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写作交给AI,并不是什么好事
近日,我们撰写的《梁文峰给予当下的启迪价值并不亚于他的Deepseek》一文发表后,产生了一些反响。其中,还有朋友私信问我们:文章是不是Deepseek写的?我们已经私信回复了提问的朋友,告诉他(她):不是,不但这篇文章不是,我们发表的所有文章都不是Deepseek或别的AI写的。
私信回答该朋友的问题后,我们也感到,该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当下AI写作的泛滥给读者带来了疑虑,且触及到了“AI殖民”的当下,文字工作面临的、是交给人脑还是交给AI的问题。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就我们不用AI写作的观点与做法,与朋友们讨论。以期收获或互鉴或求证之禆益。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我们认为,把写作交给AI,并不是什么好事。对此,我们有如下体会:
一是AI写作无法体现我们的写作要旨,无法达成我们的写作目的。众所周知,写作是要替人说话的。直白地说,这就是写作是一种政治活动或必须服务于政治。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写作离开了政治,纵是写风花雪月,自然风光,也不会有灵魂,写作就变得一文不值,就完全没有必要写什么作了。
共产党是为老百姓说话的,共产党的笔杆子更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毋庸讳言,写作是有阶级性的。共产党的阶级立场就是人民立场。这就要求我们关心、了解、学习、表达、传递和引导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为人民群众代言和发声。写作的功能和魅力也由此而得以体现。
教员一生笔耕不辍,唤醒、团结和鼓舞中国人民掌握、拓展和幸福自己前途命运。教员一支秃笔,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派,让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腾身一跃,成了东方巨人,就是写作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典范。也为我们树立了写作的光辉榜样。
众所周知,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文章的话语体系来实现的,即人们通常说的语系。不难知晓,不同立场的人,其语系是不一样的。立场越是反拧,其语系区别越是大。
就此而言,我们还必须审视AI语系。那么,AI语系是个什么样的语系呢?
从本质上讲,AI是没有语系的,只是把整个互联网上的所有语系进行了重组和叠加而已。硬说AI语系有什么语系,那也是一锅语系“大杂烩”。这锅AI“大杂烩”语系,整体上讲是没有立场的。它不但不是我们的语系,恐怕也不是我们的对手的语系。这样的语系用来写作,很容易滑向甚至根本就是哗众取宠,基本不能表达我们为人民群众代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此而言,用AI写作,不但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还会害人害己。
我们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一生安分,不做坏事,命运为什么还让我这么惨?
如果我们对此怨言如此反问:面对社会不公,你发过声吗?面对坏人坏事,你制止过吗?面对剥削压迫,你抗争过吗?面对国家大事,你关心过吗?你认定的好人,不就是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么?
如此一问,立即就会让此抱怨者无地自容,也会让此抱怨者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的“好人定义”根本就是错的,甚至是软弱的渊薮,了悟到命苦真的不能怪“政府”。
上述“抱怨者”,就是AI语系的真实素描。也正是这样的语系,抹杀了写作的要义,坏处多多。
也正是因为我们是为人民群众写作,所以,当Deepseek横空出世,大长国人志气,大灭国际AI霸权威风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尽管我们为之兴高采烈,可我们依然首先想到的是,这项空前的技术能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好处。
在我们看来,如果运用不好,在很长时间里,这项技术是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多少好处,甚至是不能带来好处的,弄不好,还可能使无数普通人失去工作。因为,这项技术的功能,就是让机器代替人,最终让所有的工作都不需要人。
于是,我们抑止住内心的狂喜,没有像网上的愽主一样,给Deepseek歌功颂德,而是侧重于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峰给予时代的启迪,提醒Deepseek焕发人文关怀,同时,也努力给人民群众送上鼓舞和指引。
当然,我们也可以展望未来,或许到那个时候,AI语系会发生改变,为人民群众而言。但目前我们还看不到改变的这天。
二是用AI写作,会削弱我们的思维能力,降低我们的思维水平,淡化我们的情感世界,衰退我们的创造力,甚至会把我们变成一副弱骨。我们这么说,恐怕会遭到一些人的口诛笔伐。因为,在他们看来,把AI技术融入写作,无异于多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工具和创作平台。在他们看来,通过AI的辅助,创作者可以从繁琐的资料搜集与构思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度思考和创意发掘上。
而AI的快速生成能力,则又是任何创作者望尘莫及的,人写一篇,AI可以写出N多篇。这样的效率,应该给予深情抱拥才对。
至于情感世界的问题,他们则认为在于创作者对待AI的态度。创作者对AI好,创作者的情感世界就不会苍白和孤单。
应该肯定,他们的观点并非一无是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别忘了,写作是组织语言的过程。语言不但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言深度,就是思维的深度,一个人的语言边界,就是视野的边界。
思维这个东东,是需要不断使用的。越是使用,它就越是深刻,越是不用,它就越是肤浅,甚至还会“生锈”。
就此而言,我们的每一次提笔或调动键盘作文,都是一次自我审视、反思、感悟、挑战与超越。这是任何机器都无法替代的,非要身体力行不可。把写作交由AI,不但放弃了自我成长的宝贵机会,还会形成依赖。最终变成AI的奴隶。
AI写作的效率再高,产出的文章再多,也是机器的生产,而不是人的作品。此外,AI写作还潜伏着一个巨大的伦理问题。特别是对于行政部门,如果把文案工作都交由AI,那么,发号施令的就不是人,而是机器了。机关和机关首长,也就丧失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久而久之,人也就不再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了,人就沦为了机器的工具。
综上所述,用AI写作断不可取,这也是我们不用AI写作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应该远离AI呢?当然不是。AI毕竟是一项伟大的科技成果,可以解放人的劳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主动驾驭AI。在写作上,我们可以用AI查找资料。
AI模块里,包罗万象,几乎可以查找到我们想要的任何资料。文章是需要资料支撑的,没有资料支撑的文章苍白无力,没人愿意看,也就无法实现写作的目的。
用AI查找资料,十分快捷。把查找资料的时间节省出来,用在思考上,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写作是人的工作,是人对时代的见证和记录,不是机器能够代替的。我们只能把AI当成写作的资料库,而不能让AI反客为主,主宰我们的写作,那样,会要出大事的。
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笔去记录,写出老百姓的心声、期望和力量,让我们的写作,成为一道光,照亮和温暖生命,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写作变得更加美好。
【文/上官茂华,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