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决议》的思想价值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教员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史称《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决议》解决了长期处于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怎样遵循“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军队的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
01
中央“九月来信”与古田会议的成功召开
随着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和红四军的壮大,红四军及其党内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大批农民、小资产阶级涌入党内和红军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一些干部认为,红军只管打仗,宣传和组织群众、建立根据地不是红军的任务。他们乐于“走州过府”,政权观念淡漠,表现出严重的流寇思想。有的干部认为,党领导军队限制了指挥员,不愿接受党的领导。他们提出“军事高于一切”,轻视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表现出严重的单纯军事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实现党和红军思想的统一,党和红军就不能实现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军队的政治使命。
1929年6月,在福建龙岩县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教员关于党和军队关系的正确主张在会议上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陈毅当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不久,陈毅前往上海参加中央召开的军事会议,前委书记由朱德代理。9月,朱德主持召开红四军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会议持续三天而无成果。红四军陷入思想混乱之中。陈毅到上海后,向李立三、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汇报了红四军两年来的斗争情况和存在问题。9月28日,陈毅根据周恩来多次谈话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起草了一封给红四军前委的书面指示信。此信经周恩来审阅同意,定名为《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中央“九月来信”。
中央“九月来信”肯定了毛教员“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建党建军路线,解决了红四军党内争论的主要问题,为古田会议的成功召开创造了前提。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古田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毛教员为前委书记,重新确立了毛教员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确定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党内错误倾向的路线,树立了解决党内思想认识分歧的光辉典范。
02
《古田会议决议》的主要思想
《古田会议决议》(简称《决议》)包括纠正党内的不正确倾向问题、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青年士兵的特种教育、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兵问题、红军军事系统和政治系统关系问题等九个部分,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红军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和措施。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
《决议》批判了红四军中存在的轻视、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指出:
“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
“红军之打仗不是为打仗而打仗,乃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设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宣传组织武装政权等目标,就完全失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根本失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我党和人民军队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工作。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
《决议》从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出发,强调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议》提出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教育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政治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群众。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议》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对象出发,对党员、士兵、群众和新兵、俘虏兵等具体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任务。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第一,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当时党的机关很少注意军事工作的讨论,使党与军事分离,有党不能领导军事的危险,《决议》强调了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指出:
“党对军事工作部分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党的各种会议,均须将军事计划及报告列入议事日程,加以讨论和决定。在革命战争时期,打仗是党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
第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当时红军中要求脱离队伍到地方工作的人与日俱增的情况,《决议》指出,其原因除个人的主观主义外,还有红军物质生活过差、长期斗争使人感到疲劳等因素。纠正的方法是:方面加强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另一方面要设法改善红军的物质生活利用一切可能时机休息整理,以改善客观条件。同时要改良待遇,废止肉刑,废止辱骂,优待伤病兵,恢复每月发鞋袜费的制度等。
第三,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靠开会、壁报、传单等宣传工作,更要重视党员和红军干部战士的示范作用。红军遵守纪律对群众的直接教育意义极大,因此《决议》特别要求红军遵守纪律。对于抓获的敌方俘虏,要给以优待,不准进行任何言语或行动上的侮辱。对于敌方伤兵,给以和红军同样的治疗,医治后送回敌军。红军的一言一行对敌方俘虏和伤兵是极大的教育,彻底戳穿了敌军散布的各种谣言,对敌军是颇为有效的宣传同时,这也使广大群众看到了红军和白军的区别,开始真心实意地把红军当作自已的子弟兵。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纠正错误的思想意识,既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靠制度保障。《决议》提出要编制红军法规,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要明确规定红军的任务、军事工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的关系、红军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士兵会的权能及其同军事政治机关的关系。对于盲动主义,不仅要从理论上加以肃清,也要从制度上、政策上加以纠正。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要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决议》列举了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包括党内18种、士兵训练6种、对白区官兵宣传5种,等等强调部队政治训练要废止注入式,采取启发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党和红军的宣传工作只有针对实际问题,采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对群众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决议》指出,红军的宣传队是红军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如果宣传队弄不好红军的宣传任务就难以很好地实现。红四军宣传员的成分太差,必须大力改造。改造的办法,除请政府选派进步分子参加红军宣传队之外,还要从各部队中挑选优秀分子参加。政治部应制定训练宣传队的计划,通过训练提高宣传员的质量。
5.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针对红四军中党的组织松懈党员质量差等问题,《决议》提出要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要清洗党员队伍,严格入党条件,严格执行纪律。要严密组织,开好支部会议,使会议政治化、实际化,提高党的战斗力。为健全军队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决议》明确规定:“红军的军事机关与政治机关,在前委的指导之下,平行地执行工作。”“凡有全军意义的事项,如发布政纲等,军政机关(会)衔发布。”
03
《古田会议决议》的深远影响
1.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建军纲领
《古田会议决议》总结了红四军两年多来建党建军的基本经验,针对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方面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党如何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性质问题,规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员,将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并保持其先进性的途径;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红军队伍中如何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问题,确立了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这个决议通过不久即得到中央的肯定,并向其他各地红军和根据地多次作了介绍,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个决议不但在红四军实行了,后来各部分红军也先后不等地照此执行。正如教员所说:
“中国人民军队中的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以后有广大的发展和创造,现在的面貌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但是基本的路线还是继承了这个决议的路线。”
2.奠定了党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古田会议决议》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原则方法、组织领导以及队伍建设等,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是指导党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
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古田会议以后,各地红军推广红四军的经验,以“古田会议决议”精神为指导,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801页、第802--803页、第806页、第809页、第811页、第818页、第833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