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人民公社好,为什么社员吃不饱?
有网友在我讨论人民公社的文章后留下了这样的评论:人民公社好,社员吃不饱。言下之意,就是你说人民公社这也好,那也好,就是人民公社社员吃不饱饭。
另一位网友更是直接,他说,“作者理论水平不错,你能说说,为什么人民公社从成立到解散,连社员们的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了?”
看来,有这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人们一说到人民公社,便立即会想到了人民公社饿肚子的日子。因此,对于人民公社的中肯分析,许多人是不想听,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性。
对于人民公社时期的吃饭问题,我在之前讨论农村集体经济的文章中已经有过多次分析和说明。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这里,我想专门就此这个作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人民公社时期是不是存在吃不饱饭的现象?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吃饱饭的标准。
如果我们按照1983年人均粮食拥有量360公斤作为吃饱饭的依据。那么,人民公社时期确实存在着吃不饱饭的现象。
按照统计,人民公社时期的人均粮食拥有量的数据及变化如下:
1959年人均拥有252公斤粮食。
1970年人均拥有289公斤粮食。
1979年的人均拥有340公斤粮食。
从统计数字看,到1979年人均拥有粮食达到340公斤,与1983年的360公斤还有一小段距离。因此,人民公社时期存在着“吃不饱饭”是事实。
二,社员吃不饱饭,是因为集体经济社员缺乏积极性,没有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一说到大集体,人们便习惯性地想到了出工不出力,想到了吃不饱,因而很自然地会产生“社员缺乏生产积极性,出工不出力,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了大家吃不饱饭”。这种想当然的看法是存在于许多人的头脑中的。而事实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从人均拥有的粮食来看,从1959年的252公斤,增加到1979年的340公斤,20年才增加了88公斤,这个成绩似乎不太令人满意。
但你如果把从1959年到1979年的人口增长的因素考虑进去,那你就会发现,人均粮食拥有量能够增加88公斤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在1959年我国是6.72亿人口,而到了1979年我国人口增长到了9.75亿,20年间人口增长了3.03亿人。也就是说,本来只有两个人吃饭,而现在却需要让三个人来吃。恰恰是因为人口的这种高速增加,才导致了吃不饱饭。
我们假如从1959年到1979年的人口不变,仍然是6.72亿。那么,从1959年到1979年人民公社生产的粮食增加了多少呢?
如果到1979年的人口不变,就想当于3个人的粮食人均拥有粮由两个人来平分:即1979年的人均粮食拥有量应该达到340*3/2=510(公斤)。也就是说,人民公社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人均拥有粮食达到510公斤。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360公斤的标准。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要不是人口增长太快,根本就不存在吃不饱饭的问题。
在假定我国人口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人均拥有粮食的数量从252公斤增长到510公斤,增长的净值是510-252=258公斤,增长幅度是102%。这就是我国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力在人民公社时期的发展程度。不错,人民公社的二十多年的粮食生产力增长幅度事实上是达到了102%。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粮食生产力的发展。事实用于雄壮。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那些所谓的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等的谬论是不值一驳的。
从上面的定量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因此,社员吃不饱饭,并不是因为集体经济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社员吃不饱饭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人口增长在人民公社时期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如前分析,社员所以“吃不饱饭”,是因为在人民公社时期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我国的人口在1956年是6.28亿,1982年是10.16亿,二十多年时间增长了3.88亿人口。3.88亿人,在世界上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数量了。这时的人口增长幅度达到了61%。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快速增长时期。
一方面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我国粮食产量也在快速增长。但是,如果粮食产量的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那么,社员吃不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国人均粮食拥有量1959年是252公斤,197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289公斤,197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340公斤。从1959年到1979年,20年间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了88公斤,年平均增长速度是4.4公斤;而在1970年到1979年这后9年增长了51公斤,年均增长速度为5..66公斤。在这二十年之间,人均占有粮食的增长是呈现出一个加速的趋势。
如果我们按照二十年的平均速度来预测1983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应该是340+4*4.4=357.6公斤,与1983年人均拥有粮食的数量360公斤相差了2.4公斤;如果按照后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来测算,1983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应该是340+5.66*4=362.6公斤。比1983年的人均360公斤还多了2.6公斤。
从上面的测算,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即使不进行分户经营的改革,到1983年吃饱饭也是肯定的。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我们也不难了解,人民公社时期的粮食产量的上升呈现阶段性的发展趋势,越是到后来,增长速度越快。这背后的原因,我们也不难理解。我国的农业从原始种植状态,先后经历了电力化、水利化的过程,此后又有了化肥使用的不断增加,良种的改善及农业生产管理的不断改进,农药使用也有增加和改善。因此,环境条件和综合因素的改善,使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而且呈日益加快的态势是必然的。
四,一分田就感觉吃饱饭是怎么回事?
在大家的印象上,好像人民公社时期都没有吃饱饭,而一分田,似乎就吃饱了饭。从感觉上来看,似乎是因为分户种植分出了积极性,多打了粮食,因而一下子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对此,你是不会赞同这种看法的。因为真正了解实际的农民,他是不会相信“一分田”就有了积极性,就多打了粮食这种事情的。
对于人民公社绝大多数生产队而言,生产队时期的产量实质是已经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水平,形成了“高产穷队”的状态。所谓“高产”,是生产队通过“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各种办法,能提高产量的办法都已经用上了,因而产量已经上升到生产队努力所达到的极限。“穷队”是因为国家推行低价定购的政策,因此,虽然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高产状态,但经济上并没有使生产队富起来。
在生产队已经把粮食产量提高到已有的高产状态的情况下,你要告诉大家说,因为分田提高了积极性而多打粮食,除非是三岁小孩会相信你的说法,正常的成年人是不会相信这样的事情的。因此,对全国绝大多数生产队而言,说因为分户种植提高了积极性而多打粮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当然,对某些非正常发展的生产队,由于本来生产队搞得很差,甚至有的平均每人有四、五亩地的生产队都搞得大家要吃返销粮、甚至还要外出讨饭,一分田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多打了粮食,甚至说一年多打的粮食比过去多少所得的粮食总和还多,这倒是可信的,也是符合事实的。但这样的生产队是很少的。
人民公社生产队总体呈正太分布状态,总会有极少数搞得极好和搞得极差的生产队。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把这些少数生产队的例子作为典型来说明人民公社的整体状态,那就是以偏概全,是一种不专业的做法。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人们会产生“一分田就吃饱饭”的感觉呢?
1,我国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的原始种植状态到水利化农业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状态。在1964年前后,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连电都没有通。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发展,首先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电力化。当农村通电后,就为农田水利化提供了可能,继而是农业生产向水利化转变。在没有建立排灌系统之前,或者遇到干旱,种下的种子出不了芽,肥料、种子、人工都浪费了;反过来,遇到连续阴雨,积水不能及时排出,那长出的禾苗也被淹死,同样是浪费的肥料、种子和人工。因此,生产队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大量展开,排灌系统的建立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2,农田改造和垦荒等农业基础工程的大量展开,既把低产田改造成为了中、高产田,而且通过开垦荒地扩大了农业种植面积。
3,密、保、管、工和精耕细作等科学种田的措施的全面推广和落实,改进了农业生产管理形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
4,化肥使用的大量增加,农药的扩大使用,良种的改造和全面推广,这都使粮食产量的提高有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上各方面因素的积累,在1970年之后逐步在粮食生产的结果上表现出来。在解决了排灌系统之后,在进行了农田改造和增加了耕地面积之后,化肥使用的数量增加和良种的推广,特别是杂交品种的推广,对粮食的增产作用是特别明显的。而这些显著变化,恰恰发生在1975年之后的一个时期。本来我国粮食产量从1965年之后就已经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而这一上升通道的特点表现为前慢后快的特点。这种特点是与后期的化肥使用的大幅增加和杂交品种的推广等变化相一致的。
从人均340公斤粮食到人均360公斤粮食,只是上升一小步的距离,在多种因素的加持下是很自然的。这本来是必然的发展结果,但许多人却把这种发展结果归结为分田单干的功劳。于是,包产到户一下子解决了吃饭问题的错觉就出现的。
人是很容易从自己观察的表面现象出发的。如果不是有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那么,我们会从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的观察出发,会一直认为是太阳围绕地球转的。
五,人民公社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弄清,社员所以吃不饱,并不是因为人民公社时期的粮食生产搞得不好。事实上,从1959年到1979年,我国农业的粮食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从粮食产量增长的角度来看,达到了102%上升幅度。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而且从1965年开始起,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进入了一个长期的上升通道。
人民公社社员吃不饱,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人民公社时期是一个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由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于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当然就会出现吃不饱饭的问题。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人民公社时期会出现人口快速增长这种情况呢?
因为人民公社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生产队是最基本的核算单位,而生产队的制度是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管理上生产队由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这是体现社员劳动管理权的体制;分配上采用工分分配方式,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的差别来进行年终生产成果的分配,这是体现了劳动分配权。与生产队这种劳权公有制模式相适应,公社又建立了以满足社员需要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行政服务体制。从而形成了适宜于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在人民公社时期,一对夫妇两个劳动力,可以养活一个七、八口之家,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就是客观事实。生产队的集体生产满足社员的吃、穿等方面的基本需要,而公社、大队则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提供了服务于社员的适合体制。人民公社的体制本质上就是以劳动者利益为中心的社会经济体制。
人民公社的生产主体是社员。其生产过程是满足社员消费需要的过程,其分配过程是体现劳动者提供劳动量的过程。这种以社员为主体的、以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为目的的、采用按劳分配的生产方式,本质上就是消费价值生产方式。在这里的经济循环过程就是劳动者投入劳动,形成消费价值,从而回馈劳动者自身,形成新的的劳动投入和新的消费价值,再次回馈劳动者自身……。
在采用资本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生产主体是资产所有者或股东,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满足老板资产增殖的过程。其循环过程是资产者投入经营性的资产,形成剩余价值,然后回馈给资产者,资产者再进一步投入经营性资产,……,如果不断循环。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资产的不断增殖和扩张。
相比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以满足资产增殖为核心资本运动,其目标是使资产不断升值,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目标则是使劳动者本身的能力不断扩张,表现为劳动能力的不断发展,它以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不断扩张引领经济活动的展开。
人民公社好,是因为生产队和人民公社形成了适宜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从而使劳动者自身的生产处于扩张状态,从而形成了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那人民公社的社员为什么吃不饱呢?因为人民公社在促使我国农业从原始的生产状态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其各方面的举措和努力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在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的加快还没有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时,需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这就是社员吃饱的原因所在。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