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我输美商品征收高关税是坏事还是好事?
近日,特朗普在世界上挑起了关税大战,其中对我国又增加了84%的关税,使美国对我输美商品的关税高达104%。美国对我国商品征收高关税是坏事还是好事?从眼前来说,可能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仔细想想,只要我们因势利导,正确加以应对,又会把坏事变成一件好事。
近年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内需不足。但造成内需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由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就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资源过度集中在出口部门,导致内需市场发展滞后,经济结构失衡,忽视民生消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好东西先出口。
由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质量要求高,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普遍高于国内同类商品。
二是不少出口商品在国外的售价比国内还便宜。
以美国为例,2019年5月25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委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代为出席论坛发言。其发言指出:美国消费者通过中美贸易获得巨大的“消费者剩余”。据估计,美国市场的零售商品中四分之一左右从中国进口,例如,沃尔玛售卖的产品中26%直接来自中国。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源源不断输入美国,降低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提升了福利水平。
许多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商店特别是大超市里,满眼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许多商品的售价比中国国内还低。
一位叫聂辉华的作者在网文《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中写道:
一件中国制造的哥伦比亚(Columbia)牌羽绒服,波士顿市中心梅西商场售价69美元(人民币约470元),但一模一样的衣服在北京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
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3,在美国卖600美元(人民币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六七千元。苹果3G版平板电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买只需670美元(含税,人民币约4500元),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炒到6000元以上。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一个普通的寇驰(COACH)皮包约100美元,但在中国售价则高达1500元左右。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品牌,在美国的售价则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一些中国产的商品为什么在国外的售价比国内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在国内销售要交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些税费都转嫁给消费者),而出口则能享受退税政策。
例如。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发文,自11月1日起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
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将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
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13%。
将艾滋病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黄胶原、钢化安全玻璃、电容器用钽丝、船用锚链、缝纫机、风扇、数控机床硬质合金刀、部分书籍、笔记本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9%、11%、13%。
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11月1日起将相纸胶卷、塑料制品、竹地板、草藤编织品、钢化安全玻璃、灯具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将润滑剂、航空器用轮胎、碳纤维、部分金属制品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将部分农产品、砖、瓦、玻璃纤维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0%。
202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称,自3月20日起,将瓷制卫生器具等1084项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380项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9%。
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率有17%、14%、13%、11%、9%、5%等几档。
由于产品出口能享受退税政策,结果,不少企业生产出口产品的积极性很高,但对如何为国内市场多生产一些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却不重视。
二、一些企业为打开国外市场,低价竞争,把代价转嫁到劳动者身上。
例如,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片生产国,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80%以上。2023 年全球光伏电池片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了 8 席,合计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超过 70%。但一些中国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低价竞争,不仅引发一些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且产品的国外售价也越来越低。
据华经情报网今年2月26日报道,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数量2016年为77225万个,2024年达到778743万个,为2016年的10倍。但单个产品的出口均价却从2016年的14.66美元,跌到2024年的3.93美元,只有2016年的26.8%,下降了73.2%。
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低价竞争的代价由谁承担?相当一部分都转嫁到劳动者身上。如国内某知名手机品牌,为了打开南亚市场,采用了低于国内售价的策略。但该企业在北京组装工厂的工人,每月综合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比富士康科技集团的7500---7800元还低。
广大劳动者收入低,就没钱消费,内需必然不足。
三、过度依赖出口,把许多中国人应得的利益让给了外国人。
郭树清2019年5月25日的发言披露:美国从中美经贸往来中得到了极大好处,相当于从一头牛身上剥下了6张皮。
一是美国的进口商及跨国公司拿到贸易差额中的绝大部分利润。美国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将近6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其中相当部分是美资企业,销售这些商品最终形成美国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美资企业全球海外销售总额增长的1/3来自中国市场。中美贸易不平衡中61%来自加工贸易,在实际价值分配中,中国真正得到的增加值很少。
二是美国消费者通过中美贸易获得巨大的“消费者剩余”。
三是美国输往中国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中国发挥价格支撑的领域。例如,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民用飞机、芯片等,如果没有中国的大量采购,其价格绝不会是今天的水平。
四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高消费、低通胀”奇迹。即便在实施量化宽松的10年里,美国也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超过欧美日总和的中国处于高速工业化成熟时期,空前地增加了全球消费品供给。
五是美国获得巨额廉价资本回流。中国贸易顺差积累的资本,以购买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的方式支撑着美国的消费和投资。截至去年底,中国有7.3万亿美元的国际金融资产,其中一半以上以美元形态存在。由于中国资本的持续流入,使得美国市场资金成本极低,为其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六是美国长期占用着中国巨额储蓄资源。中国人民勤劳节俭,即使在月薪十几美元或几十美元的时候,也会省出一点钱来存款。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美国存在较大的投资-储蓄缺口。美国对中国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意味着美国占用同等规模的中国净储蓄。
正如郭树清说的那样,中国人自己省衣缩食日夜辛劳,却向美国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仅使美国的进口商及跨国公司拿到了绝大部分利润,降低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提升了福利水平,而且通过大量采购美国商品抬高了国际市场价格,让美国老板赚了大钱,中国自己却多花了许多冤枉钱。尤其是中国贸易顺差积累的资本,以购买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的方式支撑着美国的消费和投资,使得美国市场资金成本极低,为其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而自己却为资金不足发愁。我认为,中国借给美国的钱,不仅支撑了美国的经济,而且也间接借给美国作了军费,养着美国庞大的军队。
说到底,就是过度依赖出口,把许多中国人应得的利益让给了外国人,最后还不讨好,遭到美国的“恩将仇报”。
向外国人让利多了,本国老百姓应得的利益自然就少了。
四,过度依赖出口,还会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
例如,中国稀土储量曾一度以71.1%的占比稳居全球稀土储量的领先地位,但由于为了出口肆意开采,缺乏足够的储备意识,结果导致国内储量急剧下滑,大量稀土流向国外市场。
2012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这份文件揭示,尽管我国仅拥有全球23%的稀土资源,却承担了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不仅美国、俄罗斯,还有众多拥有稀土资源的欧洲国家,都选择从中国进口稀土。然而,由于过去大规模且缺乏环保意识的开发,这种宝贵的资源难以再生。如今,不仅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而且稀土资源也已接近枯竭。
又如,我国为了占领国际市场,过度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然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主要原料是工业硅(又称二氧化硅),工业硅生产却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碳质还原剂。
目前,每生产1吨工业硅大约需要消耗1万至1.3万度电,而中国当前平均每发一度电要消耗308克煤炭,每生产1吨工业硅大约需要消耗3.08吨至4吨媒。
碳质还原剂,顾名思义,是一种含碳物质,用于在化学反应中还原金属氧化物,从而制得纯金属或金属合金。这种还原剂通常包括木炭、焦炭和石墨。以木炭为例,2022年我国木炭产量为169.18万吨,生产出1吨的机制木炭,大约需要消耗2.5至3.5吨的新湿木材,1吨木材的体积约为1.1至2.5立方米。如取中位数,生产169.18万吨机制木炭约需507.5万吨(913.572万立方米)木材,对资源的消耗很大,
工业硅生产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工人长期接触到二氧化硅,就很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能会导致皮肤损害、患上矽肺(也被称为硅肺病)、慢性炎症等疾病。
由此可见,对这类会造成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产业,只能以满足国内需要为限适度发展,而不能当作出口“拳头产品”过度发展。
总之,这次美国对我输美商品征收高关税,对于我国来说,是一次调整经济结构,解决多年来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解决内需不足问题的极好机会。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感谢他“逼”着我们调结构、增收入、促消费。
【文/阿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