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创办“哈军工”,毛主席点将,叮嘱打造成第二个黄埔
何时借取霹雳手?
倒挽银汉正乾坤!
久战沙场不失趣,
晚年矢志创军工。
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设在哈尔滨,简称“哈军工”。这是一所倾全国之力而建的大学,既是亚洲最大的军事工程学院,也是全球唯一的海、陆、空三大军种及诸多兵种、数十个技术类学科专业集成的综合性军事院校。从1953年建校至1966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军工”实际存在了13年时间。在新中国早期经济建设年代,陈赓大将作为一位杰出的红色军事教育家、“哈军工”第一任院长兼政委,从1952年起便受命于中央军委,调集各方力量筹建军校。离开了战场的陈赓大将,晚年职务虽多有变动,唯独“哈军工”院长一职没有卸,为我国国防科技高等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受命筹建“哈军工”
1952年3月18日,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委呈送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6月下旬,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调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五次战役之后,彭德怀司令员已回国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筹建人民军队第一所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军事工程学院。7月,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由陈赓出任“哈军工”第一任院长兼政委。临阵易将本是兵家大忌,当时朝鲜前线仍然硝烟弥漫,而要抽调一个统帅几十万大军的主将回国,足见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所下的决心有多大。
追琢他山石,求用每虚心。陈赓归国之后,于1952年9月1日去苏联做了一番实地考察,然后在北京召开了建院的第一次筹委会会议。汇报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在中南海当面交待他:为了迅速实现国防现代化,一定要办好军工,培养出一批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的高级人才。由于筹建工作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以及各位元帅和各总部首长、各军兵种首长的大力支持,使得“哈军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建和发展起来了。
◆1952年,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委会向中央军委呈报校舍建设初步计划。
因为校址选在哈尔滨,这座新型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毛泽东叮嘱陈赓,要“把哈军工建设成中国的第二个黄埔军校”。1953年7月10日,陈赓回北京汇报并请求毛泽东:“军工学院将于9月1日开学,请主席写个训词,并为学报起个名字。”毛泽东说:“我不常写东西了,交给萧向荣(军委办公厅主任)起个草,我修改修改。南京军事学院的报纸叫《军学》,你们的报纸就叫《工学》吧。”随即,毛泽东在宣纸上题写下了“工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至此,人民解放军南有“军学”,北有“工学”。“军学”专攻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工学”专攻军事科学技术和工程设施,二者恰如猛虎平添双翼,相得益彰。陈赓倍感责任重大,像指挥打仗一样认真筹建学院。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按期宣告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学院到1955年已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含23个专业)以及一个预科。如今,以国防大学为标志的“军学”已经北迁北京,而以国防科技大学为标志的“工学”则已南移长沙,均在国防现代化的道路上继续延伸发展着。
二、在“哈军工”艰苦办学
万事开头难,陈赓从1952年下半年起即开始艰难办学。当时,陈赓几乎白手起家,所面临的情况是:一无校址校舍,二无师资队伍,三无教材设备,四无管理经验,特别是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很落后。按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以及中央军委的要求,要在一年内建成一所高水平的军事技术院校并顺利完成聘教、招生等工作,听起来好像讲“天方夜谭”的故事。
陈赓受命筹建“哈军工”,率队经过数月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终于选定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处荒地作为院址,并提出了建院方案。为了保密,“哈军工”对外叫“103部队”。创办者们当年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建不好学院,甘愿死在极乐寺(学院附近一座庙),埋在荒山嘴(哈尔滨火葬场位于此处)。1953年4月25日,陈赓院长铲了第一锹土,揭开了校园基建的序幕。1953年9月1日,新中国第一所多军种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即按期开学。
军工儿女多壮志,北国冰城见奇迹。经过一年创建、四年发展,已在这片荒地上建起了包括5栋教学大楼、6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和149个各类实验室,一座各种设施基本齐全的大学城在哈尔滨拔地而起,并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苏联专家叹为观止,连留学美国的导弹专家钱学森教授来学院听到陈赓的介绍,也不由得赞叹:“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堪称奇迹!”
◆哈军工校舍施工时的工地现场。
殊不知,创造这一“奇迹”的陈赓,为使“哈军工”早日问世,当年耗费了多少心血!他白手起家创办大学,器材、设备、房屋等困难都能克服,唯有教师不能马虎凑数,必须挑最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专业技术人才哪里都缺。陈赓的做法是,请几位先期到达的专家按需要列出他们所知的同行专家名单,然后自己拿着名单找周恩来签字,一个人一个人去落实调动。每办理完一批,再请这些新来的专家列出下一批名单。周恩来日理万机,很难找到,陈赓只好在早晨或夜间到总理家中去“堵”。一天早晨,他来到国务院西花厅,正好周恩来在接见民主人士,客厅里坐满了人。陈赓不便闯进去,就在门外等候。恰好此时周恩来上洗手间,他便迅速跟了进去。周恩来问:“陈赓,你怎么到了这儿?”“总理,有几个教授的调动,请您批一下!”陈赓说着就把名单递上去。“你等一下不行吗?”“等一下您就走了,还是现在就批吧!”总理在厕所办公的事情,就是陈赓“逼”出来的。陈赓抓得紧,周恩来全力支持,几个月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多批知名专家教授到哈尔滨工作。
还有一次,陈赓听说有一位留学法国的弹道专家水平很高,想把他挖过来。一了解才知道:此人叫沈毅,曾是国民政府兵工总署的少将专员,解放战争后期起义,安排在新中国的民航总局。可是,他在“三反”中被查出犯贪污罪,判了死刑(改死缓)。陈赓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一时有些犹豫。当他听说沈毅懂几国语言、在弹道同行中外号叫“宝贝”,就下决心把他调到“哈军工”。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保卫部门说军工是绝密单位,怎么能要死刑犯呢?——大有“抗命不遵”的架式。陈赓做大家的工作:“沈毅有罪,知识没有罪,可以让他立功赎罪。调来可以发挥他的专长,让他专门翻译资料,对国家有好处,也有利于他的改造。”为此,他专门找毛泽东签“释放手令”。
办学不能没有教学科研大楼,为了“建楼”,陈赓心急火燎“赶工”,经常深入工地。遇有重大事情,随即与基建办公室的同志一起商谈解决。他不顾自己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腿伤,多次一瘸一拐地爬上脚手架同工人交谈,查看工程质量。仅仅7个月时间,首批10万平方米36幢教学科研、生活住宿楼便落成了。初创的“哈军工”采取“边建、边教、边学”的方针,很多教师超负荷运转。炮兵工程系导弹教研室仅有8名教学科研人员,却承担了全院5个系枪炮外弹道学、火箭外弹道学、航空外弹道学、弹丸空气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和试验任务。其中,承担风洞研制试验任务的马明德教授,在科研试验设备奇缺的情况下带领全室人员土法上马,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实用性低速风洞。
◆哈军工筹建初期,凡是延聘的教授和副教授抵达学院,陈赓必亲自接见。这是陈赓(左二)与副院长张衍(右一)与刚入院的教授握手。
在办学过程中,陈赓善于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他对政治部的干部们说:“军工就好比一个饭堂,学员是来吃饭的,教师是上灶的大师傅,我们这些人都是端盘子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教学第一的思想。”他特别讲到,我们学院既有经历长征两万五的八角帽(指老红军),也有经历十年寒窗苦的四角帽(指博士)。八角帽上过井冈山,四角帽去过旧金山,都是国家的宝贝。“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办学需要好教师。他继续说:我们要办好学院,既要依靠老干部,也要依靠老教授,我们的口号是“两老办院”。1952年11月11日召开老教师座谈会,陈赓侃侃而谈:“在我们学院建设中,你们是一根柱子,军队干部也是一根柱子,许多工作没有他们不行,没有你们更不行。不过军队干部文化水平低,在科学技术上是外行。拿我来说,半生戎马。讲冲锋陷阵同志们也许要向我学习,而讲自然科学,讲微积分、空气动力学,那我要向你们学习,尊你们为师。”他还说,“以后这个学校就要全都交给你们办,你们要大胆工作,不要有顾虑,干出成绩给你们记功,出了毛病让毛主席打我陈赓的板子。”
在生活上,陈赓尽可能给专家、教授以优厚的待遇。他在哈军工从不请客,就是彭德怀来视察,也和大家一起在小食堂吃饭。可是,只要有南方来的教授赴“哈军工”报到途经北京,陈赓都要在北京筹建处请他们吃饭,一边拉家常,一边询问有什么困难。在“哈军工”,他自己住小平房,而把学院一幢最好的楼房作为老教授宿舍,并为他们专建饭厅,聘请厨师为他们做饭。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陈赓还亲自安排家属就业、子女升学等琐碎问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
建院之初,在考虑干部任命时,陈赓提议科研部、教育部、教务处等部门由知识分子担任主要领导,老干部当副手。各系配置教学副主任,也由知识分子担任。当时,“哈军工”直属中央军委,为大军区级别,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党外人士,提拔大批知识分子到许多重要部门担任正职,许多老干部想不通。陈赓耐心地做党委委员们的工作:“在科学技术上我们是外行,只有靠他们。你让人家干,就要让人家有职有权,心情舒畅,把肚子里的东西全都掏出来。老干部当副手,一样能发挥作用。”对陈赓的做法,当时有个别老干部仍然不理解,甚至有人发牢骚:“我们是从机关枪底下爬出来的,而他们舒舒服服念了几年书,为什么捧得那么高?”陈赓批评说:“你们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革命功臣。可他们十年寒窗苦熬出来,也不容易呀!国防建设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知识,你们有吗?我们既要承认长征两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你们是老共产党员,到这里来是让你们发扬光荣传统、来带作风的,不是来比照顾的!”
经过陈赓推心置腹地做工作,甚至促膝长谈,学院党委全体成员达成一致意见,提请中央军委任命张述祖教授为教育部部长、高步昆教授为科研部部长、曹鹤荪教授为教务处处长、薛鸿达教授为图书馆馆长,各系的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也由知识分子担任。中央任命干部的命令下达之后,在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感到知识分子在“哈军工”受到了器重,工作更有劲头。
三、“拼命三郎”带病工作
1953年8月26日,经毛泽东修改审定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颁布。《训词》规定了“哈军工”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工作与学习作风,提出了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核心的治校理念,以“教书教人”为基本原则的育人理念,“一中二主三严”即“以教学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以教师为主”“严谨严密严格”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理念。陈赓以《训词》为“哈军工”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办学实践,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培养又红又专军事工程师的摇篮。
◆毛泽东为哈军工颁布的训词。
1954年7月中旬,中央军委再次通知陈赓:“调整后的第一期教学计划,经毛主席亲自审阅通过。”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仅有“哈军工”的教学计划经过了毛泽东的审定。8月30日,这份教学计划在“哈军工”公布以后,全院师生员工备受鼓舞。苏联专家更是震惊:“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能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亲自审阅学院的教学计划,实在出乎意料,这在我们苏联是不可思议的事。”
学员谭国玉只上过一年初中,几次考试都交白卷,他递交了退学报告。陈赓认准这位战斗英雄是块好钢,为了树立一个刻苦学习、终成大器的榜样,便对他说:“你口口声声喊‘人在阵地在’,为什么要当逃兵?”陈赓的批评给谭国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他坚定回答:“院长,你放心,我不退学了,死也要死在阵地上。”尽管苏联专家还有疑问,可是谭国玉废寝忘食地补习起功课,终于将所有课程考到了四分以上(个别科目拿到了满分五分)。
陈赓以“拼命三郎”的工作态度,为我国国防科技高等教育事业尽职尽责、亲力亲为,使得学校在很短的时间创建和发展起来。可是,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痛、长期艰苦的生活和超负荷的工作,使陈赓的身体每况愈下。1954年,“哈军工”刚刚初具规模,陈赓的心绞痛即频繁发作。此后,医生一再叮嘱他少活动、多休息,他却马不停息地奔波、废寝忘食地操劳。1957年12月19日,陈赓出访苏联回国,突然心肌梗塞发作。一个闲不住的人,不得不在北京301医院卧床休息了3个月。出院之后,他又疗养了一段,病竟奇迹般地好了。于是,他天天找医生,要求准许他上班。医生无奈,报经中央批准,同意他每天用少量的时间上班,观察身体恢复状况。陈赓答应得很好:“我一定遵守医生的嘱咐!”可是他一工作起来,医生的话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陈赓观看哈军工学员在实习工厂里的作业。
一次,有一个国防科研项目要在离京20多公里的郊区做实验。当时,陈赓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1959年改任国防部副部长),试验项目与他分管的工作相关,他知道了非要去不可。这天早晨,陈赓的夫人傅涯同时接到军委办公厅和保健部门两个电话,都要傅涯劝阻陈赓别到做实验的地方去。陈赓哪里肯听,坚持去了,回家一进门就大声嚷嚷:“傅涯,你向他们汇报吧,说我活着回来了!”其实,那天陈赓一脸疲惫,脸色都白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的病很严重,胸口常痛。每逢胸口痛的时候,他就一面工作,一面不停地用手摸着胸部。日子长了,衬衣都被他摸破了一片。
1960年冬,陈赓的心肌梗塞再次发作。又一次从死亡线上挣扎过关的陈赓,感到这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他的病情越来越重,胸部疼痛日胜一日。他虽然在总参谋部、国防部和国防科委多处任职,却一直兼任“哈军工”院长,以拓荒牛的精神,书写着国防科技高等教育的创业史。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很惦念自己亲手创办的“哈军工”。于是,他提笔给院党委常委写信,提出自己对调整之后学院工作的建议。“哈军工”的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陈赓写给他们的最后一封信。3个月之后的1961年3月16日,他们听到了陈赓院长与世长辞的噩耗,无不悲痛欲绝!
从1953年建校到1966年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学院改变体制,全体军人退出部队序列,“哈军工”实际存在了13年。“哈军工”办学13年,招收学员13期,毕业生10867名,培养了大批熟悉军事科技和工程建设的专门人才。据统计,从校友中走出了10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200多位将军、29位两院院士。学校成才率之高,堪称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哈军工”还为军队乃至地方孕育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今天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都与“哈军工”有血缘关系。
“哈军工”的事业在延伸,老院长陈赓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