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中国式浪漫”上了热搜,读来确实让人感叹中国人对文化的珍视。
不过这里面似乎少了一件事,那就是去年12月我们将毛主席故乡——湖南韶山,作为月壤的异地灾备点。
这在我心中是近年来国家工业的极致浪漫之举,它是革命的浪漫,也是初心的浪漫。
1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令人欣慰,毛主席永远在人民心中,且这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正在公论化、去讳化、明示化。
“上九天揽月”,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诗词,写于1965年5月26日——时隔三十八年,重上井冈山。
全词如下: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65年5月21日,毛主席沿着1927年秋收起义的路,正式踏上了“重登井冈山”的旅途。
“这次行动,不要搞得复杂了,一切节约办事,吃的用的就地取材,有一间茅屋就能睡觉。尽量少人少车,能合并坐车就合并坐车,沿途不要事先通知布置,不要惊动面过大。”出发前,毛主席反复与汪东兴叮嘱。
在路上,毛主席与张平化畅谈:“我找了一些同志谈话,有人听说我国还有阶级斗争,大吃一惊…资产阶级从来不承认有阶级存在,说阶级斗争是马克思捏造出来的。孙中山也不承认阶级斗争,只说有大贫小贫之分。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这是个根本问题。一部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史,我们共产党的第一课就是阶级斗争,血淋淋的阶级斗争。”
车子缓缓地开,毛主席静静地望着窗外,人民公社的稻田无声地连向远方,连接着株洲、醴陵和萍乡安源的煤海。
毛主席带着一股苍凉地说,“我们共产党人慢慢地从血的教训中懂得革命要想成功,重要的一条就是吸取教训。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我们也是接收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这个教训是什么呢?那就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
一路上,毛主席不停地给众人说着当年的起义盛况,所有艰苦、磨难、九死一生,全部涌上心头。
没经几个小时就驶上了汽车路,毛主席在车上无限感慨,“当年我就是从古城骑马走旁边小路到大仓村的林凤和家与袁文才见面的。可惜这次我看不到了,袁文才、林凤和都不在了,我也快见马克思了。”
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委员在林凤和家里面见袁文才,是中共历史上浓墨重彩又真相模糊的一页。
林凤和当时是当地的一个大财主,有地有商行,做茶籽生意。林凤和当年特地还杀了一头猪迎接毛委员一行。
解放后土改,毛主席三令五申要延续延安整风时期的传统,“一个不杀,大部不抓”,对待地主富农也要采取教育改造的路线。
然而,林凤和被没收了土地之后,村里还不给他饭吃。没有办法,这位对中国工农革命有功的地主最终在自家后山自杀而亡。
林凤和死前想过给毛主席写信,揭发基层过左的官僚主义手段,但是信件一概寄不出去。
毛主席也曾打听过他,从北京派人来找过他们,但是井冈山当地的干部却搪塞:“他家没人了”……
这就是五六十年代党内干部官僚化的最典型写照。
2
毛主席在1964年12月20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曾说:“农村的中心问题是这一批干部,主要就是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骑在农民头上。农民的日子不好过啊,穷得要死”、“不是反封建吗?不是民主革命吗?不是分土地吗?至于这些当权派,却从还没有搞臭过!”
5月22日傍晚,在井冈山宾馆的115房间,毛主席一行开始了第一晚的住宿。
晚餐原本准备加一些水果和米酒,但是汪东兴都要求撤掉,“主席知道要批评的。”
在井冈山,一路上都是严格照着标准用餐,毛主席每天2.5元,每餐四小碟菜加一份汤。
回忆起曾经在这里战斗的岁月,主席感慨万千,“那时候我们的原则就是,后方让前方,干部让群众。有时候没吃的就去拔点笋子干嚼,但不能拔大的,拔大的就是侵犯群众利益。”
饭后散步时,毛主席继续说,“井冈山时,官兵生活一个样,除了作战指挥权之外,不分上下。现在看,我们的官兵待遇区别比较大了,我叫总参做过一个调查,上将的工资是上士的17倍多,去年开始有所下降,但仍有10倍以上。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有战斗力呢?苏联上将工资是上士的30多倍!”
毛主席还特地提到了张子清,秋收起义时的三团第三营营长。“那时候医疗条件差,有一点点药,张子清他们都先给战士用,战士们都流着泪留给张子清,他又坚决不肯。这就是井冈山的官兵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还要真。”
说着这些,毛主席踱着步,又喃喃自语:“我们的高级干部啊,有小车、秘书、小楼、还有专门站岗的……官做大了,钱挣多了,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还愿不愿意下去当普通人呢?”
陪同的刘俊秀和王卓超都回答,“我愿意!”
毛主席笑了笑,“愿意就好。”
随后又说到:“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今天的政权。苏联政权改变了颜色,苏共党内就有个特权集团、官僚集团,他们掌握了国家的要害部门,为个人捞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一般党员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权力的,你提意见他们不听……我们国家也有危险,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还是存在……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
3
一年后,1966年6月17日,毛主席回到了家乡韶山。
这是他生平第十四次来到韶山,也是最后一次。
毛主席当时住进了湖南省委专门为他修建的韶山滴水洞一号楼。
一下车,望着葱绿的群山,他对随行人员说:“这个‘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钱哪!唉,好吧,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
那次回韶山,主席一是休息,二是读书,三是思考正在开展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些问题。
住进滴水洞后,他任何人都不见,除了看书、批阅文件外, 就是独自思考问题。
6月28日的早晨,毛主席要离开,湖南省委的王延春、徐启文、华国锋及其他70余人为毛主席送行。
王延春问是否可以让报纸、电台发个消息,主席听后摇了摇头说:“回来没有与乡亲们见面,他们也不知道我回来了,还发什么消息?不要扰民!”
说完,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当他与滴水洞管理员廖时雨握手时,郑重地说:“你要把房子管好啊!我还要回来的。”
汽车早已安排好,为主席开车的赵毅雍站在汽车旁等待主席一行上车,大家分立在道路两侧送行。
见此情景,毛主席突然说道:“你们都走吧,我还要进去休息一下。”
然后,他走进一号楼前厅默默地坐下。
服务员郭国群、曾彩谋知道老人家舍不得离开这里,含泪为他泡了一杯茶,又洗了几个水蜜桃放在他面前。
郭国群动情说:“这是您房子东头桃树上摘的,您尝尝鲜吧,下次可就难得吃到了!”
毛主席听她这么一说,高兴地吃了好几个,直夸:“甜!真甜啊,你们手艺好啊!”
休息了一会儿,起身,打量了一下房子周围,出来后又看了看左右的山峦,上车了。
“我还要回来的!”
毛主席离开韶山滴水洞时,对着群山大声说的这句话,久久萦绕在韶山上空。
然而,他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4
韶山最近一次略有声势地映入人们眼帘,除了去年9月9日的主席忌辰和12月26日的主席诞辰,就是去年7月20日,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盛斌在韶调研期间,专程来到毛泽东广场,瞻仰毛主席铜像并敬献了花篮。
当时,盛斌部长还瞻仰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那个时候,正是中美趋近于零和博弈的爆炸边缘:
① 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首次授权设立主要针对地区强国的“太平洋威慑倡议”基金;
② 美对台军售18枚鱼雷;
③ 美海军调动三年来最大规模兵力、达3支航母编队巡航太平洋。
浦东笙歌欢颜展,声色犬马尊老三。
觥筹忽闻黄郎复,方觉兵法在韶山。
总是在国难危机、临爆边缘、手足无措时,才想起了我们还有一个人可以去依靠、还有一部思想可以去寻解。
5
2012年的十八大,改变了一切。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由衷地拥护他。
完整文章,复制链接用其他浏览器打开:
https://shimo.im/docs/DdQQkKgCg6GgrpG3/
跋
1965年的那个5月下旬,毛主席在井冈山其实留下了两首词。开头的那篇《水调歌头》很多人都读过,但还有一首《念奴娇·井冈山》,毛主席生前一直没有公开发表: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希望永远不要忘记人民的嘱托,保护好我们的国家,保护好我们的共运事业,保护好我们的公有制,保护好我们的国企,保护好我们的粮食,保护好我们的领土,保护好我们的农村,保护好我们的妇女和儿童,保护好我们的文化,保护好我们的理论。
保护好那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