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与他的同学张楚

2019-05-25
作者:冯资荣 来源: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张楚(1892—1960),字席珍,号柳溪,别号男熙。清光绪十八年十月出生在湖南宜章县里田乡的上渡张家村。其父张敦穆,清末太学生,嗣下六个儿子,排行为松、㭎、槐、楷、梓、材。张楚排行老二。他的小学、中学及专科均与邓中夏同班同学,在一起度过了朝夕相处七年,毕业后各奔西东,但时有书信往来,诗词唱酬。

  1911年2月,张楚考入宜章县立阖邑高等小学堂,与邓中夏、彭侃、陈宪章等人同班同学。国文教员曹猷春系同盟会会员,经常向学生灌输一些新思想。稍长,在曹猷春的引荐下,他与邓中夏、陈宪章一同拜访了本邑革命志士彭邦栋。是年年底,彭邦栋与曹猷春等在宜章响应武昌首义,率领邑人武装占领了宜章县城,成立了“湘南革命实行团”,结束了清政府在宜章的反动统治。由此,他开始崇拜孙文、黄兴、彭邦栋这些辛亥志士。

  翌年6月19日正逢端午节,张楚与邓中夏、陈宪章晚饭后踱出校门,来到县城附近的艮岩。艮岩为宜章八景之“艮岩龙隐”,洞幽水冽,石窦泉滴,为历代邑人祈祷雨泽之处。明代户部尚书、邑人邓庠有诗赞艮岩曰:

  覆碗沉沉水不澜,黑云漠漠老龙蟠。

  海门一窍蓬壶近,石窟千寻玛瑙寒。

  涧草翠涵凤乍敛,言花红忍露初干。

  髯翁早为商霖起,须念斯民稼穑难。

  邓中夏特别喜欢诗末两句,他反复吟咏,沉思良久。他们仿照桃园三结义的形式,在艮岩内歃血为盟,结拜兄弟。三人以年龄大小排位,张楚为大哥,陈宪章次之,邓中夏为老幺。三兄弟盟誓:奋发上进,为国栋梁。回到学校后,邓中夏临睡前作诗《游艮岩望月》一首:

  艮岩风景最雅幽,此日登临解千愁。

  月明如镜松间照,甘露沾衣花底留。

  洁泉净洗赏胸肺,萤火光辉映野畴。

  回忆满清帝制毒,何时淘汰旧恨休?

  这年的暑假,张楚应邓中夏之邀,与陈宪章到赤石司度夏,因为邓中夏的大叔邓典诰在赤石司做禁烟委员。期间,邓中夏代叔叔草拟了一张禁烟布告,他叔叔非常满意,捻着胡须直夸侄儿写得好。

  1913年3月,邓中夏和张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郴郡六城联立中学,一起分配在第七班。他记得邓中夏还被县里“奖给禀生”。从县城到州府,他俩眼界大开。邓中夏读了谭嗣同的《仁学》以后,敬佩他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尤为喜欢“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词句,不时念诵之。课余经常和同学们谈论关于打倒帝制,立志考入大学及准备留学为国家做大事。

  1914年春,邓中夏与张楚相约登苏仙岭,两人一路攀爬,登顶揽胜。邓中夏归来作《游苏仙岭》一首以示张楚。诗曰:

  苏仙胜景甲郴州,百卉芬芳岩岫幽。

  仰视碧空红日接,俯观桔井白云留。

  青峦磅礴来拱状,紫气氲氤帐火悠。

  为爱清淑老跋涉,何时有暇再同游?

  是年,邓中夏与张楚发起并组织宜章籍在郴学生成立“宜章旅郴同学会”,其宗旨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为宜章兴利除弊,改造旧社会”,邓中夏被推举为同学会总干事。每个会员交年费2元,准备办会刊,宣传新思想、新知识,以启迪县人觉悟,一扫宜章腐败闭塞风气。但由于毕业在即,众人备考,会刊便夭折。

  5月间,湖南高等师范学堂开设文史专修科,学制两年,旋即在全省招生。邓中夏和张楚决心报考这个学校。因为尚未毕业,没有毕业证,邓中夏便借了哥哥邓隆泮的毕业证,更名邓康报考。赴长沙考试之前,两人相约再次来到艮岩故地重游,三人结拜,今余两人,不胜感慨。两人相约斗诗,邓中夏得“鱼”韵,口占《艮岩一首得鱼字》,云:

  洞口何年辟,我来岩正初。

  悬岸垂细草,浅水足游鱼。

  树影清流底,钟声高讼余。

  寻山劳履齿,临眺独踌躇。

  张楚的诗集为《柳溪诗钞》,未付梓,今已散佚,无从得阅,惜哉。

  联中七班有9人报名参加考试,张楚与邓中夏及邓中夏的小叔叔邓典训一起取录了,邓中夏与张楚分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科乙班,邓典训入该校博物科。校长时为刘宗向,国文教员吴獬。同班同学有蔡林彬、王光霞、朱芳圃等人。邓中夏一面努力学习国文,一面寻求新知识、新思想。邓中夏的成绩在全班前几名,尤其是国文。他的作文《拟柳子厚零陵郡复乳穴记》、《拟马文潇戒兄子书》、《拟苏东坡游赤壁赋》等,深得国文教员吴獬喜爱,都被作为范文,在校内张榜公布。学习之余,邓中夏常邀约同学或饮酒赋诗,探讨国内大事,或相约爬岳麓山,登高揽胜,描绘无尽风光。后来成为河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甲骨文专家的朱芳圃回忆说:“和森沉默寡言,终日伏案用功。中夏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谈论,温和中带刚毅之气。由于大家课余饭后常结伴出游,接触多,所以很快便成为亲密的学友”。

  是年冬,袁世凯宣布实行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时值长沙大雪,邓中夏与张楚、蔡和森等同学课后登岳麓山观雪景。触景生情,邓中夏便写了《岳麓山观雪》赠张楚,诗云:

  瑞雪霏霏四海扬,亿兆苍生庆丰穰。

  爱晚亭傍枫树白,云麓宫外梅花芳。

  滚滚洞庭翻冰浪,巍巍衡山换素装。

  可怜奸贼改洪宪,日出霜消转瞬亡。

  杨昌济先生时在高等师范教授《伦理学》课程,又在湖南第一师范上《修身》课,邓中夏与蔡和森常利用星期天过江到杨先生寓中请教,结识了第一师范的毛泽东、张昆弟等人。共同的志向是他们很快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

  1916年中秋之夜,张楚应邓中夏邀约与朱芳圃蔡和森等同学登上岳麓山顶云麓宫赏月,大家一时兴起,每人作诗一首。邓中夏却作了两首,一首为《夜游岳麓山》:

  麓山高处隐天光,待月何人踏夜凉。

  灯火万家迷故国,江流一线认危樯。

  青燐应有血成碧,白骨终当土化黄。

  载酒过从思沃酹,满天风战一林霜。

  另一首《登麓高待月》:

  山椒零露泫珠光,结伴登临两袖凉。

  出谷梵钟警落木,隔江星火照连樯。

  高垣唵暖生虚白,野径依稀认抱黄。

  省识青灯书味好,满庭何必月冬霜?

  同学们听完他的吟诵,齐声叫好。

  半月后的11月4日,几人再度登岳麓,邓中夏又赋诗《九日登岳麓山,次蠡屋九日柬白云上人原韵》一首:

  徒倚山亭万里秋,漫同王粲赋登楼。

  风高衡岳迴寒雁,日落长沙杳去舟。

  大地红羊悲旧劫,荒落黄叶怅重游。

  偷闲醉把茱萸看,且学卢家号莫愁。

  自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邓中夏随在国务院铨叙局的父亲邓典谟入京,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求学,张楚则留在长沙,初任《湖南民言报》编辑,后入湖南省长公署任顾问官。两人一南一北,相互牵挂。是年秋末,张楚给邓中夏修书一封并随信贈诗若干,赠诗曰:

  爱国英雄喜出头,妙如学士登瀛洲。

  趁时快快云梯上,好看文光射斗牛。

  字里行间,寄托着张楚对邓中夏大展鸿图的殷殷期望。邓中夏回信亦作《雅集索赋》作答:

  麓山雅集兴何如,况复秋生感慨俱。

  星带草堂桐影瘦,江流盘岭雁声疏。

  范滂明志曾持辔,温峤求名愧绝裾。

  相见时难休错过,清词丽句尽情摅。

  1919年3月,张楚又给邓中夏写信并赠诗。邓中夏随即回复,并步张楚诗原韵,作七律《赠张楚》一首:

  天涯地角叹参商,渭树江云一梦梁。

  公瑾醇醪容易醉,郇侯肴馔洵难忘。

  惟欣燕国文章妙,尤羡曲江风度芳。

  何日登堂重晋谒,萱帷蔼蔼庆霞觞。

  又七绝四首:

  其一:

  长沙分袂行匆匆,劳燕分飞各西东。

  何日登楼话旧雨,几时促膝挹春风。

  其二:

  湘江离别忽三载,胡马嘶秋怀故人。

  岳麓峰上风月好,一览众星摇北辰。

  其三:

  金台作客三春秋,回忆章江怀故游。

  弹指艮岩唱和处,数曲清泉韵悠悠。

  其四:

  忆昔麓山共琢磨,阳春白雪相和歌。

  高山流水知音少,不见钟期叹奈何。

  1920年,邓中夏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他在追求马列主义、组建中国共产党北方党组织的繁忙之中,仍然不忘远在长沙的张楚,曾作《怀学兄张楚》诗一首:

  昔年同学岳麓山,今日分离隔海关。

  忽往天涯与地角,或走东北或西南。

  丈夫意气尚坚决,创造乾坤有何难?

  登高自卑终达巅,毋急毋荒毋盘桓。

  神州茫茫多荆棘,仍须消灭极加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邓中夏成为职业革命家,四处奔波,居无定所无暇顾及张楚等旧日同学,两人的联系日渐稀疏了,从此再没谋面。

  邓中夏投身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著名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青年运动领袖,血洒雨花台,英名永存。张楚虽历任湖南省长官公署顾问官、陆军团长、参谋长、教师等职,却始终默默无闻。他与邓中夏交往甚密,却没参加共产党;虽拥护孙中山,亦未加入国民党。新中国建立后,土改反霸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他都有惊无险。他比邓中夏的另一个同学廖书仓要幸运得多,安然无恙在故乡终老。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楚保存了邓中夏与他唱酬的所有诗作及信件,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经刘少奇批准,邓中夏夫人夏明女士及著名作家魏巍等人来宜章县征集邓中夏生平史料时,他毫无保留全部予以相赠。本文所述邓中夏的早年诗作,便是张楚精心保存下来的。张楚先生为中国现代革命史、文学史保留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功不可没。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教授,公开出版有《邓中夏年谱》、《邓中夏青少年时代的故事》等著作)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