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电影《鬼子来了》,想起明天美国国务卿要来了
在电影《鬼子来了》中,在片头有着一处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给村里小孩塞糖,而小孩们早早排好队准备领糖,证明这不是偶尔为之,已经成为惯例了。不管这在历史是不是真实,明天美国国务卿要来了,我身边有些朋友依然坚信,美国鬼子的口袋里边,多少会装着几颗糖果。我这些朋友也正准备排排坐,吃果果了。
历史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九·一八之后,日本占领我国东北,觊觎全中国。在这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胡适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胡适为日本考虑得甚是周到。但他能想到的征服中国民族的心,日本人怎么会想不到?事实上日本人当时的口号是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实现“王道乐土”,并且也正是这样实施了的。日本人在统治了半个世纪的台湾设立银行,兴修铁路,扩建港口,建立无线广播电台,铺设自来水及下水道,开发民用瓦斯,开发制糖业,兴建电厂,不但对台湾的交通、卫生、治安、经济及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也为光复后台湾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蓝图。
日本人在统治了十多年的东北也花了大血本进行建设,到日本投降时,东北已是重工业基地,分量约占中国的 80%,不但有中国数量最庞大和素质最好的产业工人队伍,还有较为合理的经济结构、生产布局。
即使是在新占领的中原,日本人也是力图推广其王道事业的。1938 年武汉会战期间,后来晋升为侵华日军总司令的臭名昭著的日本战犯冈村宁次,曾对军中不能杜绝强奸罪行十分气恼,下令宪兵分队长重藤宪文中佐亲自坐镇,加强安抚工作,逮捕所有罪犯交军法会议处理。1940 年 2 月冈村宁次召开的一次师团长、参谋长会议,要求日军遵守军司令官的爱民方针,既不焚屋,亦不掠夺强奸,而进行宣抚工作,这样当敌人发动攻势作战时,当地居民,就会对日军表示好感,而协助搬运物资。这是侵略者一厢情愿的幻想吗?很遗憾并不是。1938 年 6 月 9 日,为了阻挡中原日军西进,国军在河南郑州东北郊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放水,受灾人口 1250 余万,390 多万人流离失所,90 万人死于非命,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人民付出惨重的代价,却只给日军带来一点小麻烦。因为黄河决口造成了大饥荒,河南民众饥饿难挨,挣扎在生死线上,汤恩伯的国军仍只顾横征暴敛,毫不体恤;中国驻军把城周十数里地的农作物放马蹂躏,士兵进村强索一切供应,稍有不遂,武力随之,更滥征民间车马人力,弄得怨声载道,家破人亡 ;而日本军队趁机收买人心,发放军粮救济百姓。毗邻的日军则用现金雇工人筑路,还施以小恩小惠。结果1942 年至 1943 年春,日军进攻河南,当地民众主动为日军带路,甚至帮助日军缴国军的枪。仅此一役,就有 5 万国军士兵被自己的民众缴了械。(刘震云 :《温故一九四二》)
据一位抗日战争中扫荡的幸存者曾经提到: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他,看着日军气势汹汹地朝他走来,本以为是要杀他,不料却是给了他两块糖,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影片的最后,村民把两个日军俘虏放了,而日军为了表示“感谢”,要与这些“照顾”过日军的村民举行联欢。或许是这些情节,《鬼子来了》遭到了中国和日本的双重反对,广电总局没有通过这部影片。姜文就带着这部影片前去参加了戛纳比赛,结果五年不允许执导任何影视作品,还被罚了一大笔钱。在日本国内,则有日本人提出,如果影片在日本境内上映,那就要让参演这部影片的日本演员不得好死。
国内的许多影视作品例如《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三观不可谓不正,但总有简单化脸谱化之嫌,日本鬼子似乎只有一张面孔:残暴。这不合历史,也不合逻辑。从逻辑上来解释,日本士兵也是人,心里总有一点点善意的存在,特别是在小孩面前。而且日本士兵也有另外一张面孔:伪善。日本士兵知道这些小孩都是非常无知的,只要拿出一些糖果,他们说不定还会告诉你村里有没有八路军来过,甚至还有一些小孩还会给日本士兵带路。这对他们是惠而不费的。
《鬼子来了》中,在日军俘虏回到军营的同时,日本队长已经接到了天皇的投降诏书,他嘴上感谢着众村民对俘虏两年的照顾,答应以双倍的粮食作为给村民们的奖励,并与村民举行联欢,哪知在待到酒到酣时,日本军队屠杀了整个村子。平时和村民友好相处,还给村里小孩糖吃的海军军官,被队长嘲笑长期不杀人,失去了血性,海军军官一下子倍感耻辱,抓起那个他经常给糖吃的小孩,一军刀将其劈死,满脸溅血之后,自豪地看着酒冢队长。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投降前还要搞一把三光呢?其实这体现了姜文对日本军国主义更深刻的洞察,姜文在谈这部电影创作时曾说:“当年在中戏谈笑甚欢的日本留学生朋友,遇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一瞬间就会变成大屠杀的刽子手。”从这句话可看出,他深刻洞悉日本民族的心理。影片的结尾更说明了日军之前搞的中日亲善、皇道乐土,其实是别有用心的,是掩饰和帮助侵略的工具,现在侵略大业完蛋了,他们就无需再戴上这假面具了。
苏德战争中,还有百万苏联人投德呢。但仍是少数。日本人中确实也有想实行王道的。但没做到。也不可能做到。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标准。如果日本人真的能够解放中国人民,那么我不会因为他们是异国人而反对他们。但历史上从来没有外人来当真正的解放者。影片中的鬼子最后全都变成杀人狂,他们比起《南京!南京!》中内疚自杀,充满“西方人性光芒”的鬼子相比,一点也不人性。他们比起《长津湖》中向志愿军冰雕连敬礼的美国鬼子相比,一点也不绅士。但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在历史上,美国鬼子对冰冻的志愿军不但没有敬礼,甚至还补了枪。
当幸存的马大三冲进俘虏营报仇雪恨时,抓他的人竟然是国军,判他有罪的也是国军。而砍下他头颅的是他曾经一念之差不忍下手杀害的花屋。在《鬼子来了》里,我们见到了真实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愚昧无知、善良和勇敢;也看到了真实的日本士兵,他们伪善、奸诈、自私与残忍。20多年过去了,《鬼子来了》终于在争议中成为了神作。人们承认,姜文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他只是真正地再现了历史。只要尊重历史,影片总是值得尊重的。这才是历史的逻辑,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日本人不把解放者的角色演到底,不是因为日本人不明白这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好处。真实的理由其实十分简单。日本人本身就是为了掠夺才发动侵略战争的,他们资源和人力贫乏,所以哪怕为了仅仅为了将战争持续下去,就必须掠夺,掠夺一切占领区。日本人一贯是先扮演天使,给中国小孩派糖吃,等到打赢了战争之后再扮演魔鬼,按照自己的心愿对予取予存,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乐土——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因为不做魔鬼他们就不能打这场世界大战。问题不是日本人想不想要扮演解放者,而是他们根本做不到,东北的大米、山西的煤矿等矿产、全中国的人力,甚至是北京四合院大门的铜环,这些资源都对日本维持战争至关重要,日本人必须进行掠夺,而在掠夺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反抗、出现反抗的时候一定会导致严厉的镇压——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结。
所以不要觉得历史人物很傻,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他们无从选择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