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派”与“清零派”的共同痛点

2022-04-21
作者:虚声 来源:微信公众号“虚声”

01让人纠结的局面

  日前乘坐出租车,和师傅侃大山,聊到疫情。

  师傅50多岁,稳重健谈,典型的哥形象。他很担心疫情传播,希望政府下大力气清零。一方面跑出租会接触到各类人,他很担心碰上无症状感染者。另一面他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血压有点高;担心自己被感染的话,会有风险。

  但同时另一方面,师傅也在叹息,说自己这段时间生意确实不好。如果一旦遭遇长时间城市封控,那么他也就没了收入来源,压力会大增。当聊到病毒狡猾、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时,他也是摇头皱眉叹息。

  这差不多就是很多人对疫情的纠结之处:一方面担心奥密克戎快速传播带来的健康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因为城市封控而收入下行造成的生活压力。

  “共存派”和“清零派”的争论也在“健康”和“生存”之间拉锯。

  实际上在2022年春节之前,中国没有所谓“共存派”。因为中国疫情防控非常成功,不论哪个城市出现疫情,都是通过封控解决。

  然而由于奥密克戎传染性超强,再加上国外躺平,尤其是上海之前引以为傲的“精准防疫”失败之后,“共存派”与“清零派”之争开始激烈。

02先看清零派

  在共存派的描述中,清零派主张一刀切封控,不顾国计民生与吃饭问题,让人家足不出户。

  对于共存派给贴的标签,清零派表示很冤枉。他们只是主张把健康放在首位。有了健康吃饭才香,么有健康吃饭也难。

  回到现实中,我真没看到有人因为防疫长时间不出门的。这几年我知道一个保守的人,大概就是2020年上半年,半年不出家门。但这只是特例。

  为什么现实中看不见共存派描述的极端清零派?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性动物,大家谁也不想一直闷在屋子里。

  清零派的核心思想,健康优先

  我老家皖北现在处于封控状态。人们不能进出,村干部负责外出到集镇给大家购买生活物资(仅仅在这点上,我觉得比上海做得好),保障大家的基本需求,而且物价也没涨。

  由于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都是老人(我爷爷和奶奶都90来岁)和孩子,他们都是弱势群体,就能获得很好的保护。

  我想中国大部分农村都差不多,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不论在任何地方,这个群体都应该获得最好的保护。

  从香港这波疫情中去世的人口结构来看,大部分都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少部分是儿童。

  所以从老人和孩子的角度看,封控清零是一个合理且必须执行的选项。

  谁家没有老人和孩子?

  从文明层面讲,最大限度地顾忌老幼安全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从民主层面讲,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从人权层面讲,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

03再看共存派

  清零派的描述中:共存派就是要躺平,不顾老人与小孩的健康问题,投降主义。

  对于清零派的指责,共存派也表示很冤枉。他们只是主张不要搞得那么死板,收益大幅下跌生活会面临困难。

  回到现实中,反正我是没见到要彻底躺平、和病毒共存的。我自认为信息不算闭塞,接触到的人也不少;但真没见到哪个要去和病毒共存的。

  为什么现实世界中极少看见清零派描述的极端共存派?原因也很简单,谁闲着没事也不想去招惹病毒,发烧感冒还难受呢。

  共存派核心思想,经济优先

  现在中青年群体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而且是主要负债群体。很多人身上都背着房贷、车贷、经营贷等形形色色的贷款,甚至有人还在套路贷的泥潭里挣扎。

  强力封控对于广大第三产业的打工者、个体户、灵活就业者是巨大考验,因为他们会因此而失去收入来源;与此同时他们背负的各种贷款却不等人。

  以一位亲戚为例,他在四线城市做厨师,他媳妇做美容护理,房贷每月五千多。正常情况下还房贷没有问题。但一封控,他们俩就没了收入,就需要长辈接济。如果接济不上,就可能出现断供。

  这也是为什么疫情这几年,法拍房数量持续上升的原因。现在房地产形势不好,很多地方财政又依赖房地产,便放开诸多限购措施,想让人们买房。

  员工如此,老板也不好过。很多中小企业依靠现金流存活,一旦遇到强力封控,即便不给员工发工资,房租、税费与贷款也能让他们关门歇业。正是出于这种逻辑,上海在疫情尚未清零的情况下,开始推动复工复产。

04交集与困惑

  不论清零派的健康优先,还是共存派的经济优先,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个词,民生。

  强力封控最大的伤害就是让社会减速:

  微观层面看,很多企业和个人短期会失去现金流。

  宏观层面看,社会消费端减弱。今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

  共存派认为,防控更为精准一些、不搞那么严,民生会好点。

  当然从“清零派”角度看,清零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只要把民生搞好了,共存派和清零派之间并无本质分歧。但很多时候,疫情防控过程中,偏偏就是民生搞不好,尤其是这次上海疫情,民生问题前所未有地严峻。

  上海疫情仍然在高位运行,拐点尚未确认。

  但上海抗疫出现的乱象,却非常不可思议,最典型的就数高物价。

  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价格简直不忍直视。

  上海不缺人、不缺物资,甚至也不缺乏渠道,但物资偏偏送不到老百姓手里;其实就是民生没搞好。

  ——考虑到上海超级城市的地位,出现这种局面非常魔幻。

  很多人对上海出现这种局面非常困惑。

困惑一,经验失效。

  过去两年多时间,中国很多城市出现过疫情,封控都非常成功。但这些过往的经验,这次在上海都失效了。

  迄今为止,上海已经封控了好几周,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扭转。所以大家都很纳闷,为什么以往行之有效的经验,在上海却见效如此之漫?

困惑二,上海有何不同?

  有声音说奥密克戎很狡猾。

  作为对比,差不多同时被奥密克戎攻破的深圳,很快控制住了局面。虽然深圳人口没有上海那么多,但是也接近两千万级别,也是精英汇集的一线城市。

  另外深圳旁边的广州,也是一线城市,过去几年一直和上海一样面临防疫压力,但处理得一直很好。

  所以大家很纳闷,为什么深圳和广州能搞好的事儿,上海却没能搞好。

困惑三,超级城市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因为上海封控,很多产业链面临阻断风险,尤其是汽车行业。

  4月14日,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4月15日,华为的余承东也发朋友圈帮场子: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由于汽车涉及到的产业链很长、就业规模很大,所以上海在汽车领域优先复工。

  汽车行业还只是一个缩影。按照中国现在的城市规划,很多产业都需要超级城市做配套。一旦超级城市出现意外,影响非常之大。

  从社会宏观层面看,国家虽然投入了很多资源,但超级城市的内卷非常严重。其中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超级城市的生育率基本上全国垫底。不仅中国如此,华夏文明圈的日本与韩国也是如此。可以预期的未来,越南和朝鲜也会面临类似的局面。

05痛点

  回到清零派和共存派本身: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民生,那为什么还会有如此之大的争论?通过这次上海疫情,大家伙心中大致会有一个答案。

  答案一,为了争论而争论。

  有些人天生喜欢争论,现在清零的时候,他(她)讨论共存;万一哪天共存了,他(她)又会变得喜欢讨论清零。

答案二,表面看,是双方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统一。

  前面说过,清零派要健康优先,共存派要经济优先。

  但疫情终究不是请客吃饭,有人会因此而丢了工作,有人甚至丢了性命。所以不论清零派还是共存派,都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牺牲。

答案三,牺牲,两派共同的痛点。

  众所周知,奥密克戎对有基础病群体的高龄老人威胁较大。这里回顾一下上海疫情的脉络。

  浦东从3月28号封控,浦西从4月1号封控,随后确诊数量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一直在快速上升,但重症患者比例并不高,且在17号之前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与此同时(17号之前)由于医疗资源倾向于防控,出现一些让人遗憾的案例。

遗憾案例14月11日,经济学家郎咸平98岁的母亲意外去世。

  按郎咸平表述,他母亲因肾衰竭需要前往医院打针,但医院规定需要做核酸后才可进行后续的救治。

  急诊室门口足足四个小时的等待,老人家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事情出现之后,在网络上引发诸多争议。

  共存派声讨这是极端清零派造成的悲剧。

遗憾案例二,4月13日晚,71岁小提琴演奏家陈顺平遗憾离世。

  根据陈顺平太太的描述:

  4月13日晚饭后,他在家中突发剧烈腹痛,难以忍受。家人紧急把他送至同济医院治疗,但是同济医院以院中有大量阳性患者为由拒绝接诊。

  之后又被立即转送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但是发现医院根本没有开门。

  4月14日凌晨,辗转了一圈的陈顺平只能回到自己家里,最终因实在忍受不了痛苦而跳楼自杀。

  这个案例引发大量争论。

  共存派再次声讨是极端清零派造成了悲剧。

  共存派认为,如果不是极端清零派,郎咸平母亲和陈顺平的悲剧原本可以避免。这是典型的次生灾难

  时间到了4月17日即上海在全面封控的第三周,出现了死亡病例。

  4月17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例。死亡病例1,89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死亡病例2,91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死亡病例3,91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上诉3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4月18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年龄从60岁到101岁,其中75岁以上6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3级、脑梗死后遗症、心功能Ⅲ级、脑梗塞、低蛋白血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75岁以下1例(60岁),合并创伤性脑疝、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性尿崩症。上述7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4月19,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其中60岁以下2人,合并有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急性冠脉综合征。70岁以上5人,合并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极高危)、糖尿病、尿毒症、脑梗塞、晚期胰腺肿瘤等基础疾病。上述7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亡原因均由基础疾病导致。

  可以预期,未来死亡病例的数字还会继续上升。

  清零派认为,如果不是共存派的干扰,那么这些有基础病的人们,至少还能继续生存一段时间。

  简单来说,共存派和清零派对疫情造成的牺牲认知有所不同。

共存派把疫情造成的次生灾难算到清零派头上。

清零派把疫情造成的基础病人去世算到共存派头上。

  所以在舆论层面,谁也没法说服对方。

06一些思索

  奥密克戎病毒发展到今天,考虑到中国之外很多国家都躺平的情况下,很难简单地判定清零派和共存派谁对谁错,因为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而且都有一部分支持者。

  当双方意见不统一时,现实层面有一个底线要遵守并执行,即国家制定的防疫政策。

  国家政策,是现阶段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遵守与执行国家防疫政策,是大部分人的愿望。

  既然现阶段国家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动态清零,那么就应该执行相应的政策。但舆论的争论会成为政策改变的变量。所以清零派和共存派的博弈,将是一个漫长的拉锯过程。然而两派会在共同的痛点上达成共识吗?很悬。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