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犯罪心理之面相学VS文学“创作”
犯罪心理之面相学VS文学“创作”
——“虚构”演绎“现实”造就著名作假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民间耳熟能详的谚语,它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仅仅根据某人的相貌就对其进行相关判断。然而,事实上,根据科学研究,一个人的面相跟其人的本质好坏确有关系。
视频里莫言讲到自己儿时的经历说:“一直到18岁的时候就是一条短裤……在15岁以前,非常抱歉没有穿过衣服。当时因为饥饿,一到夏天的男孩都是一丝不挂。不是因为有暴露身体的癖好,而是我们没有衣服可以穿。每个人都晒得黑黝黝的,像煤炭差不多。”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一张莫言在1962年春天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小女孩是莫言的堂姐。从这张照片看,我们很难将照片中穿着并不光鲜却很得体、胖乎乎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形象,与莫言“15岁以前没穿过衣服”、“十岁前不知道啥是照相”的话语联系在一起。
有一门学问叫做面相学,面相学是一门通过观察面部特征判断行为特征的心理科学。我国关于面相学的记载始于礼记,比如:那些印堂开阔、相貌端正的人是福相,往往值得信赖,容易有较大成就;而那些长得贼眉鼠眼的人,则有更多坏心思。
“同声相应”心理学研究
无独有偶,在西方社会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说法,比较早期的有加尔和斯柏兹姆曾提出的“颅相说”,该学说强调头颅和心性存在联系,认为可以通头骨和面部的形状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甚至是行为的善恶。比如,颅骨突出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完好,有很好的能力;而颅骨凹陷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不足,能力较差。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进行过这样的实验,研究人员在网络平台征集了84名心理状态完全正常的大学生志愿者(非心理学及相关专业),他们互相之间不认识,然而安排这些志愿者两两相视而坐。大约20分钟后,要求他们对坐在对面的一方的性格特征做出简单的判断,结果发现,大多数志愿者在五个维度之中,有三个维度的判断基本是准确的。为什么他们中的大多数可以通过外貌推测对方的个性呢?
心理学家保罗·皮克曼(PaulEkman)在《心理学家的面相术》一书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经典实验:某心理学家曾对90名冰上曲棍球运动员进行过研究,试图分析面相和犯规次数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结果发现,那些脸型较宽(左右颧骨的距离比眉毛到上嘴唇的距离相对要大)的曲棍球运动员会受到裁判更多的处罚,原因在于他们在比赛中具有明显的暴力倾向,他们的肢体动作和尺度比其他运动员更大。进一步的细化研究表明,那些脸型较宽的人体内激素浓度普遍更高,一方面促使他们的左右颧骨的距离拉大,另一方面增加了他们的攻击性。这一个又一个的实验结论似乎告诉了我们,以貌取人是有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的。
心理学中罪犯脸的几大特征:其实面相已经暴露了一个人的好坏。
俗话说相由心生,眼睛是心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能表达内心情绪的感官,一个人是否心怀好意,从人的眼睛就能识别和感受,在好多死刑犯眼睛都是充满戾气,眼睛不对焦,斜眼,或多源于童年时期的自卑阴影——这是典型的挫折攻击案例。
殊途同归的中国面相研究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人看样子就不是什么好人”。这是因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长相真的可以判断出其品质好坏。
曾经,《每日邮报》报道了来自中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再次掀起讨论风暴。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犯罪进行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犯人上唇的弯曲度会比普通人平均高23%;犯人双眼内眼角之间的距离比普通人窄6%;犯人的鼻尖与嘴角之间形成的角度比普通人小20%。
据悉,研究人员已将成果发表在《arXiv》上,但尚未被正式审批、发表。这项研究收集了了1856个18-55岁的中国公民照片,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甚至是不同的面部表情,其中选取的730人均是已定罪的罪犯。计算机通过4种算法对这些公民面部特征进行分析,推断出罪犯的共同面部特征。
论文结论:人工智能根据长相找出罪犯的准确性高达89.51%。随着现代AI技术的发展,逐渐克服了以前研究工具的局限性,这让面相学也有了新的突破。
由此可见,“相由心生”这句话的确有它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眉宇舒展、神色坦然,那么他做事一般是坦荡的;而一个人眼神飘忽不定,他很有可能在欺骗对方;如果一个人长期愁眉苦脸,他对生活的态度大多是消极的。而一个人面相丑陋、一脸猥琐,他的童年生活可能曾经阴影……
据网上信息,著名作假莫言曾说:“人有恶相,长在脸上”:脸上有这些特征,大多“心术不正”,,,,,,
这里笔者补充一句,那些一脸猥琐丑陋的人,可能会心里阴暗——假如这样的人擅长写作或热衷文学“创作”,那么,在他们的笔下,一定是涂鸦不少恶意中伤、造谣污蔑或者充斥肮脏下流的无耻文字……
恰好,作为全球的诺贝尔获奖著名作假,莫言的一些作品与文字就充斥低级下流、造谣污蔑和恶意中伤。比如《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而他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居心叵测的题词,彰显恶意中伤之亵渎。
众所周知,国共两党的三年内战,始作俑者是蒋介石——抗战胜利以后,共产党秉承和平建国的宗旨,积极参政议政。而蒋介石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对于中共的和平建国主张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段,一方面与中共举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积极准备武力消灭中共。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奋起自卫、最后打败蒋介石军队,夺取了全国胜利。
对国民党蒋介石而言,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一党专制,进而采取战争手段消灭民主力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
对于,中共而言,这是反对国民党法西斯悍然发动的内战,是正义的战争。
可莫言对解放战争的评判却颠倒黑白、污蔑中伤,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莫言内心充满邪恶?
美西国家的参战“经济学定律”
国民党发动内战、屠杀民主政权,而“崇尚民主自由的”美国政府,却利用飞机舰船积极帮助蒋介石把军队从中国西南后方地域运送到东北等地跟解放军抢夺战略要地。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结果直接导致中共与其关系破裂……
美国向来都是一个功利至上的国家,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美国参战的目的都是对己利益最大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一直隔岸观火。早在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上提出了“门罗主义”,其中一条即美国对欧洲列强之间的争端保持中立。其后,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外交的重要基石。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爆发后,美国基本上保持着中立的立场,不参与此次战争,只是隔岸观火罢了。但是直到1917年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会议上表示对德宣战,自此表明美国也加入了战争。那么,美国为什么在大战初期宣布“中立”,而迟迟至1917年春天才参加一战呢?美国参战的真实理由究竟是什么?
导致美国加入战争的原因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得美国无法进行“中立贸易”以及齐默尔曼密电内容的暴露,从而引起的美德关系迅速恶化。
大战的头两个月,美德关系并无严重纠葛。可是由于美国与协约国贸易的不断增长,美国逐渐成为协约国最主要的军需提供商,对此德国很是不满,美德关系就此开始恶化。接下来,德国开始了无限制潜艇战,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警告就被击沉的商船有六十三艘,中立国人员死亡大概二百多人。
1915年5月7日,英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死亡一千一百九十八人,其中有美国一百二十八人。8月19日英轮“阿拉伯人”号被击沉,又死了美国人。在美方一再抗议和交涉之下,德国潜艇战有所收敛,德美关系一度有所缓和。
交战国之间的和平攻势被打破后,英国对德国的封锁更加严峻,此时德国过得也十分困难。德国不想就此认输,于是在1917年就开始对协约国进行了无限制潜艇战,想要借机在短时间内反败为胜。德国做出这个决定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当时他们已经拥有了数量超过100的潜艇,海军将领对政府承诺运用此策略获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会更大。并且德国认为协约国一定不能在短时间内组装一支强大的军队,更不能迅速跨越潜艇出没的大西洋。德国人相信,美军在欧洲战场发生积极作用之前,他们即能获得胜利。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得美国无法向敌对的两方提供交易,进而促使美国参加一战。
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虽然英国人是小偷,但德国人却是杀人犯,因此,所以,美国选择跟小偷合作,打败杀人犯。
1974年BBC纪录片战争中的世界:二战全史(27集)中披露——罗斯福在参战前曾经权衡:是支持德国还是英国对美国更为有益!
最近一段时间,美剧《空战群英》热播荧屏,该剧是继《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之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打造的“二战三部曲”第三部。
《空战群英》聚焦美空军第8航空队在二战期间空炸德国的故事,第100轰炸机大队的空军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出生入死,他们凭着勇气、牺牲和胜利锻造出一段兄弟情谊。
然而,当你一联想到美国政府参战的深层次原因、甚至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你就会为这些英勇现身的热血青年感到扼腕——也许莫言辽沈战役留言才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这里,笔者把时光的指针倒拨回两年七个月前:
2021年9月4日,一本颠覆认知的二战《伦敦日记》摆在笔者眼前,经过长达四个月(业余)时间的认真细致阅读,笔者眼界为之一开,开始以新的角度看待英苏美德法关系与二战起源,从战争角度诠释“经济学定律”——不过,不是基于每个人之个体,而是以国家作为“经济人”来考证思索……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日记改写了我们自以为了解的历史。”导言里的一句话概括了《伦敦日记》价值所在。
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其实,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每个国家又何尝不是“经济人”?
《伦敦日记》是二战时苏联驻英国大使伊万·迈斯基所著,经过历史学教授花费十二年、对照多国官方档案和私人资料(书信、回忆录等)进行编注的战时日记,它“记述了二战时期苏联在英国的外交活动,见证了众多二战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窥见苏联外交政策之制定、英国对参战态度之转变、战时诸人之心态等等,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日记里讲述了迈斯基与丘吉尔等多位英国政要的交往,日记中文版特别收录了中国相关内容,揭示了苏联制定对外政策过程中,中国在二战期间所起的特别作用与贡献。
1932年-1943年,伊万·迈斯基出任苏联驻英国大使。曾作为外交部副部长参加雅尔塔会议(斯大林翻译)和波茨坦会议。他的日记厚达844页的中文版蕴含丰富的内容,而这还是删节本,完整英文版足足有三大本。
二战期间,英苏美德法日等国的表现,是不折不扣的“经济人”行为,所以,在他们之间发生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都是典型的有我没他、此消彼长之利益冲突——唯有中国“置身事外”——因为中国不仅没有参与各国列强的利益瓜分,反而动无辜的一而再被列强各种打劫,有鉴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不折不扣的反法西斯战争!
1974BBC纪录片战争中的世界:二战全史(27集)中披露——罗斯福在参战前曾经权衡:是支持德国还是英国对美国更为有益!
同样道理,脑补一下如果日本不发动袭击珍珠港,美国还会大力支持中国抗战吗?
由面相研究想到文革“帮派文学”之主题先行、脸谱化
过去我们在学习当代文学史的时候,关于文革阶段的文学被冠以“帮派文学”称谓——今天看来多少有些带节奏、矫枉过正——改割开坊以后,对于文革期间的文学创作评价都带着有色眼镜。事实上,文革期间的文学作品,不少都极为优秀并且在中国当道文学史上颇具价值。比如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去年已经在电视荧屏上开播系列剧,非常火热、剧情非常感人!完全没有“帮派”痕迹……
所谓“帮派”文学被加上两个罪状:一个就是“脸谱化”、一个就是“主题先行”。
关于“脸谱化”,主要是说文革期间的文学作品正面人物都是五官端正、仪表堂堂、气宇轩昂长相英俊的人,而反面人物都是贼眉鼠眼、尖嘴猴腮、满脸猥琐、一脸横肉等等。
因此,文革期间的文学创作因为“主题先行”和“脸谱化”两大罪状遭到改割开坊之后的主流文学批评理论口诛笔伐、诟病批判……
但是,笔者在后来专修法律、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时候,接触面相学后,就想起了当年文学史上批判“脸谱化”的往事,觉得根据犯罪心理学研究,脸谱化还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这又让笔者再次懵逼……
关于“主题先行”,是指文学创作先设想出一个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去创作,这样的作品脱离了客观实际,因此不免落入“假大空”的结果……
但是,我们在学写作基础理论的时候,教材谈到文章写作要先立意、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这不是主题先行吗?所以,我们当时都被整懵逼了,文学创作不能够主题先行,文章写作又要立意在先(主题先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事实上,“主题先行”在文学写作上被看成一种不高明的、甚至是拙劣的写作观念、文学观念。可实际上任何文学写作都是“主题先行”,它是一种必然的东西。就是从文学家来说,他一定想好了、心里非常明白要写什么、想要说什么,才去写这样的故事。如果他连想要说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他不可能进行文学创作……
【文/陶勇,本文为作者向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