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荣|黄土地:1947

2023-10-14
作者:林德荣 来源:昆仑策网

图片

石鲁《转战陕北》1959年

  历史是一条曲折的长河,缓缓向前,从不平静,有蓄势待发的静水深流,有惊涛拍岸的激流险滩。

  1947年的中国,历史之河突然在黄土地拐了个弯,拉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古老的河流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奔腾不息。

  中国的历史由此迈向一个伟大的时代。

  当翻开1947年日历的第一页时,人们并没有感到这一年的不同之处。就在这一年将要到来的时候,蒋介石刚刚攻占了张家口和淮阴。拿下共产党华北和华东两大政治中心的蒋介石趾高气扬,踌躇满志,他甚至认为只需要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就可以消灭中国共产党了。这年的2月,他在《对于最近社会经济军事情势之分析》的讲演中说:

  “一年余以来,政府要收复什么地方,就收复什么地方,长春如此,张家口也是如此,而最关重要的要算收复苏北和鲁南,因为苏北湖沼纵横,鲁南丘陵起伏,交通不易恢复,这是前方将士英勇奋斗的成绩。”

  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先是违背国共《双十协定》,继而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一直为和平四处奔走的民主同盟秘书长梁漱溟感叹:“一觉醒来,和平已死。”

  蒋介石不但关闭了和平之门,还伸出了战争之手。

  1947年2月,他把胡宗南召到南京,部署攻打延安的计划。蒋认为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决策和指挥中枢,“擒贼先擒王”,攻占延安可以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意志。延安也是当时享誉世界的红色圣城,攻占延安可以打击中共的国际地位,使其更加孤立。

  蒋介石还有一个如意算盘,把陕北的中共首脑机关和武装力量驱赶过黄河,以便在华北与人民解放军展开决战。

  国民党进攻陕北的兵力达25万之众,南部是胡宗南部的17万主力部队,西北是马步芳集团、马鸿逵集团6.9万人,还有东北榆林部邓宝珊集团1.2万人,成“包围”之势。而中共守卫边区部队只有2.6万余人。两军兵力悬殊,国民党军装备优良,来势凶猛,志在必得。

  延安怎么办?

  延安内外的人都在担心。延安不是一座普通城镇,是无数热血青年和爱国民主人士向往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黄土地上飘扬的一面旗帜。延安的得失,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还是情感问题。当时延安的战士和群众情绪高涨,要誓死保卫延安。此时,毛泽东展现出其独特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他说:“我们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撤离驻留整整十年的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在历时一年零五天的时间里,从吴堡县的川口村东渡黄河,途经榆林8县33个村,行程2000余里。

  围绕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人,中央形成一支最核心的小队伍,克服行军、食宿等种种困难,与敌人巧妙周旋,行走在陕北的千沟万壑间,却在胸中铺开一张气势恢宏的全国棋局,以主动撤离延安换取了全国局势的扭转。毛泽东后来说,“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周恩来说:“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在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前,为整合军事力量,1947年2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在陕甘宁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的基础上成立西北野战兵团,彭德怀任司令兼政委,习仲勋任副政委,后改名西北野战军。西野是迎击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力量,虽然人数在我全部野战军中只占百分之五,却牵制了敌军四分之一的兵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胡宗南手下的精锐力量迟迟无法抽身转向华北和中原战场,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了巨大的支援。

  3月25日,由彭德怀、习仲勋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在青化砭打了大胜仗,歼胡宗南部2900人。青化砭的胜利,让毛泽东坚定了留在陕北的决心。当时许多人都主张毛泽东率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渡过黄河,到更安全的晋西北解放区去。但毛泽东说,在陕北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怎么能离开他们?

  3月底,在清涧县枣林沟的会议上,成立中央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留在陕北;成立中央工作委员会,由刘少奇、朱德率领,前往晋西北;成立后方委员会,由叶剑英任书记,转移到晋绥。

  留在陕北的几位领导给自己起了代号,毛泽东叫“李德胜”、周恩来叫“胡必成”,意思是离而得胜、中国革命必成;任弼时叫“史林”、陆定一叫“郑位”,分别是司令和政委的谐音。

  肩负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边区重任的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习仲勋的指挥下,正确运用毛泽东制定的“蘑菇”战术,同十倍于己、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灵活作战,在40多天内痛快地打了三次重要歼灭战,取得“三战三捷”和陇东、三边战斗的胜利,蒋介石“三个月解决问题”的企图化为泡影。

  毛泽东对“三战三捷”给予高度评价:“我彭习军(只有六个不充实的旅)对付胡宗南三十一个旅的进攻,两个月的作战业将胡军锐气顿挫。”

  胡宗南部在寻找西野主力决战的过程中,被牵着鼻子走,到处扑空,疲惫不堪,又屡受打击,粮草困难,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几十万兵力被牢牢困在陕北。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米脂沙家店设伏,杀了一个“回马枪”,全歼骄傲冒进的钟松整编三十六师6000余人,一举扭转了陕北战局,陕北战场从此开始由内线防御转向内线反攻。毛泽东专门评价,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毛泽东说,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坳了。

  习仲勋回忆:“这一仗,不仅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而且把整个陕北战局完全扭转了。与此同时,陈赓兵团挺进豫西,潼关吃紧,中原震动。骄横一时的胡宗南集团,全线退却。”在转战陕北期间,彭德怀、习仲勋与中央军委互发电报近百份之多,中央军委、毛泽东发给他们的电报,常常简称为“彭习军”。从此,这个特别时期的特别名词,也以其特别的意义,载入了人民军队历史和党的史册。

  1947年,中国大地发生历史性的转折,共产党从劣势走向优势,国民党由优势转向弱势。

  这一年,国民党这个在中国统治了20年的集团从全面进攻变成被动挨打。10月10日,在佳县神泉堡,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指出国民党是“卖国独裁反人民的统治”,响亮地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毛泽东曾在1946年底的时候说:“我们只要熬过明年一年,后年就会好转”。一个“熬”字,道尽的了领袖的深谋远虑和百折不饶。对中国共产党来说,1947年不但是熬过来了,也把整个局面扭转过来了。毛泽东在十九年后还对外国朋友说,蒋介石打我们的时候,要算1947年上半年是最困难的时候,很多重要的根据地被它占去了,比如延安就被占去了,陕北它都走遍了。

  当1947年的日历快翻完的时候,毛泽东认为已经胜利在望了。12月25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会议上,他做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一开始便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而蒋介石从年初的踌躇满志,到下半年的一次又一次跌落和打击。年底他在回顾一年多来的战场形势时说:

  “他们并没有我们这样好的武器,也没有我们这样多受过严格训练的官兵,更没有什么军需资源的经济基础,这些条件我们都远胜过他们,而为什么我们不能剿灭他们?我们曾有许多将领被俘虏,许多部队被消灭,成为我们国民革命军有史以来的大耻辱!过去我们无论是东征、北伐以至抗战,没有一次战争不是光荣胜利的,现在剿匪,匪是愈剿愈多,我们却是愈战愈挫,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

  这年的最后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尤以最后十日,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

  1947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为什么会在这块黄土地上逆转?

  大家公认的答案是:“人心向背”。

  有个两块“门板”的故事,就是最充分的说明。

  1928年4月,毛泽东在湖南桂东县沙田村的“三十六石丘”田边土台上,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其中有一条叫做“上门板”。当年部队在村里住宿,经常借用老百姓的门板当作铺板,“六项注意”当中,有一条就要求每天起床时及时把拆下来的门板安装回去。小小的一块“门板”,反映的是老百姓跟共产党军队的鱼水情深。小小的一块“门板”,也体现共产党治理军队的严明。

  而在1947年的时候,胡宗南部的一个师长曾向胡报告:“本部官兵即使知山间柴火易得,也更愿用老百姓的门板作为柴火。”国民党军队对老百姓财物的漠视,两种做法的鲜明不同,折射了两党在治军理念和军民关系上的巨大差距。

  对待“门板”的不同方式,可以管窥两党不同的前途命运。

  当然促成国共两党态势大转变,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结果。但众所周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 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为什么会对共产党一往情深?我们也许从黄土地的儿子习仲勋身上能看到缩影。

  习仲勋是从西北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党的军事政工干部,历尽千锤百炼。1943年1月14日,毛泽东曾为习仲勋亲笔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毛泽东称赞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他是群众的贴心人,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1946年美联社记者李敦白到延安采访,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这位习书记和沿途老百姓亲密无间的关系。从绥德到清涧到延安,凡是我们见到的大人小孩,农民工匠,无不亲切地跟习书记打招呼”,他既惊奇又困惑,习书记“怎么可能同那么多人那样熟悉呢”?

  其实,转战陕北的时候,习仲勋和彭德怀都认识到,“紧密地依靠群众,这是我们胜利的根本”。正是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才取得了转战陕北的胜利,也是历史长河在这里轰然转向的关键因素。

  1941年,在西北局的高干会议期间,党组织还为习仲勋做了一段生动的鉴定:“在一个夏天,仲勋走得疲倦了,就随便睡到一家老乡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亲切地看着他,替他驱着苍蝇。这时忽然跑来一个找他的乡民,老汉马上低声说:轻一点,仲勋同志困了,让他好好地睡一会儿……”

  可见他同陕甘宁边区群众的鱼水深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人们谋幸福,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