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旗谱》,写尽旧中国冀中人民的苦难与奋斗!
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反映农民革命生活与斗争的小说为数不少,长篇小说《红旗谱》堪称其中影响巨大、出类拔萃的一部。
《红旗谱》的作者梁斌,1914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蠡县,自十六岁开始便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并开展了一些列的反帝活动。
1933年,梁斌加入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次年,他以“高蠡暴动”为题材,创作发表了《夜之交流》。抗战时期,他积极参加我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和游击活动。
1942年,他写出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由此开始形成了朱老忠的形象。次年,他仍以朱老忠为主人公,从二师学潮一直写到全国抗战爆发,将它扩写成约5万多字的中篇小说《父亲》,发表在《晋察冀文艺》上。这实际上成为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的雏形。
解放战争后期,梁斌随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解放华中,先后在湖北襄阳和武汉工作。过去的亲身经历一直感动着他,促使他拿起笔来。
正如他自己所说:“在这个时代中,一连串的事件感动了我。自此,我决心在文学领域里把他们的性格、形象,把他们的英勇,把这一连串震惊人心的历史事件保留下来,传给后一代。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红旗谱》这部书,从短篇发展到中篇,从中篇发展成长篇,其中有些人物在我脑子里,生活了不下一二十年。”
关于当时的创作动机,梁斌后来在《我为什么要写〈红旗谱〉》一文中回忆说:“我时时刻刻心中在想念着,怎样才能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那些伟大的品质写出来。
为此,才想到要写故乡人民的面貌,写故乡的民众,故乡的地方风光;我要把故乡的人物、性格、风貌、民族及地方风光,活跃于纸上,我不得不从这一方人民生活中,选择、提炼典型性的语言……我时常在想着,怎样才能使它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学创作,我选择了古典小说中的传统手法。
在章法结构上,不脱离古典文学的民族形式;语法结构上,不脱离农民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写得通俗一些,使有文化的农民看得懂,没有文化的农民听得懂。”
终于,梁斌从1953年开始动笔,1958年出版第一部,到1983年三部全部出版!
长篇小说《红旗谱》出版后,立刻震撼了中国文坛,其宏大的历史画卷、丰满的英雄形象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不仅为评论界人士所交口称赞,也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文艺报》刊发了大量关于《红旗谱》的评论文章,并于1958年编辑出版了《革命英雄的谱系——〈红旗谱〉评论集》。
《红旗谱》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是一部革命斗争的史诗,也是一幅壮丽和广阔的历史图画。小说描写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并在这一宽广的时代背景上,描写了革命斗争和革命英雄人物的发展与成长。
在小说塑造的众多人物当中,以朱老忠和严志和的形象最为突出。“这两个人物,是能够概括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的。朱老忠主要是代表了中国农民的英勇、豪爽、酷爱自由、坚忍不拔的一面;严志和主要是代表了中国农民的善良、勤劳、朴实和保守的一面。这两个典型合在一起,差不多就概括了农民的完整的性格。”而最光彩夺目的还是朱老忠这个农民英雄形象。“在当代文学作品所创造的革命农民的英雄形象里,具有如此历史深度的性格,朱老忠还是第一个。”“他的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发展的,因而达到了高度的典型性。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生活与斗争,在艺术上达到相当深度与高度的作品。”
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广受好评。“《红旗谱》的艺术风格是浑厚而豪放的,始终是革命乐观主义的高亢嘹亮的调子。”
1958年初,当小说《红旗谱》刚摆上新华书店的书架不久,就被河北省话剧团(1960年改称省话剧院)的同志们购来。大家争相传阅后,觉得这部小说很适于改编成话剧。于是,他们迅速将小说改编为同名剧本,于9月间搬上话剧舞台,在保定市与广大观众见面。
1959年春,河北省话剧团的所有创作人员来到小说《红旗谱》故事发生地高阳县农村,一面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面广泛搜集素材,以进一步修改剧本。在此后3年的演出实践中,边演边改,精益求精,历经15次修改后,终将此剧排成一部深受群众喜爱的9幕话剧。
该话剧剧组人员除多次到河北农村、3次到天津、4次在保定、2次进北京演出外,还远赴武汉、上海、苏州、南京、济南、开封、郑州、福州等地演出,共演出300多场。该剧由此成为河北省话剧院成立以来排演剧目中影响最大、评价最高、演出场次和地区最多的一出话剧。
1960年,是名符其实的“《红旗谱》年”。因供不应求,中青社将小说《红旗谱》再版发行;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河北省话剧团演出的同名话剧,拍摄了大量剧照,印刷成同名连环画发行全国;由北京、天津两个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同名电影于年底公映,从而使小说《红旗谱》在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鉴于小说《红旗谱》的巨大成就和影响,为了表彰梁斌对我国文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经时任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的林铁特批,给作家提高两级行政工资,使其享受省部级待遇。
《红旗谱》三部曲,第一部红旗谱1958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于196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于1983年出版,共计120万字,自问世以来,已在国内印发20多次,并被翻译成俄、英、日、越南、朝鲜等多国文字出版,累计发行500多万册。
作品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的曲折历史。这部历史的展开,立足于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斗争,反映了冀中农民运动的风貌,同时他们又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秋收起义等遥相呼应。
这样,冀中平原的风云,不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革命的写照,而且把农民的反抗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起来,通过农民反抗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如不汇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红旗谱》是真实的,它将生活气息和革命斗争精神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既写出了祖国历史的风云,农民心理的演变,又再现了中国农民走向革命的过程,总结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起来,革命才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