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邻居的忠告
对于中国人与日本人来说,公元2022年2月份之后,还应该是1887年日本国参谋本部制定出《对清国征讨策略》之后的日子一般的模样嘛?据目前中国的官方新闻显示,如今当政的日本国岸田文雄政府,正在磨刀霍霍的准备出台更新一期的《日本国防卫白皮书》,还准备试图通过这个最新一期的《日本国防卫白皮书》,来试图再次向中国人实现——亮剑。中国人此时只能说:“日本人想的倒是挺美,或许比1887年之时的日本国参谋本部的日本人想的都要‘美好一万倍’。怎奈,日本人必须明白,这期间的一百三十五年时间可是都有历史记录的。即便是日本人有胆量忽略不计,可不见得全世界七十多亿人都受日本人使唤。最起码,中国人在这期间也是有史官的民族。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选择性的忘记历史,尤其是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那样的血泪历史。”
如今看来,在美国人为这个星球已经制定了一百多年的“丛林法则”的规矩之下,一时半会之间,中俄几国人是没有重新定义更新的国际法的实力的。真要是如此的话,那么,在必须奉行“丛林法则”的国际规矩的当下,面对日本人准备要出现的——向新中国的——亮剑行为。中国人应该安排在尽可能近的几期,国务院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正常工作状态之下,由这样的发言人公开的向日本人明告:——如果,在2022年之时的现在与今后,日本人还有胆量再做——“大东亚共荣圈”那样的黄粱梦的话。那么,日本天皇必须提前知道,到时候,中俄两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很可能会在某个时间段同时宣布,自那之后的六个月时间里,日本政府必须提前妥善安排好北海道所有官员与老百姓的一切事宜。必须到时候保证北海道这个日本人的大岛上处于无人状态,才不会有日本老百姓的伤亡。否则,日本天皇必须记住当年的裕仁天皇是为什么要向麦克阿瑟投降的。如果,日本天皇今天还敢执迷不悟的话。那么,他作为日本天皇,就必须接受人类历史之上的第二次原子弹爆炸,在一次战争条件下被引爆的时候,是在北海道爆炸的。至于后果,既然提前半年、甚至是一年时间,更甚至是提前的更早的时间,中俄两国都已经通过各自的外交部发言人公开的向日本人、向全世界宣布过了。所以,到那时根本就不存在——“偷袭”的可能。
此灵感是来源于2021年夏天以色列轰炸巴勒斯坦的手段。当时,以色列当局是提前了好像是几个小时的时间,打电话通知的他们提前预定好的轰炸目标区域内的巴勒斯坦老百姓安全撤离的。后来,在正式发起轰炸的时候,据说并没有造成太多的巴勒斯坦平民的不必要伤亡。反正是没有见到目前的“国际规则”的制定者美国政府发出过几声不同意的公开声音的。
人们也不要感觉如果中国人这么说了,就一定会这么做。或者感觉,中国人如果这么说还敢这么做,显得中国人就太残忍了。笔者感觉,大可不必。任何人都不应该感觉中国人这样做会是一种残忍行为。理由是,如果日本人胆敢有理由得到广岛与长崎事件的合法赔偿了,日本人才配有一丁点感觉中国人残忍的感觉,也仅此而已。因为,八十五年了,哪个日本人还可以在日本国内的教科书上找得到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历史啊?所以,再过八十五年时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中国人也一样的有与如今的美国人找不到因为广岛与长崎事件向日本人致歉的理由。除非,日本人目前就已经得到了美国人因为广岛与长崎事件向日本人道歉的结果了。还是那句话,即便是如此,日本人欠中国人的“血账”还没算呢!
在2022年之后的新中国,即便是死掉十四亿人,也不可能允许南京大屠杀那样的场景再次在中国境内的任何城市上演。所以,此时的岸田文雄政府与之后的历任日本政府,最好不要试图像1887年之后的日本国那样再次的向中国人——亮剑。不然的话,日本人必须提前设想一下北海道被核轰炸之后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如果还不害怕,那么,日本天皇就必须真正的考虑2022年之后的“一亿日本人玉碎”的模样了!到那时,日本人目前的与俄罗斯之间的所谓“北方四岛”问题——将荡然无存!日本人最为主要的四大岛,最多只有接受三次核轰炸的可能,1945-8-6、9号的广岛与长崎事件只能被算作广义上的一次核轰炸。接下来的如果必须要有的北海道事件,算是第二次被核轰炸。第三次的核轰炸过后,二战结束时被当时的盟国圈定的日本领土,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屿之上,将在很长时期内不再具备人类可以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
日本人心中的“爪子”最好离台湾远点,最好离中国远点,最好不要让中国人找打到不爽的理论依据。不然,情况是会很危险的。
在2022年的当下与之后的日子里,不光需要朝鲜半岛应该是无核化的社会,更甚至于是在日本列岛更应该是无核化的现实社会。有核的社会是特别危险的社会,拥核的社会与有核的社会同样非常危险。原因是,设在日本领土之上的美国人的核武器对中国社会构成的现实威胁,才是真实的现实威胁。当中国人感觉自身利益长期受到打压,还必须长期担负起美国政客口中的——“中国威胁论”始作俑者的时期内,特别适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名言——“假如,俄罗斯没有了,还留下世界有何用呢?”
史武军
20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