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悼文里的大爱、大情、大道和大义
中国的文体里有悼文一类,用于悼念逝者,表达哀思,抒发情志,寄托愿望。
毛主席是文章大家,他立下的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志,干的是砸烂旧世界的革命事业,这就意味着他要面对更多的流血和牺牲,要面对“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这样的伤痛,要面对“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这样的悲壮。这就意味着,他不仅会留下气势磅礴的雄文,也会留下感人肺腑的一篇篇悼文,让人们从中感受他丰富的内心情感和远大的革命志向。
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1915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生易咏畦(易昌陶)病逝。易咏畦工书善文,与毛主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学校于5月23时为他举办追悼会。
其时,袁世凯与日本签约,承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日本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独霸中国,激起中国人民的群体愤怒。
在易咏畦的追悼会上,收到了一师师生大量挽诗挽联,内容多含“悼念学友,毋忘国耻”之意。
毛主席对好友的去世深感惋惜和痛心,他写下了挽联《悼友人易咏畦》: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没,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此后,毛主席又写下了追忆好友的挽诗: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方期沆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关山蹇骥足,飞飚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毛主席的挽联挽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失去好友的悲伤心情,追忆了他与易咏畦交往过程的美好经历,而且抒发了自己为国雪耻的豪情壮志,“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他要秉持长剑,一扫岛夷之国给中国带来的腥秽和耻辱。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1919年农历8月12日,毛主席深爱的母亲病逝,他闻耗从长沙回家奔丧。在母亲灵前,他执笔成文,写下《祭母文》,其中写道: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宅心宽厚,与毛主席母子情深。1936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到陕北采访,毛主席向他谈起母亲,他说: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
而毛主席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四处奔波,无暇在家中尽孝。对于母亲的去世,毛主席是心存愧疚的,他在《祭母文》中历数母亲的高风盛德,回忆母亲抚育儿女的艰辛和对儿女的期待,流露出他对母亲的深爱和不舍。“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毛主席的塾师、族兄毛宇居曾收藏了此文的抄本,他在文后写道:
“此文脱尽凡俗,语句沉着,笔力矫健,皆是至性流露,故为之留存,以为吾宗后辈法。”
除了“祭母文”,毛主席还写下了两幅“灵联”,其一: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其二: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无不流露出毛主席未能床前尽孝的遗憾,和失去母亲的伤痛之情。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进行公祭。中共《祭黄帝陵文》由毛主席亲笔书写,委派负责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的林伯渠宣读 。“祭文”如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毛主席书写这一祭文的背景是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摒弃前嫌,共同御侮。这篇祭文行文流畅,气势宏伟,感情充沛,令人动容。前文主要讲述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先,创造了伟大的基业,却不幸被鞭笞侮辱,面临国土沦丧的局面。后文水到渠成,表达“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雄心壮志。文中“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读之使人心潮澎湃,精神激昂,让人从中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民族大义和壮情激烈的豪迈气概。这篇祭文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号召全民族抗战的“宣言书”,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出师表”。
国共公祭黄帝陵后几个月,“七七”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最终将侵略者逐出国门,实现了民族解放。
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
1937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在陕北公学召开。
毛主席在纪念大会上做了讲话,高度评价了鲁迅,称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
毛主席总结了鲁迅先生的三个特点:一个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二个是“他的斗争精神”,“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三个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
毛主席称赞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他把鲁迅的三个特点总结为“鲁迅精神”,号召陕北公学的同学们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其后,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先生做了更加高度地概括: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鲁迅先生的悼念中所提练出的“鲁迅精神”,正是中国人民在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中最需要的精神,它激励着无数的人们去奋斗。
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
1925年3月12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孙中山先生生前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创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好局面。
1938年3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纪念大会,毛主席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孙先生的三民主义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实为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同时还有他的革命精神,“当着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先生总是坚定的。孙先生是坚持其主义的。在他一生,他的三民主义只有发展而无弃置。”
为什么要纪念孙中山?那就是为了团结抗日。毛主席说:
“我们纪念孙先生,如果不是奉行故事的话,就一定要注意这样的三项:第一,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第二,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而奋斗;第三,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我以为这三项是孙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一切国民党员,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爱国同胞,都应接受这个遗产而发扬光大之。”
对于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牺牲的几十万将士,毛主席说:
“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刘家祺,姜玉贞,陈锦秀,李桂丹,黄梅兴,姚子香,潘占魁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日本法西斯不付重大代价而达到其无法无天的目的。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这种精神,我们民族的数千年历史已经证明,现在再来一次伟大的证明,郝梦麟将军等数十万人就为着这个而牺牲了。”
毛主席在讲话中表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解放、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三大理想,谁能说不会实现于中国的?”他坚信,“在这回大战中,齐心一致,一定要把亡国奴或亡国奴威胁的锁链摆脱掉。”
在纪念大会上,毛主席还为孙先生撰写了一副挽联: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这幅挽联深刻点出了实现抗战胜利的先决条件,只有实现全民族的抗战,结成牢固的统一战线,才能实现抗日胜利。
毛主席悼念文章,是一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范。
必须制裁反动派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分子包围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嘉义镇的通讯处,惨杀新四军参议涂正坤、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六人。
1939年8月1日,延安人员召开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毛主席在大会上发表演说,抨击这一倒行逆施的惨杀事件。他说:
“现在全国抗日,全国人民在抗日的目标之下结成一个大团结。在这个大团结里面,有一部分人是反动派,是投降派。他们干什么呢?就是杀抗日分子,压制进步,勾结日寇汉奸,准备投降。”
为了抗日胜利,毛主席提出必须实现统一,统一于抗战,统一于团结,统一于进步。
对于平江惨案,毛主席愤怒指出:
“杀抗日的人,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中国的反动派执行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准备投降,所以先杀抗日军人,先杀共产党员,先杀爱国志士。这样的事如果不加制止,中国就会在这些反动派手里灭亡。所以这件事是全国的事,是很大的事,我们必须要求国民政府严办那些反动派。”
毛主席的演说,揭开了国民党顽固派反动凶残的面目,揭示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本质,而提示的目的,是为了抗日的民族大局和民族大义,为了“继续抗战,继续团结,继续进步”,他要求国民党政府“制裁那些投降派、反动派”,“保护一切革命的同志、抗日的同志、抗日的人民”,毛主席有理、有据的揭露、批判和正当要求,获得的是全国正义力量的支持和拥护,是人心的所向。
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1939年11月12日,到中国帮助抗战的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因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逝世。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为白求恩举行追悼大会,毛主席写下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他在杨家岭窑洞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他在文中写道: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他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曾经说过一段话:“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崇高感染着人们,也感动了毛主席,毛主席写下的纪念文字,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乃至中国人民精神塑造的宝贵财富。
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1944年9月8日,中共中央警备团为张思德举办追悼会,毛主席在会上做了讲演。他说: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毛主席的演讲短小精湛,催人奋进。他从张思德这个普通战士身上所看到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硬核,是立党之本,立国之本,是须臾都离不开的护身法宝。
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国从地球上除掉
1945年6月17日,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延安人民的代表联合召开追悼大会,以追悼在几十年来中国革命队伍各个战线上所牺牲的人。
毛主席做了演讲。
他回顾了中国人民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苦难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歌颂了无数的革命不怕牺牲的高贵精神。
他说:
“烈士们是已经离开我们了,他们的责任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完成这个责任。”
他勉励人们:
“我们有这样的信心,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国从地球上除掉,建设一个光明的中国。这个光明的中国是烈士们长期奋斗的目标,他们虽然没有成功就牺牲了,但是他们给了我们经验教训。我们今天开追悼大会纪念他们,革命也还没有成功,但是明天我们就要成功。我们下决心要把中国变为人民的中国,要战胜一切外国的、中国的反动派,一切外国的、中国的压迫者,不战胜他们决不罢休。”
毛主席的演讲是鼓舞人心的,让人们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和希望。
人们从那儿奔赴新的战场,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而浴血战斗。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一天,毛主席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主席写下的著名悼文还有许多。
他为红军将军王尔琢写下了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他为红军将领黄公略写下了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他为国民党远征将军戴安澜写下了挽诗: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他为誓死守城的国民党将领王铭章写下了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他为彭雪枫将军写下了挽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他为国民党将军续范亭写下了挽联: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他为力促国共合作的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写下了挽联:
“大计赖主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斯人独憔悴,始病热,继病疟,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
他为中共中央委员张浩写下了挽联:
“忠心为国,虽死犹生。”
他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刘志丹写下了挽联: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他为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柯棣华写下了挽词:
“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他为因飞机失事“四八”被难烈士王若飞、叶挺、邓发、秦邦宪等写下了祭文和挽联: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将加深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它将加强中国人民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事业的决心!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号召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团结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将继承你们的遗志,继续奋斗,直到胜利,决不懈怠,决不退缩!”
“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
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痛,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他为被国民常特务杀害的李公朴写下唁电:
“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是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全国人民必将以先生之死为警钟,奋起救国,即以自救。”
他为同样被国民党杀害的闻一多写下唁电:
“先生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今遭奸人毒手,全国志士必将继先生遗志,再接再厉,务使民主事业克底于成。”他为罗荣桓将军写下了挽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关于祭文,毛主席也有着自己独道的认识。
1942年5月28日,毛主席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说:
“‘人生一世,草长一春’,为了什么呢?人生一世就是专门为工农兵,死的时候如果作祭文也是这样作就好了,当然不是专门为了作祭文。张浩去世,我们就作了祭文,名为对死人,实则对活人,就是告诉人们,你们不要自私自利吧!张浩革命一生,难道是为了作祭文吗?我相信不是的!”
1943年8月8日,毛主席在中央党校二部开学典礼上说:
“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有些人高高在上,官位很大,称首长,好像老百姓都拥护他,其实这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最后的盖棺论定,要看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落不落泪。有些干部死了,我看老百姓就不见得落泪,他是自封的群众领袖。因为你做了官,老百姓不得不和你打交道,其实公事一办完,人家就掉头而去,不大理睬你了。真正的群众领袖,到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会觉得他死了很可惜,至少不会觉得死了也好,可以省下小米。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群众领袖是群众封的呢?还是我们自己封的呢?季米特洛夫说,是要群众封的,是群众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认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重温毛主席写下的一篇篇悼文,仿佛回到了风云激荡的历史之中,一个个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灵魂从历史中生动地走来,他们是中华民族绵绵流长的保护神,他们在毛主席的悼文里永生。
毛主席正是从他们那里,提炼出了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和品质,告诉那些活着的人们,怎么样去奋斗,怎么样去生活。
从那一篇篇悼文里,也可以感受得到毛主席思想的光芒和温度,感受他的大爱,感受他的大情,感受他的大义,感受他的大道,感受他的大志,感受他的大德,感受他对于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