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人敬仰的红色圣地
一个偏隅一方的美丽乡村
韶山,因一代伟人毛泽东而名扬四海
韶山的名字,虽然标注在中国的版图上
但也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63年前,毛主席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土,也是主席阔别32年后第一次回家乡韶山。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少年时期离开韶山时候写的一首诗,以留赠父亲,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志向与理想。真正走出乡关以后,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
1927年,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时候,曾经回到自己的家乡韶山从事过一系列考察活动,他召集当时的农民协会的会员在毛震公祠开会。分别之时,他与自己的乡亲说“革命要成功,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预计要20年、30年,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家乡”。
时空转换,岁月变迁。1959年6月25日,在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公安部长罗瑞卿陪同下,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毛主席乘专列先到湘潭市,然后乘汽车到韶山。毛泽东回到韶山的第一件事,是来悼念自己的父母。正是在这个夜晚,彻夜未眠的毛泽东,将归乡的百般滋味,融进了著名的《七律·到韶山》。
毛主席和韶山乡亲们亲切交谈
▲插松枝表示祭拜
▲向父母亲鞠躬
回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时所作的诗,这次距离上一次离别韶山已经有32年之久了。
▲老家的晒谷场 红旗文献
▲和乡亲欢声聊家常 红旗文献
▲和乡亲欢声聊家常
▲与启蒙老师一起
▲在田间地头
▲在韶山学校和师生们合影
▲老家门口大合影
回到韶山,毛主席特别高兴。他吃农家饭菜、吸普通香烟、讲方言土语、谈生活往事,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