!这成为中国新闻史的名篇。4月23日,古都南京解放。毛泽东闻讯后的激动高兴之情是自然的。于是就有了这一首千古诗篇。

  一篇进军令、一篇新闻稿、一首律诗,分别从不同方面记述、反映了当时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永留史册的三篇光辉文献。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是用律诗的形式,记述和歌咏了这一伟大事件。

(二)

  作为共和国开国元勋和领袖的毛泽东,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公认的一位才华横溢、潇洒浪漫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诗、文,具有他人不可能有的特色。

  这首《七律》气势磅礴、艺术精湛、感人弥深、思想深邃,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余音绕梁的意蕴。

  起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开始就场面恢宏、气势夺人、昂扬振奋,热情地讴歌了我解放大军百万雄师直捣南京、蒋介石集团仓皇而逃的壮丽情景。我人民解放军雄风万里,如风扫残云,席卷落叶,在我大军的隆隆炮声中,南京政府如鸟兽散。这是人民革命胜利的暴风骤雨!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继续以昂扬的激情讴歌金陵古都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明确地讲这次变化同以往不同,这是一种“今胜昔”的社会重大变革和历史的进步。轻轻一句,就把南京解放的意义表达出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全诗的一个高潮,是全诗的中心旨趣和核心思想所在。对这两句诗的本意既有对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重新认识(一反“孙子兵法”上的“穷寇勿追”思想),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概括和总结(不能像霸王那样在胜利时候倨傲,宽容刘邦,结果功亏一篑)。其直接旨趣则是对1949年元旦前后“划江而治”斗争的总结与回顾。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诗人指出在南京解放之后,应拿出全部勇气和力量猛追穷途末路的残敌……”(丁三省《毛泽东诗词精读》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129页)或“绝不能停留于南京复巢之快,进而高瞻远瞩地吟出:“宜将剩勇追穷寇……”(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45页)仅仅这样的解读是不完整的。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强调“划江而治”并没有阻挡住中国人民革命大军的胜利的脚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两句总结古今历史教训的哲理名句,是一种浩然的正气,从诗词的结构上讲,又是对前四句点出的南京解放意义的重要补充。这是全诗中最深邃的哲理和政治智慧!

  至此,诗的意境和哲理全出。一般诗人写到此往往就止步了。但是,毛泽东此诗最精彩之处却是最后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一种更加深邃、浩大、美妙的哲理意境。进一步从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哲学的视角,说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顺应人心、符合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壮举。“天若”句,借用了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成句,意思是天如果有感情的话,见到蒋介石的黑暗统治,也会深感痛苦而变得衰老;何况具有感情的人民呢!言外之意是突破“划江而治”的羁绊,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将革命进行到底”是顺应天道、民意。“人间正道是沧桑”,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壮举。诗人站在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的视角,吟咏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结果。这种用诗的艺术语言,高度地概括并讴歌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正当性、正义性。是何等的精彩、简洁而深刻!这样的变化和胜利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也必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这里还应补写一笔。我们了解了当时中国革命所处的形势和毛泽东的一系列论述,再回过头品味和吟咏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从总体上再仔细体会,就会感到它丰富的政治、军事和哲理的内涵:毛泽东写的元旦社论和一系列论述,是严谨的政治论文,通过严格的逻辑分析论证和推理,回答了当时“为什么要强调将革命进行到底?”“如何将革命进行到底?”“当时影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最大思想障碍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是对这些理论观点用艺术语言和文学形象来表达的。二者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我们读了这首诗,对毛泽东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论述就会有深刻的理解,而读了这一系列文章,就会对这首诗的政治哲理意蕴理解得更深刻,会产生“意在不言中”的效果。有人说,“毛泽东是用诗写史,也是以史写诗,正事写史,余事写诗,诗史合一,是为史诗。”此话是十分有道理的。

(三)

  我们在前面分析本诗的政治内涵和哲理思想中,已经对其艺术魅力作了一些分析。这里再作一些补充:

  主题思想既高度集中,同时又有深度和广度。全诗眉目清晰,前四句颂扬“占领南京”的史实,后四句是对“占领南京”进一步解读。紧紧围绕“占领南京”这个重大事件的意义而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全诗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用典精切独到,言简而意深。

  恰到好处的议论是本诗的一大特点。如前所述,“宜将”二句是议论。而正是这样的议论,才使本诗的哲理意义更鲜明、更生动。诗歌要不要议论?向来有分歧。其实,古诗中的优秀篇章多有议论,众所周知曹植的《七步诗》,通篇是议论。杜甫、白居易这些著名诗人的一些诗篇中也有议论。例如,白居易的“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也是通篇议论。对此,清代学者沈德潜就主张“谓诗不必著议论,非通言也”。恰到好处地议论,是毛泽东的一些诗词的鲜明特点之一。

  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我们吟咏《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那恢弘而磅礴的气势似乎就在眼前,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哲理名句犹在耳畔回响。艺术的魅力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而永存!它证明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积极参与现实的人,才有可能写出深刻反映现实的名篇。毛泽东是中国社会历史伟大变革的推动者、参与者、见证者,其诗文反映现实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自然是无与伦比、前无古人的。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