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被殖民地区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全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下打击一切剥削阶级社会腐朽残余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其中,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全面、创造性、空前的发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军事理论。
列宁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继马克思主义之后一次伟大的理论飞跃,是帝国主义时代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之后又一次伟大的理论飞跃,是被殖民人民反压迫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上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全面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开展全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全面、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全新篇章。
毛泽东是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一样的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是和列宁一样的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毛泽东也是迄今为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军事实践时间最长、战争经验最为丰富、军事理论最为完整的最伟大的军事家。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真正意义上的缔造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真正意义上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之无愧的缔造者、全新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确立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辉煌历程的领导者、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伟大道路的开拓者、毛泽东思想主要创立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是中华民族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二、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贡献
(1)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被殖民国家政治经济分析相关思想,创立了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分析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具体的、详细的、仔细的分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政治经济等社会现实情况,创立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方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首次解决了如何在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共产主义政党领导的、实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革命的问题;发展了列宁主义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学说、发展了列宁主义的工农民主专政学说,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过渡阶段以及衍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经济文化理论。
(2)毛泽东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军事的理论,空前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军事理论和人类军事理论,形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完整的革命军事理论。事实证明,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军事家。
毛泽东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建立了体系完整的无产阶级人民战争理论,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建立了体系完整的无产阶级人民军队建设理论,首次解决了在农民为主要人口的被殖民国家如何开展人民战争和建立革命军队的问题;毛泽东首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军事辩证法,首次将游击战争理论提升到了战略高度,首次提出明确、系统的歼灭战理论(美国《大战略》的作者柯林斯说:“赤色中国主张的歼灭战在大多数国家的作战原则中是没有的。”),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全新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毛泽东空前完整、全面、详细发展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理论,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理论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
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历史上军事实践时间最长、战争经验最为丰富、军事理论最为完整的军事家,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集军事统帅、军事思想家、军事战略家、军事理论家、军事哲学家、军旅诗人于一身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是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数量差距、武器差距、具体战术差距最明显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规模战争的最伟大的军事家。
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和敌军的装备质量差距、专业的具体战术差距,是相当大的。敌军有大量的极其先进的美式装备,有欧美国家极其先进的具体战术训练顾问、教官,军队数量更是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在单纯军事力量上相当强大。而我军大部分是工农子弟,没有多少先进装备和复杂专业的具体战术。
由于我们拥有符合中国社会具体实际情况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革命路线,有毛泽东的精准高超的瓦解敌军的政治谋略和精妙绝伦的全局军事战略统筹指导作用,我军还是经过二十多年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可见,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迄今为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革命的胜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奇迹。
(3)毛泽东发展了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设理论,首次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人口的被殖民国家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问题。
毛泽东在工人阶级占极少数、农民为主要人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思想上入党”的方式,大批改造农民阶级入党,首次解决了如何在农民为主要人口,地主、富农、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政治主要活跃参与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的问题。在这一建党实践中,毛泽东创造性的实行了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开展思想斗争,解决思想问题”的整风运动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扬“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三大不良作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确立“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审干原则,发展了列宁主义的党建理论。
(4)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首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的赎买改造思想变成了现实并在实践中对这一理论有巨大丰富和发展,创造了具体的社会主义和平改造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理论,开创了公社为载体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首次回答了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独立民族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平过渡的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首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平改造理论变为了现实,并在实践过程中具体的在策略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改造理论有了丰富发展。
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同时,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毛泽东提出了“十大关系”统筹兼顾理论、处理好“绝对不平衡相对平衡关系”的论断、“两步走”战略、“两参一改三结合”企业管理思想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毛泽东也首次提出了通过乡村合集体组织开展乡村自主工业化、解决城乡差距、推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发展了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和政党制度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为解决台湾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纲四目”的重要理论。
(5)毛泽东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新课题。毛泽东思想内容之中,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明显的空前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其中,开创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更是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的最明显的标志。
毛泽东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道路,首次开辟了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这一国际共产主义新课题,为国际共运理论在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育、锻炼、唤醒了大量国际无产阶级和各民族被压迫人民。毛泽东对于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见之于实践的探索,是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数千年私有制带来的一切腐朽产物的最彻底的决战。
毛泽东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的理论,极大教育了人民群众,开辟了探索打破历史周期律的道路。毛泽东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理论见之于实践的探索,也实现了无产阶级为核心的最广大劳动者空前的、真正的、最大规模的无产阶级领导一切的民主,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真正的最彻底的无产阶级民主。
(6)毛泽东创造性的丰富、发展了列宁同志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理论,首次提出了“三个世界”伟大战略。
毛泽东首次提出了“三个世界”伟大战略,丰富了列宁同志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理论。毛泽东坚持发展进步势力(团结亚非拉)、争取中间势力(利用欧洲日本和两大美苏的矛盾)、孤立顽固势力(利用美苏矛盾,分化二者),推动国际反帝斗争,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理论。
面对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毛泽东领导我国人民,通过大规模的团结、支持亚非拉的反帝斗争,利用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积极的和法国、日本等“中间力量”沟通,积极的集中孤立最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让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站在了共产主义中国的阵营。在世界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的冲击下,美帝国主义不得不与我国妥协。就这样,我们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
有的极其愚蠢的知识分子曾认为,美帝一方面联中、一方面和苏对话、拉大中苏距离的等腰三角战略更有“回旋余地”、比我们七十年代战略“高明”,这只能说明这个知识分子的愚蠢。他根本不知道,苏修距离我国更近,而且面对我国实力的日益增长,他们把我们这样强大的邻国视为了最危险的战略威胁,而且六十年代末我国还愿意利用美苏矛盾积极和苏联积极沟通,这能说我们没有“回旋余地”吗?由于我国发动了亚非拉广泛的反帝斗争,孤立了美帝和苏修,让美帝战略回旋余地变得狭小,美帝才愿意和我们妥协的,这可是历史事实!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正是通过支持领导亚非拉的反帝反霸权统一战线,才孤立了苏联帝国主义、让欧美日帝国主义对中国妥协,从而打破了世界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包围。坚持国际反帝斗争,是红色政权自卫的必要条件,是预防被资产阶级金融市场殖民体系封锁孤立的必要前提。
(7)毛泽东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毛泽东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侧重于改造世界的、创造性的突出论述了唯物辩证认识论的“两个飞跃”的过程,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继承了列宁主义关于“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创造性的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首次提出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首次全面、详细的矛盾特殊性理论(不同物质运动形式不同矛盾、同一物质运动形式不同过程不同根本矛盾、同一过程不同阶段主次矛盾、同一矛盾主次方面),特别是首次详细的论述了矛盾特殊性中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和矛盾地位、矛盾方面转化的理论。
毛泽东通俗的将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大规模转化为社会革命与建设的工作方法和斗争策略,空前地使人民群众真正在革命和建设工作中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学习普及,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前希望完成但是没有完成的任务。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在中国革命中产生,也在和中国革命阵营内部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重要特点。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为开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道路、确立我党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方针、形成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形成我党在不同时期和地区具体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路线、形成我党用对立统一方法看问题的优良作风、形成我党抓主要矛盾和统筹兼顾的优良传统、彻底纠正教条主义路线,提供了最有力的哲学依据。
毛泽东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毛泽东创造性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基本矛盾,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一定程度激化并有资本主义复辟危险的科学论断,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腐朽上层建筑残余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瓦解作用的科学论断,为他开辟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道路提供了哲学依据。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不能片面的割裂毛泽东思想。例如,毛泽东的整个思想体系不能不包括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思想、国际共运战略思想。
第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必须要讲全,例如不能不讲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他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处理对外经济关系问题的理论、“一纲四目”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等。说明这些是他的创新而不是之后的创新。
第三,毛泽东总结的我党的政策和策略理论以及工作方法理论都要囊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1949)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949——1976,其中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两大时期,具体的结合实际环境讲,不能抽象化。
第四,国家、政党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组织。毛泽东思想中的党建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文艺工作方法都属于组织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两大时期(1919—1949,1949—1976)
贯穿两大时期的三大法宝:武装斗争(军事理论)、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理论)、党的建设(组织建设理论)
贯穿两大时期的重要经验——工作方法与政策和策略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1919—1949)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阶级结构分析理论
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
一大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四大任务:武装斗争(毛泽东军事思想)、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策略理论)和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根据地建设理论)、根据地党组织建设(毛泽东组织建设理论)
⒊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理论(1949—1976)
⒈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
国际反帝统一战线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下预防社会主义社会变质理论
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无产阶级领导一切的大规模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一纲四目”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和军事建设理论——“第二次结合”方针、乡村集体自主现代化理论、“十大关系”统筹战略理论、民主化企业管理的理论、“两步走”发展战略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理论、“全民皆兵”理论、“三个世界”战略理论……
2.重要专题
(1)毛泽东军事思想
⒈战争观和军事辩证法
⒉人民战争理论(核心)
⒊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⒋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理论
⒌民兵建设理论
6.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
(2)毛泽东组织建设思想
⒈政党组织建设理论
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⒊文学艺术工作理论
(3)毛泽东哲学思想
⒈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的创造性贡献
⒉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创造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