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沈逸教授对某大学接受福特基金会资助事件
文化思想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武汉某大学诬告事件已经发酵不可控,后续被扒出整个学校从根上就早已被渗透。
感兴趣的可以去B站搜索8月4日,沈逸教授对该大学接受福特基金会资助事件的评价访谈。
一、福特基金会
福特基金会并非单纯的学术资助机构,是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工具,例如:1980年向前苏联输送2.3亿美元,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休克疗法”铺路。
甚至网友扒出在,2024-2025年度其对华投入高达1754万美元,覆盖61个项目,重点支持法学、性别研究等领域。某大作为核心合作高校,年均获资200-300万美元(占教育类资金15%-20%),项目方向集中于“性别与法律”课程开发及司法改革。
二、武汉某大学受资助
资助时间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如下图机器翻译后截图:
沈逸教授强调:此类项目通过教材编写、课题设置塑造师生认知,使西方“权利至上”理念替代中国“男女有别但平等”的传统价值观,进而影响司法、教育等领域从业者的决策逻辑。
杨某媛保博香港、论文造假(虚构《离婚法》各种错误)仍获升学绿灯,在图书馆偷拍造谣,这就是极端打拳的代表,我们在此也不做评价。
这其实就是在深层次反映出问题:部分高校在学术伦理和人才培养上已受外部势力渗透的强烈影响。
2.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失守
全国多所高校官微统一发布支持波伏娃(西方女权理论奠基人)的内容,时间高度同步,尤其是在8月1日,这***是建军节的时候转发类似内容,你要说这是巧合?
一定是跨校协调指令,背后被操控渗透才可能这么巧。(后知后觉的官微发现势头不对,又删微博,发现被广大网友截图了)
什么是“颜色革命”?
2019年港毒和台独分子那是颜色革命的一种,被“老巫婆”称之为“美丽风景线”,谁知道这风景线也会在西大等发达国家上演,回旋镖扎的准。
这种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也是颜色革命的一种,并且是更为致命。通过洗脑三观未完全建立的年轻人,等他们成长起来,中年占据了某些关键位置,又毒害了更多的人,新疆的“毒教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们的额教育系统恐怕早就成为了“颜色革命”的前沿阵地。
一定记住:堡垒一定是从内部攻破的。
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