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疗,法律,民生提出问题的人,不该被围攻
文|木白
一,
今天晚上该写点什么?
在没有出门,或者突发事情的时候,我每天会写两篇文章,甚至是三篇,而且都是一双手敲打出来的,我不会用AI辅助,因为如果靠着AI辅助的话,我觉得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不如改行做其他的。
其一自然是写的多才能有着生存的能力;其二说句大一点的,趁着还算年轻,写一些于社会有价值的文章,哪怕因为自己的文字稍微为这个社会清除了一小点点的污垢,这一生也算没有白活。真的就是这样,我这个人很纯粹,说话不虚头巴脑。
二,
有一个很立体的现象便是,这个社会有着很大一部分的人,对愿意为社会做贡献,尤其是提出问题的人,是有着很大的成见。譬如上面这位为医药发声的上海医生。今天网络上一个很火的帖子便是攻击他的,这位攻击者自称从事医药几十年,有着很丰富的经验,讲到这里很正常,但到了帖子的最后,他说上海的这位郑医生没有大局观,这样说会引发社会焦虑,为了社会的和谐,大意就是郑医生不该公开这种言论。
在这则帖子下是无数的网友跟平说,都是利益,甚至上升到城市攻击,大意就是什么爱丁堡没有爱国的。看见没有,任何的事物,哪怕是极其阴暗的腐败行为,包括江西的周公子,鼠头鸭脖事件的时候,依旧会有着大把的人认为这种事不该说。说了就是影响大局,制造焦虑,包括我最近写的诸多的社会阴暗面的文章,也是有着很读多的人批评我是在制造负能量。要么就讽刺一句,文笔平平就不要大言不惭了!
三,
该怎么说!
一是,这一类人要么是文章的核心人物,譬如写校领导腐败,教育局的问题,是有着一些这些群体的核心人士看到后会对标入座的,如此恼羞成怒可以理解。
二是,还有着一类就是日常中的“好人”,他们日常中只会说“好好好”,面对不好的事情也会劝那些生气的人,唉,无所谓,不要说了,让人看笑话什么的和事佬,这类人在日常中都会给人很温煦的一面,正能量满满,但其实这类人私底下极为的阴暗,当独自无人戴上面纱的那一刻,网线的另一端,他们卑劣的言语,心性都会毫不客气的释放出来。
一个社会的本质是具备多面的,人的情绪喜怒哀乐,当一个人整日里只绽放阳光温煦的一面,后面的阴气一定是压抑在内里的,容易变态。
四,
到这里,上海的这位郑医生,其实是不该攻击的。因为这位医生所说的话,围绕着的并非是自我的利益,一个一线的外科主任,是接触病患的第一线,即便是有着药企的利益纠葛,也是到不了这种人身上。
是和下面这种老赖建议恶意讨薪的提案,为自己的买卖搞提案的那些赤裸裸的嘴脸不一样的。
他只是看到了药物用在病患的身上所产生的反应而说出自己的话罢了。尤其是人家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
事实上这一场集采药的风波,归属的点自始至终探讨的都是质量和有用无用的事情。
就像去年解放日报报道的一些行业人士所说的话那般,
“我的药可能没那么好使,但必须安全。”
当药物不好使,吃不死人,吃不坏人就是底线的时候,其实这种认知还是蛮荒诞的。因为吃药的人是一个被病痛所折磨的人,如果吃了不好使,就要遭受的是折磨,甚至有着生命的危险。如是之,药不好使,就不该称之为药。
我还看到了一个新闻,大意是那个医用耗材联采办主任被查的新闻。他也曾说过,让老百姓买到便宜的药,用上价格实惠的医疗耗材,就是他在做的事。
自始至终我认为这样的话,这样的观点是对的。让普通人能用上便宜的药,是一种大善之事。
但问题是,不能因为便宜,普通人生病了去买了便宜的完全不能称之为是“药”的东西,如此,这种就不是大善,而是比昂贵要恶劣的多。
五,
本质其实就这点事,最后要说的,一个社会是需要提出问题的人,尤其是为民生,医疗,法律发声的人,关乎的并非是个人的利益,受益的覆盖面是很大很大的,这样的问题提出来,也是不顾大局,讲真,如果你也是普通的一员,就很脑残了。
写到这里,其实蛮悲哀的,因为现实中往往愿意讲问题说出来的人,又都是极为普通的群体,真正啥也不缺的人,人家日子好好的是不会说的。像我,每天都很疲惫,但最累的还是被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